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嚮導官

“經過一天的歷練,得到微薄的進步。”

“等級提升。”

陽春三月,夜色下前線軍營中靜謐一片,偶爾只有巡夜的獵犬吠叫兩聲。

遲遲未睡的田信躺在營房通鋪最裡面,通鋪另一頭靠近房門處的屯長薛戎鼾聲震天。

鼾聲干擾,田信閉目冥想精神專注,一個面板浮現在腦海。

田信,二級。

體質11;

智力9;

魅力7。

天賦一:三級鐵骨;

天賦二:一級強擊;

天賦三:一級鐵壁;

天賦四;一級健步;

天賦五:一級療傷。

Www☢ Tтkд n☢ ¢ ○

剩餘天賦可加點數:二。

一個月時間裡他體質從最初的九點提升爲十一點,智力從七點自行擴展提升到九點,魅力從五點提升到七點。

就連身高也從六尺二寸迅猛提升到六尺五寸,勤奮訓練之餘,依舊顯得精瘦。

兩個天賦點分別加到健步之後,田信陷入沉睡。

天亮,田信正與本什伍袍澤一起熬煮粟米粥時,屯長薛戎手握調令回到營區:“我屯編入糜城別部,君侯遣趙嶽爲別部司馬,某家充任左曲曲長。”

什長龐季起身拱手賀喜:“賀薛君右遷!”

薛戎擺手不以爲意說:“午時各屯集結,將要押解一批器械向南行軍。具體是哪裡,我現在也不得而知。”

“向南?”

龐季凝聲,薛戎微微頷首,神色鄭重:“是向南。”

東邊有漢水,荊州水師強勁,漢水沿岸是荊州軍的後花園,輔兵在沿岸裝卸、搬運物資十分安全;而南邊是長江,照理來說漢水通長江,水師部隊能走漢水,能往南邊江陵方向運輸物資。

實際不然,漢水與長江的交匯點是江夏的漢口,這裡是吳軍的重要據點;而湘江匯入長江的交匯點巴丘也是吳軍的重要據點,這裡不僅堵住了荊州水師往長江下游的通道,還堵住了江陵與武陵沅江、零陵湘江的水上交通。

當年湘水之盟後,漢軍與吳軍以湘水-長江爲界,但巴丘、江夏兩座重要水寨卡住了荊州水師的咽喉。

表面上看荊州軍擁有湘-江以西的領土,可水運大動脈被江夏、巴丘兩個據點隔斷,使得整體力量分散,難以聚合。平時兩家和睦,運輸人力、物力沒問題,可隱蔽的軍事舉動,或重要器械運輸,是不能通過水運的。

上午時,徵集的七個屯陸續集合在一座後方營地,新的司馬趙嶽出示公文後,七個屯輔兵魚貫而入,他卻命令輔兵進行武裝。

輔兵是抗拒穿戴盔甲的,穿戴盔甲意味着承擔戰鬥責任,意味着更爲嚴酷的軍律,也意味着臨戰時逃跑會成累贅。

屯長薛戎雖升爲曲長,手裡不過多了一個屯,管的還是本屯。

他遊走隊列中再三保證:“此次只是運輸鎧甲、弓弩而已,鎧甲在身節省車馬,車馬能運更多弓弩,僅此而已別無他意。”

一個服役多年的老軍猶豫表態:“屯長,就怕這甲衣有鐵鉤,穿上了這鐵鉤就撓到肉裡,再脫不下。”

“只是便於運輸而已,爾等信不過薛某,難道還信不過君侯?”

薛戎拉長語氣表達憤慨,輔兵們悻悻做笑,沒有敢反駁的。

而田信已經出列,從車上扯下一領約三十斤重的兩襠鎧掂了掂,就穿在身上,自顧自打着繩結。

半身甲款式的兩襠鎧是側開的,像斜領的棉襖。

見他動手,幾個與田信一樣的稚嫩青年上前搜尋合適的鎧甲,這些都是嶄新的鎧甲,肩部、軀幹綴飾魚鱗鐵札,防護雖不全面,但勝在靈活、製造方便。

何況軍令已經下達,衆輔軍無奈,只能上前穿戴兩襠鎧,也只是有兩襠鎧和鐵盔。其他如皮帶、披巾、皮履這類戰兵纔有的詳細配件並沒有配發,才讓輔兵們安心。

待到午後,七個屯臨時編組的輔兵別部就開拔上路,約近千人,護衛着一百二十輛牛車、馬車向南逶迤行進。

行進隊伍中田信揹負一面盾牌,腰懸佩刀、水壺、乾糧袋,雙手提着什長龐季的鐵戟。

鐵戟長九尺,是基層軍吏標準配備,專司格鬥之用,有別於槍矛。

行進途中,司馬趙嶽騎馬與薛戎經過時,討論軍機。

田信隱隱聽到‘宜都太守奉令’、‘剋期’、‘漢中’、‘夾擊’之類的詞組。

這裡已是襄陽城南百里處的宜城南郊,曹軍以宜都縣爲據點,峴山、桃林塞爲外圍屏障據守,兩軍大小營地、據點交錯分佈,約有兩三萬之衆。

天黑時,抵達一處傍水修建的據點過夜。

各屯集中用飯時,薛戎進入簡陋營房,站着說明來意:“三天後我部押解器械將會移交給宜都太守孟府君所部,趙司馬得知我屯有許多軍士從漢中遷來,不知是走關中、洛陽遷移,還是走上庸、房陵遷移?”

幾個勉強算田信老鄉的輔兵相互看着沒人先開口,田信略作回憶梳理關係,斂容回答:“曲長,原本漢中官吏是要將我等從關中經洛陽,走河內遷往鄴城。後關中徭役充斥陳倉道,就改由上庸、房陵、走南陽經潁川去鄴城。”

薛戎輕呼一口氣,目光略過其他人,向田信遞出一卷帛書說:“宜都太守孟府君奉左將軍之令將從閬中入漢中參戰,正缺嚮導。已移公文於蕩寇將軍府,意招攬熟悉道路的嚮導。我聽聞孟府君是扶風眉縣人,與田君系同郡人,想舉薦田君於孟府君處。”

宜都太守孟達,東州系四大佬之一,左將軍劉備正當紅謀主法正的同縣夥伴,至交好友。

田信環視左右,卻見幾個漢中逃難來的輔兵垂頭不語,就起身接住薛戎遞來的帛書,翻看閱讀。

薛戎見他認真閱讀,收起輕視之心,其他輔兵也多詫異不已。

去孟達麾下效力,然後去漢中參戰?

他倒是挺期待,不敢在荊州軍內部表現的太過活躍,免得影響‘水淹七軍’,水淹七軍纔是荊州軍的大局,其他都得靠邊站。

況且現在荊州軍只是跟曹仁對峙,並無大規模反擊、交手的跡象,對抗的並不激烈。

平日的工作、簡單訓練對自己提升有限,唯有戰鬥、殺戮,才能迅速提升自己實力。

田信合攏帛書雙手遞迴:“曲長,田某願爲左將軍效死。”

薛戎面綻微笑:“善。”

第一百九十六章 思退路第六百一十四章 熟悉的友人第三百一十五章 繞擊第一百一十章 交匯第四百五十章 急急如律令第四百五十一章 突變第五百二十五章 改制第九十六章 十字路口第八百八十六章 大夢第一百五十九章 將戰第五百二十二章 執宰之難第七百六十七章 再聚襄樊第六百七十七章 問心無愧第九十四章 議第二百二十一章 五郡公舉第五百九十四章 緹騎第二百六十八章 射聲士第八百六十七章 行刑第七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第七百八十二章 是非立場第七百四十九章 孔明先生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服第一百章 時命艱難第四百二十八章 不滿第六百六十一章 投石第二百七十三章 忠誠第五十三章 血與火第三百四十章 易手第六百二十四章 南北開花第一百六十四章 首戰勝第四百零七章 茶第四百八十六章 投降第五百六十四章 等待第八百五十六章 河北大局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中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波助瀾第四百七十五章 人皆思安第六百零七章 不信任第一百二十一章 上庸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師三孤第六百九十三章 分割第一百五十五章 鐵第八百四十七章 糧票第十二章 將相本無種第五百三十七章 唯死而已第三百八十三章 毒計第七十九章 成者阝第五百八十五章 啄木鳥第三百四十一章 總攻第七百八十三章 房價第二百五十六章 魏無鹿第三百五十一章 悔恨第七百二十八章 習溫第七十三章 白日沒第六百六十六章 出京第六十二章 戰江陵五第八百三十六章 家法第七百一十三章 遊說第七百八十一章 轉移支付第五百九十七章 要命的誤會第二百二十三章 簡體之倀第四百九十七章 套馬索第六百八十章 預防第三百三十四章 姜維第五十五章 丘八臨城下第二百零五章 興滅繼絕第一百一十五章 追斬第九十七章 樂鄉翁主第二百八十三章 張遼造車第五百五十二章 戰機偏移第三百一十六章 斬第八百八十二章 戰前第二百五十六章 魏無鹿第六百零八章 爵位封號第六百四十一章 對話第五百零七章 清賬第一百五十章 威望第九十一章 易第三百六十四章 織機第二百五十六章 魏無鹿第四百七十五章 人皆思安第四百九十九章 衛公第七百五十六章 犏牛第七百一十六章 絕計第三百零二章 劉曄第八百零九章 叛國否?第七十章 貫甲馳一第四百四十四章 輕重緩急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聲鶴唳第八百八十三章 前哨第二百六十八章 射聲士第四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七百一十章 窘迫第一百七十一章 進與退第二百一十七章 河圖第四十六章 婚事第三百七十九章 光第七百五十五章 情真意切第七百六十三章 彳言第五百九十二章 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