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撫慰

長安,蔡府。

自蔡邕被王允殺死,蔡琰當即昏倒,待到醒轉來時,已是兩個時辰後了。眼見家中僕從散了大半,只餘幾個老僕,忠心不去,心中不禁哀痛。

念及與父親竟是天人永隔,自己今後只是孤零零一個人,漂泊於世,不禁大慟。只是此時,實不是隻顧哀痛之時,遂咬牙起身,爲父親安排後事。

只幾日間,已是形削骨瘦,心傷之下,卻是病倒了。怎奈後事繁瑣,只得咬牙硬挺,遭此鉅變之下,整個一大堆事情,俱皆壓在那稚嫩的肩頭,心性漸轉。整日沉默寡言,人卻是如同突然長大了十歲。

這日傍晚,正自在後院憑弔父親,卻聽的空中傳來一聲雕鳴,不禁全身大震,擡頭望去,正見柳飛飄然落下,多日委屈、心傷,一時俱發,病體再也支撐不住,只叫的一聲“大哥”,便向後倒去。

柳飛自臨到蔡府之上,便發現異常,全府處處白幕,寂寂無聲,整個一片蕭殺之氣。心中暗道不好。待到落下,見蔡琰一身縞素,眼窩深陷,心中已是明瞭。此時,見她向後倒去,直驚得魂飛魄散,趕緊向前攬住。神念動間,已是將蔡琰全身掃過,方始鬆了口氣,取出一粒九轉還陽丹,納入蔡琰口中。手底真氣勃發,只片刻已將蔡琰治癒。

蔡琰微微睜開雙眸,昔日明豔的雙眸,此時已是全無生氣,看到柳飛。方有了絲波動。良久之後,始大哭起來,雙手抱定柳飛,死死不放。柳飛心中哀痛,也不勸她,任她大哭發泄,將心中抑鬱盡數瀉出。及至最後,哭聲漸消。卻是昏睡過去,只是雙手仍是緊緊抓住自己衣襟,不肯稍放。

柳飛心中一疼,將她輕輕抱起,徑往房中。將她放於榻上。自己便坐於一邊守着。蔡琰於昏睡之中卻是連連驚叫。時哭時叫,蒼白的臉頰讓人不忍卒睹,直至後半夜,方始安靜下來。

柳飛心中逵怒,直欲起身,前去殺了那王允泄憤。終是理智站了上風,剋制了心中殺機。即已知道王允下場。活不幾日了。此時再去多事,實無必要。眼下最重要的。卻是要撫慰眼前之人,讓她早日自哀傷中脫離出來,不要再受傷害。

次日,直到雞鳴三遍,蔡琰方纔醒來。睜眼便看到柳飛關切地雙眸,正自愛憐地望着自己。心中溫暖之際,卻驀然又想起逝去的老父,禁不住又哀哀哭泣起來,向柳飛哭道“大哥,父親去了”

柳飛心中猶如刀絞,勉強點點頭,溫聲道“琰兒節哀,大哥都知道了。這些日子苦了你了,後面之事,自有大哥做主。你卻要保重身體,莫使岳父在天之靈還要擔心與你,卻是不孝了。”

蔡琰哭泣點頭,只是心中哀傷實是難以抑制。她自得知父亡之日,便無一滴淚水流出,實是無人傾訴,若柳飛晚的幾日回來,便那股強自壓制的哀傷之緒,便足以使她香消玉殞了,所幸柳飛到得及時,引導出了那股悲憤之息。只是,這股情緒,在見了柳飛這至親之人後,一發不可收拾,又使得柳飛暗自擔心,只得溫言撫慰。

其實,於柳飛心中,何嘗不痛。他自來這個世間,對甄逸與蔡邕的感情,已是與前世廖教授一樣了,此時,咋聞噩耗,心中亦是不勝悲痛。只是,他此時心境已通天道,故能稍有緩解。否則,若依之前心境,王允家中此時,怕已是雞犬不剩了。

蔡琰哀哀哭泣了一會兒,方慢慢收淚,向柳飛問道“大哥,爹爹之仇,卻是如何來辦?”原來,她自得知父親死於王允之手,便已是左右爲難。若去報仇,自是知曉憑自家夫君手段定可如願。但王允爲國爲民除害,其正直剛烈,忠肝義膽,讓她這自小便深受忠君思想教育的人,難以興起報仇之念。矛盾之間,愈發煎熬。此時,柳飛在此,便將此事直接問了出來。柳飛眼中戾芒一閃,嘿嘿冷笑道“我管他甚麼忠肝義膽,殺父之仇不共戴天。若不是料其活不了幾天,我必親手戮之,以瀉心頭之恨”

見蔡琰不解,遂道“那王允老兒,自持正理,剛愎自用。董卓即死,必不能容其手下活命。董卓部下皆豺狼之輩,焉能束手待斃,兼之毒士賈詡在側,此人行事,向來只顧自身,若當日王允能放過岳父,其心尚安。此時,以岳父與董卓如此淺交,尚不能容,如何容得他這等直屬之臣?吾料其爲保自身,必遊說衆人反叛。此人出計,既狠且準,向無給人活路之說。如此,大軍臨城之際,便是王允老兒授首之日,到時,大哥定帶你親眼看那老賊之死。以慰岳父在天之靈!”

蔡琰聞聽,默然點頭。良久,卻又道“只是這樣,我大漢百姓豈不又要受那刀兵之苦,屆時,不知要有多少人家似琰兒這般受苦?大哥,琰兒總是苦命之人,你若能阻的此事,父親之仇,琰兒。。。琰兒。。便也不去想了。。”言罷,淚水不禁漣漣而下,語氣卻是甚爲堅定。

柳飛心中感動,輕握了握蔡琰冰涼的小手,苦笑道“大哥雖有些本領,但畢竟不是神仙,如何能以一人之力而扛百萬之衆?此次,王允老兒將事情做絕,毫不留給西涼衆軍活路,並不是殺幾個人便可解決地,且那賈詡行事周密,必先廣爲挑動民心、軍心。我此時便去殺了此人,也是無法挽回了。”

頓了頓,才道“我當日臨去之時,就是怕引起此等連鎖反應,也自擔心岳父性命,方萬千囑咐岳父,切不可稍露一絲同情董卓之語,以至遭禍。哪料到,雖不語,便只一聲嘆息,也是終引出此等大禍。那王允老兒此次,卻真真是天作孽,猶可活。自作孽,不可活了”言罷,也是深深一嘆。

蔡琰聽聞柳飛如此之說,也知事不可爲了。雖仍不忍百姓受苦,但想及父仇得報,心中也算稍得安慰。

他二人這邊漫聲細語,百般安慰。西涼大軍卻已是集結完畢,向着長安已是直撲而來。

第83章 約定第112章 盟約第339章 覆滅第62章 大亂第325章 鬥法第262章 覆沒第144章 中計第216章 槍神第179章 脫困第374章 遁走第324章 屠熊第396章 理由第269章 豪情第289章 謀刺第325章 鬥法第102章 身死第388章 平定第246章 女將第284章 伐蠻第71章 比鬥(二)第131章 挾天第226章 歸漢第339章 覆滅第319章 求兵第164章 敘說(二)第57章 歸途第353章 奮威第356章 老驥第231章 悟道第385章 激鬥第10章 論勢(一)第398章 殲滅第355章 斬將第181章 贈馬第88章 重煉第173章 續命第322章 秘辛第34章 玉隕第132章 收網第115章 冤案第398章 殲滅第197章 大牢第279章 復活第262章 覆沒第313章 覓蹤第316章 鬼徒第386章 條件第248章 毒計第371章 鏖戰第299章 蛇羣第76章 汜水第233章 寶刀第302章 長嘯第331章 甬道第380章 魏亡第16章 赴宴第168章 調教第80章 再救第304章 傾情第8章 制器第264章 平定第199章 前因第214章 夾擊第314章 洞穴第188章 醒轉第26章 源石第364章 洛陽第394章 日落第248章 毒計第233章 寶刀第175章 天山第241章 入川第228章 截殺第60章 宮亂第52章 張機第246章 女將第200章 訓斥第318章 幻境第277章 病危第110章 收服第215章 會師第39章 琅琊第188章 醒轉第373章 天滅第49章 詰問第272章 潼關(一)第207章 恩仇第126章 暗算第291章 重創第302章 長嘯第64章 大儒第6章 名將第218章 切磋第267章 沉睡第128章 警訊第370章 對決第85章 磐河第199章 前因第376章 遇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