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生死時速

在軍政之事上,曹丕以往對司馬懿都是言聽計從。但這次,他對司馬懿攻打潼關的建議卻明顯表現出了懷疑之情。曹丕當着衆臣的面問道:“太師啊。汝是不是忘記了潼關是何等一座雄關固壘,而且潼關之前還有張遼軍的大營。別說潼關了,此前張燕領着數萬大軍也就堪堪將張遼擋住。現在要他攻下潼關,這不是白日做夢嗎?”

司馬懿卻自信滿滿的回道:“陛下放心,樑軍的兵力某反覆估算過。他們全部能調用的戰兵,也就是所謂常備兵團,即使在不農不桑,全民動員的情況下,最多也就十萬出頭。現在僅南陽就有五六萬這樣的樑軍戰兵。在加上他們還需在化外番地以及豫章,江夏,晉州等邊防要地屯守這樣的戰兵,所以他們在潼關的人馬不會有多少。即使人數很多,但相當比例肯定是戰鬥力頗弱的屯墾兵。按照此前的軍情,弘農的張遼軍也就萬人上下,現在又抽調了五六千兵馬去了潁川。那麼應該只剩下四五千人。而夏侯淵並張燕還有三萬人馬,接連攻下樑軍的弘農大營和潼關應該不成問題。”

看到曹丕還在猶豫,司馬懿又補充道:“我們若不這樣做,而是將全部可調用的兵馬去增援方城。這些援兵趕到方城時,方城萬已經被攻破了,號稱十萬的樑國大軍從方城涌入中原,我們這些援兵不是正好送到對方的刀口上了嗎?而且那五千上下的樑軍孤軍也用不着數萬大軍前去圍剿。他們若是頓兵在方城城下,幾千人馬就能將他們擊潰。”

司馬懿一席話不僅將曹丕說的心服口服,滿殿的文武重臣也不住的點頭。此時曹丕心中已做出決斷,但他口中還是故意道:“衆卿覺得太師此議如何?”

曹丕話音剛落,立刻聽到一個聲音響起:“陛下,臣也附太師之議!”,曹丕擡頭定睛一看,原來是自己的叔父曹洪。

“好,就按太師之策。朕詔令夏侯淵合張燕的三萬本兵馬,除調撥出兩千戰騎增援方城外,其餘兵馬全力進攻,務必短期內擊潰弘農之敵,攻取潼關!”

……

夏侯淵在數百親騎的簇擁下衝入了樑軍弘農大營,跟在他們後面的是魏軍的滾滾鐵騎洪流。他們在闖入兩軍大營時,沒遇到任何抵抗。

對此,夏侯淵並不感覺奇怪。因爲此前就有魏軍斥候來報說,經過連晝連夜的監視打探,發現樑軍大營似乎已沒有什麼人了。緊接着他就收到了從鄴城發來的曹丕詔令以及司馬懿的書信。夏侯淵不敢再猶豫,親自帶着所有戰騎衝向了樑軍大營,一探究竟。

衝進樑軍大營的夏侯淵和他的親騎連續挑了三座營帳,裡面果然空空蕩蕩,連個人影都見不到。他立馬當場,自言自語道:“果然被司馬懿說中了,樑軍確實在潼關方向上沒多少兵力了。撤兵卻不拔營,就是在故弄玄虛,隱藏他們兵力已十分薄弱的劣勢。”

續而,他猛然想到,若讓這大營中剩餘的樑軍安全撤回潼關,與潼關原有守軍合兵在一起,自己攻克潼關的難度豈不大大增加。想到這,他立刻吩咐身邊的副將,讓他回營等張燕的部隊到達後,合兵直撲潼關。而後他又對令兵吩咐道:“傳令,全軍繼續追擊逃竄之敵,儘可能的在他們退入潼關之前殲滅他們!”

近萬魏軍鐵騎在黃土地上騰起遮天蔽日的滾滾黃塵。他們快馬加鞭,從清晨追到日落,樑軍的身影總算出現在夏侯淵的視線中。對方皆是騎着怪鳥的步卒,這正是魏鋒那支軍團。本來魏鋒應該是和張遼一起去襲方城的。但是張遼還是對潼關放心不下,就讓他留在大營中,迷惑住魏軍一兩日後便撤往潼關。

見到敵蹤的夏侯淵就如同見到獵物的虎狼,他一邊興奮的喊叫道:“兒郎們,加把速度,我們追上去,就能全殲他們。”一邊在馬屁股上又多抽了兩鞭。但是他的興奮之情隨即消退下去,取而代之的是焦慮之情,因爲潼關這道雄關的輪廓也出現在他的視野之中。

夏侯淵近萬騎以極限速度向魏鋒的鴕鳥騎兵衝來。坐在鴕鳥上飛奔的魏鋒手心背心也全是汗,潼關已近在眼前,但是身後騰起的滾滾黃塵也越來越近,那萬馬奔騰之聲已如同夏日奔雷般清晰可聞。

樑軍的這些鴕鳥只能當做純粹的運輸工具使用,無法騎乘在它們身上作戰。若是在這荒野之中,讓魏軍鐵騎追上,那麼他們只有一個下場,就是全軍覆沒。

雙方越來越近,當魏鋒的鴕鳥兵距離潼關還有三四里時,後面的魏軍鐵騎距離他們已不到百仗距離了。就在這關鍵時刻,潼關的城門突然打開了,吊橋放下。一乘接着一乘的雙馬牽引的兩輪戰車從城中疾駛而出,這些正是魏軍鐵騎的夢魘---長弓戰車。

重箭挾帶着嗖嗖的破空之聲射來,衝在最前方的魏騎應聲倒下近去三十人,這命中率實在是驚人。這些長弓戰車中卻還混雜着一個騎馬弓射,鬍鬚花白的老將。此人正是黃忠,現在他和典青是唯二能在馬背上使用長弓的人。只見黃忠彎弓放箭,箭箭無須發。

此時,夏侯淵的軍令還未完全傳達下去,魏軍騎隊未完全散開。好幾匹倒地的魏騎,又將後方來不及規避的戰騎絆倒。整個騎隊頓時出現了一些混亂,速度也爲之一頓。

雖然幾十人的傷亡對於近萬戰騎來說,實在算不上什麼。但黃忠等三十餘人的箭矢連續不斷射向這些魏騎,他們的射速能達到每五息一發,短短兩三裡的路程,他們就能射出五六百發重箭,殺傷了數以百計的敵騎。而且是誰跑在前面就射殺誰。實際上讓魏軍的追擊速度大大降低。

夏侯淵眼睜睜的看着鴕鳥兵和那些長弓戰車安然退入潼關,而後城門被重新關閉,吊橋吊起。而此時,他距離潼關僅幾十仗距離。

第177章 攻城,守城第601章 宛城爭奪戰第100章 奔逃第549章 速攻之策第023章 西進,西進第383章 不翼而飛第641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735章 馬韓五十四邦第1008章 大逃殺第630章 冰城難克第1003章 女奴邦妮第701章 鎮西將軍第1090章 價格大戰第078章 夜斬第694章 人海對決第121章 入長安第145章 叛將第105章 鐵甲“巨人”第133章 曹操的應對第829章 月牙堡激戰第086章 以信立於天下第602章 西門對陣第540章 向西突圍第897章 夜襲貝魯特第836章 孤軍被圍第593章 四面楚歌第527章 閃電攻城第484章 有備而來第372章 金城之圍第620章 血海人山第919章 敵人的默契第1036章 戰鬥意志的問題第136章 連擊第106章 羽化第816章 差點完工的長城第437章 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第307章 自作主張的石彪第1101章 奧勒良的請求第1050章 自由的代價第436章 奇怪的靜默戰爭第632章 質疑的目光354章 不吃鹽也不吃糧的人第1098章 西方學不了東方第938章 關門烤狗第949章 塔爾圖斯防線第621章 腸子都悔青了第907章 最不可能受襲的方向第1112章 互相之間不一定是朋友第322章 及時雨第655章 少年鄧艾第440章 相遇在阿姆河第199章 猜忌第400章 安達曼海的控制權第1035章 擴編的大軍團第554章 魯山城第034章 堅硬的塢堡第1021章 金幣的奧秘第874章 火海灰燼之下第516章 老陰山第559章 虎困南昌第390章 北口第1147章 慌亂的撤退第696章 破牆而入第1042章 挺進西西里第868章 “自殺式”攻擊第607章 都猜錯了第1073章 故伎重演第408章 軍事之外的考慮第052章 暴力迎親(求推薦)第576章 黃天蕩第136章 連擊第243章 尋找王木拉第151章 遇阻第339章 不設防的島嶼第1084章 有出無進第195章 決意速戰第1070章 一魚兩吃第1058章 摩梭利斯的算盤第837章 石臺之戰第804章 破關而入第105章 鐵甲“巨人”第968章 隔海對峙第1076章 拋棄第793章 憑空出現的浮橋第111章 前夜第1114章 軍令狀第451章 從南麓潛入第095章 決戰前夕第1100章 西西里學院和亞歷山大圖書館第479章 蹦極的心情第316章 征服者第593章 四面楚歌第211章 維京式突襲第701章 東狩瀛洲第682章 翻滾的戰車第756章 半潛船第434章 越國守軍中的生番第524章 眼見爲實第1047章 不自由毋寧死第285章 坐觀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