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惠子

八月十三日,十餘艘運船沿着漢水溯游而上。

關平仰躺在甲板看着西岸的飛虎山,情緒鎮定,用一雙平靜目光打量世界,彷彿一切都是嶄新的,需要重新認知。

前面的運船裡,被封爲益陽君的母親趙氏則待在船艙裡翻閱關羽的親筆帛書。

她出自房陵趙氏,關平流放到漢興郡的山谷裡,等於回家一樣,上面是關羽主簿出身的郡守廖化,西邊是西府魏延,東邊是關平舊部所在的山都、筑陽,以及田信、關姬的武當、鄧國。

雖是流放,關平還有妻子相隨,也有親信部曲願意追隨……此去並無什麼好擔憂的。

一路母子間並無多少語言,直到鄧城。

城內鄧國公主府邸,關平一襲素色泛白細麻衣,左臉有一塊拇指大的燒疤。

可能是氣質、心態的轉變,也可能是臉上的疤痕,也有可能是許久沒見,三歲多的阿木有些不敢靠近他。

用餐後,關平留母親、妻子與妹妹談話,自己則去找夏侯平。

夏侯平的宅院也在城北,宅院大小規模、佈局都是田信設計的標準模版……四合院是也。

作爲北府有數的將軍之一,夏侯平的宅院是兩進出,相對體面一些;其他軍吏就一個簡單四合院子,只有中將軍階以上是三進出,有一個寬敞的後院,也有兩側廂房,用來安置賓客、屬僚。

夏侯平的妻子跑去迎接益陽君,如今內院裡也沒僕從,夏侯平酌酒自飲,顯得有些消沉:“定國,北征以來,形勢徒轉而下,怎就到了這一步?我等與左軍生疏,淵源如此,如今各軍彼此疏遠,爲何哉?”

太多的朋友留在江都,夏侯平最近沒少收到相關的信件,苦惱說道:“江都衆人傳言,說江陵、麥城一戰,我軍、孫權皆輸,是江東人贏了。看一看現在北府,管事、掌權者有幾人不是江東出身?”

關平淺飲溫熱的濁酒,目光垂着不爲所動:“與江東人無關,朝廷輸了,是他們輸了,贏的是孝先。也不想想,無有孝先,我等焉有今日風光?”

說着輕輕哼笑兩聲,關平仰頭看屋檐,目光遊離打量:“朝廷乃匯聚天下英傑之所在,如今卻把人分爲北府,或江東人,今後也會分宋國人,或許還想將人分成內人、外人。分的這麼清楚,要朝廷做什麼?”

“呵呵,定國倒是看得透徹!”

夏侯平從酒桶裡打一勺酒給關平添上,臉上也是不屑之意:“陛下身在成都,江都衆人還真將自己當朝廷了。其中有益州人,有荊州人,還有湘州人,亦有關東人、燕趙河北人之分,其中又有幾人是公卿?”

從劉備稱王、稱帝以來,大漢朝廷的本質就是個軍政府。

現在依舊保留着這種風氣,所謂的江都朝廷,政令不出江都城,這樣的朝廷有多少意義?

太子監國期間,尚書檯始終沒有發佈重量級的命令,原因就兩個。

一個是六位侍中在外領兵,一切重要詔令缺乏廷議起草這個過程;另一個是公卿位置空缺,舉行朝議也缺乏威信。

可這樣的朝廷,恨不得立刻進行人事調動,北府不能插手,那各郡、各縣總該可以進行調整吧?

很遺憾,諸葛亮的相府在益州,江都朝廷沒資格繞開劉備進行人事調整;就算調整,也只有關羽能調整郡尉、縣尉等武職。

目前的朝廷框架,彷彿一個監牢,將這個規模越來越大的朝廷給困住了。

朝廷是公器,藉着公器謀私利的事情太多了。

把朝廷遷移到江都,恐怕最舒服、最愜意的就是劉備,起碼不用再聽各種進諫。

如果不是爲了安撫各地人心,朝廷的……規模可以更精簡一些。

朝廷規模的擴大,可以理解爲招安……把地方不安定分子集中起來圈養着。

這幫傢伙進入朝廷,自然不會老老實實按部就班混日子。

沒有晉升的機會,就製造晉升的機會。

和和睦睦,兄友弟恭親如一家人這種事情,想都別想,永遠不可能。

所以朝堂上下肯定是混亂的,要麼高層相爭,帶着中下層站隊;再要麼就是高層跟下層鬥……總之,時時刻刻都該保持競爭,淘汰不適應的人,吸引更多地方上的不安定分子,增加朝堂的活力。

畢竟不是偏安一方的小勢力,漢軍聲勢越來越浩大,吸引的人愈多,形形色色匯聚一堂,內部競爭就愈發劇烈。

夏侯平不懂這些,可生於亂世的人對於鬥爭、廝殺並不陌生,有着敏銳直覺。

遷到江都的朝廷官員,即見不得皇帝,向皇帝發表意見;也無法越過尚書檯發佈詔令,這就是個監牢。

身處監牢裡,朝廷百官是個什麼心態?

肯定會搞事情!

漢口戰敗就是個插入點,關羽狠狠收拾關平,又有江都士戶的反抗,以及遣回孫大虎幾件事情,暫時能壓住朝廷百官。

可風頭過去後,這幫人肯定不會老實下來。

只要關平還活着,就有許多文章可以做,利用價值很大。

夏侯平說話間觀察關平,突然吊着嗓子,變聲擬音說:“南方有鳥,其名爲鵷雛,子知之乎?”

“夫鵷雛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於是鴟得腐鼠,鵷雛過之,仰而視之曰:‘嚇!’。”

“今子欲以子之樑國而嚇我邪?”

關平聽着嘴角漸漸裂開,露出牙齒髮笑,搖着頭感慨:“兄長,如此取笑,豈不是讓太子、百官難堪?”

“太子託負社稷之重,卻因私情所惑,太子左右賓屬從未有糾察匡正之舉,可謂君臣失德。”

夏侯平收斂面部表情,細細觀察關平面容:“定國,今天下未定,虎狼爲鄰。正該諸人攜手並進之時,容不得貳心作祟。”

“兄長,弟並無貳心。”

關平說着長舒一口濁氣,扭頭去看院中開墾的菜地:“不是太子失德,是我失德。急功近利,爲左右所惑,利慾薰心,一葉障目,纔有漢口之敗。此去漢興,一是規避糾紛,二是精修學業,研習良知學問。”

見他說得誠懇,夏侯平端起滿滿一杯酒仰頭暢飲,飲罷才說:“我也想躲避糾紛,可無有退路。不論定國、安國今後如何做選,宋國必能傳承長遠。我受義父活命之恩,會與青華、孝先同進退。”

對此關平只是笑笑,一副索然無味的樣子,扭頭去看遠處的天際,發怔。

似乎不願迴應夏侯平的言論,不久關平垂頭一嘆:“兄長,我已不在意誰勝誰負,如今閉上眼睛,就能看到那夜漢口大火。誰能讓萬餘吏士死而復生與家小團聚,我就與誰同進退。”

輪到夏侯平不語,關平又淺飲兩口酒潤口,回頭看夏侯平:“漢口一戰,我也明白了一事。”

“何事?”

“畏罪尋死時,應先脫卸甲衣。”

關平說着笑笑,擡手輕拍自己心口,抿嘴做笑:“算起來,又是孝先救了我這一命。”

十層粗帛縫合的盔甲內襯,竟然擋住了匕首刺擊,沒能洞穿、深入。

夏侯平見狀笑了笑,就見關平直接轉身離去,多餘的話都沒說,形同陌路。

щшш¤тTk án¤¢O

第四百三十九章 文和與亂第二百二十三章 簡體之倀第六百零二章 番號第一百零八章 堵陽第一百二十二章 舔犢第八十九章 獨行第六百三十章 梅第八百七十六章 不同軌第一百一十八章 火起第六百零四章 緊迫第六百七十三章 手足第三百五十四章 抄底第四百八十五章 桑園第六百九十八章 演技第八百六十六章 必然的一刀第一百一十四章 削髮第三百二十七章 變數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位爺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第八百三十六章 家法第三百四十八章 將退軍第三百四十四章 調整第五百六十三章 應對第四百零五章 強弓第四百六十五章 有所爲第五百章 預估第二百九十七章 非敵手進退兩難第七百一十二章 錢孔之間有大恐怖第一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第六百一十九章 慕容慕容第六百九十七章 熟人第七百三十五章 藍溪夜談第六百五十七章 文和亂武第二百零八章 二選一第三百一十三章 西北風第一百一十七章 相見第七百二十八章 習溫第二百二十九章 鎮遠城第六百一十五章 彼此黑心第三百八十二章 聯想第三百二十三章 杜夫人格言第七十八章 瘟疫下第八十三章 武昌第十七章 試刀石第二百八十一章 責任第二百七十六章 就緒第一百二十二章 舔犢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中第四百八十三章 忠孝第六百六十五章 諸葛伯鬆第五十八章 戰江陵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白兔第二百二十五章 以靜制動第六百四十九章 本末第五百九十八章 合適的人選第五百七十四章 白色手套第一百七十九章 戰後第一章 建安二十四年春第七百二十章 鬥毆事件第二十五章 襄陽之戰第七百零八章 僵局第二十一章 攻沙洲第五百六十七章 知己知彼第八百五十四章 花園第七百九十五章 上雒第七百六十章 池水第七百九十一章 謀算第六百五十三章 爲難第二百四十九章 芝艾第六百零三章 疲軍沒資格拒絕第二百八十八章 想明白第三百七十八章 糧不足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克木第一百七十三章 卯時第五十一章 求婚事件第四百二十五章 懸疑第七百九十章 正第四百三十五章 設計第三百一十章 喝茶第四百七十三章 意在長遠第六十九章 陣不成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焦慮第八百一十二章 底線所在第八百一十章 西線無戰事第六百一十章 釘子第三十九章 自謀前路第八百二十八章 投降第三章 嚮導官第五百七十九章 進退之際第六百八十章 預防第四百八十八章 婚姻第五百六十五章 午富的誕生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能等第二十三章 待發第三百六十九章 葫蘆第八百零六章 漸漸明朗第三百六十九章 葫蘆第三百零七章 破家第八十章 糧食第八百零五章 五十年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