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有教無類

後世之人一日三餐,興致來時還就着啤的白的搓一頓宵夜。

但在漢時,一日三餐乃是富貴人家的專屬待遇,一日兩餐纔是廣大黔首百姓的標配。

張臶是聽說過常山國中各縣校鄉庠都會給學生提供免費的餐食,但他萬萬沒有想到,這提供的餐食裡竟然還包括餉食。

常山國中竟然對學生如此優待?一日三餐?

張臶帶着滿心的疑問,邁步上前,想要看個究竟。

他看到在庖廚之外,搭着幾個寬大的案几,上邊放着蒸飯的甑,裝菜的釜,裝湯的甕,和一大疊餐盤,碗筷碟匕。

學生們先是自行取過一個餐盤,然後依次向前走過,從伙伕手中接過打好的飯、菜、羹、豉,步入學堂中用餐。

張臶留意到,學生們在接過伙伕們打好的餐食時,都會微微欠身致意,而伙伕們亦笑容滿面地迴應。

他還注意到,在靠近庖廚的牆壁邊上,也放着兩個寬大的案几。

一開始案几上空空如也,但隨着學堂中的學生用罷餐食,再端着餐盤走到此處,盤歸盤,椀歸椀,碟歸碟,箸歸箸,匕歸匕,絲毫不亂,待碼放到一定數量,便會有僕婦前來端去沖洗。

無論是排隊領餐的學生,亦或是極爲嫺熟利落打飯的伙伕,還是用完餐出來歸置餐具的學生,都顯得秩序井然。

張臶微微頷首,又往學生領餐處靠得更近些。

有學生路過他身邊時,見是一個皓首老者,雖然不認得,但也都放慢步伐微微欠身致意,張臶夜一一笑着點頭回禮。

學生們略一停頓的當口,張臶看清楚了學生們餐盤上的餐食。

一碗粟米飯,一小碟蔬菜,一小碟菹菜和豉,一小碗羹湯。

雖然飯菜的分量不多,但搭配得很是合理,尤其那羹湯中還飄着蛋花,冒着陣陣香氣,便是顯得極爲難得。

這樣的餐食,張臶以往亦不能天天吃上,他心想富貴人家的日常一餐,也不過如此吧?

張臶這樣一個白髮老頭的到來極爲引人注目,伙伕那邊互相交流了幾句,然後有一個身着粗麻衣衫扎着褐色巾幘的中年漢子便往前迎來,隔開好幾步就躬身施禮,問道:“竈東里朱諒見過長者。”

張臶見此人雖然衣着粗鄙但頗識禮數,拱手回了一禮道:“朱君可是此間爲首之人?”

朱諒道:“此間?噢,長者說的是庖廚麼?在下的確是這些伙伕之首,敢問長者有何見教?”

張臶問道:“朱君等每日裡都會爲學生們烹製餐食麼?”

朱諒答道:“的確如此,只要學校開學,我等都會前來此處,爲縣校與鄉庠烹製餐食。”

朱諒這麼一說,張臶才注意到這座庖廚正修在縣校與鄉庠的中間,想來兩邊都能開門。

張臶繼續問道:“開學?那還有不開學麼?”

朱諒道:“正是,聽說是府君定下的規條,各縣鄉學校亦是五日一休沐,若逢年節亦休沐,其他時日正常開學。”

張臶點點頭,心想學生再勤奮,適當休沐一下也有必要,他又問道:“那一日提供幾餐?餐食都如眼下這般,有菜蔬,有菹有豉,甚至,還有雞子做的羹湯麼?”

朱諒道:“依照府君定下的規條,爲學生們免費提供朝食、饟食,不過學子們放學後的飧食便不免費提供了,因爲大多數學子可以回家用餐,但少數家在偏遠鄉邑住在校中的,也可支付少量錢享用飧食。”

“至於提供的餐食基本都如今日一般,不過雞子卻不是每日可以吃到,大約每隔兩日能吃到一次,每五日裡會加一道肉食。”

聽說常山給學生提供的餐食不止有雞子,還有肉,張臶驚訝道:“這肉食也都是免費提供的?”

朱諒笑道:“是啊,小人等初時也與長者一般驚訝,府君竟然肯給學子們吃肉,雖然肉食不多,有時只是一碗肉臛,但大家都已經心滿意足了。”

wωw ▪тTk Λn ▪¢O

“在下還聽說,府君下令爲學舍學子們提供餉食時,連辛長史與崔令君都表示太過奢侈了,是否有必要。”

“但府君言孩子們正在長身體的時候,若不能吃飽,哪來的精力學習,故而午時爲孩子們加一餐,增添點雞子肉食大有必要。”

“如此一說,辛長史、崔令君等人才沒有反對,不過各地縣鄉卻紛紛訴苦,言說倉廩不豐,不足以供學校鄉庠。”

“好在那個福利彩票中心又出手捐了一大筆錢,此事才得以順利推行,如今鄉里百姓都感念着府君與魏掾的好呢!”

張臶也聽說過福利彩票之事,他早前也以爲不過是嬉樂之事,但如今想來倒還有些作用。

這時那邊正在打飯的伙伕叫喚道:“朱伙頭,粟飯快打完了。”

朱諒回頭答了一聲道:“好叻,我馬上來續上。”

然後又回頭拱手道:“長者,在下還有事務在身,先去忙活了。”

張臶亦回了一禮道:“汝等爲學生們烹製餐食,也辛苦了。”

朱諒道:“並不辛苦,我等都是附近裡坊的里民,被僱來兼差還能領些使喚錢,更能沾光吃上這麼好的餐食,各個都歡喜得很呢!”

見朱諒三步並作兩步走入庖廚,端出一個特大號的陶甑,內裡鋪着麻布,麻布上都是金燦燦的粟飯,正散發着陣陣穀物的香味。

張臶又叫住了一個剛剛放下的餐盤的學生,問道:“後生,汝等用餐前爲何要排成這般隊列,用餐後又爲何要把餐具如此歸置啊?”

那學生看看眼前的老者,又想起昨日來同學們間相傳的言語,好似有一個身份十分尊貴的老者住在縣校後院,而且還是顏府君親自送來的。

他見老者氣度雍容,暗暗猜測這大約便是那尊貴老者了,躬身答道:“回長者話,這是校內教授專門吩咐的,若誰人不按規矩排隊領餐,不安規矩擺放歸置,下一頓便要餓肚子,故而我等都無有不依從。”

張臶道:“噢?可若是有人不照辦,誰又知道呢?”

學生道:“長者卻不用擔心,你看那處站着的同學,手臂上纏着紅布條的那些,他們是值日生,專司監督之事。”

張臶隨着學生手指望去,果然有兩名學生站在學舍門口,眼睛牢牢盯着排隊領飯和歸置餐盤的同學們。

張臶又問道:“值日生?算是學生中的首領麼?”

學生道:“那卻並不是,由我等輪流來做,每日一換,人人有份,擔任值日生的當天會多領到一個雞子,但必須嚴格執行值日守則,若是做不好也會受罰。比如若有同學沒把餐具歸置好,值日生未能上前指出糾正,便要隨那同學一起受罰。”

張臶喃喃道:“有獎有懲,倒似是法家手段。”

不料那學生卻聽了去,說道:“我輩士人當‘以禮爲體,以法爲用’,教之以禮儀,同時也申之以規矩,對於守規矩者善加褒獎,對於不守規矩者立法嚴懲,方爲治國之道。”

張臶一驚,不曾想小小學生竟然能說出這番道理,不免仔細打量一番,問道:“這些話是此間教授傳授的?”

學生搖搖頭道:“是有一日,府君前來視察縣校時,對正在領餐食的我等說的,在下便記在了心中。”

張臶恍然大悟,原來是顏良說的,怪不得怪不得。

張臶穿過領餐食的學生,邁出了縣校大門,來到了街道之上。

元氏城的街道寬闊,足以並行四五駕馬車,張臶沿着街道旁漫無目的地往前走去。

走不多遠,便經過一處裡坊,只見坊頭上寫着竈東里,想來便是那伙頭朱諒的裡坊。

因着是大白天,坊門大開,穿着小吏服色的裡監門亦盤腿坐在里門前一處木樁子上偷懶曬太陽。

漢代倡孝,尊老是基本操作,那裡監門見一個皓首老者靠近,忙拍拍屁股站了起來,上前拱手道:“見過長者。”

張臶還了一禮,隨口問道:“敢問門君,這裡中有多少人在縣校、鄉庠就學啊?”

裡監門眼見,方纔是見到這老者從縣校裡出來,又見他氣度不凡,更不敢怠慢,答道:“回長者話,裡中共有三人就學縣校,還有十二人就學鄉庠。”

張臶道:“噢?爲何就學縣校的人如此少,就學鄉庠的卻多上許多呢?難道是少年少而童子多?”

裡監門顯然對里民情況知之甚詳,說道:“倒並非如此,裡中少年與童子數量相當,不過早些年大多數人家交不起束脩,便不讓家中後生入學,如今免了束脩,還提供餐食,大家便爭相送後生入學。但因着許多少年無甚基礎,只能與童子混在一起就讀鄉庠。”

張臶略一想便知道他說的是實情,更想到若無免費餐食的刺激,僅僅憑免除束脩,想必很多人家仍舊會對孩子上不上學,認不認字不在乎。

但上學有飯吃,還隔三差五能吃上肉,這就大不尋常了,怪不得如今人人爭着去上學。

張臶道:“如此看來,如今國中興學之政,很是得了百姓們稱讚支持?”

裡監門道:“誰說不是呢?這全拜有賢相在國,孩子們才能不交束脩上學,還有這麼好的餐食,鄉里鄉親的無不交口稱讚!便是在下家裡的兩個娃兒也在鄉庠上學,吃了鄉庠的飯後,身體都長結實了不少呢!”

張臶與裡監門拱手拜別,繼續向前漫步,心裡卻想起先賢經籍裡的一句話:“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管子誠不我欺!顏良此舉,無異於先解決百姓的衣食之憂,傳授百姓以禮義,用心良苦啊!”

張臶又往前走了幾步,恰巧被元氏城中一個有份參與昨日接風宴的士族給碰上。

那士族打聽到張臶住在縣校裡,正想去縣校拜謁,不曾想中道遇上,連忙上前見禮。

“千乘裡郝幼見過子明公,若日府君爲子明公召開的接風宴上,在下亦有份列席。”

張臶只是隨和還了一禮道:“見過郝君。”

郝幼問道:“敢問子明公前往何處?可要在下以車馬相送?”

張臶道:“毋須麻煩,老夫步行即可。”

郝幼彷彿意會了什麼,立刻吩咐自己的車馬遠遠綴在身後,自己則步行在張臶側後,說道:“在下忝爲本鄉之人,可爲子明公作個嚮導。”

張臶不置可否道:“倒也不必,老夫只是隨便看看,看看與其他地方有何不同。”

郝幼笑道:“那子明公就更用得到在下了,在下也時常去到別他郡縣,對於如今元氏發生的變化最爲清楚不過了,且讓在下爲子明公解說。”

張臶道:“噢?那你且說說,百姓們如何看待六山學院?”

郝幼略一思忖道:“那要看是哪種百姓,是士還是庶?”

張臶道:“士又如何?庶又如何?”

郝幼答道:“我輩士族各有家學,對族中子弟嚴加教育,深知有子明公這般名師不易,故而對六山學院得以建成萬分支持,如在下今天便是想來拜謁子明公,請子明公指點指點在下那幾個不成器的子侄。”

“然庶民本無家學,若非府君大力興學,縣校鄉庠中亦冷清得很,又怎會知曉六山學院的莫大好處?”

張臶道:“噢?這麼說來,庶民對六山學院並不感興趣?”

郝幼道:“那倒也不是,府君立下規矩,鄉庠學生考覈合格可入縣校,縣校學生考覈合格可入六山學院,六山學院學生學有所成,通過考覈後,皆可以充入郡縣或軍中爲吏。”

“有了這個說法,許多黔首百姓亦對六山學院抱有期許,不過在下卻以爲彼輩庶民想要考入六山學院亦非易事,更遑論登堂入室,高坐方牀。”

聽得出來,郝幼作爲士族,言語間對於庶民頗爲鄙夷,或許還認爲庶民們根本不配與士族接受同樣的教育,更不應當爭搶士族爲吏的資格。

張臶卻仍是淡淡地答道:“子曰:‘有教無類。’”

第519章 不間斷配合第431章 合兵第550章 老袁家的難題第474章 龐士元的見聞第99章 來自江東的意外消息第477章 主導權之爭第371章 馬縣長與老工師第407章 穿越者欒武子第103章 從其所請又何妨第57章 一逃又一追第179章 打入酸棗的楔子第223章 堂外琴聲起第583章 願往一遊第580章 春華絕情第307章 崔琰薦良才第107章 請求與拉攏第561章 高邑侯第229章 廢棄鐵官第287章 除夕第11章 昔日河北第一猛(上)第429章 山下鏖戰第93章 慶功宴第386章 虎尾寨第70章 身後煙塵起第327章 識時務者第99章 來自江東的意外消息第505章 奇特的請求第488章 不過爾爾第496章 閻柔被俘第12章 昔日河北第一猛(下)第414章 五路同時出兵第369章 恭謙君子劉景升第196章 哀兵必勝第454章 書道大家第22章 樂極生悲第245章 開幕儀式第341章 南土名士第146章 軟刀子割肉第591章 慫到飛起第552章 宅鬥第202章 目標黑山第49章 做人難第78章 孝子畢軌第179章 打入酸棗的楔子第474章 龐士元的見聞第123章 平丘碼頭第470章 度遼將軍第64章 誰在設謀害我?第515章 裝備優勢第150章 敵援將至第238章 蓋有非常之法也第388章 氣運終盡第596章 捨我其誰第368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553章 “好事”成雙第146章 軟刀子割肉第37章 孰爲黃雀第329章 義從第440章 太原王凌第594章 吐槽大會第208章 刺客侯第493章 反戈一擊第444章 勇猛與雞賊第195章 勝利的天平第319章 送羊入虎口第442章 殺賊建功,正其時也!第231章 辛毗對策第489章 狂熱第92章 君子沮授第327章 識時務者第266章 常山錢莊第216章 賞雪第523章 天津港第525章 天津港建設計劃第568章 雙喜臨門第531章 牽招與棋子第189章 解救目標任務第402章 塵埃落定第190章 于禁之毅重第363章 官二代第56章 速追曹賊第596章 捨我其誰第40章 某乃河東關雲長是也第53章 立效以報第43章 各顯身手第463章 帥醒第53章 立效以報第330章 新奇的營房第105章 “討死軍候”和“釣魚將軍”第379章 委曲求全第409章 曲轅犁第460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304章 屯田堡寨第531章 牽招與棋子第367章 頂天立地劉玄德第43章 各顯身手第451章 交際花成就達成第411章 今之細柳第349章 學以致用第175章 糟老頭子壞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