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宮亂

當日,柳飛問起典韋日後打算。典韋道“今有陳留太守張邈相邀。我欲往投之。”

柳飛聞言,微微蹙眉,並沒接話。

典韋心粗,並未在意。反轉向黃忠道“恩公高人,不願沾此俗氣。某亦不敢多言。然漢升大哥英雄也。不若與我共投太守,以爲國家出力。如何?”

黃忠道“某早應鄉人劉磐所邀,此番將先生等送至琅琊後,便往投之,怕是不能與兄弟同去了。”

典韋道“大哥差矣,想那劉磐何人也?一清流世家之侄耳。無官無勢。大哥一身本領,何時得以施展?此明珠暗投矣。”

舉樽飲了口酒,又道“張孟卓,朝廷命官,一地之首。且爲人甚是豪氣,乃是正人。憑大哥身手,去必受重用。到時,你我兄弟二人並肩而戰,何其快哉”

黃忠沉思不語。

典韋所言張邈,字孟卓。乃東平壽張人也。少以俠聞,振窮救急,傾家無愛,士多歸之。與曹操、袁紹多有交情。闢公府,以高第拜騎都尉,遷陳留太守。

柳飛自是知曉,卻也知這張邈先從曹操,後從呂布而反曹操。最終被亂軍所殺。但典韋卻是從張邈隨曹操時,轉爲夏侯敦所屬,最終於宛城殞命。

此時聽他遊說黃忠,只得微咳一聲,對典韋道“我卻有一言,典韋可願聽否?”

典韋愕然,道“恩公有言,但請吩咐。”

柳飛道“你所說之張邈,我亦知之。邈雖仁俠,但惜膽薄。今天下亂像紛呈,恐其日後必爲他人所並。且我觀你亦有大禍,應與此人身上。若去投之,恐性命不久矣。不若從漢升去投劉磐,日後,自有出頭建功之日。”

典韋愕然道“恩公如何知曉日後之事。韋雖不濟,然若有人慾要謀我,卻需典韋雙戟答應。大丈夫立於世,當快意行事,如何顧忌日後之事,而至畏乎。若去那劉磐處,何時方能廝殺?悶也悶死人了。漢升大哥若執意要去,韋自不相攔,但韋卻是不去的。”

言下,甚是不以爲然。

柳飛見他不聽,心中默然。想他日後遭遇,竟是爲人通姦放風而死,真是冤枉之極。而偏偏此時卻不能說出,心中也自煩惱。最後,只得安慰自己,到時算準時間,詳細掌握這廝行蹤,再去搭救便了,總不能看着這麼一個重義的漢子就那麼憋屈的死去。心中主意打定,也就不再多勸。

三人談談說說,盡興而止。典韋扛了雙戟,放馬往陳留去了。這邊衆人便仍往青州而去。柳飛於路想起典韋,感嘆不已。

洛陽,皇宮。西苑內。

一座美侖美奐的屋舍之內,幾個高冠寬袍的人,分兩排跪坐於幾前。上首,大太監張讓陰沉着臉,久久不發一語,看着下面幾人正自討論着。正是十常侍等十三人。

見張讓不樂,趙忠道“張公不需煩惱,那幾個老傢伙即不識擡舉,咱們便奏他們一本,等罷了官兒,然後將我等心腹之人替之,則大權在握。那時又何必看他們臉色”

卻原來,自此次平定黃巾之後,十常侍把持朝政。對立功之人俱皆收取賄賂,若不與,則不與獎賞。待的向老將皇甫嵩、朱儶索要時,卻俱被罵了回來。這些人已是跋扈慣了,如何忍的。便聚在一起商議。

此時聽得趙忠所言,張讓陰沉的臉上方始鬆了下來。呷呷一笑,道“就是這個理兒,明日便蒐集些證據,讓這幫老傢伙通通滾蛋”

言罷,又蹙眉道“今日,陛下又問起那柳飛之事,你等看該如何是好?咱家只怕那柳飛當真有些本事,一旦入宮,則變生肘腋,到時悔之晚矣”

下面郭勝接道“張公毋憂,咱們只要說派人查看之後,那人並無本事,只是會制些小玩意的騙子,不就行了。陛下想見此人,怕多是想問什麼長生之術耳,聞聽沒有,便不會再去關心了”

張讓道“只是陛下對此人所制的物件甚是喜愛,卻如何可得?”

旁邊段圭接道“我等可讓那些官員們上貢啊,再讓他們多蒐集些稀奇物件,一起進奉,陛下見了,自也就淡了獵奇的心思。我等也可藉此東風。。。。啊。。。哈哈”衆閹貨俱都喜笑顏開。

張讓點頭稱善。當下各自散去,自去準備栽贓詆譭之物。

第二日,張讓便上奏皇甫嵩、朱儶依仗功高,於下多有不敬君之語,言行狂妄。靈帝大怒,俱皆罷官。又以趙忠爲車騎將軍,張讓等十三人皆封列侯。朝政一片譁然,下面小吏更是狂刮民脂民膏,以進奉十常侍,謀取高官。

終於使得變亂再起。長沙區星舉旗作亂,響應者衆。漁陽張舉、張純反:舉稱天子,純稱大將軍。表章雪片告急,十常侍皆藏匿不奏。

靈帝每日便是與十常侍飲酒作樂,流連於宮中各館。諫議大夫劉陶大怒,徑自往靈帝前哀哭。靈帝大驚,問其故。劉陶道“今天下大亂,民不聊生,陛下尚自與閹宦共飲耶?”

靈帝不解,劉陶遂怒述十常侍罪狀,語頗直切。十常侍俱皆大哭,言大臣不容。靈帝大怒,喝令武士將劉陶推出斬之。劉陶大哭道“臣死不惜!可憐漢室天下,四百餘年,到此一旦休矣!”靈帝愈怒。喝令推出。

司徒陳耽怒而喝止,來見靈帝,問及劉陶。靈帝猶自惱怒,道“毀謗近臣,冒瀆朕躬”陳耽頓足道“天下人民,欲食十常侍之肉,陛下敬之如父母,身無寸功,皆封列侯;況封諝等結連黃巾,欲爲內亂:陛下今不自省,社稷立見崩摧矣!”

靈帝亦怒,道“封諝作亂,其事不明。十常侍中,豈無一二忠臣?”陳耽以頭撞階而諫。靈帝大怒,命牽出,與劉陶皆下獄。是夜,十常侍即於獄中謀殺之。京中君子側目,小人慼慼。已是混亂不堪。

隨後,十常侍假傳帝詔,以孫堅爲長沙太守,討區星。想那區星如何是孫堅敵手,不五十日,報捷,江夏遂平。詔封孫堅爲烏程侯。又以劉虞爲幽州牧,領兵往漁陽徵張舉、張純。當日劉備兄弟投公孫贊,不日得知宗親劉恢領代州,遂往投之。此次,劉恢以書薦玄德見虞。虞大喜,令玄德爲都尉,領兵平賊。

兄弟三人隱匿許久,早已按耐不住,只幾日便即平亂。劉虞自是爲劉備請功,朝廷赦免鞭督郵之罪,除下密丞,遷高堂尉。公孫瓚又表陳玄德前功,薦爲別部司馬,守平原縣令。劉備終得再次施展,在平原整飭軍務,頗有錢糧軍馬,漸現舊日氣象。

【三國神隱記QQ羣:78683293歡迎加羣,參加討論】

;

第70章 比鬥(一)第307章 召喚第62章 大亂第69章 情敵第23章 出塞第176章 玉龍第17章 傳刀第125章 將隕第239章 遁走第381章 陰謀第174章 奪天第157章 政變第380章 魏亡第291章 重創第33章 迎敵第234章 張任第3章 功成第56章 請求第111章 深談第56章 請求第204章 新城第239章 遁走第86章 火併第378章 突圍第59章 暢飲第22章 傳史第122章 捉弄第365章 登基第342章 傳璽第329章 淵源第267章 沉睡第347章 定軍第348章 武威第306章 封谷第189章 寶船第383章 降蜀第211章 難爲(二)第182章 徵西第288章 暗窺第213章 反勝第165章 治癒第201章 安排第348章 武威第187章 玄元第134章 終失第224章 羣英第40章 邀鬥第129章 終聚第384章 虎癡第238章 官渡第310章 彙報第123章 薦賢第129章 終聚第68章 造紙第106章 錦帆第132章 收網第307章 召喚第179章 脫困第170章 相見第267章 沉睡第158章 神醫第235章 授藝第334章 驚怖第174章 奪天第164章 敘說(二)第341章 銅雀第391章 海上第45章 庭議第140章 血詔第151章 入荊(一)第287章 潛入第108章 教誨第101章 大戰第213章 反勝第294章 祝融第172章 悍衛第56章 請求第11章 論勢(二)第47章 相邀第204章 新城第337章 受困第128章 警訊第268章 醒來第311章 隱情第118章 鬥法第354章 逆襲第104章 知音第202章 診斷第38章 渡口第384章 虎癡第275章 投奔第91章 英雌第310章 彙報第201章 安排第246章 女將第49章 詰問第5章 名傳第127章 滅門第196章 驚聞第227章 縱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