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六章 殺手

南宮,玉堂署階前的小廣場。

案牘庫開啓,前後也就運來一箱半《起居注》。

相府掾屬、御史臺的御史,加上一衆尚書、侍郎近百人翻閱《起居注》。

人數近百,自然立場前期百怪,有精細閱讀雞蛋挑骨頭的,也有囫圇吞棗應付差事的。

很快,光祿大夫、安平侯曹楷醉酒跌死的緊急事態呈送玉堂署。

來送消息的正是習隆本人,哪怕已經有了初步詢問,草書的卷宗,他還是重新表述:“府中家令、臣從皆言安平侯至江都以來苦悶於不得志,故嗜酒放蕩。常因酒事、家宅內事與公主殿下有言語衝突。”

“今早城中異動,安平侯又受殿下……苛責,故避居閣樓飲酒解悶。職下等入公主府,安平侯已然沉醉不醒,行事不依常理,或許是受驚嚇,欲避入閣樓頂上,卻失足跌落,傷重難救。”

深吸一口氣,習隆又說:“這皆是長公主家令、臣屬推論,具體是何內情,職下並不知曉。”

他面前,諸葛亮、黃權、廖立端坐上首,這種事情在廖立眼中只是末節小事,直接說:“丞相,我以爲事關長公主家事,朝廷不宜深入調查。我久在湘州,不清楚江都內情。但也知道譙、沛二位長公主自返回江都以來,就深居簡出不問世事。今安平侯薨逝,更不應打攪殿下。”

哪怕公主有問題,現在已經付出了慘重代價,沒必要咬着不放。

終究說到底,譙、沛二位長公主是先帝血脈,身世坎坷,真的沒必要追查到底。

黃權順着廖立思維深入想了想,也覺得沒有什麼問題。

沛國長公主被擄走後受到的教育,和後來的經歷,就已經侷限了她的眼界和手段。

渴望親情、家人的長公主肯定會幫帝室,哪怕付出再大的代價,她也會努力去拼一個機會。

而她的手段,只有丈夫曹楷。

曹楷不可能獲得實權、實職;而早年、在漢軍絕地大反攻之前,曹楷高高在上,也妻妾成羣……與公主之間的感情就算親近,也親近的有限。

等遷入江都後,夫妻兩人關係發生逆轉,而曹楷還繼續豢養着原先的側室、妾室,這是一件讓沛國長公主、漢室朝臣們顏面無光的事情。

另一個方面,沛國長公主不僅是先帝的血脈,更是糜夫人的血脈,舊臣裡欠糜家人情、拿糜家好處的實在是太多。

最起碼,衛將軍會死保糜夫人的兩個女兒。

現在曹楷以相對體面的方式離去,那朝廷就應該繼續維護長公主的體面。

否則深查這條線,朝廷也很難體面。

至於譙國長公主與丈夫平樂侯曹演就讓人非常省心,不喜歡江都的溼熱,夫妻兩個搬到了荊山,與孫太夫人當鄰居去了,根本不攪合朝廷的事情。

畢竟當年曹純英年早逝,沒有給兒子留下太多的舊部、家底。

曹演在魏國軍中缺乏人脈,自然也就沒有多少利用價值。

不止是在漢室朝廷,在魏國,曹演也是邊緣人物。

曹演與譙國長公主生育的孩子,先帝很是喜歡寄以厚望,命名爲‘亮’。

這個亮,自然不是田信的亡兄,是取了丞相的名。

廖立心思根本就不在殺人方面,更沒有逼迫兩位長公主的心思,做這種欺負弱小的事情,即沒有實際意義,反而會招惹他人記恨。

哪怕後續抓住長公主的罪證,廖立也準備放棄追究。

這種事情,咬着皇帝一個人深挖就行了,萬萬不能分心。

哪怕有破網之魚逃出去……也無所謂,這種魚早晚能收拾掉,就算不收拾也會泯然於汪洋,總不可能河魚化龍,形成大患。

若有這個潛力、資質、氣運,也不會被逼到這一步。

見廖立態度明確,諸葛亮自然不會反對,只是覺得心裡沉甸甸。

以廖立的爲人,是吃魚只吃沒刺部位的人,怎可能平白無故做好事?

純粹是嫌魚刺零碎,討厭收益低微。

這是立了一張大網,是衝着最重要的那件事情去的。

也不知道究竟會捕獲到什麼……可惜董允、費禕這批人沒了,否則宮中犯下的根本大錯也能準確傳遞出來,不至於像現在這樣什麼都不知道。

皇帝自己會掩飾,皇帝的近臣也會幫着掩飾……這種遮醜行爲本身就是天子近臣的職責、義務所在。

不能指責天子近臣做的不對,也不方便去調查……這會引發許多無謂的猜測,造成人心浮動。

所以,董允費禕之後,在自己來江都之前,皇帝究竟幹了事情,讓廖立咬的這麼緊?

安平侯曹楷絕對犯了重罪,否則不至於被嚇得自盡。

這樣的大魚身後肯定會有一羣大魚,這樣的大魚羣擺在面前,廖立說放就放了。

既有不肯深入冒犯舊臣、維護先帝的原因,肯定也有其他原因。

就廖立的立場、動機來說,唯一值得廖立這麼做的目標就那麼一個。

諸葛亮思索着,目光審視一排排桌面上被翻閱的《起居注》。

另一邊的玄武門上,一夥亭卒站在牆上張望北城、南城;其中有個亭卒手臂修長挽着一張弓臂用細麻繩纏繞包住的步射長弓,他有個名字,叫做馬忠……如果要做區分的話,他是丞相不認識的那個馬忠。

他們是正常調動上城協防的亭卒,由亭長從轄區民壯、退伍老兵裡調訓善射的居民組成。

軍中稍稍資歷深厚一點的老兵,都是擅長弓弩的兵。

溺死的多是會玩水的,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

近身搏殺的甲兵總有失手、倒黴的時候;所以年青的甲兵都會擠出時間去研習射術,努力用技術改變命運,早日脫離鋒線兇險的搏殺。

因此,上了歲數的老兵,都會研習射術,弓弩部隊普遍是老兵。

馬忠與其他緊急動員的亭卒一樣,額頭扎一條紅巾,全身上下穿着日常短衣,沒有戎服、號衣或鎧甲,甚至連刀劍都無。

他們唯一任務就是登上城牆,用弓弩壓制攻擊範圍內企圖作亂的賊人。

具體的廝殺、擒捕,由衛尉卿、執金吾麾下的甲兵、緹騎負責。

只是,馬忠另有使命。

第六百八十二章 尋覓戰機第七百四十三章 聯姻第六百一十八章 畫第八百三十三章 總理第四十二章 委屈第八百六十六章 必然的一刀第七十五章 留守第六百三十三章 拒絕第五百五十三章 離心離德第四百四十七章 區別對待第一百七十章 張遼第七百六十五章 遊說第一百二十八章 丈八第三百六十二章 智囊第五百六十七章 知己知彼第八百八十三章 前哨第五百七十三章 看山還是山第二百六十四章 金身第六百四十二章 收尾第六百零五章 隱居第四百零九章 命數第七十四章 一杯酒第二百四十四章 生第三百五十六章 交割第一百九十五章 夏侯第四百三十三章 無心第八百一十一章 軍大衣第三十一章 爭論第五百九十八章 合適的人選第二百八十八章 想明白第七百六十四章 貂蟬入京第一百零八章 堵陽第八十一章 軍事威脅第六十章 戰江陵三第七百七十七章 又見倀鬼第八百零五章 五十年盛世第九十二章 勢第六百九十八章 演技第二百五十二章 致和平第四百九十六章 無語第七百三十六章 人情第四百四十六章 各有各心第七百零七章 求戰第三百五十章 授權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克木第二百九十二章 趨利害宗德豔力勸吳王第二百五十七章 推演第一百一十三章 煙第二百三十六章 財富第三百二十六章 顧慮第一百六十八章 爛仗第六百四十二章 收尾第八百零九章 叛國否?第五百四十九章 得要字據第三百五十三章 誅心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魏忠良第七百九十九章 風口之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名第五百八十八章 拒絕第五百九十九章 三首詩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渠第三百三十七章 突第一百六十三章 狼煙第二百六十一章 問題第三百六十四章 織機第六百零六章 對答第七百九十七章 分析第六百一十三章 熟悉的敵人第六百一十五章 彼此黑心第四百四十七章 區別對待第二百四十六章 無處可依第八百四十七章 糧票第七百七十三章 勇氣所在第六十二章 戰江陵五第五百六十章 一錯再錯第二百四十八章 壓縮軍糧第二百九十九章 叛徒第一百一十二章 名第六百三十二章 駁封第二百一十六章 青華第二百七十二章 進擊第十六章 後顧無憂第三百八十二章 聯想第八百五十五章 太和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過三第七百七十八章 齊王之變第一百五十三章 放血第四十六章 婚事第八百四十九章 會館第二百章 遺憾第四百七十四章 齊心第六百九十三章 分割第五百四十二章 全力以赴第五章 年俸第四百二十五章 懸疑第三百九十四章 彼此差距第六百七十一章 神器第三百八十四章 募兵第三百零三章 合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