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掘墳

卻說馬超聞聽妹子來到,不由大喜,當下由趙雲帶着,先往後宅來見。兄妹三人相見大哭,馬雲祿道“今終得能報父親大仇矣。妹聞那惡賊華歆已被拿住,正下在大牢之中,二兄休的放過此獠。父親之事,俱是這老賊一手策劃之。”

馬超紅眼道“妹子自可放心,吾豈不知。便那個老賊要想速死,也是休想。今日當先去拜祭吾西涼五百好男兒之墓方是,只是不知葬於何處,卻要從那個老賊身上着落。”

馬雲祿垂淚道“此事我家夫君早已問到,五百二郎俱葬於西門。”馬超點頭道“既是如此,且先去祭拜了英魂。當日若非五百二郎,非惟吾父死去,便是二弟亦是不免。”

馬岱、馬雲祿俱皆點頭。趙雲既是身爲女婿,自是一起,現在府內爲馬騰起了靈堂,兄妹幾人俱在案前大哭一場,這才尋了三牲祭品,往西門來拜。一番遙祭之後,馬雲已是疲乏,自有趙雲扶着回去。馬超、馬岱兄弟卻徑來尋華歆晦氣。

馬超兄弟二人,列坐堂皇,左右將華歆拿到,跪在當地。馬超目光電閃,惡狠狠的問道:“華歆逆賊,曹操葬在何處?倘若說得清楚,我即饒你一死。”

華歆自被拿到,尚打着投降之心,料想自己身爲名士,蜀王愛才之名,天下盡知,當能赦免,此時雖是屈身大牢,料得等不多久,必會釋放。哪知幾日突見馬超兄弟二人,心中不由叫苦。

此時聽的馬超喝問,不由戰戰的答道:“魏王駕崩,十分秘密,城內居民。無一得知。死猶不知,何況於葬?”

馬超怒道:“逆賊!不加重刑,諒不肯招。”吩咐左右,將他用水洗滌,在堂下生一爐紅煜煜的炭火,上面架着鐵叉,敷着鐵絲蒙子,就公案上放下油鹽醬醋,各色碟子。馬超馬岱。揎衣攘袖,下得位來,手中拿着明晃晃的鋼刀,指着華歆道:“我家世代武威,與你無仇無恨,你爲何撮弄曹操,害我父親。是何道理?”

華歆眼見這般架勢。料得其定是知曉了昔日之事,至此知已無生望,反到破口大罵道:“汝父盤據扶風,違抗命令。應該斬首,何能相怪?”馬超聽他口音,知道父親確實是他害死,並非冤枉,將他左臂就是一刀,割下一塊肉來,當爐烤熟,夾生便吃。馬岱也如法泡製。兩兄弟你一刀,我一刀,你一塊我一塊,把個江東名士、帶劍逼宮的華子魚,割得體無完膚,還得剖腹剜心,斬頭瀝血。灑祭馬騰靈前。並西門諸將大冢。

兄弟二人即凌遲了華歆,心下暢快。相對大笑。想及父親一世英雄,卻被個小人設計,不由得又是悲從中來,抱頭痛哭。二人又笑又哭的,門外士卒盡皆嘆息。

馬超哭畢,咬牙對馬岱道“可恨曹操老賊,竟然早死,你我不能生啖其肉。只是便是死了,卻也休想安生了。不若你我這便去掘了他墳,挫骨揚灰,方消吾恨。”

馬岱點頭,卻道“此事當先與子龍說之。”馬超點頭,兄弟二人來同趙雲商議,要領兵去掘曹操地墳。

趙雲勸道:“曹操國賊,理應掘墳瀦宮。惟既炙華歆,稍紓仇忿,掘墓鞭屍,似非仁人之

馬超恨道:“父仇不共戴天,超歸依皇叔,血戰中原,即爲報仇而來,今既破許昌而令操得安居地下,豈不令伍子胥笑我?”趙雲嘆道:“孟起既然決意,即請前往就是。”

馬超別過趙雲,同馬岱領兵,到了漳河南畔,吩咐軍士,將曹操所立七十二冢,盡行發掘,每冢之中,棺槨衣衾,件件相同,惟屍首各異。

馬超一一自己相驗,並無曹操在內,急得七孔冒火,教將諸棺置在一處,放火焚燒,四處訪問鄉民,並無一人知曉。馬超無奈,迴轉城中,趙雲接入坐定,問知備細,搖頭道:“孟起誤矣!操多設冢以疑人,其真屍決不在內,自不待言,何必掘也!”

馬超答道:“原知如此,特忿極遂不能自己!”趙雲道:“今私仇略報,當急公義,孟起請坐鎮許昌,某自領兵前往匯合子義,且看盡些個力氣纔是。”

馬超道:“許昌重地,又新恢復,非子龍不能勝任,況前方戰事基本已定,此次亦是子義與法正先生許超回來的。但要子龍不放心,超自領兵再往可也。”

趙雲應諾。馬超別過趙雲夫婦,率領部兵,又再往鄴城而來。趙雲這邊分派人手,重新加固城防,令宛城張繡發付糧草輜重,勿使大軍匱乏。北地自是安定。

且說玄德既是登基,改元章武,大赦天下。免除天下賦稅一年,以恢復生產民力。封吳氏爲皇后,世子劉永晉升爲太子。文武俱各升一級。諸葛亮湊道“今北方初定,唯餘河北一隅,陛下當親往主持,以定人心,激勵士氣纔是。”

劉備點頭,遂使諸葛亮監國,留於成都,自帶龐統、管亥等將迤邐往河北進發,一路黃綾飄展,金瓜銀錘開道。沿路百姓俱皆羅拜,盛況自不待言。

非止一日,已是到了許都,趙雲出城接着,引致入居建始殿,殿中久經趙雲令人打掃潔淨,佈置妥帖,宮娥太監,多系獻帝舊人,聞聽皇叔登基來此,俱來參拜,說及建安皇帝,俱各淚下。玄德心中亦是慘然。

及至安排已定,趙雲將前方之事盡皆說了,劉備大是安慰。當夜無話,第二日,已是起駕,直往鄴城而來。到得鄴城,太史慈早已得報,親率衆文武出迎。三軍聞聽皇帝親臨前方,頓時士氣高漲。進的城裡殿中,文武兩邊廂站住,俱各大禮參拜,三呼萬歲。

馬超出班將前事一一細說,劉備聞聽嘆息,對馬超道“孟起東西馳騁,血戰中原,爲國勤勞,名垂千古矣!”超頓首謝擅殺華歆之罪。玄德道:“華歆逆賊,荼毒君親,死有餘辜,寸磔以報先將軍之仇,猶嫌其輕耳!”超謝過,玄德令坐太史慈肩下,便問許昌現在情形,超一一奏知。

玄德又轉向太史慈道“師兄可知恩師行蹤?”太史慈面上一暗,躬身回道“回稟陛下,恩師前些時日曾來此處,道是要離了此處,囑咐衆將善保陛下,忠心國事,自此便已離去,卻再無消息。只是前日,徵東將軍張合處曾派人來傳信,道是恩師聞聽魏國司馬懿握有一支奇兵,非是凡人可以應對,請諸將但凡遇到,當立時傳警,恩師自會現身以助。”

劉備聞言嘆息,心中思念不已。太史慈偷眼瞅瞅劉備,想了想,終是沒將自己已蒙恩師准許,功成之後身退一事說出。且待散朝之後,自回私下再說此事較好。

劉備逐一問過衆將情況,揮袖讓衆人散了,自留下關羽、張飛、太史慈、洪銳和黃敘,往後宮敘話,卻是不見君臣之禮,而以家事待之了。

關張二人與玄德分開許久,此番見着,俱皆流淚。兄弟幾人在後房內,從新行過家禮,卻是尊太史慈爲上。

太史慈推辭不掉,只得打橫在上首坐了。眼見玄德安排酒宴,沉吟一下,方纔道“陛下,臣有一事卻要先和陛下奏之。還望陛下恩准。”

玄德皺眉,不樂道“師兄,此處乃是私房,何來什麼陛下臣子的。今日在座,除了二弟三弟,便俱是師門兄弟,師兄若是再如此稱呼,弟卻是不敢再應。”

雲長穩重,自是捋須不語。洪銳、黃敘資歷尚小,亦是不敢多言,唯有張飛大聲贊同道“大哥說的再理,子義若是再要這般,可是不將我等當做兄弟來看了。”

太史慈暗暗苦笑,他向日多隨柳飛身邊,聽多了功高震主的事情。大丈夫立於世,自當建功立業方不負一生所學,只是即已創下功業,便當急流勇退纔是。尤其對於君臣關係中,尚夾雜有師兄弟的關係,卻是極易被人誤解的,這張飛心無城府,倒是毫不理會這些了。當下眼見衆人雖是都不說話,但也都不反對,只得應了。頓了頓才道“也罷,爲兄應了就是。”

劉備轉嗔爲喜,道“這纔是嗎,師兄方纔有言,要小弟知曉,卻是何事?”太史慈微微猶豫下,才道“爲兄已經蒙恩師允准,待到二弟你大業功成,便自隨侍師父身邊。”眼見劉備色變,忙又道“你亦應該知曉,咱們師兄弟幾個,整日便是殺伐爭戰,少有承歡他老人家面前之時,非但如此,尚要不斷讓他老人家爲我等費心費力。爲兄身爲首徒,理應代替衆位師弟,向師父盡孝的,還望二弟能應允此事。”

劉備聞聽,沉吟良久,面上神色亦是變幻不停,終是最後長嘆一聲,道“既是師兄主意已定,且已得師父恩准,小弟也不敢多留了。只是今後天各一方,還望師兄得暇能回來常看看幾個師弟纔是。”

太史慈見劉備應了,大喜點頭。此時酒菜已上,衆兄弟放開心懷,盡情歡飲。自這一刻起,中國統一地最後之戰,已是翻到了最後一頁了。

第387章 真相第251章 求救第260章 聚殲(一)第258章 詭殺第218章 切磋第331章 甬道第278章 猜破第221章 又見第152章 入荊(二)第44章 再亂第210章 難爲(一)第381章 陰謀第47章 相邀第349章 顯殺第125章 將隕第288章 暗窺第328章 機關第224章 羣英第361章 身死第268章 醒來第231章 悟道第212章 伏擊第151章 入荊(一)第78章 虎牢第39章 琅琊第329章 淵源第221章 又見第307章 召喚第263章 白狼第191章 海嘯第378章 突圍第247章 收蜀第99章 鉅變第387章 真相第282章 殘念第202章 診斷第150章 天師第317章 巫尊第397章 晉立第114章 暗布第180章 神威第394章 日落第187章 玄元第6章 名將第61章 心境第50章 翱遊第263章 白狼第一百一十九 掌戰事第286章 激將第90章 謀董第306章 封谷第173章 續命第161章 二喬第63章 進京第193章 孤島第271章 破竹第373章 天滅第269章 豪情第258章 詭殺第260章 聚殲(一)第129章 終聚第151章 入荊(一)第361章 身死第338章 木魈第36章 三式第71章 比鬥(二)第101章 大戰第227章 縱論第180章 神威第176章 玉龍第34章 玉隕第277章 病危第385章 激鬥第110章 收服第153章 江東第287章 潛入第47章 相邀第303章 八納第171章 互算第242章 涪關第338章 木魈第150章 天師第68章 造紙第140章 血詔第94章 心事第30章 陣法第21章 增功第55章 療治(二)第92章 怒駁第160章 心願第154章 誤解第85章 磐河第159章 絕脈第249章 身死第135章 救援第102章 身死第256章 成軍第38章 渡口第238章 官渡第53章 虎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