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新城

柳飛當日自曹操處出來,便即出城,往農家來尋得禰衡。不幾日後,雲濤卻是返回,細問之下,華佗卻是並未隨曹操之使而去。

原來,華佗早與曹操相識,便是因曹操之頭風之症。華佗爲曹操行鍼灸之法,一針見效,曹操大喜,便欲留華佗在身側做侍醫,直供其一人役使。華佗稟性清高,不慕功利,不願做這種形同僕役的侍醫,便推說家中妻子病重,脫身而走。此次曹操使者追至南陽醫苑,華佗自是以爲曹操要誆騙自己前往,哪肯前往,已是躲了數日。這日,正逢雲濤送吉平前來,備言柳飛所語,華佗大喜,正中下懷,他與柳飛相交多日,自是知曉柳飛手段。既是柳飛已經插手此事,自己大可安心在此鑽研學問,施藥救人便了。

那曹操使者聞聽雲濤所言,又見華佗鐵了心不去,想及來時曹操卻也沒有吩咐用強,便無奈告辭回去覆命去了。雲濤見此行事畢,便即返回。柳飛隨即安排二人徑自北上去了,自己卻是往宛城而來。

曹操得了使者回報,本不以爲意。只是當聽說一黑衣人送吉平入了南陽醫苑,方始明白柳飛走前之言的意思,心中卻是說不出是怒是恨,最後亦是隻得嘆了口氣,將此事略過不再過問了。

柳飛這邊安步當車,一路遊山逛水,幾日後,方進了宛城。宛城此時卻是已歸劉備所有,目下宛城太守卻是關羽。柳飛也不去擾他,自顧往五玄觀而來,但見此時五玄觀已無上次來時那般喧鬧,重新恢復成出家之士修真的所在。

柳飛對此已是熟悉非常,也不入觀,徑自繞過往觀後醫苑而進,待到見的張仲景、華佗等人,將前因後果俱皆說了。華佗自是大喜。知道自己算是徹底擺脫了曹操的糾纏了。吉平也是放下心來,安心呆在醫苑內,進行自己喜歡的醫學研究。

天權、天機二道自是置辦素齋以供柳飛,這卻是柳飛每次來的定例了。小道童清風此時卻早已是青年之人了,只因他與柳飛當日一段淵源,故每次柳飛前來,這小子均能得以敬佩末座,這樣其他師兄弟甚是羨慕。清風也自得意非凡。今日坐於席間,於柳飛斟酒閒聊間,有的沒的便閒聊出來,其中一個消息,卻讓柳飛實是動了一番心思。

原來。這清風經常下山,去市集採購物品,更因醫苑別院正在市上開門爲人診病,清風更是如魚得水,整日價,尋個藉口便跑下山去玩耍。近段時日,卻是見許多胡人。多有雜於漢人中買賣。雖說幾百年來,漢族與外族互有爭戰,但漢人海納百川的寬容。卻使得他們總是能很快地接納一些良善的外族,對這些移居來的外族人,卻也並不歧視,相處還算融洽。

這個消息清風是當做一個新聞來講,柳飛聽了,卻是極爲高興,他知道這必然是他安排在外圍幾人的功勞,想及這多年來。他們在外不斷的爭戰,遠離故土親人,心下便有些惻然,想想自己這個始作俑者,卻很少能想起他們,不由暗感慚愧,今日眼見他們已是出了成績。自己也應該去看看他們了。“是時候了”柳飛如是自語道。眼望着遠方,已是打定主意。待回青城稍加安頓,便即往兩處巡視一番。

公元一九八年,秋。北地郡,巍峨壯觀的賀蘭山沐浴在一片陽光之下,遠遠望去,峰巒重疊,崖谷險峻。

賀蘭山脈位於今寧夏回族自治區與內蒙古自治區交界處,北起巴彥敖包,南至毛土坑敖包及青銅峽。山勢雄偉,若羣馬奔騰。蒙古語稱駿馬爲“賀蘭”,故名賀蘭山。

賀蘭山前大片的衝擊平原,草原豐美,地域開闊,原是衆多遊牧民族的理想棲居之地。只是,此時在賀蘭山西側,卻是起了一座大城。這座城整個呈東西向,整個城牆皆爲大石所築,城上不時有彪悍地軍卒來回巡視。

城外卻是一片佔地極廣的軍營,北方草原特有的蒙古包,如同一朵朵白色的小花,開遍碧綠的草原之上。緊緊地依着那座大城。自軍營兩側延出兩條土牆,宛如兩條巨龍,延綿在賀蘭山腳下。

城內建築多爲木石結構,來往行人卻多是披髮左衽的羌胡之人,間雜着一些漢人,卻多爲軍卒打扮,只是所有人臉上皆是富裕滿足之色。在這塞外的苦寒之地,能住於這般大城之中,實是所有羌胡之人最熱切的事情。他們熱愛這座城,誓死衛護這座城。

勒研是這個城最早的居民之一,他的部落當時正在遷徙,當他們看到這座城時,他們知道,自己找到了一個可以穩定下來的地方了,於是,他們地族長親自前去求見這座城的城主,表示願意歸屬於這座城,於是,他們獲得了居住權。

他清楚的記得當他領到自己地房子時,那份激動喜悅的心情,那一刻起,他發誓定要忠誠於城主,他願意爲城主獻出他的一切,包括自己的命,因爲城主給了他的家人好多的糧食,而且城主的軍師,陳宮先生還教會他們怎麼種植,他們再也不用爲了吃飯的問題而苦惱了。寒冷地冬天來臨時,他們可以在自己的房子內,烤着紅紅的篝火,喝着滾燙的油酥粥。牛羊可以趕進帶着棚頂的圈中。他們不必再爲初生的嬰兒擔心會被凍死、餓死。他的女人臉上開始有了紅潤,就像自己剛把她娶回來時一樣,這些,都是城主給地。所以,如果有誰要對城主不利,那麼,就先從他地屍體上踏過去吧。他相信,住在城裡的人跟他都是一般地想法的。

他不知道這座城什麼時候建起來的,只知道,自從這座城建起之後,八部羌胡之間的爭鬥大爲減少,他們在外牧羊放牛,再也不怕那呼嘯而過的馬賊了,因爲他們知道,城主會保護他們,就像保護自己的子民一樣,雖然城主是漢但城主的部隊卻是漢人和羌胡子弟共同建起的。

這座城只用了兩年不到的時間,便聚集了大量的財富,其富裕程度讓大多沒能住進來的羌胡人眼紅,他們稱這座城爲“巴彥浩特”,意思就是“富裕之城”。既然眼紅,便有了爭鬥,但是很可惜,每次都是以他們的慘敗而告終。因爲巴彥浩特城的那支騎兵隊。

那支騎兵隊是整個巴彥浩特軍隊的靈魂,他們自己稱爲“陷陣營”,很奇怪但卻很殺氣的名字。這個名字卻不是白叫的,城內的居民只知道,上一次令胡的強騫大人帶着三千騎兵來攻打,卻被這個陷陣營不足千餘的騎兵隊,殺的一人不剩,從那時起,便很少有人再來攻打巴彥浩特了,更多的卻是巴彥浩特外出攻擊,每次出擊回來,總是能帶回來大量的財富和人口。

那些可憐的人剛回來時,都是滿懷驚恐,按照草原的規矩,他們回來就是奴隸,但是不久,城裡的居民就知道,這些可憐人是撞大運了。因爲城主,也就是那支陷陣營的頭領,並沒將他們當奴隸,而是給了他們土地,給了他們牛羊,告訴他們,只要安穩的在這住着,忠心於自己的家園,那麼他們以後將得到更多。他們會和所有漢人,還有城內的人一樣,有自己的房屋,有自己的財產。

巴彥浩特的城主現在已經很少親自出去了,因爲他們有了更多的戰士,那支最可怕的騎兵隊現在有一個用一對大錘子的將軍領隊,他們知道他叫郭勇,字晉安。他是一個可怕的戰士。他的那對錘子掄起來,能生生把一匹健馬打的骨斷筋折。就說上次那位強騫大人,據說是令胡部的第一勇士,結果被這位郭勇郭晉安兩錘便打成一團肉醬了。

除了這支騎兵隊外,就是那些僕從軍了,他們也騎馬,但是卻總覺的和那陷陣營不同,他們的領隊叫張遼,很年輕的一個將軍,但你若以爲他好欺負,那就大錯特錯了,不用說別的,只要看看郭勇將軍面對他時的樣子就知道了。那是一種敬畏,對武力的一種崇拜。那支僕從軍也很是彪悍,裡面不但有漢人,更多的卻是和他一樣的羌胡人,他們都是忠心於城主的,沒人敢懷疑這點。每當城主去巡視的時候,他們那種熱烈的眼神就足以說明一切了。

只是很可惜,勒研直到現在,也不知道他們城主的名字,只知道他姓高,很嚴肅的一個漢子,城主就應該是這樣的,勒研如是想到。他懶懶的騎在一匹駿馬上,眯着眼睛看着自己的牛羊,想着這些有的沒的,很愜意。以前可沒有這樣愜意的心情,那時候總是擔心下一次的遷移將會到哪裡,自己的牛羊會死多少,現在這種日子,真好。

遠處的天地交接處,突然傳來一陣轟響,一線黑影出現,一杆血色的蒼龍旗迎風招展,勒研眼睛瞬間發出了精光,滿是豔羨之色,那就是他一直想加入的陷陣營,他們征戰歸來了。。。。。。。

第128章 警訊第217章 論交第301章 被掠第59章 暢飲第378章 突圍第101章 大戰第358章 詐降第218章 切磋第93章 定計第54章 療治(一)第320章 哀牢第269章 豪情第100章 撫慰第352章 北進第399章 神戰第383章 降蜀第77章 斬將第298章 同行第353章 奮威第382章 獲救第354章 逆襲第111章 深談第350章 雍州第245章 奪城第74章 救曹第207章 恩仇第262章 覆沒第229章 得第76章 汜水第398章 殲滅第282章 殘念第117章 突變第350章 雍州第97章 反目第95章 傾訴第3章 功成第112章 盟約第183章 煉藥第331章 甬道第224章 羣英第281章 山谷第13章 喜事第248章 毒計第329章 淵源第303章 八納第333章 屍魅第162章 拒親第229章 得第116章 救援第337章 受困第254章 選兵第383章 降蜀第383章 降蜀第108章 教誨第92章 怒駁第244章 大戰第321章 教主第6章 名將第256章 成軍第239章 遁走第40章 邀鬥第292章 山魈第381章 陰謀第354章 逆襲第217章 論交第153章 江東第123章 薦賢第71章 比鬥(二)第296章 妖蹤第206章 天神第88章 重煉第298章 同行第146章 聚將第112章 盟約第78章 虎牢第300章 木鹿第75章 風起第183章 煉藥第76章 汜水第161章 二喬第75章 風起第55章 療治(二)第195章 起源第115章 冤案第219章 論政第219章 論政第57章 歸途第296章 妖蹤第266章 遼東(二)第237章 戰事第109章 土着第70章 比鬥(一)第147章 計議第347章 定軍第95章 傾訴第174章 奪天第353章 奮威第358章 詐降第241章 入川第327章 納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