第1064章 幽州局勢

長山島城的碼頭在皇甫超博離開之時就已經開始擴建,按速度上面來說,應該也就是三五天的事情,如果沒有耽誤的話,應該就是這兩天可以建成。

如今青州的事情已經基本上處理完成,接下來皇甫超博就要考慮北上幽州了,現在已經到了七月,他必須儘快將幽州的事情安排好,一旦時間拖得太久,公孫贊還不知道又出什麼幺蛾子。

現在唐軍在青州的海域集結了大約六校共計三萬餘水軍,再加上近百條商船和沙船,一次性可以運送近十萬民衆前往幽州,三萬水軍在年前還可以往幽州運送三到四次民衆,如此一來,大部分的遷移民衆都可以在年前全部運往幽州。

六十萬的民衆其中有五萬左右會被安置在長山島城和鬱洲山城這兩個基地之內,其餘的五十五萬將全部送往幽州,不過,皇甫超博在一個月前已經接到了蒙毅、馬玄和黃敘三人的聯名上書,隆化那邊雖然是需要人口,但是要安置這六十萬人,卻也是壓力山大,主要原因是這一片本來就是山陵縱橫交錯,並無多少適合築城的地方,除了目前已經佔據的五處外,其餘稍微平坦一些的地方都爲玩家領主所據有,而且這些地方也確實不大,基本上到了中鎮規模就已經頂天了。

目前隆化區域的五座城鎮,隆化城已經到了極限了,基本上要想再增加人口是不可能的。那麼就只有其餘四鎮,而其餘四當中,承德倒是能夠容納個十萬八萬的,再加上雙灤和下板城也可以容納六到八萬人,再加上灤平城也能夠容納五六萬人,再加上各城下屬的一些領地,如此算下來的話,隆化區域最多就容納下來五十萬到五十五萬,按這個樣子來說的話,還有近十萬人沒有地方可以安置了。

有人或許會說,爲何不再建幾座城池呢,這就得說一說隆化周邊的地形問題了。橫貫幽州北面的燕山山脈,東西長約千里,南北寬最寬處約有四五百里,而隆化諸城正是位於這個最寬的一段當中。如今五城當中,除了承德、雙灤和下板城三城相隔比較近外,其餘的隆化城和灤平城與這三城都有近百里遠。

而隆化再往北百多裡就到了草原之上,而灤平城位置則處於更西面,往西北方向約一百五十餘里纔到了另外一個適合築城的地方,也就是現實當中的豐寧,而往西南約百里則是傂奚和獷平兩縣。往東的話,下板城往東不過幾十里就到了公孫讚的地盤。所以如今唐軍在幽州北面的地盤基本上已經限制在這個區域上了。

當然,也不是沒有出路,一路往北,隆化以北一百五十餘里的地方,也就是現實圍場的位置,那裡也是一個非常適合築城的地方,但是那裡離壩上草原只有不到百里,鮮卑騎兵轉眼即到,除非是皇甫超博決意向草原進軍,否則現在還是不要去撩撥鮮卑人的好。畢竟他現在的主要精力還是在中原。

思來想去,皇甫超博最後把目光停在了樂亭上面,如果說所有的盟友裡面最信任的,非周雯莫屬了,既然自己的地盤上安置不了這麼多的民衆,那麼將他們安排在樂亭,也未嘗不是一個好主意。

一來,能夠增強盟友的實力,二來,一旦公孫贊支撐不住,退回右北平的話,三家聯手應該還是能夠將其擋在右北平西面的,如此一來,至少能夠保住自己從幽州地盤的出海口了。再不濟也要保住遼西,如此一來,自己的戰馬來源才能夠保住,否則,即便自己在關外有大量的戰馬,也無法運到中原,只能望而興嘆了。

雙河城縣衙之內,皇甫超博將自己的想法向郭嘉一一道明之後,靜靜的等着他的回答。

郭嘉聽罷,並未立即開口說話,而是站在幽州地圖前面,靜靜的思索着,良久無語。青州的戰事爆發後,皇甫超博麾下衆人就已經在開始考慮隆化諸城的安排,隨後,公孫贊大敗於界橋,讓衆人都看出了他的外強中乾,所以郭嘉諸人便一直在考慮這個方面的問題,如今皇甫超博又提出增強盟友的實力,以期能夠保住遼西。

保住遼西,這是皇甫超博的最後底線了,遼西保不住,那麼唐軍的騎兵終糾會有衰落的一天,要知道,皇甫超博屬下的騎兵如今在中原可以橫行無忌,但是拆損也是不小的,即便每一場戰事都是勝利者,但是卻都有戰馬折損,如此一來,唐軍每年光是戰馬的更換數量都是非常巨大的。

如果遼西一失,用不了一兩年,唐軍的騎兵優勢將不復存在,那麼到時候就得像別的諸侯一般,只是拼步卒了。與戰馬相比,人員的損失更加難以補充。相知道,以袁紹的強大,但是每一次面對皇甫超博的大軍都不能竟全功,爲何?因爲騎兵,皇甫超博屬下的騎兵足夠強大,雖然袁紹大軍夠強,但是面對皇甫超博的騎兵威脅,他不得不小心謹慎行事。

此次,袁紹費盡心機,也要將公孫讚的數萬精銳騎兵殲滅,也是爲了後續的戰爭中對公孫贊軍能夠保持優勢。

良久,郭嘉才緩緩道:“除了增加樂亭的勢力外,主公還需要雙管齊下,說動公孫贊守好自己的退路。”

皇甫超博啞然,怎麼可能?如今的公孫贊連他自己的親兄弟的話都不聽,更別是我這個盟友的話了,而且剛剛經過大敗,我就讓他守好自己的退路,估計會直接將我趕出來。

郭嘉看着皇甫超博的表情,笑了笑道:“主公一定是想公孫伯圭定然不會聽勸的?”

皇甫超博點了點頭,靜靜的等着郭嘉揭開迷底。

郭嘉老神在在的說道:“其實主公大可不必勸說公孫伯圭,而是勸說公孫越和公孫範兩人,憑主公與他們兩人的關係此事應該難度不大。”

第167章 棗祇歸心第1308章 戰事再起第1167章 武關第1180章 意外收穫第1343章 常山國之變(一)第1037章 昌邑城破(上)第518章 看到了希望第657章 青州黃巾第522章 八字方略第585章 籌備洛陽書院第150章 陽翟求助第10章 轉職丹藥第734章 派兵入朝第150章 陽翟求助第243章 開戰第1117章 棄子第464章 田豐獻策改稅制第1041章 兵力配置調整第1008章 夜來香的選擇第260章 交易達成第1106章 兵指柳城第590章 出兵虎牢關東第81章 黃忠顯威(下)第654章 紀靈的反擊第595章 輕克京縣第421章 鼓舞士氣(下)第357章 殺人立威第856章 捷報第816章 後續方略第880章 廬江郡的人員安排第198章 黃巾請降第368章 西門戰事開始第829章 紀靈突襲第10章 轉職丹藥第1322章 俠客的決定第886章 發現異常第174章 再建一個附屬村子?第135章 黃巾天下的崛起第106章 第一桶金第180章 草原建村第585章 籌備洛陽書院第364章 賊兵開始攻城第421章 鼓舞士氣(下)第289章 擴大生產第940章 壽春之戰(六)第391章 洛陽政務第250章 瓜分縣城第685章 糜環第241章 攻打縣城任務第884章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第289章 擴大生產第632章 獎勵第383章 田豫的能力第300章 騎兵增援第150章 陽翟求助第1037章 昌邑城破(上)第50章 黃臉大漢第589章 巡查領地第412章 人才獎勵和住房分配第1049章 封國公(再下)第437章 惡戰即將開始第204章 大黃弩圖紙第1070章 說服公孫範和公孫越第684章 提親第466章 諸侯動態(上)第1082章 呼延達的捕捉大隊第115章 趙家村第810章 首戰鯛陽第441章 騎兵突襲第932章 分兵第428章 城頭激戰第661章 有人要跑第688章 何去何從第894章 接戰第702章 董卓軍援兵第658章 渠帥管亥第368章 西門戰事開始第1236章 盟友生隙第1129章 皇甫嵩病重第1164章 公孫範的請求第695章 箕關戰事(二)第1214章 張楊想跑第814章 攻佔鯛陽第1135章 何去何從第385章 組團呼悠公孫越第165章 黃敘成年第611章 大秦遺民第401章 事出有因第1288章 南城生變第343章 幫手到了第253章 器械作坊第1262章 大獲全勝第908章 激戰第695章 箕關戰事(二)第872章 王陵奇兵攻佔泫氏第19章 收糧大戰第678章 武器販子第937章 壽春之戰(三)第598章 匈奴右賢王去卑第1051章 天下情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