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巧奪城門

“嗨,你們說這事兒是真的嗎?”

“我看像,你沒看那閻老三一臉晦氣,假不了。”

“可我聽說閻老三也不過是聽了一個敗兵傳來的消息,還沒確鑿吶!”

“那人連夜摸黑逃回來那還有假?但凡前邊形勢好一點也不至於如此狼狽吧?”

“那倒是,聽說逃回來的那人還是跟隨閻老大多年的親信呢!”

“是嘛?據說人都關在閻老三的院子裡不得出入,連前晚上守門的都在。”

“你說這叫啥事兒嘛!不過是打個敗仗的消息,關守門的啥事?”

“或許是真個大敗了,不然不至於如此緊張。”

“閻老大帶了這麼多精兵,又有一萬多鮮卑人,怎麼就敗了呢?”

“誰知道哪裡竄出來這麼股精兵,一下子就奪了馬城下來。哎!我表舅他鄰居的女兒就嫁到馬城,也不知道會不會出啥事。”

“喲吼!你表舅他鄰居的女兒關你啥事了,需要你這廝惦記?”

“當年我還真惦記過,那女娘可水靈了,前凸後翹一看就是個能持家的。”

“哈哈哈還前凸後翹,你可是摸過了?”

“嘿嘿嘿!我可是爬過牆頭偷看過她洗澡,那白花花的喲!”

“你這廝就沒個正行,看上人家爲何不上門提親?”

“提了,誰說我沒去提親,可惜人答應。”

“得了吧,好人家的姑娘誰會相中你個疲賴子。”

“王二麻子,你這麼說我可就不樂意了啊!”

“哈哈哈我這不是實話實說麼?”

“呸!我劉全要模樣有模樣要能耐有能耐哪裡不行了?怎麼叫好人家的姑娘相不中我?”

“喲吼,你還真蹬鼻子上臉了,就你那浪蕩樣,家裡一窮二白的,賺了些辛苦錢就送去博鋪,那小娘不相中你就對了。”

“嘿!那博鋪還不是你拉着我去的?你還有臉說這事兒?我那天輸了一百錢還沒找你算賬呢!”

“找我算賬?我不過偶爾去耍一把,輸贏十幾個錢的事,哪裡像你天天要過爛賭,都輸得快揭不開鍋了吧?”

“若非你帶我去那兒,我豈會輸了這麼多錢?快賠我錢來!”

“怎地,你輸光了錢還要賴在乃公頭上?”

“就賴你,你定與那博鋪掌櫃有一腿,不然爲何要帶我去那家博鋪!”

“你個豎子自己爛賭關乃公何事,怪不得討不到了老婆!”

“呀!你膽敢打人?看我不教訓你個爛賭鬼!”

“別動手別動手,你們別打了,讓人看了像什麼樣!”

“都別攔我,我要弄死王二麻子!”

“嘿!我還怕你不成,你過來啊,讓乃公好好教訓教訓你!”

寧縣西城門口執勤的守卒聊着聊着前線的消息,然後突然就歪了樓,先是歪到女娘身上,最後居然打了起來。

負責把守西城門的屯長乃是閻代的親信,不過他也沒什麼帶兵的經驗,不過是因爲與閻柔閻代同鄉而受到重任。

他自然是從閻代那裡知曉了目前的情報,所以心裡正煩悶着,唯恐前線再傳回什麼不利的消息。

一開始見衆人七嘴八舌地議論時他也沒心思去阻止,直到打了起來後才匆匆上前喝罵道:“幹什麼!都幹什麼!都給我老老實實地把門,有誰再敢喧譁打鬧小心我拿他去縣獄!”

先前打鬧的二人被叱罵一通後這才消停了下來,重新回到門口執勤。

不過就在他們打鬧的這一會兒裡,已經有一些人趁亂進入了城中。

這些進入城中的人都有一個共性,幾乎都是青壯,且入城之後沒有分散開來,俱都悄悄鑽入城門附近的里巷裡。

稍傾,從西邊倉惶跑來了三騎。

這三騎跑得十分急,立刻吸引了城門守卒的注意力。

負責城門防務的屯長立刻喝道:“還看什麼,還不把拒馬給架起來,好好盤問一下,莫要讓奸人混進來。”

守卒在吩咐下匆匆把拒馬搬出來擱在城門口,先前參與打鬧的王二麻子上前喝道:“來人止步下馬!”

來人隔開老遠就喊道:“下什麼馬!緊急軍情,我要立刻進去稟報!”

王二麻子喊道:“這是小閻校尉吩咐的,防止奸人混入!”

來人罵道:“呸!王二麻子!你連我都認不得了?快快搬開拒馬,耽誤了軍情你可承擔不起?”

王二麻子仔細一看才發現是鄰里的熟人,這才心裡稍寬道:“這都是上邊吩咐的,我們也不能撤了拒馬,你且與我說說,前線可是出了什麼大事了?”

來人道:“敗了,敗了,前頭敗了!”

王二麻子驚道:“真個敗了?”

來人在拒馬前下了馬說道:“是啊,那些鮮卑人真不頂用,拖累了大夥,兵敗如山倒啊!”

這時候負責守門的屯長也跑了出來,問道:“校尉現在哪裡?可曾有事?”

來人道:“校尉收攏點輕傷,眼下正在白龍山口休歇,順帶收攏敗兵,不過隨行所帶的糧秣都丟了,所以派我等回來調運下糧秣,我們幾個打前站,身後還有一隊人。”

那屯長一聽閻柔只是受了輕傷心中稍寬,立刻道:“既如此,你們隨我一起去見小閻校尉。”

屯長想要帶來人一起去見閻代,自然是想親自把閻柔安全的好消息傳遞給閻代,在閻代面前賣個好。

不過他這麼一走,西城門處的守卒們可就羣龍無首,且守卒們三三倆倆地湊到一塊兒議論起新得到的消息。

又過了一會兒,西邊又馳來一隊人馬,和先前的三騎一樣,也是行色匆匆。

這一次,有了先前三騎的鋪墊,守卒們便沒有太過緊張,以爲是一起來調運糧秣搬救兵的人馬。

不過當那彪人馬來到近前時,門口的守卒才察覺出了些許異常。

因爲這彪人馬往城門口馳來時一丁點兒都沒有減速,非但如此,隱隱間還有加速的跡象。

門口的守卒這才慌了,當時城門口只有剛剛搬來的幾架拒馬,且因爲前邊放那三騎入內還拉開了一道縫隙。

守卒中有人機靈些,想要把拒馬合攏,不過當他剛剛去搬動時,疾馳來的那彪人馬中射來一箭,直接把毫無防備的守卒給射倒在地。

這一箭直接讓門口的守卒炸了窩,他們萬萬沒想到回來搬救兵的己方部隊怎麼就對自己人動了手。

有人下意識地喊道:“是敵人,是敵人!快示警!”

可這卻已經遲了,來人早已把馬速盡數放開,短短几十步距離眨眼便到。

衝在最前的騎兵俱都擡起手中的手弩,在疾馳中往城門方向齊齊射了一輪,然後把手弩一放,提起長槊便發起了衝鋒。

因爲閻代特別關照,把守門的士卒加了一倍,足有兩百多人,其中一小半守卒在城門上,一大半佈置在城門下,門裡門外各有一些。

這時候城門上的守卒還沒反應過來,城門下的守卒則各有各的反應。

拿起武器試圖反抗者有之,轉身便逃者有之,目瞪口呆不知所措者有之,跑去關閉城門者有之。

幾十名毫無章法的烏合之衆又如何能阻擋有如餓虎撲食一般的敵人。

率領這隊騎兵衝城的正是仲遐,他親自帶人殺到拒馬前,手中長槊挑飛了一名站在拒馬前的守卒,然後猛提繮繩,胯下戰馬一個飛騰便跨過了拒馬,落地時還踹倒了一名守卒。

身後其餘騎兵亦是如此,那稀稀落落的拒馬根本就不能形成阻礙。

城門外的幾十名守卒頃刻之間便被殺戮殆盡,不過這一會兒時間裡,城門內的守卒卻已經反應過來,匆匆推動沉重的木門,想要搶在敵人入城前關閉城門。

然而就在城門內的守卒匆匆推門時,從他們的身後各個里巷裡突然衝出了一羣人。

這羣人雖然只是作普通黔首裝扮,但人人手持環刀,一聲不吭地衝了上來,對着守卒就砍。

城內的守卒猝不及防之下被砍倒了好幾人,其餘人也被迫拿起兵器反擊。

這麼一個耽擱下,仲遐已經率先穿過了狹長的城門洞,手中長槊一個橫掃,抽飛了一個正在推門的守卒。

有了第一個人衝入城內,就有第二第三個。

尚且來不及關閉的城門再也沒有機會關上,城門口的局勢徹底明瞭,猶在反抗的守卒一一被殺死,機靈一些的則率先逃跑。

這時候城頭的守卒才察覺不妙,鳴響了示警的鐘聲,有人嘗試衝下來奪回對城門的控制權,卻被仲遐一一帶人殺散。

率先衝入城內的仲遐一臉振奮,他也算是拿下了奪城之功,不過他仍保持清醒的頭腦,心知這只是奪城之戰的開始,尚未盡全功。

根據俘虜交代,寧縣至少還留有一千五到兩千兵馬,若是這千餘人反應快,立刻過來奪門那還真是一場惡戰。

所以仲遐在控制住了城門口的局勢後,立刻佈置道:“二三子,速速下馬,把這些拒馬搬到城門裡,只要守住此門,待牛大的大部隊前來,我等就是先登之功!”

跟隨仲遐前來的百餘人俱都是他的老部下,其中還有不少是成陽仲氏的門客僕從,從執行力上毫無問題,立刻行動起來將原本佈置在城外的拒馬搬進城裡,在城內的主幹道上設置起一道防線。

當然,光是佈置這一道簡單的防線還不夠穩健,畢竟城內之敵是他的十倍有餘,靠死守是不行的。

仲遐吩咐道:“七哥,你帶五十騎入城四處縱火,看到有小股兵馬集結便殺散,看到有大股兵馬不要死戰,儘量與他們糾纏一二。”

被仲遐喚作七哥之人名叫仲璜,乃是仲棟的從子,仲遐的從兄,也算是成陽仲氏子弟中比較有才幹的後起之秀。

當仲棟父子在常山站穩腳跟後,也與成陽仲氏本宗多有聯絡,成陽本宗便起意開枝散葉,讓仲棟父子在常山別開一支。

這在時下的大宗族而言十分正常,畢竟狡兔三窟嘛。

成陽目前還在曹操的治下,有不少子弟在朝廷與地方上爲官,若是日後曹操佔據上風,本宗自是穩如泰山,常山一支則可有可無。

而若是日後袁紹一方佔據上風,率先投附袁紹方的常山一支定能顯達,到時候還能反過來拉本宗一把。

爲了表示本宗與常山一脈的緊密聯繫,常山仲氏宗長仲棟的嫡子仍留在成陽,作爲兩邊連接的紐帶。

但成陽本宗也必須對常山一支提供更多的支持,這便派遣了一些宗族子弟一起來到常山,隨在仲棟父子身邊任事。

仲璜素以弓馬見長,方纔在遠處射死守卒的那一箭便出自他手,聞言立刻道:“十六弟放心,我這便將寧城攪作一團糟。”

當城門處傳出示警聲時,寧城守將閻代剛剛接見完三個前來報信的“使者”。

他從使者口中聽聞從兄閻柔只是受了輕傷時頓時安下心來,對於使者所言的真實性絲毫不質疑,更心心切切地根據使者所言調撥糧秣準備派人運去白龍山。

可他的喜色還沒保持多久,就驚聞示警之聲,且那示警聲還是從西城門處傳來。

閻代道:“怎麼回事?西門出了什麼紕漏?”

原本負責守衛西門的屯長興沖沖趕來報訊,此刻也是一頭霧水,答道:“我方纔離開時還好好的,怎麼就報了警,我這便去查看一下。”

閻代雖然爲人昏庸了一點,但還沒昏庸到一丁點兒都不曉事,他大罵道:“還查看什麼?這鐘聲連綿不絕,定是出了大事,你立刻去通知城中兵營之兵去西城門,若不守得西門安全,看我不斬了你的腦袋!”

那屯長被喝罵了一通也不敢辯駁,只唯唯諾諾而去。

待屯長走後,閻代才發現前來報訊的三人仍留在堂下沒有離去。

他皺眉問道:“你們前來通報時可曾發現有敵兵尾隨?”

一名信使道:“如今大部分敵人被校尉阻攔在白龍山外,不過也有少部分敵人從山間小道繞路過來,我等一路行來還與敵軍遊騎遊鬥了一陣子。”

閻代喃喃道:“那就對了,這敵軍好生麻煩,看來押運糧秣時還要多派些人了。”

信使道:“校尉對此也有安排,若是寧城遇有敵情便依照此錦囊中計策行事。”說完便從懷中掏出一個錦囊來。

閻代道:“噢?兄長果然明見,還有這等安排。”

當閻代走上前去,欲要從那信使手中接過錦囊時,那信使卻突然把手一翻,牢牢拉扯住了閻代的手臂。

而左右兩旁的那兩名信使卻從腰間拔出拍髀,一左一右刺入了閻代的腰肋下。

閻代猝不及防下絲毫沒有反應過來,只來得及喊出一聲驚叫,便被兩肋插刀一命嗚呼。

第537章 賜姓起名第223章 堂外琴聲起第517章 石砲曲第104章 河北霸主的心思第436章 車輪戰法第412章 甜蜜的誤會第304章 屯田堡寨第64章 誰在設謀害我?第373章 新儒學第300章 奉孝暢言論得失第199章 敗軍之議第311章 黑山大練兵第60章 誰來和我大戰三百回合第545章 功高震主之患第542章 將軍必勝第268章 教導營第532章 漁陽攻防戰第392章 箭似飛蝗第157章 大練兵第391章 劇本第573章 商隊第63章 蹄聲踏踏滾木隆隆第585章 藥莊第102章 紙上論兵足擬千軍萬馬第149章 新到貨的小鮮肉第573章 商隊第187章 張郃的擔憂第522章 舊人第473章 人才選用第459章 士之冠冕第36章 我欲懷丸而操彈爾第485章 將軍的氣魄第278章 小才女辛憲英第527章 冀州名士崔州平第386章 虎尾寨第356章 狐朋狗友第426章 北路軍第351章 修己而不責人第249章 勾心鬥角第70章 身後煙塵起第390章 圍點打援第56章 速追曹賊第29章 黎陽來使鼻孔朝天第136章 我爲刀俎,彼爲魚肉第58章 曹操的煩惱第570章 批發衣帶詔第122章 兵戈向何方第97章 釣條鯉魚做佳餚第200章 痛斥郭圖第225章 殷勤的男子第123章 平丘碼頭第152章 武威張繡第289章 少年的渣權第127章 南蠻巫術和道家仙法第392章 箭似飛蝗第578章 孫氏兄弟與江東二張第360章 劉皇伯第381章 最爲爽快羅掌櫃第9章 山崗軍議第470章 度遼將軍第545章 功高震主之患第291章 從軍的緣由第321章 河邊血戰第275章 六禮第428章 上鉤第326章 舉債經營第141章 背運的衛恂第362章 笑林始祖第227章 房山剿匪事第241章 爲把妹大開腦洞第107章 請求與拉攏第406章 我真是太難了第49章 做人難第432章 愛兵如子勝乃可全第66章 曹賊已死!降者免死!第543章 古北口第265章 鳳尾簪第309章 孤女飄零第223章 堂外琴聲起第375章 催戰第270章 濟北戰事第96章 嘆世間奸人多當道第50章 固辭東郡第165章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第14章 聯保連坐(慶祝簽約成功)第597章 心懷天下第292章 思想理念教育第342章 高幹的小心思第119章 辭行第175章 糟老頭子壞得很第383章 黃花崗之變第56章 速追曹賊第329章 義從第318章 狹路相逢第90章 獻俘賣乖第445章 不明就裡王彥雲第95章 夤夜訪逢紀第489章 狂熱第240章 裝完逼就走第179章 打入酸棗的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