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甘寧的水師

建安三年的冬天。整個大漢王朝的疆域中的平民百姓,雖然都還缺衣少食,流離失所。但他們絕大多數都不在爲兵禍所害,整個天下基本安定下來。

在春節來臨之前,退守幷州上黨定襄的袁尚就被曹操攻滅。只有退守幽州一角的袁譚還在苦苦支撐,不過在公孫度與曹操的南北夾擊下,他也時日無多。

樑國百姓過了一個相對溫飽的春節後,迎來了建安四年的春天。還是春寒料峭的時節,馮宇接見了一位從荊州來投奔自己的人。

自當年討袁戰爭開始,天下投奔馮宇的豪傑壯士何其多,馮宇不可能每個人都親自接見。但這位卻很特殊,因爲他的名字馮宇耳熟能詳---錦帆賊甘寧甘興霸。

馮宇故意裝作不熟的問道:“這位壯士,天下諸侯英雄如此之多,爲何要投孤的麾下?”

甘寧答道:“就憑大王能親自接見某,就證明某沒看錯。實不相瞞大王,自前年大王與袁術大戰九江時,某就有意來投。只是家中老母過世,不得先行守孝。守孝期滿,就此前來投奔大王。”

馮宇哈哈一笑道:“錦帆賊甘寧甘興霸,其實孤已知汝的過往事蹟。”

甘寧聽到這,臉一紅道:“慚愧,昔日爲賊一事,還請大王海涵。”

“無妨,英雄不問出處。如今汝投我樑國,正有一件要緊的事可以委任於你。我們樑國打算組織一支專門的水師軍團,由你來擔任指揮使。”

甘寧有點受寵若驚,又有點疑惑的問道:“專門的水師軍團?某知道樑國有種特別的水師軍旅,用一種無甲板的敞口寬底船,航行於任何山川江河間。大王可說的是他們?”

馮宇搖頭道:“非也。那並非真正的水師。他們是以船舶爲載具做突襲之用,戰鬥一般都還是發生在岸上。我說的專門水師,是主要用於在水面作戰的部隊。當然,這個專門水師也需要有兩棲作戰的能力…”

甘寧聽了又是一頭霧水:“兩棲作戰???”

馮宇只好耐心給甘寧簡單講解了下現代海軍的常識概念。

甘寧拱手作揖道:“多謝大王賜教。甘寧懂了,這專門的水師軍團就是以船爲根基的部隊,主要用於水面船戰,且能以船隊水道爲根據對陸地發起攻擊。”

這個時代的水師與後世的海軍,有着迥然不同的差異。水師只是步騎的一種輔助,平時只有船工,沒有配置水戰戰兵。戰時主要是爲步騎提供運輸。水面做戰,也主要是以裝載在船上的步卒來承擔戰鬥任務。

從某種意義上說,水師只是一種臨時部隊。船隊配置上兵士就是水師,兵卒登陸離開後,又變爲與民船船隊相差不大的船隊。

甘寧能憑馮宇簡單的三言兩語,就將這些概念弄清楚,讓馮宇很是欣慰,點頭稱讚道:“然!”

……

建安四年,又是一個陽春三月。宛都的大漢天子劉協親政了。他親政後的第一件事,便是召集天下九大王侯齊聚南陽,欲效仿周天子會盟諸侯,以及漢高祖白馬盟誓,來鞏固漢室之天下共主地位。

鄴城,魏王府。

曹操拿着朝廷的詔令向殿下衆臣問道:“諸卿,天子親政,召孤入京,汝等認爲孤應該是去呢還是不去呢?”

有人立刻應道:“王上,汝何必以身犯險,我們大可不必理會漢室。”曹操一看,原來是華歆。

荀彧卻立刻反駁說:“天子詔令,豈能不去。那樣豈不是給其餘諸侯落下口是實。”程昱也贊成的說道:“臣附議!”

曹操擡眼看向郭嘉,問道:“奉孝,你看呢?”

郭嘉咳嗽一聲說:“如今天子詔令,王上只能去。王上的實力還不足以到能違抗天子詔令的地步。雖然王上的實力在諸侯中首屈一指,但若王上不奉其餘諸侯都願意奉的詔令,那麼漢室天子就有籍口,會集其餘諸侯討伐王上。即使天子不這麼做,我們也在諸侯中犯了衆怒。至少周邊諸侯都會加緊備戰,提防魏國。”

曹操聽完郭嘉的話,沉默的點了點頭。郭嘉又繼續說道:“但爲了以防萬一,王上還是得有所準備。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冊立世子,確定王儲。這樣居心叵測之人知道後,也會放棄毫無意義的陰謀行動。而且臣料定,其他諸侯也必定會如此做。”

曹操聽完郭嘉的話,眼珠一轉道:“奉孝言之有理,可這確立世子之位,實難決斷。容孤再思慮些時日。”

此時,堂下魏國衆臣已是議論紛紛,從小聲交頭接耳演變成喧譁之勢。圍繞着是曹操幾個兒子,應該由誰來充當世子爭論不休。

曹操不耐煩的一揮袖袍道:“散朝!”

……

壽春城府衙,也就是袁術舊皇宮中。劉備也正與一衆幕僚將領密謀着。

張飛瞪着一雙銅鈴大眼說道:“大哥,莫再猶豫了,乘那呂布去參加天子朝會之機,奪回咱們的徐州。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二哥,你說是不是啊?”

關羽則在一旁微閉雙目,手捋長髯,默不作聲。

劉備立刻駁斥道:“三弟糊塗,某以仁義爲根本。豈能乘呂布去朝會會盟之機奪他的徐州。”

簡雍苦笑一聲:“這呂布是天子親封的彭城侯,天子明詔他主管徐州一方。而今又是奉天子明詔前去南陽朝見會盟。我們若此時取他的徐州,那就是坐實了謀反之罪。到時,天子一道詔令下來,南邊的孫策,西邊的馮宇,北邊的曹操會立刻向我們撲殺而來…”

此時,劉備突然喝道:“不錯,我劉備敗亡倒是小事。如此某豈不成了亂臣賊子!三弟斷不可再有此言。”而後,他又放緩語氣說道:“徐州,某終究是會取的,但不是現在這個時候。我們還要等機會。”

第219章 火船破圍第181章 四王四公一侯第022章 特殊交易第124章 意欲遷都第581章 糧食問題第909章 東面戰事第534章 總攻在即第512章 李代桃僵第288章 交情第621章 腸子都悔青了第041章 發火了第384章 鐵勒人第963章 時間換人命第691章 犀銳重騎第737章 萬蟻噬蛇第716章 東青州刺史第385章 出奇制勝第749章 梭子船第443章 分肥羊第538章 入甕第620章 血海人山第1095章 馮宇的目標第385章 兩河之地第379章 青龍偃月鐵蒺藜第423章 飛過去序章二 馮氏府邸,浮現的數據(可跳過閱讀)第434章 越國守軍中的生番第165章 不爲所動第824章 水網第098章 席捲漢中原第294章 生番充軍第360章 兩種雪橇第761章 形勢比人強第292章 領軍百餘人的大將軍第790章 水陸封鎖第1112章 互相之間不一定是朋友第948章 輕兵疾進第913章 波斯府大都督第577章 輕騎步戰第928章 橫掃第769章 輕兵疾進第257章 火海第181章 四王四公一侯第623章 方城難回第592章 虎毒食子第845章 北線戰局第385章 兩河之地第1109章 局勢初定第866章 不現實的決定第1125章 自作主張第1127章 委屈求全第806章 平定瀛洲第418章 南下的第一艦隊第380章 連環突襲第898章 生擒哈薩爾第944章 沙漠大決戰第693章 錯誤的判斷第473章 樑王反了第506章 窮追不捨第314章 狼牙修與幹陀利第693章 錯誤的判斷第765章 秦韓和濟州島第673章 壯丁第457章 郝彌羅的第三王朝第421章 激辯第787章 拖延第185章 王庭之變第1116章 槍林箭雨第921章 決勝高加米拉第368章 斷臂求生第982章 典青的心理戰第735章 馬韓五十四邦第899章 酷刑第816章 差點完工的長城發個單章說明下第826章 綠洲領主的不速客第737章 萬蟻噬蛇第1026章 不能動的近衛軍團第045章 蔡氏父女第785章 須惠町第468章 貴霜輓歌第107章 雙喜臨門第430章 取而代之第540章 向西突圍第494章 夜襲宛城第055章 追兵第077章 尾巴第047章 惆悵的呂布第002章 蒯氏商隊第898章 生擒哈薩爾第263章 羅馬弩炮與,希臘,傭兵第1049章 有棗沒棗先打一杆子第477章 遵令不奉詔第749章 梭子船第200章 蕞爾小邦第1016章 暗中觀察第692章 大戰開啓第953章 釣魚第753章 幹票大的第155章 長江水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