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回

終卷 何謂英雄 終回

“主公,末將巡營已畢,特來交令。”

“辛苦你了令明。天色不早,你也早些回帳休息吧。”

夷泉軍兵中軍大帳,龐德交回令符,正準備轉身離去,陸仁忽然又把龐德喚住。一隻手舉在空中空懸了好一陣子,陸仁才低聲問道:“令明,你覺得我們是不是該回家了?”

“回家?”龐德楞了半晌,有些不明白陸仁的意思。

陸仁望了望龐德愕然的樣子,輕嘆了口氣擺擺手道:“罷了罷了,我也只是一時心有感觸隨口而言,你先去吧。”

“主公……”

“去吧,我想一個人靜一靜。”

龐德望望陸仁,見陸仁雙眉緊皺,顯然是滿腹的心事,卻也不知道陸仁是在想些什麼,只能抱拳一禮後退出帳去。

陸仁呆了一陣,扭頭向身旁的貂嬋問道:“荀軍師那裡有沒有消息傳回來?”

貂嬋搖搖頭:“還沒有。其實易北山道到北平大概要十天的路程,這幾天又一直在下雨,荀軍師他們會晚上幾天也很正常。”

陸仁看看自己攤開的手常,再用力攥成拳,無奈的搖搖頭心道:“關鍵時刻想找個人商量都找不到……劉備和孫權都已經有了去意,抗胡聯盟眼看着就要散盟,我也不好再去拉諸葛亮他們商議什麼。唉…

貂嬋輕輕的伏上了陸仁的肩頭,柔聲道:“義浩,這幾天你一直都愁眉不展地。是有什麼心事嗎?不妨說出來聽聽,或許我能幫你分點憂。”

陸仁沉默了一陣,搖搖頭沒有說話。許久,陸仁才站起身,在帳門邊支起了雨傘道:“阿秀,和我去營裡走走。”

夷泉軍營寧靜依舊。只有天空中降下的雨水聲在沙沙作響。陸仁無言的在營中巡了一圈,偶爾也會向巡夜的士卒過問幾句,或是在仍有火光的營帳前輕輕撩開帳門,聽聽裡面的士卒在興致勃勃地交談些什麼。雖然這一路上陸仁什麼都沒有說過,貂嬋卻不時的會聽到陸仁輕輕的嘆息聲。

二人回到了陸仁的起居大帳,尚未靠近就聽見帳中有柔和的琴聲傳出,不用問都知道是蔡琰在對雨輕彈。陸仁與貂嬋不願打斷蔡琰的琴,就這樣站在帳門前靜靜的聽着。一曲奏終。陸仁輕輕的嘆了口氣,和貂嬋步入帳中。一入帳,陸仁也沒說什麼,只是向蔡琰淡淡地笑了笑,坐到榻邊雙臂抱懷,人也陷入了沉思。

蔡琰輕撫着琴絃,目光飄向陸仁道:“義浩,你已經猶豫了好幾天。到底是在想些什麼?能不能說出來?”

陸仁望望蔡琰與貂嬋關切的目光,長長的嘆了口氣道:“我想興師北伐,可是……該不該打、能不能打,我自己也不知道。孫劉二人已有去意,此二人一去,北平的三十萬聯軍就帶走了將近十五萬。而曹操也肯定要回調兵力駐防到長安、宛、洛、江北這些地方,以防備孫劉的侵攻之變。他們都一走,這裡就只剩下了我的五萬夷泉軍……按各方打探來的消息,袁尚在北地新城仍有二十餘萬胡虜兵馬未曾動用,我這五萬人過去只怕根本就不夠用。”

蔡琰道:“義浩。我不怎麼懂征戰之事,本也開不了什麼口。可是我想不通,北疆之戰到現在已經打了兩年,而司馬懿率領侵入北疆的三十萬胡虜已盡數殲滅,北疆已無憂患,漢土業已盡復……仗已經打到了這個份上,你爲什麼還要想着北伐?再者你自己也知道盟散之後。你北伐地兵力根本就不夠。還有。平時我在營中走動……”

陸仁擺了擺手:“我知道,營中將士多有思鄉之情。一戰打完。將士們都想早點回歸夷泉與家人團聚。其實不止是將士們,就連我自己也很想回去。可是……文姬、阿秀,你們知不知道我突然想通了一件事。”

“你想通了什麼?”

陸仁沉吟道:“我突然想通了我們聯軍與司馬懿在易京對峙幾近一年。袁尚在北地新城爲什麼會只送出相應的糧草軍需,卻始終沒有派出過一個援軍……因爲司馬懿本身也只不過是袁尚的一個替死鬼而已。”

“哎?替死鬼?”

陸仁點頭道:“旁人或許不知道,但我卻能猜得到司馬懿與袁尚之間不過是互相利用。司馬懿不惜傾盡家財資助袁尚在北地另起基業,其實與呂不偉的奇貨可居差不了太多,他是想利用袁氏在烏桓、鮮卑這些胡虜的舊日名望先令袁尚有兵成事,然後司馬懿就可以成爲第二個呂不偉,一步一步的掌權……

貂嬋道:“這些我們都聽你說過。但袁尚呢?”

陸仁道:“袁尚雖然目中無人,但他並不是傻瓜,更何況他地身邊還有沮授和田豐這兩個智囊。記得在孫權趕來會盟的時候,我不止一次的交待香郡主,他們搶灘成功之後一定要提防袁尚從北地新城加派來的援軍,所以當時只是讓高大哥帶領少量的僱傭軍精銳去侵擾胡虜糧道並不是全軍出擊地斷絕。可是自始自終,袁尚硬是沒有加派過一個援軍,簡直可以說是放任我們把司馬懿徹底擊潰。最初攻克北平的時候我就在想袁尚爲什麼會這樣做,只是一直沒想通爲什麼會這樣。直到剛纔我無意中聽軍士們議論這場北疆之戰幾乎就是司馬懿一直是在拖,才突然明白過來的。”

說到這裡陸仁喝了口熱茶,接着沉吟道:“會盟之初,詰計司馬懿做夢也沒有想到會觸發諸候聯盟抗胡之事,而袁尚那邊想必也是一樣。隨後陸曹劉三家會盟,總兵力就已經超過了二十五萬。與司馬懿率領的三十萬胡虜不相上下,單就戰力而言猶在司馬懿全軍之上。司馬懿知道拼不過,就選擇了扼守易京來拖延時間,直到拖出諸候聯盟的內亂與不和……唉,那段時間裡我爲了維持諸候間地和睦累成了什麼樣子你們是最清楚不過的。”

蔡琰道:“話是不錯,可這又與袁尚有些什麼關係?”

陸仁擺手道:“文姬你想想。如果在那個時候,袁尚加派了援軍來會是什麼情況?”

“這個……我不知道。”

陸仁搖搖頭:“雙方會陷入一場曠日以久地大戰。不論是聯軍,還是胡虜,都會爲了這一戰而用盡所有地氣力。但總的來說,最不利地是袁尚自己,因爲他沒有後備地力量,而諸候聯盟卻不一樣,必要的時候還可以調動境內的守備軍……袁尚他能和整個中原的力量抗衡嗎?只要幾方諸候仍然一心抗胡。袁尚就絕對不能有所作爲。詰計袁尚就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扔掉了司馬懿這枚棋子,故意讓我們聯軍把他吃掉。而接下來的……袁尚仍然保有着能隨時隨地南下中原的兵力,可這裡的聯盟卻會因爲北疆大勝而散盟!”

蔡琰啊的尖叫了一聲道:“你地意思是說,袁尚就是在等諸候聯盟散盟!?”

陸仁點頭道:“不錯。幾方諸候能會盟一處,本來就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而這當中我吃了多少的苦也只有我自己明白。可是幾方諸候一但散去各歸各屬,彼此間馬上就會爲了自身的利益與野心相互攻伐。打得難解難分且用盡各自的國力,而到那個時候袁尚再度南下的話,再想勸說諸候會盟就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了……相比之下,司馬懿拖延的只是小戰局,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可袁尚拖地卻是大局。司馬懿這裡無論勝敗他都有利。司馬懿若勝,他便可以直接南下;而司馬懿若敗,他也一樣可以安心等到諸候盟散之後的互相攻伐時再度起兵!他之所以不派與援軍支援司馬懿,就是在保留自身的實力靜觀戰局並等待時機!”

“所以你想北伐併除掉袁尚,不給胡虜有趁諸候相攻時亂我中原的機會?”

陸仁默然點頭。可是緊接着他又搖了搖頭道:“可惜這些話我現在除了能對你們說一下,其他的人誰又能聽得進去?先不論曹劉孫這三人如何,我自己的五萬士卒都已經有了歸還之意。五萬對二十萬,兵力上地出勢已經夠大的了,而我又不能再從夷泉各州抽調兵力來此。孫劉的會盟主力歸還之後,我也一樣要防着他們。而單以此間的五萬兵馬,除了兵力不夠之外。心中有思鄉之情的將士們也會沒有戰意。這種情況我若是強行下令讓將士們北伐……這樣打過去和送死有什麼分別!?怎麼看怎麼都是這一仗打不得。可我實在不甘心!”說完陸仁一拳頭砸在榻上,牙齒也咬得咯咯作響。

蔡琰與貂嬋對望了一眼。各自搖頭。許久,蔡琰走到陸仁地身邊輕輕坐下,伸手握住了陸仁的手道:“義浩,這個時候我真的說不上什麼話,決意還是應該由你自己去下……不過不管怎麼樣,我和秀妹都會站在你的背後的……”

一連下了好多天的秋雨在夜裡就停了。天明時分,久違的陽光光臨大地。

陸仁在帳中更衣已畢,舉步準備出帳。只是在走到帳門地時候,陸仁忽然回過身走到兵器架前。沉吟了片刻,陸仁伸手取過了架上地長劍,撫摸了幾下便在腰間扣好。

“義浩,你要去哪?”

陸仁在帳門前頭也沒有回:“文姬、阿秀,你們收拾東西吧。等我選派完軍兵,你們就隨子良的船隊迴轉夷州。”蔡琰再欲問時,陸仁已經離帳而去。蔡琰和貂嬋無言地望了望陸仁取劍的兵器架,蔡琰輕嘆道:“秀妹,義浩他已經下定決心要打這一仗了。”

貂嬋點點頭:“平時他從不佩劍的,可是他今天把劍佩上了……蔡姐姐,我們照他的話收撿東西吧。他這回連我都不願帶在身邊。心中地決意之堅你該清楚的。”

數刻之後。

“啓稟主公,全軍將士已列隊候命。”

陸仁點點頭,站到了點將臺上大聲喝喊道:“夷泉將士們聽着,今日點兵,我是要告訴大家,我已決意北伐!但是這一仗。除了我們自己,不會再有其他的人!

“各位都曾是北疆一帶的居民百姓,歷年來胡虜屢寇北疆,掠去衣糧,殺我父兄,奴我姐妹,這些仇恨大家心中應該都很清楚!我現在決意北伐,就是要去把這些仇給討回來。讓這些胡虜血債血償!也要讓所有的胡虜都知道,我們大漢子民不是好欺負的!

“我們地對手有二十多萬的兵馬,只憑我們這裡的五萬人去,兵力相差太過懸殊,一個不小心就和送死沒有什麼分別,但我還是要打這一仗,因爲我們要向胡虜復仇,因爲我們心底有男子漢的血性!每次每次。都是胡虜來侵犯我們的家園,殺害我們的親人,可我們呢?我們又做了些什麼?從來沒有讓胡虜吃過真正的苦頭,胡虜來的時候打跑了就認爲天下太平,呆在家裡當一個縮頭烏龜,這和任胡虜宰割有什麼分別!?這次聯軍大勝是不假。可是現在他們要走了,繼續當一個縮頭烏龜,我們呢?我們難道也要像他們一樣當縮頭烏龜?等到胡虜養足了氣力再出來殺害我們地同胞親人時纔出來打一下?我要說不!我要在我們的家門外就把強盜們打殘、打怕!這纔是我們男子漢應該做的事!

“不過我也知道,大家都好不容易纔在夷泉各州安下了家,過上了安居樂業的日子。而我們打這一場仗,已經離開家將近兩年,大家都想家,想念家裡的妻兒老小。再就是胡虜兵馬是我們的數倍,這一仗打過去,日後能不能回來我自己也不知道……我不勉強大家!願意隨我北伐,向胡虜討還血債的。去營寨東面列隊;想回夷泉各州安居樂業的。去營寨西面!我陸仁在此對天啓誓,不願北伐而回還夷泉地將士。回到夷泉之後任用依舊,絕不追究半分!我要說的只有這些,大家自己拿主意吧!”

陣中的傳令兵一個接一個的把陸仁的話傳達下去,過不多時整個夷泉軍團就都議論了起來。陸仁沒有下令制止,而是自己一個人跳下點將臺後翻身上馬,從執旗兵手中奪過“漢”字大旗,徑直向寨東奔去。到了地頭,陸仁把大旗用力的插入地面,望了眼仍在議論紛紛地軍營,淡淡一笑,擡眼向北方凝視。過不多時,軍陣之中有一隻軍兵最先行動了起來,而這隻軍兵可以說是五萬多將士中唯一沒議論過的軍兵,正是陸傑與田疇帶領的四千多僱傭軍。當陸傑與田疇拍馬趕到陸仁的面前時,陸仁向二人送去一個微笑:“我就知道你們兩個一定會過來的。”

陸傑與田疇同時抱拳一禮,而四千多僱傭軍也在無聲中在陸仁地身後列好了隊列。當立馬到陸仁身側的時候,田疇低聲問道:“陸夷州,如果只有這四千人馬,你會北伐嗎?”

陸仁仰頭望天,斬釘截鐵的回答道:“會!其實兵多又如何,兵少又能如何?或許這一仗本身就是一場輸定的仗,但我們不能輸了這。氣!而且我在想,即便我真的戰死了,風兒也一定會按我的做法繼續做下去。不管什麼事,真正都需要有人帶個頭纔會有人跟上……”

僱傭軍靠過來不久,香香率領的濟州兵馬也靠了過來,隨後是龐德、呂玲綺。漸漸地,方纔一直在議論紛紛地夷泉軍兵也在靠了過來,根本就沒有人往營西去……

一個多時辰之後,陸仁望了望全部靠到營東的五萬多將士,用力地點了點頭。正欲下令,忽見遠方有數騎快馬趕來,當先之人急呼道:“主公!主公!”

“荀軍師!?”

陸仁拍馬迎了過去,而荀攸在馬上累得上氣不接下氣,喘了很久纔開口道:“趕上了,趕上了!主公,你意欲北伐,怎麼能不帶上我?”

“荀公你已經知道我是要幹什麼了?”

荀攸哈哈大笑道:“攻克北平之後。主公三次派人去易北山間催我速歸北平,說是有要事商議,我就已經猜出主公有北伐之心,只恐聯軍散盟,力不能及而已。我也想早些趕回的,只是在路上遇上了點事。所以耽誤了些時日。”

說完荀攸湊到陸仁的耳邊低語了幾句,陸仁聽後驚道:“那傢伙居然被你碰上了?真該他倒黴啊!”

荀攸笑道:“此人雖然百死不足以恕其罪,不過他盡知新城虛實,暫且留下卻也大有用處。”

陸仁笑了笑道:“那荀軍師,你認爲我這一仗,該不該打?”

“打!當然要打!只是主公,你應該先帶兵去收復遼東,以爲北伐立足之本!”

“你說什麼?陸仁真地帶兵向東北進發?他真的要獨力北伐!?”

劉備這會兒在帳中和幕僚商議着回蜀之事。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整個人都驚呆了。許久,劉備才低頭沉吟道:“瘋子!真是個瘋子!做事不計後果如何的嗎?”

“啓稟蜀公,陸夷州差人送來書信兩封,一封交於蜀公親啓,另一封則交於諸葛軍師。”

“取來我看!”

兩封信,兩個人很快就讀完。讀完之後,劉備望向諸葛亮,諸葛亮沉吟了片刻之後道:“主公信中的內容。應該與亮手中之信一樣吧。”

“孔明,此事你如何看?”

諸葛亮依舊搖着他的大羽扇,半晌之後輕嘆了一聲,意味深長地道:“主公,何謂英雄?”

“何謂英雄……”劉備默唸了許久,忽然仰天長笑道:“孔明。孤明白了。”

方自笑罷,傳令官忽又來報:“啓稟蜀公,魏公差人請蜀公、吳候同議大事!”

劉備的眼光再次飄向諸葛亮,諸葛亮搖扇笑道:“何謂英雄……”

三天後。

某處山頭,陸仁、曹操、劉備、孫權正並馬觀望着水陸的大軍行進。望了一陣。陸仁扭頭向曹劉孫三人道:“我真沒想到你們肯來。”

曹操大笑道:“義浩,很多事情並不是只有你一個人看得到。而天下英雄,也並不僅僅只有你一個。孤縱橫天下二十餘載,絕對不會輸給你半分。劉備接上話道:“能夠真正堂堂正正擊敗英雄的人,也只有英雄。如果你死在了袁尚這種小人的手裡,也未免太可惜了。”

孫權道:“陸夷州,你在信中最後留言四個字何謂英雄……我現在到想問一下。在你心中又何謂英雄?”

陸仁笑了笑。望望三人道:“不管出於什麼樣的目的,能夠扔下彼此間的私仇恩怨。爲天下百姓做點實事地人,就是英雄。而天下英雄已盡在此間……”

曹劉孫三人互望一眼,一齊仰天大笑。可是就在他們大笑的時候,都沒注意陸仁悄悄的輕聲補充道:“我不算……我也不想……太累……我只是在做我心裡想做的事情而已……”

(全書完)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80回 摯友郭嘉(中)第136回 一去一回第十一回第111回 海上大戰(下)第108回 大戰初始第75回 路遇名巧第102回 強勢第80回 摯友郭嘉(上)第103回 偶像難留第七十四回第212回 挖牆角第116回 靜中之動第69回 蔣氏豪族第147回 郎?狼!第64回 錯綜複雜第109回 隱憂第62回 夜靜沉思第165回 失之釐毫第二百零二回第5回 悄泄天機第二百一十一回第19回 襄陽之變(中)第217回 遠方來客第168章 真正想忽悠的人(上)第80回 回返中原第九十四回第231回 下第22回 有喜亦有下(下)第13回 接納第52回 另行安置第130回 兩難第8回 長安之戰(下)第一百九十二回第8回 長安之戰(下)第13回 換糧大計第141回 誤人子弟?第四十八回第79回 可行之事第24回 吸血山蝠(上)第三十回第175回 兩位高徒第156回 兩手準備第一百九十五回第130回 兩難第108回 戰前休假第44回 未雨先稠第19回 襄陽之變(中)第二百一十回第141回 誤人子弟?第81回 論勢第94回 各有所得第33回 歇斯底里第107回 爭!第120回 既來則安第120回 既來則安第83回 驚略第7回 再獻一策(下)第34回 計從與否第20回 混水摸魚(下)第8回 長安之戰(下)外篇之一豬腳在自己的時代第61回 去者與來客第五十四回第131回 路難行第52回 再送佳人第148回 狼窩小宴(上)第134回 甘鈴鐺第177回 送別第一百回第228回 上第24回 吸血山蝠(上)第168章 真正想忽悠的人(上)第17回 搬家濮陽第四回第20回 混水摸魚(下)第63回 意外來客第48回 犯曹操忌第18回 公事私情第36回 下第155回 初航趣事第117回 再逃!第229回 上第20回 死鎮新生第36回 下第42回 謀事在人第一百七十九回第126回 玩吧!第21回 似是而非(下)第12回 急信第76回 許都暗流(下)第八十八回第36回 逼出禁招第十二回第二百零二回第8回 長安之戰(下)第20回 死鎮新生第一百九十二回第229回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