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八章

右北平太守司馬懿死了……

這則消息沒幾日就傳遍了整個漁陽城,曹操麾下那些三心二意忘乎所忘的人,登時間多了幾分凜然,明白過來,什麼叫虎老雄威在!

而李乾等人在通過一番鬥法之後,衆人終於商議出了通商之法,從青州行海路至遼東,有數座無人荒島,雙方交易,提前約定,在哪座島嶼上進行。

看到隊伍中跟隨在李乾一側的公孫恭,陳登就明白,看來公孫恭背後那人,影響力不小,就連李乾也不得不屈服下來!而陳登也適時地表示,作爲中原一衆商會的代表,爲保安全,暫時和幽州行商交易,只認李家和公孫家的招牌,至於其他人,您還是完蛋去吧!

曹操婉拒了陳登之後,陳登一衆人施施然返身回到京都,得到陳登和劉艾兩人上交的結果,劉奇心中暫時還是滿意的,畢竟,二人這一來一往,就爲朝廷拖延了一年的時間,依照當前的形勢,還能再拖一年!

對於劉備的作態,劉奇心中不禁多了幾分鄙夷,此人寒門出身,身上多多少少還是有些小家子氣,此番作態,卻是將交州士族狠狠地得罪了,可此人能以進擊林邑爲基,將大批中原流亡的士人收歸己用,可見此人,還是很有人格魅力的!

而劉奇也看出來了,劉備此子,心中或是驚懼自己拿他開刀,或是做過什麼陰詭之事,對自己頗爲忌憚,燦然一番籌謀,卻也有爲自己謀求後路的打算!畢竟,若是蒼梧被朝廷拿下,到時候整個南海就是甕中之鱉!可若是佔據交趾郡,向西,向南,都是大片廣袤的蠻夷之地,日後若是謀求後路,遁入異域,也算是一條出路!

而劉備收士家子爲養子這一條,讓劉奇不禁想起了不管是歷史上還是演義上,被劉備收爲養子的那個劉封,現在這個天下,幾乎被自己掌控,可劉備似乎還沒有逃脫,收了一個養子的宿命!

反倒是陳登帶回來的消息,讓劉奇多了幾分驚懼,曹操明面上拒絕同上,暗中示好,也算是一招妙棋,劉奇就不相信,陳登等人所獻之策,曹操會想不到,至於說司馬懿病死,劉奇可不相信,那個名震天下的司馬懿,會這麼輕易病死!

而對於司馬懿這樣的陰謀論者,劉奇更相信,這是曹操在背後操縱的謀劃,暗中留下了一招後手,爲的就是牽制自己,如果說曹操那樣的人會臣服在自己之下,劉奇是怎麼都不會相信的!

而如今劉奇謀劃的重點,就是穩定士族,消弭豪門留下的印記!除此之外,劉奇也在追尋着,五嶽真形圖背後的印記,以及,當年王莽可能留下的寶藏!

若是說沒有,劉奇是不相信的,畢竟,經過魯女生以及自己那數千黑衣衛的追尋,在長安、洛陽、淮南等多地王莽時期的墓穴之中,發掘出了數把青銅卡尺,送到黃承彥手中之後,就連黃承彥都驚歎工藝之精湛!

更何況,除此之外,在河北當年中山國故土以及洛陽周邊等地,還發掘出了很多奇怪的機巧之物,經過墨家門徒的奮力退到,將大多數東西都還原,而後加以改造,應用到實際應用之中來,劉奇也不由驚歎!

這就更讓劉奇糾結,這個世界,到底掩藏了多少秘密,又有多少人,是穿越而來的!自己所做的一切,到底是對是錯!

可糾結到最後,劉奇還是說服了自己,問心無愧便可!我死之後,管他洪水滔天!

而在劉奇的扶持之下,如今幾家大商會,已經將生意向西做到了貴霜、康居、烏孫等地,而劉奇引用的方法更簡單,在陽關之外,開設榷場,如此導致的後果就是,西域更亂,而這股混亂,逐漸向西波及,苟延殘喘的小月氏人,再向西遊弋於康國和大月氏之間的粟特人,擅長行商,行走在中亞之間,將這股混亂波動,直接帶到了貴霜,甚至安息、大秦,都已經開始蠢蠢欲動起來!

而劉奇,爲了帶動中原的發展,或者說是安撫一衆中原士族的心,將貿易停留在陽關之外,而西方的商人想要進入大漢腹地,各種關卡下來,繳納的稅賦比起大漢商人來說,多了一大筆,受過幾次挫折之後,這些胡人商隊也對中原不感興趣了!

至於陽關以西,劉奇已經表明,不是朝廷能管轄的區域,商隊出關受到襲擊,朝廷一概不理會!大多數商隊還是在看劉奇的行動,緊跟着四海商會的行動,而有些人,自然眼饞巨大的利益,出關去行商,劉奇暗中指使相關官員,不鼓勵、不反對!

總有膽大包天之輩冒着各種風險出關行商,有人獲利不菲,也有人身死魂消,葬身在大漠之中,而不管怎麼樣,這麼做的結果就是,整個涼州的道路,日漸繁華,當年孝武皇帝開闢的道路,到如今,已然形成了一條繁華的商路,源源不斷的爲大漢輸送着鮮血!

而不管如何,在劉奇看來,曹操遁入草原也好,怎麼也好,都得給朝廷將幽州之地讓出來,畢竟,幽州是大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怎麼都不能從自己手中將其分出大漢的版圖!

劉奇倒有心開發東北平原,可如今不是機會不說,更兼小冰河期就要到來,東北只會是朝廷的拖累,而不會變成後世那個豐饒之地,更不要說東北那塊地兒,關外東胡陳雜橫行,不說東夷那些亂七八糟的民族亂七八糟的關係,甚至不知道有多少部落聚落學習三韓精神,巴掌大的村子幾百口人就敢稱國……

單單是烏桓大小部落之見,互相合縱連橫,亂成一鍋粥,還有烏桓、肅慎等諸多部落犬牙交錯,關係錯綜複雜,更別說劉奇清楚,烏桓所謂的烏桓山和鮮卑的聖地大鮮卑山,都是大興安嶺,不過烏桓佔據的是南部地區,而大鮮卑山在更北而已!

而對付遊牧民族,想要開發大東北,那就得倚仗大興安嶺錯綜複雜的山脈,將胡人擋在西方,而這樣,到時候不知道要牽動多少部落的心絃,劉奇只能將此事交給子孫去籌謀,而劉奇此刻能做的,就是杜絕曹操將東北那塊地兒的胡人糾纏在一起,到時候再加上朝鮮半島的物資輸出,恐怕曹操強大起來,比之當年在兗州時有過之而無不及!

面對陳登的獻策,劉奇不置可否,表面上沒什麼動作,暗中卻讓郭嘉親自給麴義和張郃二人送去了親筆信,而信上沒有多餘的話語,只有簡簡單單的四個字:整裝以待!

麴義和張遼都是聰明人,自然沒有多說什麼,只是從那以後,張遼對代郡的榷場更加關注了,麴義甚至和段部等幾個部落的首領商議,讓他們將生意做到東夷部落去!

而這幾個部落,都是聰明人,自然明白,面對張郃和麴義的兵鋒,雖然不認同,卻也不敢糊弄二人,更何況,暗中有人宣揚起了麴義的豐功偉績,曾大敗公孫瓚手中的白馬義從!如果說公孫瓚是烏桓人的噩夢,那白馬義從,就是烏桓人噩夢之中那把殺人的刀!

而麴義,竟然連白馬義從那樣的軍伍都能打敗,可想而知,麴義的手段,有多麼恐怖了,在這股威壓之下,曹操猛然間發現,以往爲了生存對自己緊緊依附的各東夷部落,暗中竟然生出了一些別的念頭……

而面對曹操這種小動作,劉奇並沒有做出太多的動作,用劉奇的話說,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一切陰謀詭計都是紙老虎,面對曹操等人,劉奇已經將軍人職業化了,相對於曹操等人那種粗略的統兵方式,劉奇可以自信的說,自己的軍伍能毫無懸念碾壓曹操的隊伍!

更何況,如今曹操不過佔據一州之地,劉奇用堂堂正正的實力,就能毫無懸念的碾壓曹操,又何須耍那麼多小手段,到時候徒惹天下人笑!

果真,陳羣的猜測沒錯,到了建安十四年正月,東夷幾個部族爲了熬過寒冬,因爲物資的問題起了衝突,曹操毫不猶豫的連通幽州一衆世家豪族,上表表奏東夷校尉麴義尸位素餐,難以擔當東夷校尉重任,表奏公孫度爲東夷校尉,統管東夷諸部落!

建安十四年四月,烏桓諸多部落聯名上書,請求朝廷遣使調節烏桓與鮮卑之間的矛盾,而伴隨着這些到來的,還有曹操保舉族弟曹洪爲護烏桓校尉!

看到曹操這一連串的動作,劉奇明白,曹操這是怕了,而後劉奇更是沒什麼動作,直接遣人將這兩封奏表,快馬送到了冀州的張郃和麴義手中!

建安十四年六月,護烏桓校尉張郃遣使,邀請各郡烏丸部落會面,遼東屬國烏丸大人蘇延僕,右北平烏丸大人烏延,遼西烏丸大人樓班,緊緊團結在曹操周圍,可上谷烏丸大人難樓,身居上谷,緊鄰冀州、幷州,卻不得不前來!

除此之外,代郡烏丸大人普富盧、雁門烏丸大人阿堅、朔方烏丸大人那樓等幷州烏丸偕同一衆部落前來,共同聲援張郃,而在這些人背後,都是匈奴中郎將張遼的影子,也是朝廷對張郃的肯定!

上谷烏丸大人難樓難抵一衆幷州烏丸的強烈氣焰,勢單力薄之下,心中雖然偏向曹操,可難樓也清楚,如今朝廷若是準備對付自己這些不尊號令的烏丸部落,那率先開刀對付的,定然是自己!畢竟,只有自己距離代郡近,更何況,自己部落定居的地方,就是如今的上谷郡北邊,朝廷兵馬,要不了多久就能攻伐這些人!

而在張郃第二次邀請蘇延僕、烏延、樓班三人,被三人再次婉拒之後,張郃終於拋出了殺手鐗,和這些部落共同盟誓,開設榷場,公平交易,甚至許多物品,比起以前,還有了些許折扣,而張郃唯一的要求就是,所有物資,不許有一絲一毫落入樓班、蘇延僕、烏延三人的部落,在利益面前,這些人那裡還顧得了那些不願意來的部落,心中當下滿意至極,更何況,面對氣焰熾盛的幽州三大烏桓部落,這些人恨不得落井下石,將這些部落蠶食殆盡呢!

而難樓,在巨大的利益和一衆部族的威逼之下,無奈的同意了張郃這個要求,難樓清楚,自己既然選擇了張郃,那是時候,和三郡烏丸劃清關係了,畢竟,自己部落,大不了西遷,到時候就不信曹操敢對自己進行追逐!

有了張郃的成功,前來幫助張郃震懾一衆烏桓的麴義,自然也有不小收穫,尤其是有了上谷烏丸大人難樓的幫助之後,麴義終於打通了東夷的道路,溝通到了肅慎,或者稱挹摟的兩個小部族,黑水部和室韋部,這些小部族弱小,又是扶余的屬國,曹操看不上也屬正常!

麴義或許不算聰明,可面對如此大事,作爲暗中操持此事的郭嘉和冀州長史沮授,焉能不對麴義進行提點!有麴義出面作保威懾,再加上這些大商會都有朝廷的政治背景,一番連唬帶詐之下,麴義以付出自己半年俸祿的代價,給這兩個小部落賒了不少物資之後,這兩個小部落已經對麴義感恩戴德了!

而有朝廷暗中操持,麴義心中清楚,要不了幾年,這兩個部落,就會成爲整個東胡部落之中變化最快的部落,到時候,整個幽州塞外真的就亂成一團了,而亂中取勝,纔是最好的機會,就是不能動手,不過花費一些錢糧,惹得那些異族胡虜自相殘殺,豈不快哉!

到了這個時候,麴義才發現,有時候,用腦子殺人,遠比用手中的刀殺人,來的更爲讓人癡迷其中!而作爲覬覦自己東夷校尉的曹操,麴義早就磨刀霍霍了,當年我能打敗公孫瓚,今日我就能打敗你曹操!

更何況,麴義明白,劉奇能將這封表文送到自己手中,就是對自己最大的信任了,士爲知己者死,能得到那位如此信任,自己還有什麼理由不效死呢?

第四百六十五章 將軍,你莫不是個傻子?第八百七十九章第一百六十八章 蠻人攻略之湘鄉之戰第五百七十八章 謀巨猛將可封疆第一百四十二章 荊南亂起第四百六十五章 將軍,你莫不是個傻子?第五百六十六章 達濟天下窮善身第六十四章 攻城第七百四十四章 劉奇的大算計第一百八十九章 張允的秘密第三百六十一章 郡丞甘寧第七百四十三章 魏諷的求活之路八百一十四章 右軍師荀攸第九百一十八章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儒之謀第八十章 劉岱之死第六十一章 詐死?第七百七十九章 黨外有黨,黨內有派第四百四十九章 來自襄陽侯的逼迫第一十三章 謀李豐第七百八十八章 好壞參半!孰好孰壞?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甘心的蔡瑁第三百九十三章 但有猛將與州郡共存亡第五十四章 劉奇遇刺第六百一十三章 人道如天可長存?第五百六十章 將軍卻死廟堂謀第一百三十五章 賈詡單身說四將第四百五十四章 聰明人都倒戈了第六百三十七章 小人自有小人謀第六百四十四章 故佈疑陣唬孟德第六百八十八章 平羌自有平羌策第七百九十六章 被逼降的臧霸第一百七十三章 進攻江夏羣賊第八百七十一章第一百六十九章 蠻人攻略之劉奇被困第二百零二章 馬生與異端邪說第九十七章 陰修第八百二十四章 識趣孔融,滅門命案第四百四十四章 軍事學院的狂想第三百五十四章 調教呂布第一百三十二章 荀公達提劍闖帥帳第八百八十二章第七百三十四章 水鏡先生的冷水第八百零五章 大計第六百七十章 衆望所歸劉子瑾第二百零一章 嚇瘋張羨第七百八十四章 閻象對策論龐隱第七百八十二章 驚雷乍起第六百二十章 可憐鼠輩殊輕敵第一百八十九章 張允的秘密第八百二十六章 決定孔明生死的時刻第一百一十五章第五百五十八章 羌人白骨築高樓第一百三十六章 蠻人攻略之反攻計劃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儒豪言鎮蒯越第九百一十五章第七百五十七章 灑脫的管寧第六百三十二章 虛實難查憂難平第七百八十七章 人性本善?人性本惡?第七百七十一章 樑王之死第五百九十七章 未曾殺人先折戟第七百三十七章 夭折的荒唐詔令八百一十四章 右軍師荀攸第七百九十六章 被逼降的臧霸第六百五十三章 虛虛實實爲王道第四百四十九章 來自襄陽侯的逼迫第八百一十九章 恕臣不受嗟來之爵第九百零九章第七百八十六章 大行動的開始第七十二章 黃夲奔降第四百七十九章 而我就是這種絕世奇才!第九百零四章第九百零五章第五百九十九章 雲遮月影水更渾第八百六十章第一百零三章 王凌六百四十三章 帳中卿臣戲王烈第三百五十五章 呂布破繭第八百三十三章 京畿瑣事非小事第三百三十八章 踏平費氏第六百六十一章 劉玄德孤身入交州第六百六十一章 劉玄德孤身入交州第五百二十一章 曲徑通幽處,鐵杵磨成針!第六百九十一章 壓倒韋端的最後一根稻草第七百九十一章 黃忠掛帥,各自算計第七十六章 六勝六敗論第一百三十六章 文和計兵逼長安第二百二十一章 去留肝膽兩崑崙第七百七十八章 出人意料的班師回朝第一百零六章 神秘李儒第八百八十四章第一十二章 特殊的軍令狀第三百四十五章 雲逸的江湖手段第七百三十二章 馬騰的手段第三百五十章 心懷天下則算計天下第五百一十七章 天地混沌如雞子,而陰陽定之第二百三十章 譎詐水壹反被詐第一百三十六章 蠻人攻略之反攻計劃第六百九十三章 比武招親第一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