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收網

公元一九五年,漢獻帝建安元年。此時的建安元年卻是比歷史上早了一年。豫州牧劉備受封徵東將軍,領徐州牧。奉旨討伐袁術。

壽春袁術得知,大怒。對下道“劉備織蓆販履小兒,我尚未討他,他竟敢來犯我州郡,實可氣也。吾必殺之。”

旁邊主簿閻象道“主公切勿着惱。想那劉備初領徐州,如何敢輕易來伐。況且即稱奉旨,象料此定爲曹操之計也。我等可調兵先往迎之。若劉備當真動手,則予以痛擊罷了,若那劉備不動,我等也自可暫時相持。曹操即設此計,定爲算計劉備、呂布二人。我等於對峙之時,可密往徐州打探,若徐州一旦有變,待其變成,可一擊而定也。”

袁術大喜,曰善。當下令大將紀靈領兵十萬,出壽春徑往泗縣駐紮,以觀動靜。卻令張勳領兵五萬於下蔡安營,以爲策應。

徐州這邊,劉備自領旨,便調兵遣將,調配物資。整個徐州一片熱鬧。呂布聞聽,召陳宮商議。道“今玄德說奉旨以討袁術,真耶假耶?”

陳宮沉吟道“奉旨是真,討伐未必是真。多半是曹操詭計。只是將軍如今處境,城小兵微,實是難以展開手段。便知是計,說不得亦要試上一試了。”

呂布問道“如何試的”

陳宮道“將軍可多派探子,看劉備是否真與袁術交手,若大戰一起。則爲真打,我等可覷準機會,伺機而動。若雙方只是相持,則必爲計也,我等不可輕動。”呂布以爲然。遂派探馬打探。

劉備這邊卻是準備妥當,令太史慈領兵三萬,徑發泗縣。自引關、張率兵五萬合後接應,俱往靈璧而來。卻令小將洪銳守城,陳登佐之。又令趙雲鎮守蕭關,以防曹操。

卻說太史慈領兵直往泗縣而來。離泗縣三十里紮下營寨。紀靈率兵迎住。兩陣對上,紀靈出馬大罵“劉備小兒,何故竟敢擅自犯我疆界”口中說着,心中卻是極爲發虛。蓋因對陣之人非爲旁人,卻是那百招敗呂布的太史子義。紀靈自襯絕非對手,此時,也不過是硬着頭皮,勉強而爲罷了。

太史慈於陣中看的明白,亦縱馬而出。道“我主奉旨來討,哪有許多理由,你我便先戰上一戰。方是正理。”語調輕鬆。顯是並不把紀靈放在眼內。

紀靈心中逵怒,卻是無奈。後面卻惱了陳瀾,飛馬而出,拍馬舞槍,徑取太史慈。紀靈大駭,待要阻止,卻是不及。只得佇馬而觀。

太史慈見對方陣中飛出一騎。向自己殺來。嘴角不由泛起一股冷笑,心道“若不給你些厲害。量這些傢伙也不知我地厲害”。當下,亦不答話。一提紫驊騮,那馬長嘶一聲,遽然加速,如同一道紫電閃過,太史慈大喝一聲,手中長槍一翻一抖,已是一槍刺陳瀾與馬下。

紀靈看的激靈靈一個冷戰,那邊太史慈已是大槍一揮,徐州兵大喊一生,已是直衝而上,紀靈無奈,只得勉強應戰,雙方一陣亂戰,紀靈抵敵不住,兵退二十里方歇。太史慈卻是並不來追趕,自顧回營。

紀靈來時得了袁術吩咐,見太史慈如此模樣,心中已是有數。當下,雙方每日皆是互相喝罵,間或亂戰一通,卻俱是少有損傷。打仗打成這樣,雙方兵士俱感有趣。

卻說劉備在後,到了靈璧,便將大軍屯駐。第二日,關羽、張飛俱皆潛回,營中卻仍是打着二人旗號,徑往下蔡迎去。劉備卻於當要所在,紮下盤口,過往之人盡皆攔住,當真是一個人俱不放過。

劉備每隔幾日,便派人回徐州催糧催物。如此,雙方你來我往,已是戰了近半月時間。

卻說呂布在小沛,派出的探子,不是回報說前方交戰,道路被封,便是蹤影皆無,不由大是鬱悶,當下,找來陳宮商議。

陳宮沉吟半響,方道“此事多有蹊蹺,將軍最好莫要輕動,且待再多看上幾日,方是上策。”

呂布不禁焦躁,道“公臺,每次問你,總是說多看幾日,這已是半月多了,那劉備已是幾次派人回來催討錢糧,以我觀之,必不假矣。今所幸那太史慈與關羽、張飛俱皆不在,單剩一個趙雲,尚在蕭關。那徐州城內只得一個姓洪的小輩,此時不取,還要等到何時?難不成就一直這樣下去不成?”

陳宮勸道“將軍休急。曹操詭詐,劉備手下陳羣趙儼亦是多謀之輩,我等自應小心爲上。此時,一旦輕動,爲人所乘,悔必晚矣。”

呂布擺擺手,道“你且下去吧,某再思量下。終須得個法子纔是。”說罷,滿屋內轉悠,蹙眉沉思。陳宮苦勸,呂布不聽,只得無奈退下。

陳宮出的門來,仰首天邊,也自推算,卻終是不得要領。眼見呂布已是不耐,恐早晚便是要動手了,細細思之,方擡手叫人過來,去喚藏霸。不多時,藏霸已至,陳宮拉着藏霸,細細囑咐,藏霸初時愕然,隨即點頭,自行去了。陳宮眼見藏霸離去,方暗自籲出一口氣來,喃喃的道“是成是敗,且待分曉吧”說罷,方自去了。

卻說洪銳在城中,得了劉備將令守城。自思隨了太史慈,得了柳飛同意,得授銳金決,武藝也是日漸高明。只是這許多日來,寸功未立,心中也自煩惱。思及此次劉備行前囑託,便將陳登請了來,細細商議。

陳登聞聽,微微沉吟,道“此事不難,將軍可如此如此,這般這般”洪銳聞言大喜。因此設計。解甲休兵,每日招來軍卒飲宴。一連飲了七八日。

細作探知,來報於呂布知道。呂布大喜,道“如此村野鄙夫,豈堪大將。今彼既自驕自肆,上下各無鬥志,不如乘機破之,徐州可得矣”當下叫來陳宮,俱陳所見。陳宮尚自遲疑,呂布怒道“公臺不欲助我乎”陳宮無奈,微一思量。道“若將軍執意要去,可先派人前往試探,方可去的”

呂布喜道“計將安出?”陳宮喚過一個小校,道“我今令你前往打探虛實。只說呂將軍聞聽前方戰事激烈,甚是關心,若有所需,可徑往告知,今前方路途不通,請洪將軍轉告他家主公”。小校領命。來見洪銳。

入得府衙中,但聞笙歌聒耳,嬉戲的妝生妝旦。抹粉塗朱。在堂中搬演雜劇。那個洪銳將軍與衆人盡皆酒氣熏天,沉酣狼籍,略無紀度。小校在傍細看了一會,也沒有人來查他姓張姓李,又是半晌走到桌子邊,洪銳方見。醉眼斜,喝道“汝是何人”那小校方將陳宮所教言語說了。洪銳不耐地擺擺手。道“某知曉了。回去自去告訴你家將軍,涼那袁術怎會是我家主公對手。早晚必被擒矣,無需他多費心”說罷,自顧飲酒作樂,不再理會。

小校轉頭出來,徑自來見陳宮,俱言所見。呂布大喜,拿眼看陳宮,陳宮嘆息一聲,雖心中仍是忐忑,卻不好再勸,便勉強點頭。呂布見陳宮應了,不由大喜,自席上挺身而起,便去喚衆將商議。

聚得衆將,呂布道“今劉備遠伐袁術,徐州空虛,且守將憊賴,整日飲酒作樂,今日竟對我頗有不敬之言,我欲取之。只在今夜,殺入徐州,取了那洪銳狗頭”言罷,看着衆將。

時張遼在側,聞聽勸道“我等戰敗來投,得劉府君接納,不曾薄待,今日趁其遠伐而攻之,是爲不義。況其手下太史慈、關張、趙雲皆萬夫不當之勇,陳羣趙儼皆多智之輩,如何不提防我等,一旦有變,必爲所乘,且對主公之名多有傷損,望主公三思”

呂布聞聽大怒,道“張遼竟有二心耶?”喝令左右綁了,推出斬之。衆將忙勸,方熄了怒氣,便叫張遼守小沛,不需參戰。張遼出門長嘆一聲,仰天自語:以不義伐友軍,安能不敗乎。言罷,黯然離去。

呂布這邊於衆將細細安排了。是夜一更,俱皆出的沛城,徑往徐州而來。早有人報於洪銳知曉,洪銳大喜。囑咐按計而行。

三更時分,呂布大軍到得徐州城下,但見城上軍卒盡皆熟睡,早有日間混進城中細作,打開城門,大軍一擁而入。呂布道“不需殺傷士卒,徑直殺了洪銳便是”當先引軍徑往府衙,來殺洪銳。

分出兩路兵馬於城中竟天價放起火來,城中頓時一片混亂。呂布心中得意,催動赤兔馬當先衝入,到得衙前,見衙門大開,隱見內堂杯盤狼藉,一將正伏案而睡,呂布大喜。大戟一揮,衆軍鼓譟而入,齊往前衝,來拿洪銳。

堪堪衝到院前,但聞轟地一聲巨響,卻俱都落入一個大坑之中,卻是洪銳早讓人挖的陷馬坑,坑深達數丈,下面俱是兩頭尖的鐵釘、狼牙、虎爪,陷入即死。仔細一看,地上盡是草人。呂布大驚,退步而走。忽聽得一聲炮響,伏兵四起,東南北三面,密如鐵桶的軍士殺將攏來。止有西方兵馬少些,呂布即命令軍士投西而走。

城中此時已是喊殺聲震天,俱都大叫,休叫走了呂布。呂布正惶急間,但見高順領着幾將俱都冒煙突火而來。原來,高順剛一入城,便覺不對。蓋因雖聽城內混亂,卻少見兵士,只是慘叫之聲不絕。高順臉色大變之餘,顧不上兵士,幸得剛剛入城,衆將尚未全部散開,忙將衆人喚住,便要撤出城去,只是卻不見呂布,待到聞聽呂布已是殺入府衙,不由暗叫苦也,只得領了衆將一起來救。

直到城西方追上呂布,衆將已是各自帶傷。城中徐州兵正不知多少,但見火光閃爍中,放眼皆是,蟻附而至。當下,高順藏霸在前開路,呂布在中,其餘衆將殿後,徑往西門衝出,堪堪出地西門,卻聽得一聲響,那西門已是關閉,竟將衆多兵士盡皆關於城內,再不得出。

衆將無奈,只得保着呂布急速往小沛而撤。行不多遠,但聞路旁一聲炮響,一將閃身殺出,吼聲如雷,黑馬長矛,正是張飛,大喝道“三姓家奴,無義小兒,竟敢謀奪我哥哥城池,且與你張三爺爺並個三百合來”長矛揮動,已是殺了上來。

衆人大驚,幾將同時擁上,齊齊擋住。呂布滿面鐵青,卻是無心戀戰,徑自撥馬繞過而走,直氣的張飛哇哇大叫,長矛閃處,已是將曹性挑於馬下,衆將皆駭,紛紛打馬而走,張飛就後猛追。

呂布只顧往前,未出裡地,右邊又是一聲炮響,卻是一彪削刀手,爲首一人,蠶眉鳳目,長髯綠袍,正是關羽,手舉青龍刀,大喝一聲,徑直殺來,正自趕上郝萌,郝萌眼見來勢兇猛,閃避已是不及,只得擡起手中長槍去擋,卻只聞聽一聲輕響,竟是被青龍刀輕易斬斷,刀勢不停,連人帶馬,已是被劈爲兩段。呂布無奈,只得揮動大戟接住,那邊高順藏霸雙雙接住張飛,衆將邊戰邊退,直往小沛而去。

眼見的離小沛已是不遠,卻聽得又是一通鼓響,喊殺聲中,一員小將正在前方,橫槍立馬,微笑看來。呂布凝目看去,卻不是那賺了自己的洪銳是誰,不由得怒發如狂,大喝一聲,手中大戟急攻三招,將雲長逼開,催動赤兔,徑往洪銳殺來,心中實是恨透了這個狡詐地小輩。

赤兔奮蹄向前,剛奔出兩步,卻猛地自地上彈起一條絆馬索。赤兔長嘶聲中,神威大展,竟是一跳而過,方纔着地,竟又是彈起一條,赤兔再躍,連過三條,卻已是力竭,堪堪到了第四條,卻是前蹄方擡,那索卻向後猛撤半尺,未能越過,落下時,堪堪攔在蹄上,赤兔悲嘶聲中,轟然倒地,馬上呂布卻早有防備,單手一按,身子已是縱起,遠遠落於地上,手中大戟一揮,將索斬斷,他此時已是兩眼血紅,滿面猙獰,見赤兔已是站起,也不捎帶,並不等赤兔,卻於馬下徑向洪銳衝去。。。。

第359章 突刺第86章 火併第6章 名將第95章 傾訴第292章 山魈第339章 覆滅第303章 八納第242章 涪關第88章 重煉第217章 論交第31章 昊天第203章 論醫第46章 結義第184章 天劫第39章 琅琊第218章 切磋第37章 盡屠第29章 內傷第335章 骨靈第342章 傳璽第326章 兵主第282章 殘念第255章 練兵第304章 傾情第63章 進京第334章 驚怖第116章 救援第131章 挾天第59章 暢飲第160章 心願第174章 奪天第84章 奉送第251章 求救第152章 入荊(二)第42章 點撥第195章 起源第148章 古寨第39章 琅琊第317章 巫尊第54章 療治(一)第246章 女將第255章 練兵第181章 贈馬第69章 情敵第238章 官渡第184章 天劫第126章 暗算第349章 顯殺第121章 捉鬼第362章 還都第212章 伏擊第393章 荒島第221章 又見第74章 救曹第346章 東川第21章 增功第334章 驚怖第28章 金翅第292章 山魈第9章 乾坤第374章 遁走第113章 對歌第94章 心事第302章 長嘯第184章 天劫第67章 對樂第320章 哀牢第177章 雪崩第275章 投奔第130章 路遇第209章 喜聞第3章 功成第133章 大勝第60章 宮亂第366章 遷都第396章 理由第305章 再擒第281章 山谷第304章 傾情第46章 結義第83章 約定第211章 難爲(二)第176章 玉龍第74章 救曹第369章 遁走第75章 風起第336章 得骨第347章 定軍第186章 癔症第105章 江上第335章 骨靈第187章 玄元第155章 局勢第182章 徵西第4章 入世第11章 論勢(二)第286章 激將第370章 對決第398章 殲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