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章 和談

連續多日晴熱天氣後,一場突如其來的傾盆暴雨將整個宜城籠罩在水幕之中。

府邸之中,劉表一直呆望着堂外如瀑般的水簾,似在思緒什麼。陸續進入堂來的幕僚,將領都沒讓他扭頭看一眼。

這幾日,敗績相繼傳來。蔡瑁也同樣攻襄陽不克,而且被馮宇親率的援軍大敗而回。兩千兵士收攏後,只剩千人不到,這還是馮宇“開恩”,沒有對荊州潰兵斬盡殺絕的結果。

緊接着,蒯通也帶來了巫縣失陷的消息。不過這對於劉表不算個太壞的消息。

前些時日,爲了照顧到蒯家的情緒。劉表不情願的派出兩千兵士去增援巫縣。走到半路,巫縣已失守,這一戰自然不用再打了。

另外,孤懸在外的巫縣對於蒯家很重要,對於劉表或荊州而言,卻並不是非常重要。畢竟,荊州還有來自江東和嶺南的鹽源。

只到侍衛提醒道:“主公,人都到齊了。”劉表方纔回過頭正視着滿堂文武。還沒等他發話,蔡瑁從自己位置上站起,來到堂下,跪伏着對劉表說:

“屬下攻襄陽不克,損兵折將,實乃有負主公重託。請主公責罰!”

劉表面無表情的說道:“蔡瑁,起來吧。這不怪你,那馮宇確實厲害。短短時間就鯨吞了漢中東三縣,還拿下了巫縣。儼然成了雄據一方的霸梟。你們攻不下襄陽也就不足爲奇了。”

旁邊還纏着繃帶的文聘,臉上起了一絲不易察覺的變化。荊州軍在襄陽的大敗,他當然也不願意看到。但蔡瑁之敗畢竟爲他找回一些顏面。

當劉表最後提到巫縣時,蒯越臉上也明顯動容。而後從自己的席上來到堂下,對劉表禮道:“請主公撥越兩千兵馬。越在此誓言,定爲主公奪取那襄陽塢堡,以雪我荊州之辱!”

他心裡明白,劉表此前發兵救援巫縣已是仁至義盡。他不可能再要求劉表發千里之兵,去爲他蒯家奪回易守難攻的巫縣。所以他在這裡只提襄陽的戰事。

劉表嘴角浮現出一絲苦笑,搖搖頭說:“異度啊,我們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與馮宇在北邊再耗下去了。”

聽了劉表的話,衆人都擡起頭,將目光投向了他。知道他將做出一個重大決策。劉表繼續說道:

“據細作來報,南邊長沙孫堅和不尊朝廷詔令的叛逆王睿近日都有異動跡象,極有可能聯合起來。他們若真狼狽爲奸,那我們就麻煩了。前幾日,去江夏試圖說服黃祖的使者也吃了黃祖的閉門羹。已在江夏被晾了多日。所以我們的精力都必須轉到這幾面來。”

說到這,劉表停住話語,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湯。蔡瑁耐不住性子,接過他的話語問道:

“主公可是要就此退而求其次。放棄襄陽,脫離與馮宇的接觸,轉而在宜城北面要衝處設置營壘?”

劉表放下茶碗,點點頭,突然放高聲調說:“不僅如此。本使君還要派人出使筑陽,與馮宇談和。爲了荊州的長遠考慮,我們必須如此。所以表在這裡請諸君放下私人恩怨,多從我荊州角度加以考慮。”

堂下文武果然不出劉表所預料,開始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起來。但劉表話已至此,包括蒯越在內,並沒有一個人明確提出反對意見。剩下的就只有派誰去出使筑陽的問題了……

夏末,樹上蟬鳴依舊鼓譟。馮宇頂着炎炎烈日在軍營中觀看了投矛槍盾兵們的操演。

他們訓練達標的要求是,帶助跑的情況下,可將矛槍投擲二十五仗遠,可命中十仗外的人形目標。原地持大盾投擲,則要求矛槍能投到五仗之外,命中人形目標。

最後,馮宇即興讓這些投矛槍盾兵來了一場投矛比賽。優勝者甚至能在助跑的情況下將槍矛投射三十仗遠,接近弓箭射擊距離。

訓練結束,正當馮宇和兵士將校們一起同飲酸梅湯時。馮宇的親兵侍衛來報,說是南陽太守,宛城張諮來了…

馮宇見到張諮,便笑問道:“可是宛城的食鹽用完了,太守急着要某來兌現諾言了。請太守勿慌。待秋風一起,便有大批食鹽運來。”

張諮滿臉堆笑的說:“哪裡,哪裡。吾豈能不信任君侯。吾已得知君侯雄霸漢中東三縣和鹽泉巫縣,豈有擔心君侯兌現不了諾言之理。今日,某不是爲這鹽巴而來的。”

“哦,那太守今日來爲何事?”馮宇略顯疑惑的問道。

張諮依舊笑容滿面說:“吾此次前來,就是爲做個和事老。想爲君侯與荊州劉使君間的罷兵言和穿個針,引個線。”

馮宇臉色微變,說:“某並沒有有意與劉使君爲敵。與其刀兵相見,實乃被迫無奈之舉。某自當是願意講和,但和不和不在於本侯,而在於荊州方面。”

張諮連忙說:“那是,那是。不瞞君侯,劉使君已有意與君侯講和。而且還專門派了使者前來。”

說罷,他就將身後一名赭袍綸巾的儒士介紹給馮宇說:“這位便是劉使君帳下別部司馬諸葛玄先生。特全權代表劉荊州來與君侯議和。”

馮宇聽到【諸葛】二字,心念一動。而後再仔細一回憶三國曆史,這諸葛玄好像是歷史著名人物諸葛亮的親戚。

行完禮的諸葛玄,心中正疑惑對方面目表情爲什麼有了細微變化時。馮宇已經轉過神來,神態如常的向諸葛玄還了一禮,又寒暄客套了兩句。

但在沔水東北的南陽平原上,兩家都可以進入,筑陽軍也不能在虎頭山沔水東岸阻攔荊州軍進入南陽平原。只是他們進入南陽平原後不得渡河到沔水南岸。

南陽平原上的那些廢城地盤,自然就是誰先佔了就歸誰。不過當下,這兩家誰也沒精力和興趣去佔這些荒廢的城池和土地。

兩人談妥,立字爲據,張諮還做了見證人。末了,馮宇擺下宴席款待張諮與諸葛玄。席中,馮宇有意無意的問起諸葛玄家人親族情況,方知他還有一個堂兄諸葛珪正在泰山郡任郡丞,而這個諸葛珪正是諸葛亮的生父。

第224章 蜀江狙擊第497章 試探第1110章 不出所料第837章 石臺之戰第073章 成皋虎牢第597章 厲兵秣馬第407章 聲東擊西第856章 大軍出征第793章 憑空出現的浮橋第472章 突變第139章 典氏兄弟第302章 烏雲壓城第1151章 頓兵拜占庭第548章 青龍偃月第369章 馬騰之死第587章 夜襲藏龍島第627章 少年的心智第900章 步步爲營第745章 夜戰不彌第337章 長白雲之島告各位書友,本書會完本第382章 苦差第045章 蔡氏父女第746章 難纏的對手第988章 嚇人的霹靂彈第928章 橫掃第773章 偷襲對馬島354章 不吃鹽也不吃糧的人第759章 海上攔截第394章 飛鷹奪城第323章 雪中炭第866章 不現實的決定第574章 又回到原點第831章 阿姆河左岸第478章 虎走狼來第005章 豫州典氏第1045章 悲壯激昂的反叛軍第237章 南征的少年第193章 諸蠻北遷之謎第050章 躲在牀榻下的人第034章 堅硬的塢堡第239章 空襲大蛇口第643章 極速神兵第840章 安然脫困第624章 山間伏兵第013章 二十多歲的家主第325章 頹廢之人第586章 搜索第700章 舉薦鄧艾第428章 狼狽而行第831章 阿姆河左岸第310章 戈壁之北第429章 疑神疑鬼第549章 速攻之策第344章 千人斬第376章 西出玉門第857章 當機立斷第205章 剎帝利將軍的野心第322章 及時雨第475章 意料之外第646章 右城血戰第219章 火船破圍第084章 夏日下的筑陽城第226章 法正入南中第900章 步步爲營第1109章 局勢初定第138章 無必要的出擊第647章 二擒徐晃第601章 宛城爭奪戰第087章 隔江觀虎鬥第1060章 白旗第739章 宛若迷宮第806章 平定瀛洲第026章 真真假假序章一 洛陽城中,兩世之人(可跳過閱讀)第602章 西門對陣第328章 海島逃殺第680章 決戰前夕第692章 大戰開啓第108章 長安城中第755章 淺海第873章 昂貴的希臘火第577章 輕騎步戰第639章 兵行險着第427章 襲佔吳哥第1150章 奧勒良的北伐第126章 令諸侯第763章 洞窟殺戮第357章 猛獁騎兵第1090章 價格大戰第1031章 西西里傭兵第406章 樑軍來了第991章 執政官署的大印第124章 意欲遷都第478章 虎走狼來第385章 同族第412章 坦賈武爾的宮廷第516章 老陰山第096章 駐顏之術第760章 總攻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