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篡漢

許都城中,魏王府一片仇怨慘霧。漢建安七年,公元二零三年,魏王曹操薨。世子曹丕即位。大赦天下北地曹軍俱皆舉哀。

消息傳出,徐泗一帶卻是家家歡慶,戶戶慶賀。及至報道宮中,獻帝得了消息,起初尚以爲身在夢中,及見曹仁滿面怒氣,方纔醒悟,連忙低頭斂容,細聲安慰。並下令讓宮人做哀辭以祭之。曹仁方氣哼哼的走了。

獻帝待得曹仁一退,已是滿面掩飾不住的喜色,急匆匆的往後來尋伏後。將曹操已死的消息說了,夫婦二人抱頭痛哭,都是感謝上天垂憐。

獻帝暗思曹操一死,其下必定不安。自己的日子卻是好過許多了,遂暗使人置辦酒宴,便就宮中與伏後兩個慶祝。

他二人這般作法,卻早被宮中奸細報於曹丕。曹丕大怒,便在魏王府上摔了杯子,怒道“孤父新喪,此賊竟敢於宮中飲宴,何太無禮耶?”卻不想,休說其父所爲,便是他此刻言語,又何嘗有禮了。漢祚之衰,可堪一嘆。

左右見新王發怒,俱皆股慄。知曉此子,智狡不在其父之下,狠戾卻猶在其父之上。這般發作之下,竟不知何人吃了瓜落,一時俱是無聲。

正自惱怒之際,下人來報,司馬懿求見。曹丕點頭就叫進來。原來,這司馬懿雖是爲曹操所忌,但因其贊同曹操稱王,並慫恿曹操稱帝一事,使得曹操大悅。遂使其任太子中庶子,向來輔佐曹丕。二人關係頗是相恰。曹操雖是臨死前鄭重其事的囑咐曹丕,卻不知曹丕能得王位,卻多是這司馬懿出謀劃策,又豈是其一句話能抹殺的。

司馬懿進的府中,躬身給曹丕施禮,言行之間。甚是恭敬,猶在當日曹操之上。曹丕心中歡喜。伸手扯住道“仲達這是何故?孤能有今日,全賴仲達謀略,何必如此見外。往後但便像前時一般,不需如此多禮。”

司馬懿正色道“大王差矣。自顧君臣有道,自有上下之別,如何能因昔日之親。而廢本分之禮?若是如此,王上近侍其不是更親於他人。今日王上寬容念舊。若不識事體之輩,仰仗眷顧,傲對諸公,是爲離析之禍也。願王能矜持地位,勿要再做今日之事。況懿即爲王上之臣,爲王謀劃。乃是本分,又何來加功之言?願王明察。”

曹丕聽的司馬懿一番話,不怒反喜,哈哈大笑道“好好,仲達謀國之言。坦蕩忠誠,孤心甚慰。”隨即令人看座。

司馬懿謝過,拱手問道“適才見大王似是惱怒,卻不知何故?臣雖不才,願爲王上解憂。”

曹丕聞聽司馬懿問起。頓時又想起獻帝所爲。不由又是勃然道“仲達不提。孤幾忘卻。方纔正爲那邊惱火。”說着。伸手一指皇宮方向。便將前事細細說之。說罷。猶自恨恨不休。

司馬懿眼睛微微眯起。想了想。低聲道“王上毋惱。今漢運垂終。王上十分天下而有其九。以服事之。權之稱臣。天人之意也。虞、夏、殷、周不以謙讓者。畏天知命也。然今日之時。老王新喪。天下震動。軍中人心不穩。當別尋蹊徑以求之。漢帝輕狂。正是授之以柄也。王上當速發雷霆。應天順人。進至大位。取漢而代之。此其時也。”

Wωω★тt kΛn★C O

曹丕聞言。面上喜色浮動。這是轉念一想。卻遲疑道“孤父事漢多年。雖亦挾之。卻未嘗輕動。且孤初掌王位。輒就取之。恐爲天下所議。若一旦羣情洶洶。孤之兄弟尚在。實恐有不忍言之事。如此。爲之奈何?”

司馬懿微微一笑。道“王上不需爲此煩惱。這個兇名卻不需王上去擔。只需藉着這個由頭。使一人前往呵斥。恫嚇之下。逼其行禪讓之事。如此名正言順。何人敢多做置評?”

曹丕大喜。道“何人可往?”司馬懿笑道“安樂鄉侯、相國華歆。足堪大任。王上但使其前往。必得喜報。”

曹丕大喜。即使人去請華歆。司馬懿見曹丕答應。眼底不覺閃過一道精光。只是瞬間隱去。曹丕卻是不見。司馬懿道“王上今召華子魚說話。乃是機密事耳。當不應有外人在場。否則恐子魚亦會多心矣。臣當先退。但侯王上好信。”曹丕點頭。親送司馬懿至門口。再三相辭方回。

不多時,華歆入見。曹丕上前扶住,就叫坐了。微微尋思,方纔開口道“孤自繼位,聽聞多處有異物出現,甚是不解。向聞子魚高士,可能爲孤解惑乎?”說着,兩眼來看住華歆。

華歆本是個玲瓏心肝,聞聽曹丕之言已是明白,此際又見曹丕拿眼來看,如何不知該如何相對。當下離座跪倒,撲地拜道“大王大喜。此事臣正欲稟之。”

曹丕眼見華歆作態,心中暗喜。面上卻做疑惑道“孤何喜之有,子魚且起來說話。”華歆卻是不起,又是拜道“適才大王所言之異物,實是祥瑞也。昨日人報石邑縣鳳凰來儀,臨淄城麒麟出現,黃龍現於鄴郡。臣於中郎將李伏、太史丞許芝相詢,二人言道,種種瑞徵,乃魏當代漢之兆,可安排受禪之禮,令漢帝將天下讓於魏王。臣聞之欣喜,纔想來報,卻得王上傳喚。今得此訊,如何不喜?”

曹丕聞言,假作作色道“安有此事?某豈肯行悖逆之事,汝且回去,好好思量,再做道理。另外,孤聞陛下於宮中飲宴,於此時節,卻不合時宜,汝等當諫之,莫使其行差有錯纔是。”說罷,已是拂袖回後面去了。

華歆唯唯而應,退了出來,微一尋思,便徑自來尋一班大臣,細細商議後,直來宮中面聖。

獻帝叫請入。衆人進來站定,華歆早出,湊帝曰“今魏王登位以來,祥瑞四出。甘霖普降,民皆歡騰,俱言乃是魏王功感天地所致。臣等合議,漢祚已衰,當有魏代之,今日特進宮湊稟,伏維陛下禪位。”衆人俱皆點頭。

漢獻帝聞聽。呆愣半響。哪裡料得自己昨日方纔慶幸離了魔掌,今日卻有更悽慘之事等着。眼見衆人紛紛鼓譟。不由股慄。顫聲道“相國此言差矣。想高祖提三尺劍,斬蛇起義,平秦滅楚,創造基業,世統相傳,四百年矣。朕雖不才。初無過惡,安忍將祖宗大業,等閒棄了?汝百官還是再去計議一番可好。”

獻帝才說完,王朗出班道“陛下此言差矣。想漢已歷四百年,前有天災不斷。後有黃巾、董卓之亂,兵禍連接,民不聊生。此皆爲當亡之兆。況自古至今,又哪有不忘之國。陛下當應天順人,早做避讓,否則禍不遠矣。”

獻帝惶惶,大哭而退。衆人盡皆哂笑,渾沒把逼宮當做回事。獻帝回返後宮,哀哭不絕。

第二日。百官又聚大殿,呼喚獻帝上朝。獻帝驚懼不敢出。華歆等直入後宮,將獻帝拽扯而出。獻帝大哭,道“吾漢家向待衆卿不薄,今日緣何相逼之甚。”華歆叱道“天下之人,皆知陛下無人君之福,以致四方大亂!若非魏王在朝,弒陛下者,何止一人?陛下尚不知恩報德。直欲令天下人共伐陛下耶?”帝大驚。便欲起身躲避,華歆縱步向前。扯住龍袍,變色而言曰:“許與不許,早發一言!”

獻帝大懼,眼見階下兵戈林立,萬念俱灰之下,只得顫聲應允。王朗便喚符寶郎出,符寶郎祖弼應聲而出。華歆就叫取出玉璽,祖弼叱道“玉璽乃天子之器,汝何人,竟敢多問。”華歆大怒,再三逼問,祖弼只是破口大罵。旁邊惱的曹休火起,叫人進來,即時拖出去斬了。獻帝眼見,幾欲暈倒。

衆人即殺了祖弼,便來尋玉璽,卻是遍尋不見,待問獻帝。獻帝如何肯說,只推說乃是祖弼掌管,自己並不知曉。衆人眼見無奈,只逼得獻帝寫下禪位詔書,賁之來見曹丕。

曹丕大喜,待要接過,旁邊司馬懿卻道“今宜三拒,以彰德望。”曹丕從之,再三推拒,方始受了。

即日,發民夫建受禪臺。不幾日臺成,便就臺上與獻帝交接。封獻帝山陽公,退至臣列。即日大赦天下,改年號黃初,建國大魏。發獻帝往封地去住,卻暗使人半路化作強人,盡數殺了。

消息傳出,天下震驚。荀自在家中得聞,當夜往宮中方向跪拜,長嘆道“吾不想今日見此事耳。”言訖,氣鬱於胸,憋悶而死。

曹丕即位,追封曹操爲武帝,大封衆臣。唯獨三弟曹植不到。曹丕大怒,發人去捉。回報東阿王府早空,王爺曹植已是不知去向。空餘一座府邸和幾個家人僕從。壁上尚留言道“誓不爲篡逆之戚兮,願蹈東海以去濁之。”筆跡淋漓,似是離去不久。

曹丕大恨。喚人過來,即時發付各處捉拿。正自吩咐時,忽人報東川發來軍報。曹丕接過看罷,不由大吃一驚。

一次美好的旅行,竟變成了穿越的通途。面對陌生的環境,沒有什麼興奮和雀躍,只有深埋心底地孤寂。他沒想去無聊的改變什麼歷史,也沒想當上帝去挽救誰。擺脫了現代社會的桎梏,他決定縱意而活。他嬉笑怒罵,遊戲世間;他眼見不平,一怒拔劍。和王冼談談紈絝,與趙佶論論腐敗。王公大臣,趨之若鶩,士子文人,常爲座客。他灑脫不羈,豪俠任事,江湖豪傑羣相蟻聚。依託跨越千年的見識,貫通南北,縱橫天下,欺大遼,壓大金。逼西夏、滅倭國,在北宋地天空下,演繹出一段神奇的傳說。

第107章 收心第259章 夜襲第324章 屠熊第381章 陰謀第12章 心動第45章 庭議第288章 暗窺第18章 涿郡第77章 斬將第85章 磐河第67章 對樂第一百一十九 掌戰事第153章 江東第160章 心願第66章 初見第4章 入世第53章 虎將第399章 神戰第91章 英雌第197章 大牢第384章 虎癡第347章 定軍第325章 鬥法第304章 傾情第139章 僞帝第290章 死靈第360章 壽春第168章 調教第184章 天劫第111章 深談第77章 斬將第65章 書法第384章 虎癡第116章 救援第220章 薦書第276章 稱王第57章 歸途第377章 掘墳第398章 殲滅第329章 淵源第182章 徵西第198章 暗救第48章 水鏡第307章 召喚第17章 傳刀第56章 請求第313章 覓蹤第137章 要求第41章 比劍第230章 傳說第91章 英雌第87章 再聚第99章 鉅變第221章 又見第337章 受困第239章 遁走第103章 暫別第77章 斬將第88章 重煉第372章 餘孽第104章 知音第245章 奪城第3章 功成第298章 同行第124章 江火第274章 敗退第254章 選兵第121章 捉鬼第328章 機關第387章 真相第28章 金翅第253章 兵法第389章 地獄第153章 江東第159章 絕脈第394章 日落第112章 盟約第48章 水鏡第154章 誤解第15章 指點第191章 海嘯第145章 失散第362章 還都第174章 奪天第27章 天殘第234章 張任第281章 山谷第14章 偶遇第332章 驚魂第248章 毒計第213章 反勝第308章 滅靈第80章 再救第一百一十九 掌戰事第45章 庭議第55章 療治(二)第302章 長嘯第187章 玄元第17章 傳刀第237章 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