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九大諸侯

建安三年的春天,天下大勢已定。

袁紹兵敗身死,他兩個兒子還佔據幷州幽州各一小部地盤,但被曹操擊滅是遲早的事。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中,除了袁紹,袁術出局,還有許許多多的中小割據勢力相繼出局。

若不算袁紹兩個兒子,太行山中的黑山軍。馮宇的系統面板上還剩遼東公孫度,涼州馬騰,益州劉焉,交州士燮,江東孫策,荊州劉表,徐州呂布,中原曹操,以及馮宇自己共九股勢力。

徐州呂布?馮宇對這個疑惑了很長時間,派出暗諜細作前往徐州打探,方纔大致弄清怎麼回事。原來陶謙病危,已將徐州刺史“讓”給了呂布。當然,這個“讓”並不是那麼心甘情願,而是不得以爲之。且是個策略。

早年,陶謙接納呂布,就是爲了讓呂布能制衡劉備。劉備當年帶兵入徐州抗曹,很快就以其高超的人際交往天賦,在徐州官宦以及士族子弟中收攏住人心,結納起自己的黨羽和勢力。

那個時候,陶謙就明白,自己這刺史之位是傳不到兒子手上了。自己硬要這麼做,就是害了自己的兒子。他在有生之年坐穩自己這位置就算不錯了。正因爲這個原因,他才痛快的接納沒有諸侯願意收留的呂布。

呂布也很快在徐州培植起自己的勢力,不過他的勢力主要是來自徐州本地軍伍。呂布的夫人嚴氏病故後,他甚至娶了徐州軍元老曹豹的女兒爲妻。

袁術滅亡後,九江郡壽春以東的部分都劃分給徐州。陶謙根本要不需要這麼多地盤,他只要地盤上的人口,於是便讓劉備將民衆移入徐州。

但劉備豈能錯過如此大好機會。他並沒有按着陶謙的吩咐做。而是以九江民衆故土難離爲理由,將八九萬戰亂後的剩餘人口集中在壽春,陰陵、西曲陽三城。

這陰陵、西曲陽緊靠徐州的下邳國,將民衆集中到這和遷移到徐州又有什麼兩樣?而且這些人口大多不是九江郡本地人口,本身就是北方下來的流民。不存在什麼故土難離。所以明眼人都看的出來,這不過是劉備爲自己經營地盤的藉口。

劉備並沒有因爲有了自己的地盤,就放棄徐州。他依舊名義上是陶謙的屬下,繼續籠絡徐州各個階層的人心。但他畢竟長期呆在壽春的袁術故皇宮中,因此無法時刻對徐州遙治。

這樣就給了呂布一個機會。陶謙病危時將徐州印綬交到呂布手中。反正對陶謙而言,交給誰都一樣。相對而言交給呂布更有利些。因爲若是將劉備召回,駐防徐州的徐州軍呂布軍肯定會有所動作。

那樣難免一場內亂,禍及陶謙家族自身。相反交給呂布,即使劉備不服,不過是造成淮南三城與徐州的分裂之勢。

即使日後,劉備武力壯大,利用他在徐州內部的勢力,裡應外合將呂布趕出徐州,那也不會對他陶家造成滅頂之災。他陶家還是能在徐州做個富家翁。

劉備知道此事,自然是惱怒不已,但他不動聲色。因爲他知道,呂布拿得走徐州印綬,卻拿不走徐州的人心。

劉備甚至都沒如陶謙所想的那樣,擁兵割淮南三城自立,反而依舊以徐州掾屬自居,甘願名義上爲呂布下屬。

……

宛城,皇宮朝陽殿。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山呼之聲轟然而起。羣臣在鋥亮的地板上,向天子劉協行三叩九拜君臣大禮。

劉協伸直衣袖,手掌攤開,表情肅穆的說道:“諸卿平身。”他已長成少年,還有一年不到的時間,便是他親政的年齡,也是他同齡人行冠禮的年齡。

諸臣從地板上起身列於兩側,開始陸續向劉協表奏各種事宜。

“啓稟聖上,反賊二袁皆已被剿滅伏法,首級已傳到宛都。”太尉楊彪首先稟奏道。

此事,羣臣自然是早已知道消息,但還是再次齊齊向劉協躬身做禮,轟然說道:“恭賀聖上,剿滅逆賊。大漢萬安!陛下萬歲!”

他們恭賀的時候,兩個木盒已被太監黃門捧上殿來,呈到劉協的案几之上。

木盒打開,自然是袁術,袁紹二人的人頭。都被石灰硝幹,那袁紹的人頭顯然被火燒焦過。劉協厭惡的揮揮手道:“拿下去,懸掛宛都城頭出示衆。”

太傅朱雋立刻出列說道:“啓奏陛下,臣認爲還是將這兩顆人頭傳示天下諸侯爲好。以震懾衆人以此爲戒。”

太尉楊彪卻立刻反駁道:“不妥。要知道,攻滅袁紹袁術二賊,如今天下九大諸侯,每家都出過力。相反朝廷卻是未出一兵一卒。如今拿着他們剿滅的逆賊人頭,反過來去震懾他們。不僅達不到目的,反而讓他們感覺這是朝廷的威脅,而且是種滑稽可笑的威脅。”

堂下諸臣立刻就此分歧站隊,議論紛紛起來。事實上,二人的爭論表面上是如何處置兩顆賊首,實際上揭開了一個重大議題的帷幕。那就是如何確定二袁剿滅後,朝廷與九大諸侯的關係。

楊彪開口啓奏道:“陛下,此次爲獎勵諸侯的討袁賊之功,臣認爲應該給他們封王,封公,封侯,劃清他們的領地。”

此言一出,整個朝堂都安靜了下來。即使站楊彪的一派也震驚無比。要知道,自劉邦白馬盟誓,異姓不封王后。除去王莽篡位的短暫二十年,四百年間沒出現過一個非劉姓諸侯王。

朱雋自然是第一時間反駁道:“楊太尉可知當年高祖白馬盟誓之約?封賞諸侯可以有各種形式,又何必要給他們封王封侯,太尉這究竟是何意啊?”

第626章 並非貪心的人第382章 苦差第1102章 文明的種子第308章 智狙軻比能第290章 孔明述職第352章 詐降第056章 沒有馬的騎兵第290章 孔明述職第1087章 繼續玩第385章 出奇制勝第1025章 敏感時刻第290章 孔明述職第399章 荒島奪權第1064章 分兵奪糧第377章 王者歸來的戰車第1043章 墨西拿海峽第632章 質疑的目光第582章 郡主解難第532章 太史慈之冤第281章 江陵風雲(四)第350章 冬日奇襲第568章 風雨縹緲的臨江國第833章 馬超的反擊第373章 退卻的烏孫第108章 長安城中第968章 隔海對峙第699章 後路第1115章 意料中的遭遇戰第897章 夜襲貝魯特第286章 天子見皇叔第760章 總攻在即第989章 麻煩第292章 領軍百餘人的大將軍第416章 海灣伏擊第991章 執政官署的大印第826章 綠洲領主的不速客第347章 空中纏鬥第1000章 荒唐的任命第526章 無羽無形第1028章 要用人頭來立威第938章 關門烤狗第1124章 哈圖勒爾家族的苦衷第826章 綠洲領主的不速客第525章 兵臨合浦城第195章 決意速戰第363章 雪原決戰第324章 前朝餘孽第454章 氣孔第219章 火船破圍第383章 不翼而飛第616章 舉棋不定第898章 生擒哈薩爾第417章 解危第949章 塔爾圖斯防線第261章 浮城第434章 越國守軍中的生番第108章 長安城中第1017章 出人頭地發大財第1033章 風雲涌動羅馬城第591章 天女散花第1092章 風雲突變第482章 林海雪原發個單章說明下第1102章 文明的種子第041章 發火了第579章 試探性進攻第925章 堅城不破第1075章 誰中誰的計第1058章 摩梭利斯的算盤第008章 荒原上的不速之客(今日開始兩更,求票求票)第459章 密約第1071章 靈光乍現第604章 再圍宛城第595章 末路狂奔第221章 南安城下的血戰第983章 林茨哨所第578章 決死之城第226章 法正入南中第1028章 要用人頭來立威第946章 帝國內戰第1151章 頓兵拜占庭第648章 突襲潼關第575章 防賊放不了千日第687章 燒橋第448章 調動全局第325章 頹廢之人第298章 東海獵隼第030章 一邊倒的單挑(求推薦)第027章 奧區禁道第388章 無本退兵之策第537章 追蹤第1009章 扮豬吃虎第139章 典氏兄弟第731章 有信也得有義第186章 甘寧的水師第478章 虎走狼來第627章 少年的心智第357章 猛獁騎兵第1142章 馬耳他之圍第384章 誘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