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章 天命不在牛

很快,就見一夥人朝城門兩側的跑馬坡衝奔殺來,不需要他開口,城牆上的亭卒、守軍弓弩手就一齊射箭。

收效卻小,城內衝殺而出的都是精銳老兵,或蹲伏,或以刀劍撥擋,或以盾遮蔽,一輪箭雨只射中七八人,結果只有兩個中弩的失去行動力,在地上掙扎,依舊頑強向城門爬來,或一瘸一拐爬起來不肯放棄。

見這架勢,分明是軍中骨幹老兵,習宏不敢鬆懈,更不敢上前廝殺:“甲兵結陣!”

城門兩側的跑馬坡,這是很寬、也相對平緩的曲折臺階……戰馬都能順着臺階上城,更別說是人。

守軍披甲之士總共也就不到百人,分攤到兩處,反而有些單薄,只有三重人牆。

王雙和其他一些勇猛的武士追在牛金左右,靠近之際流星錘、梭鏢、短戟、石灰包齊刷刷投擲砸到甲兵陣列,隨即就仰攻衝撞,廝殺呼喊、驚呼聲詐起。

頃刻間,甲兵陣列矛戟攢刺就扎死、重傷近十名輕裝武士。

但緊接着,牛金雙手揮舞短柄方天戟,戟刃面前鐵甲似紙,他鼓足力量也就揮斬三次,當即殺出一條血路,王雙只來得及幫牛金招架斜刺攻擊,就見牛金單人突破,渾身是血衝到反應不及的習宏面前。

高喝一聲,牛金手裡的短柄方天戟再次斜斬而下。

斬斷習宏揮斬而出的六面漢劍,順着又斬破習宏的胸甲,見沒有噴血,牛金血糊糊的面容不由一愣。

習宏屬吏賣命上前,見牛金手中握着神兵方天戟哪裡還敢廝殺戀戰,拖着習宏就往一側跑,讓出通道。

牛金嗓子如火燒,已然力竭不敢追殺,舉着方天戟嚇唬守軍、亭卒,爲王雙等人爭取時間捆綁繩索。

習宏被兩名屬吏拖着快速離開鋒線,見衆人懾於方天戟威風停止了廝殺,就拉扯一名屬吏,對方趕緊蹲下:“明公?”

“通告賊人,留下方天戟,我不做追擊。”

習宏見屬吏猶豫,強撐着說:“此陳公心愛之物,已獻於先帝,是守陵神器,遠比賊人性命重要。”

牛金聽了,也不敢再保留這燙手的東西,嗓子難受:“容我斷後!”

習宏也就答應下來,看着這幫衝到城頭的賊人抓着繩索縋城而下,一個個身姿矯健,也認出牛金是賦閒的五品將軍,不由隱隱有些後悔,囑咐說:“江湖浩瀚,足以存身。此去,莫再招惹事端。”

牛金反手握着方天戟,戟刃朝下狠狠釘入城牆地面,對着習宏抱拳:“此恩,永世不忘。”

說着斜眼去看,見王雙這夥人已經跑出一里外,當即抓着打結的牛皮繩索,眨眼間就速降到城下,矯健翻過羊馬牆,小跑兩步一躍撲入護城河,待爬上來時回頭去看,見城牆上弓弩手已經站滿,習宏被簇擁在中間。

相互看一眼,見城上沒有什麼舉動,牛金擡手抹一把血跡未退的臉,甩掉手上血跡,甩開膀子就往長江奔跑。

那裡十幾個人有傷、沒傷都往長江跳,就王雙一個人站在江邊等他。

牛金心中暖暖,突然感覺身上沒有那麼累了。

等他跑到江邊就聽王雙語氣確鑿,遺憾說:“將軍遺失方天戟,天命不在矣。”

“何出此言?”

“陳公得方天戟而享受天命,今我等能逃出生天,也皆因方天戟在手。”

王雙扭頭去看江都南城門樓:“我從軍之前,得一寶刀,卜者說是富貴之刀。在魏王麾下時,憑此刀仕途亨通,宛口一戰以此刀斬漢軍都尉、孟達之甥鄧賢。後獻刀於人,富貴不再,淪落至此矣。”

牛金見碼頭分出衛士來緝捕他們,就走向江水:“富貴刀給了何人?”

王雙跟在身後,語氣忿忿不甘:“死人。費禕小兒,得我寶刀後暴死,就不知去向了。”

牛金回頭用同情的眼神看王雙,可憐的傢伙,竟然被天子近臣一案牽連,難怪削職下野。

跟自己不一樣,自己是大將軍曹仁的部曲出身,有義務爲曹楷效力。

即將撲入江水,王雙詢問:“將軍欲往何處去?”

牛金拘起江水洗臉,自嘲笑說:“既然天命不在我牛金,那就改易姓名,去嶺南效力。難道要嘯聚山林,等待朝廷清剿?”

嶺南有問題的官吏太多了,楊俊當年敢擁立劉協搞復辟,現在還不是好端端過滋潤日子?

還有郭嘉的兒子郭奕,是幫曹丕搞情報工作的親近之人,還不是跟着楊俊跑到嶺南過好日子?

嶺南缺人,只要是人、有一技之長去嶺南,就不可能要你的命。

嶺南不缺罪徒,就缺有用的人。

聽了牛金的想法,王雙有些不樂意,不做回答,跟着一起潛入江水,順流漂泊。

只是在漂泊過程中牛金去了江陵中洲,與其他幾個人匯合後就光明正大呼喚小舟,要乘船去洞庭湖所在的巴丘。

巴丘是嶺南府兵的據點、中轉運輸點,在這裡投效,等待下一波批次的運船向南時,乘船去嶺南就行了。

шωш ◆тtkan ◆c○

而王雙則一口氣游到南岸,準備去下游的江東地區躲躲風頭。

吳越之地本就是歷代遊俠、罪徒的亡命、避難之所,可謂是風水寶地。

江都,玄武門樓。

廖立、黃權二人指揮屬吏翻找徐庶家宅後,就聞訊匆匆趕到玄武門樓,在這裡觀察南城的損失。

廖立雙手撐在護欄,審視、估算火勢燃燒範圍,火勢最大就兩處,一處是屋舍密集的徐州會館,這裡周圍士民已經被疏散,江陵縣令正帶着吏民青壯阻隔火勢,正有序撲滅。

另一處是南城最繁華的市肆所在,整個市肆是柵欄封閉的,火勢就算延燒也燒不到居民區,頂多燒燬市肆棚舍內貯存的商品,不會造成人員折損。

還是可以接受的損失,廖立點着頭略有些滿意,事情鬧的很大,足以警醒掌權的先帝舊臣。

故而心情放鬆,不做掩飾說:“朝廷遷都在即,此類污穢燒了也好。”

黃權苦笑不已,雖然這是真實的狀況,可也不能這麼說出來。

大概四五步外,馬忠持弓的左手不由稍稍用勁,可始終沒得到魏不霸的信號,徐州會館又被燒燬,事情已經超出事前的預設,也就按捺心思,等候事態平息。

第二百六十章 方圓第七百八十章 推論第五百八十九章 國事家事第七百八十六章 主次矛盾第二百三十三章 司馬文匡第三百零七章 破家第三百五十八章 孝第三百七十二章 隱患第五百四十四章 吃飯的問題第二百五十八章 開幕第四百三十六章 鑄幣第五百八十章 戰術重現第七百五十章 溫泉館第三百三十三章 退無可退第十二章 將相本無種第八百三十一章 麥城舊政第七百零八章 僵局第一百七十七章 追逐第一百二十章 理智第一百四十七章 升遷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地同力第八百八十三章 前哨第五百六十三章 應對第二百三十三章 司馬文匡第四百六十八章 怨言第八百二十章 婚事第六百九十五章 白馬尉第四百七十四章 齊心第八百五十三章 兩位孔明第三百零五章 裂第三百七十八章 糧不足第二百七十七章 溼布巾第一百九十章 楊儀第八百七十三章 攻守之道第三百二十四章 相遇第二百五十一章 信任危機第十五章 夏收前第一百一十九章 趨利第二百三十章 均衡第三百二十章 脅迫第二百四十九章 芝艾第四百五十五章 深謀第五百五十章 夏末冷雨第七百一十三章 遊說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魏忠良第五百五十五章 相向而行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興洲第三百六十七章 鄧城第八百一十五章 變故第二百九十六章 首交鋒勇士舉義第七百五十三章 連環第六百八十二章 尋覓戰機第二百八十一章 責任第六百二十四章 南北開花第六百五十五章 稅多多第二百五十二章 致和平第六百四十九章 本末第四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六十九章 陣不成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內因第四百九十九章 衛公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聲鶴唳第七百三十九章 火坑第七百零一章 險惡第五百二十四章 瞞報第三十八章 呂蒙第八十八章 郡制第四百八十二章 婚事第六百三十章 梅第五百四十章 商談甚歡第二百八十一章 責任第九章 局勢第六百七十八章 缺錢用第三百二十章 脅迫第五百五十六章 擇優而選第六章 聞雞起舞之人第五百二十八章 禍種第三百八十九章 附議第八百一十二章 底線所在第三百二十二章 討價還價第一百二十五章 內因第六百二十五章 北面雪花第八百五十章 天命不在牛第五百七十三章 看山還是山第六百一十四章 熟悉的友人第六百二十章 郎中令第三百七十三章 南中第六百七十七章 問心無愧第四百四十四章 輕重緩急第五百零八章 孫權第一百四十一章 落幕第四百章 衛軍第八百六十一章 待遇問題第一百九十二章 湘州第五十六章 浪漫第四百零二章 廷尉第三百八十七章 染疫第八十五章 心結第三百零三章 合流第七百八十八章 掙扎乞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