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回 作客議事(中)

二位,恕我直言,你們可能高興得太早了。曹操早病,偏偏在袁氏三子內鬥將起不起的時候病,你們難道就不覺得曹操這一病也病得太巧了嗎?”旁人不知就裡,陸仁卻知根知底,因爲曹操裝作病重並想借此引發袁紹三子之間的爭鬥這一計有他一份,甚至可以說就是他給曹操出的主意。在趙雲與竺興奮的想馬上派人去報知劉備的時候,陸仁自然是出言阻止。

他背起手在廳中來回轉圈,心中編排合理的說詞,可趙雲與竺哪裡知道?還以爲陸仁是有什麼“遠見高識”,自然是靜靜的等陸仁想好什麼再說話。

陸仁當初想下這個計策的時候,主要的目的還是想讓歷史迴歸一點原本的軌道,至少要讓曹操順利的統一北方。只要曹操順利的統一了北方,那麼北地異族那裡的事就不用擔心什麼,這是陸仁的初衷。

其次,劉備也被陸仁順利的引導去了江夏發展實力,短時間內這對雄宿敵也沒什麼碰頭的可能。最主要的是陸仁想讓劉備順利的接管荊州,那樣的話劉備就暫時有能和曹操對抗一陣的本錢,也能爲日後入蜀早做點準備。說起來陸仁到是有考慮過,就是當初自己在曹營任職時必竟搞出了不少本不該在這個時代出現的東西,曹操地經濟實力比起原本歷史的走向要強上許多。搞不好一南下會打得劉備連棄新野、戰長阪的機會都沒有。

但是現在曹操裝病裝出來的效果值似乎也太強了,傳到荊州讓劉備想蠢蠢欲動那就有點不太妙。遠了不說,要是劉備現在就和曹操打起來,誰輸誰贏先姑且不論,一但北方的袁譚、袁尚在這個當口上開戰,曹操被劉備牽制住就會失去統一北方的大好機會。

而且真要打,陸仁也認爲劉備的勝面不高,那這一打無疑就會讓劉備好不容易纔恢復的一些壓箱底地老本損失一盡。對劉備不久之後就要奪取荊州地事不利。當初聽說徐庶地出仕。陸仁也只是擔心徐庶的戰術能力給曹操後方造成的破壞會對曹操統一北方的大業有很嚴重的影響。甚至會因爲曹操目前的主要城池丟失而急急回軍救應,統一北方的大業也會功虧一簣。但就總體層次來說還只是定在“搗亂”這一個級別上。另外地還有一個前提是徐庶會把諸葛亮給扯出來解決劉備方一向戰略與內政、經濟能力不足的問題。

出於對曹、劉兩方面的考慮,陸仁說什麼也不能讓他們現在就打起來。也許有人會問,爲什麼陸仁不乾脆的幫哪一方到底,讓他們一統華夏了之。其實陸仁的想法說簡單也真的很簡單,一是陸仁擔心不管哪方統一後會馬上搬出變味的儒家學說去愚民,那麼他想逐步去改變大衆思想的想法就會落空。唯有藉助殘酷地戰爭,讓強者與強者之間地爭霸迫使他們不得不去重視每一種能夠真正利國利民、富國強兵、增強實力的辦法。而這些只要做到了一定的程度,自然會引發中、下層百姓們思想觀念地漸漸改變。再進一步說,當統治者們發現無法繼續愚民,爭霸又確實需要強大的經濟實力作爲後盾,那麼陸仁打算讓這些霸主們把眼光放到漢時疆域以外的地界上去的想法也就有機會實現。而這種向外擴、掠奪的事一但出現,那困擾了華夏千年的北方異族這個外患很有可能會掉個個兒,轉變成華夏爲了國力擴張先拿他們開刀。到那時只怕這些異族反到會成爲漢時國人們的“獵物”。

第二也很好解釋。就是陸仁真的很怕統一後的無上皇權會再次“絕對的權力帶來絕對的腐敗”。換句話說陸仁當初就感覺到曹操已經有些太過偏向於功利心的走向。而根據書中的記載,曹操早在赤壁之戰的時期就大權在握,到中、後期已經漸漸喪失了原本郭嘉提出的“十勝十敗”中的大部分優點。而失去的這些優點基本上都是與曹操在初期沒有大權。隨時隨地都能夠聽從部下們合理的建議有關。這或許就是“絕對的權力”所帶來的一些惡果。也許曹操是比較賢明、比較清醒,所以“腐敗”得並不深,但誰又能保證他的後人會如何?曹操是如此,劉備、孫權也是如此。

因此,陸仁想依舊完成漢末三分天下的想法,就是想讓這三者之間互相制約,間接的完成一種互相發展督促。哪方要

敗一下,結果只能是走上滅亡一途。而在原本的歷蜀吳三方的後人都是因爲絕對的權力帶出了腐敗而導致國家的滅亡。劉禪不用去說太多;曹睿本來也是挺賢明的一個君主,可還是一副“老子最大,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你們管不着”的思想大興土木,直接性的敗壞了魏國原有的國力,大權也慢慢的掉落到了司馬氏的手中;原孫皓更過份,人家曹睿好歹還聽得進幾句話,容得了直言忠臣,可孫皓根本就是對你不滿就殺。

基於這些原因,陸仁生怕曹、劉、孫這三氏的後人都有些靠不住,最好還是趁三方最出色的君主在世時就把自己想做的一些事給做出來。但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如何不浪費他們有限的生命也是件必需要考慮的事。就拿眼下來說,曹、劉一但打起來,會浪費的時間絕不僅僅是雙方交戰的時間那麼簡單,像內政恢復、統一北方、袁氏在此期間國力漸漸加強這些連索反應會帶來的後果可不是鬧着玩的。

越想越多,越想也越煩,陸仁漸漸的自己都快把握不到他到底是要想些什麼。一時着急也忘了這是身在新野府衙的大廳,而不是自家書房,隨口道:“取紙筆來,我理到一點頭緒卻抓不住,要記下來!”

趙雲與竺愕然的對望了一眼,但看見陸仁閉目沉思、雙眉緊皺的神態卻都不敢大意。廳中開始爲趙雲、陸仁書記的書吏此刻並未離去,趙雲此刻便向那書吏稍稍點頭,書吏會意立刻展開紙筆道:“陸大人請說,小人記下便是。”

好在這一聲問話提醒了陸仁是身在何處,陸仁急忙睜開眼向趙、二人歉意一笑道:“沉思太過,不覺失禮之甚,二位見諒!”

趙雲道:“依陸僕射適才所言,曹賊病重一事可能有詐?”

陸仁又低頭沉思了一會兒,理出點頭緒來後走到書吏旁邊,接過筆在紙上寫了兩行字。一行寫的是“曹操之病如何”,另一行是“曹、劉交兵是否妥當”。其實這是寫給旁人看的,陸仁真正想的是“如何說服劉備一方相信曹操是在裝病”與“萬一劉備相信曹操病重準備揮師北上又該如何去阻止”。

看着這兩行字陸仁又想了許久,最後結合看過的書總算編排好了說詞。走回自己的座席倒上一杯酒喝下肚,這才緩緩道:“二位,我必竟曾在曹操手下爲官六年,對曹操如何行事的個性還是瞭解一些的。從大勢上來說,曹操自官渡、倉亭兩戰大勝後聲威大振是不錯,隱約間有天下無人可與爭鋒之勢。實際上北方袁氏未除可謂心腹之患未去;南有劉荊州與劉皇叔聯手亦不敢令曹操輕視;江東孫氏至今已歷三世,這是近年境內山越作亂暫時成不了什麼氣候,但只要境內稍寧那曹操所佔據的廬江、合肥也無疑會生出隱患;最後是長安以西的涼州也不見得平靜。總的來說,曹操其實還是四面受敵,一個處理不當就會召來覆滅之滅。”

趙雲遲疑的問道:“陸僕射所言斯是有理,可是與曹賊之病又有什麼關係?按理說,曹賊若真是如陸僕射所說的那樣危機四伏,更應該時時向衆人展示其身體康健,好教衆人不敢輕動啊。”

陸仁笑道:“適才我不是說過袁紹三子之間遠不如表面上那麼和睦嗎?兄,你應該有打聽到袁譚向許都上表襲爵一事吧?在我看來這就是袁譚想暫時與曹操休戰,並藉此機會攻襲袁尚的一個舉動。記得原先也曾聽說過,袁紹素愛這三子袁尚,本有將爵位官職傳於袁尚之意,連帶着我想那袁尚怎麼着也會以袁紹的承襲之人而自居吧?而如今袁譚依位襲爵,又把袁尚趕去了幽州,換作是誰心裡都會有所不平啊。更何況我曾與袁尚面對面的打過交道,此人心性之高,斷然不會屈於其兄之下。”

趙雲微微點頭道:“那陸僕射言下之意,曹賊是有意詐病,想讓袁譚與袁尚認爲冀州之患已去,從而挑起二子之間的爭鬥,到時好坐收漁人之利?”

陸仁道:“正是!不然曹操在危機四伏的情況下,若是真病只怕反而不會張揚出去。以曹操的御下之才,他真想瞞住點什麼事難道還會做不到嗎?”

第二百零八回第二十五回第112回 捷報第54回 各有心事第180回 作客議事(中)第155回 初航趣事第172回 趙氏兄妹第78回 家中變故(下)第212回 挖牆角·續第21回 似是而非(中)第142回 新野初策第16回 兵精糧足第188回 故地第十二回第22回 瓶子很羅嗦……第一百九十八回第153回 行商賑災第106回 求情……第23回 治病救政第111回 海上大戰(上)第155回 初航趣事第44回 山雨欲來第七十四回第49回 裡應第八十九回第212回 挖牆角第十五回第101回 援軍難至第九十四回第94回 各有所得第176回 臨別月夜第227回 戰備第130回 兩難第九十一回第33回 搶灘初戰第42回 請不如激(上)第一百九十回第24回 吸血山蝠(上)第68回 欲去不能第41回 兵雖少用處大第7回 出師第43回 螞蟻斷臂第44回 未雨先稠第19回 襄陽之變(上)第128回 隨緣?第五回第3回 盜來一曲第41回 兵雖少用處大第55回 家有一寶第227回 戰備第八十七回第13回 接納第100回 男兒血性第212回 挖牆角·續第73回 深夜突圍(上)第114回 拔卻狼牙第189回 議略第二百一十回第24回 再遇糧荒第35回 獲救生還第216回 信任之賭第77回 南蠻事終第二回第22回 瓶子很羅嗦……第16回 援與困第228回 下第62回 再伸黑手第二百零九回外篇之一豬腳在自己的時代第70回 四族聯合(下)第57回 對陣第十回第180回 作客議事(上)第40回 貂蟬入府第35回 獲救生還第59回 和?不受!第38回 圍城兩月第111回 正與奇第十二回第24回 吸血山蝠(上)第二百回第76回 許都暗流(下)第27回 游龍出淵(上)第26回 最後一激(下)第76回 殘局未了第111回 海上大戰(下)第71回 前奏第159回 當次奸商第27回 等待中事第一百九十八回第35回 以殺求存第123回 利用嗎?第六十四回第225回 聚衆第42回 以舞開結第21回 知敵第二百零六回第147回 郎?狼!第89回 禍兮?福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