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威望

南陽郡冠軍縣城南的徵北將軍行營裡,田信兩手捧着一柄新鍛造的矛刃細細打量,這是一柄整體長三尺六寸的槊刃。

刃部與八面漢劍酷似呈現破甲棱狀,只是略窄,刃部長兩尺四寸,柄有一尺二寸。

整體筆直,彷彿一柄新打造,還沒有裝飾的細劍。

這是軍中鐵匠晝夜接力鍛打而成,材料正是田信隨身攜帶的流星錘。

論材質已是上等好鋼,田信一口氣打造了兩支,每支重四斤八兩,分別銘刻日、月二字以作區分。

丈八方天戟……騎乘作戰時有些威力過剩,雖然不累,可有些抖不動。

也經歷了一場幾乎當世無雙的騎戰,總結自己的反應能力,發現使用丈八方天戟反而會限制自己的輸出,於是就有了這一對日月馬槊。

旁觀這一切的于禁隱隱間有一種不是很妙的感覺,但更好奇,與龐林、馬岱、羅瓊、徐祚等人擠在一起,觀察田信指揮工匠組裝槊刃。

槊刃鑲在一丈五尺長柄上後整體長一丈八尺二,隨後就開始最爲複雜的配平調整。

彷彿秤桿一樣,兩杆馬槊在尾部二尺處以麻繩懸掛,已經裝釘銅鐏,現在則往上套銅環,以配重平衡,達到掖夾使用時頭尾平衡等重。

配平後,單臂持槊衝陣時,不需要額外的力量來維持平衡。

較重的槊可以在中前部留出銅環,用繩索與槊尾相連,繩索搭在肩上也能平衡重量,節省使用者體力。

配重完成,等兩杆槊平衡懸浮輕輕轉動時,田信鬆一口氣,扭頭去看于禁。

其他幾個人也扭頭來看,田信身邊二十幾個穿細麻褂子,露出胸腹黝黑肌肉團的強壯鐵匠也都用不懷好意的目光看于禁。

這些鐵匠跟陸續抵達這裡的降兵一樣,在田信鼓動下,紛紛用剪刀減去了長髮。

打造剪刀沒多少技術含量,缺的只是概念、模型而已。

這些相互學習理髮的粗猛壯丁直勾勾目光下,于禁訕笑:“田君侯,老朽氣血已衰,恐不能再襄盛事。”

“我也有此顧慮,不如這樣,取老將軍發須可好?”

田信反問,現在軍隊裡已經沒人留大鬍子了,就連孟達也把他的鬢須剃了。

全軍那麼多人眼睛又沒瞎,一個個頭髮裡藏着的東西又是明擺着的,特別是下巴大鬍子,爛瘡流膿都看不見,頭上痱子、蝨子更是不用說的事情。

田信是逃難漢中的漢博士親傳弟子,已經有足夠的影響力來質疑蓄髮、蓄濃密鬍鬚對身體的惡劣影響。

何況……真以爲大家不剪頭髮?

頭髮太長始終是累贅,時常會修剪,以維持在一個不臃腫礙事,又能方便扎束的長度。

指甲、頭髮、眉毛、鬍鬚,爲了儀表該收拾的還是在收拾,一直拖着最大原因就是沒有便捷、高效率的工具。

等剪刀發明出來的時候,已無法撼動宋理學家的絕對壟斷地位。

如果田信去鄉邑、城鎮裡宣傳短髮的好處,恐怕不會有什麼好結果。

可軍隊裡真的就很簡單了,一些營伍不需要田信本人現身說法,就有吏士帶頭用配發的剪刀修剪頭髮。

頭皮是不會說謊的,自能感覺到水太涼、或油汗引發的沉悶感。

修剪成短髮後,那種煥然一新的感覺只有當事人能理解。

特別是修剪後從頭髮裡露出的各種污穢,絕對令人作嘔。

軍容潔淨,是軍律之一。

古之名將多多少少意識到了潔淨服裝的好處,但受限於環境,沒能做到盡善盡美。

盲從的軍中,除了部分中高級軍吏,以及閒暇時間充裕可以經常打理個人衛生的書吏外,餘下的幾乎都把頭髮剪了,極端一些的會相互用匕首把頭髮剃光。

既然有能力、有威望,也有膽量和決心讓身邊人生活的更舒適,更健康,田信自然要試一試。

推行簡體字已經站到世家對立面,難道還怕推廣短髮帶來的誹議?

掌握軍隊,誰怕誰?

髡賊?

誰在乎呢?

田信蔑視世族的看法、評議,自然會影響身邊人,就如關羽一樣,關羽身邊跟着的人也不怎麼敬重門閥世家。

現在田信當衆索要于禁的發須,于禁是真鬆一口氣:“田君侯想要多少?”

“小小兩束足矣。”

虞忠當即拿着王麻子款式剪刀上前,爲于禁剪下兩縷銀白頭髮。

槊刃架到火槽前,田信投入白髮瞬間燒成灰燼,槊刃在火裡過一圈,就算是完成最後的儀式。

他在這裡戲弄于禁,田豫、文聘及南陽郡尉鄧輔聯袂而來。

三人乘馬走在路邊,可見路邊兩裡外有一座土城,那是當年曹操進攻張繡時所築的土城,雙方決戰地點就在安衆縣的安衆港。

過土城不遠,就見百人一隊的降軍、徵北軍集中勞作,正在修復穰西石塌,這是攔截湍水的水利工程,僅這一處當年就能灌溉五千餘頃,即五十萬畝上好良田!

而冠軍縣西北還有楚堨,高下相承八重,周長十里以蓄水,如今也已經荒廢,處於修葺狀態。

不論殘疾戰馬、挽馬還是別的牲畜,此刻都在翻耕土地。

跟在他們身邊的一名軍吏講述:“水塘若是易修,今年還能再種一季麥。若是難修,就種成冬麥。”

田豫詢問:“那今歲能播種多少?”

軍吏看一眼左右原野上處處開荒的軍士:“不低於十五萬畝,餘下土地種豆種菜。可惜我軍堵陽所開水田,還未養熟,又將荒廢。”

待走近了,文聘看清楚路邊休息的一夥士兵,不由一噎,再細看果然都是短髮士兵,有的包了頭巾,有的正刨着發間汗水,還有幾個剃成光頭的士兵手握竹笠扇風。

久習邊事的田豫只是看了一眼,不以爲意,邊境的烏桓、鮮卑什麼奇怪的髮型都有,但這種吳越地區流行斷髮後的短髮,還有徐州、江東流行的浮屠教特色的光頭,對他來說多少有些新穎。

他一眼自然能看出這種髮型的好處,也只是沉默,不去計較。

夷兵、南中蠻夷、秦胡中還有劃傷自己臉爲首領祈福、禱告的習俗,軍中流行什麼奇怪的風俗都是有可能的。

沉迷占卜的漢人迷信之餘也多盲從,甚至不需要田信去擺弄事實講道理,只要把太極圖掛起來,說剪短頭髮對身體好,能延年益壽,能壯陽……有的是人剪頭髮。

南陽郡尉鄧輔的神色越發的不自然,不敢想象這裡的事情傳到前線,不知道劉備、關羽會怎麼想。

越是往北走,看到短髮、光頭的士兵越多,許多降軍、漢軍已混在一起午休避暑。

鄧輔的臉色不由奇怪起來,不止是他,田豫、文聘也都想到了一些事情,神色各自有些變化。

這裡穿帛衣的漢軍,穿細麻衣的降軍……一年前,他們九成五左右的人還是魏軍,是穿着漢軍衣甲的魏軍!

肘腋之患,或許就在這裡。

第一百五十章 威望第三百七十二章 隱患第八百八十三章 前哨第五百零六章 當面第三十二章 貪第一百三十四章 不敢賭第二百九十四章 議分兵趙公超欲除國賊第一百九十五章 夏侯第四百二十八章 不滿第二百零一章 又見斷髮第五百七十五章 輔國將軍第六百八十九章 神仙藥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宴第八百五十七章 事項第一百一十二章 名第七百零八章 僵局第三百五十六章 交割第八百八十丈 議定第三百三十七章 突第四百六十一章 妥協的結果第八百八十四章 骰子投出第四百八十九章 禁錮上第五十章 計較第一百零七章 西山第七百一十五章 雨夜第六百六十四章 寶藏青年第六百一十九章 慕容慕容第一百六十一章 西北風第一百八十二章 方面之事第四百一十一章 三光道第二百六十一章 問題第五百二十四章 瞞報第一百二十一章 上庸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服第四百六十一章 妥協的結果第五百六十五章 午富的誕生第二百四十二章 火第八百八十六章 大夢第五百七十一章 後發制人第四百四十二章 同一片星空第四百八十一章 溺亡第二百二十一章 五郡公舉第七百八十七章 襄樊第七百零二章 反轉第六百六十三章 愚忠第八百六十四章 憤怒第一百九十四章 山民第七百四十章 信口開河第九十四章 議第八百三十二章 轉變第二百九十八章 話鄉情蘇則思歸第七百一十章 窘迫第一百五十章 威望第二百三十七章 夏侯仲賢第四百一十三章 工具第四百二十八章 不滿第五百八十三章 沒有馬的步行騎士第四百五十二章 再變第三百七十八章 糧不足第六章 聞雞起舞之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焦慮第五百七十一章 後發制人第五百五十一章 勝負迷雲第四百二十八章 不滿第四百二十八章 不滿第三百六十一章 調整第七百四十五章 妖魔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克木第五百九十六章 搶先一步第八百二十五章 洞悉前塵第三百九十三章 二謙之爭第七百一十一章 處置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師三孤第五百八十七章 我們是親戚第三百六十五章 酎金第八百章 一飛沖天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司馬第六百七十章 鏡第七百三十九章 火坑第二百六十七章 發第五百一十五章 再回第八百二十五章 洞悉前塵第一百六十章 進攻第六百九十一章 奪門第七百七十九章 形勢第三百九十四章 彼此差距第八百二十五章 洞悉前塵第三百一十七章 破釜沉舟第二百八十六章 要挾第四百三十五章 設計第九十章 千字文第三百八十五章 學校第四百九十一章 舉例第六百一十六章 風口的姚氏第八百零八章 死結第六百七十章 鏡第五百一十五章 再回第三百一十四章 王平第七十二章 勢不集第三十二章 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