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金雕遊隼

深秋,漢中平原已經完全成爲黃裡帶紅的成熟世界。除了待收割的莊稼地,漫山遍野的落葉喬木也紛紛飄蕩起枯黃或火紅的落葉。

曠野平原間的道路上,不時能見到大股行進中的軍隊。那是從漢中平原撤回東三縣的屯墾軍。當下,只有徐榮軍團屯守南鄭,但是徐榮軍團即將擴充爲滿編七營,而且漢中平原的本地屯墾軍正在編練之中。

道路兩邊的農田之中,農人們正在奮力的趕收着莊稼。隨着馮宇平定整個漢中平原,以及平原邊緣地帶的山區,這些漢中百姓終於將一顆懸着的心放回。

這場漢中爭奪戰持續的時間比較短,而且做戰雙方都知道維護民生和人口的重要性。因此除了張修撤出沔陽時,強制帶走的部分人口外,漢中的生產和人口並未遭受更多的破壞。

城固縣府衙內,馮宇在此召集本地官員進行了最後一次堂議。宣佈兩件事,其一就是將漢中東三縣另劃爲一郡—漢東郡,其二就是表趙嵩爲漢中郡太守。

城固縣的沔水碼頭,停着成百上千的船隻。若是沿沔水順水而下,普通民船也能夠勝任,並不一定需要維京戰船。

岸上,臨時搭建的營帳密密麻麻分佈着。這些營帳裡的大多數人並不是等待撤離的漢東郡屯墾兵,而是成千上萬願意去筑陽安居的流民羣體。

當下,流入漢中的流民一般有四個去向。一是如往年一樣投入到漢中一些豪強宗部的門下,充當他們的部曲。二是投報郡中的屯墾兵。三是由郡中府衙提供公地耕種,只需上納糧稅,無須上繳地租。

第四就是移居筑陽,第一批隨馮宇順沔水東下的有近萬人之多,預計隨後還有兩萬多人陸續前來。

若不是那些漢中豪強從中作梗,以各種手段阻攔要挾。那些已經投入到他們門下的流民,不少也會轉爲郡中屯墾兵,或是耕種免租公田,或是投往筑陽。

但馮宇還沒打算拿這些豪強開刀。因爲他和國相荀攸都認爲漢中之戰剛剛結束,自己在漢中平原上的根基還未扎穩,此時不宜再生動盪。只能靜待時機解決這一問題。

回到筑陽的馮宇利用系統廣建民居,開發農田,新增十座水力磨坊來提高糧食加工效率。用掉三張萬人收容卡,安置了陸續前來的近三萬流民,整個筑陽人口暴增到近八萬人。

新增的大量人口和提高的糧食加工效率,帶來大量可用的空閒人力。馮宇除了將徐榮兵團擴編滿員外,又新增了四個營以及部分特殊部隊。其中一個就是輕騎飛羽營,它的名字已說明這是支以騎射見長的輕騎部隊。

儘管馮宇的斥候兵亦能騎射,但術業有專攻,在騎射這一項上,斥候距離前者的水平還差的很遠。

馮宇來到筑陽南郊的一處山坳,這裡有一座新建起不久的府院,它就是獵鷹訓練所,或稱做鷹舍。鷹舍的人員給馮宇展示了兩個獵鷹品種,金雕和遊隼(獵隼)。

因爲獵鷹不屬於家牲家畜,所以初始,它們是筑陽侯國從外面採購而來,而不是鷹舍附帶的。儘管金雕和遊隼是中原地區最常見的猛禽品種。但在系統鷹舍中訓練出來的卻是精品,有着普通獵鷹所沒有的技能。

其中,金雕可用於戰場撲擊敵人,儘管他們直接殺死披甲戴胄敵人的概率很低,但卻有可能讓敵人喪失戰鬥力甚至行動能力。

馮宇仔細端詳一隻金雕,發現它爪趾上還佩戴了鋒利的金屬趾套。這一爪子下去絕對讓人吃不消。

那遊隼雖然不是戰鬥品種,最多起個騷擾作用或捕獵個小型動物,但它在戰場起的作用卻遠超過金雕,因爲它可以短距點對點傳信。

儘管鴿子也能傳信而且是長距的,但那得依賴鴿房這個中心。遊隼卻可在任意兩個相距不遠的位置間通信。

前提是兩個位置都得有會吹鷹笛的人,且鷹笛吹出的特有低頻音調能讓遊隼聽到。當然,如果有多個這樣的訓鷹人,那麼就可以像接力賽一樣讓遊隼逐段起落,從而實現長距傳遞信息。

儘管馮宇在系統資料中對此已有了解,但他還是有點懷疑這種通信方式的可靠性。不過,鷹舍的人員一番演示後讓他徹底信服。鷹舍人員還告訴馮宇,若是有一些更稀有品種的猛禽,會訓練出更加精銳的戰鷹。

比如有一種巨鷹,堪稱天下最大也是最兇猛的猛禽,生活在極南之地的一個海島上,若是將此物訓練爲戰鷹,那無疑是戰場上的大殺器。

後來馮宇查閱系統資料,方知那個島在原世界中被稱爲新西蘭島,那個猛禽叫哈斯特鷹,滅絕於公元六世紀。

自己要得到此鳥,首先需要個出海口,而後需要能跨洋航行船隻和水手。前者還是很遙遠的事,後者若系統不提供幫助,將是無法想象的事。

正當馮宇在鷹舍饒有興趣的欣賞着一隻只猛禽時,有親兵策馬前來,給馮宇呈遞上一封信箋。馮宇打開一看才知道,張諮昨日晚間病亡。他忙吩咐人準備,前往百十里外的襄陽弔唁。

……

參加完張諮弔唁的馮宇信步在新襄陽城的城頭漫步,如今襄陽城已經修復完畢,城中不止居住當初遷來的八千宛城民衆。而是有一萬五千人之多。

這些新增人口都是從袁術治下逃亡而來的宛城民衆。當初他們故土難離,選擇留在宛城,結果腸子都悔青了。

馮宇突然對陪伴他左右的襄陽官吏問道:“如今,對面袁術和劉表的戰況,你們是否瞭解?”

一名官吏答道:“啓稟君侯,這兩家戰局還是僵持不下。不過,袁術已將孫堅從豫州調到南陽,看樣子要與劉表決戰了。”

馮宇若有所思的說道:“哦?孫堅又回南陽了。”

第271章 連在一起的浮桶第1011章 錢的事就不算個事第1001章 皇宮爭議第067章 穰城鴻門宴第702章 見面禮第695章 大局已定第605章 決戰合意第665章 逐街逐巷第628章 大有可爲之地第127章 新都新氣象第601章 宛城爭奪戰第860章 駱駝鐵騎第700章 樂浪海中有倭人第1102章 文明的種子第220章 機動優勢第319章 袁紇部的圈套第937章 整宿折騰第1072章 還有個機會第489章 無信無義第328章 海島逃殺第983章 林茨哨所第266章 大幅後撤第954章 忙碌的騎兵第684章 一瓢冷水第465章 藍氏城血戰(下)第360章 兩種雪橇第452章 破關而入第314章 狼牙修與幹陀利第523章 絕境第177章 攻城,守城第943章 無地可退第393章 舍易求難第857章 當機立斷第091章 忠肝義膽第296章 孤城朔方第597章 厲兵秣馬第501章 料事在先第977章 紅頭髮第1155章 高盧之戰的序幕第989章 麻煩第427章 襲佔吳哥第315章 心花怒發第520章 奔波的誘餌第385章 同族第1068章 誆營第859章 血與火第1017章 出人頭地發大財第911章 四面圍攻第547章 虎爪山第358章 凜冬將至第1053章 安東尼的建議第140章 豫章太守第383章 不翼而飛第172章 巨大的口袋第897章 夜襲貝魯特第141章 天下大局第700章 樂浪海中有倭人第917章 硝第290章 孔明述職第1100章 西西里學院和亞歷山大圖書館第130章 分歧第424章 沙瓦底保衛戰第403章 魚死網破的新稅法第008章 荒原上的不速之客(今日開始兩更,求票求票)第349章 狗拉雪橇第710章 小試牛刀第151章 遇阻第1036章 戰鬥意志的問題第870章 首破駱駝鐵騎第418章 南下的第一艦隊第487章 捨不得用的鷹隼飛軍第373章 退卻的烏孫第195章 決意速戰第782章 三韓俱定第089章 非常道第133章 曹操的應對第126章 令諸侯第570章 老手段不靈了第571章 大小圈套第598章 銅雀臺第723章 來自海路的敵軍第062章 炮灰第224章 蜀江狙擊第949章 塔爾圖斯防線第515章 合浦海戰第217章 陷城第444章 以何爲界第386章 峽口狙擊第035章 一舉兩得第217章 陷城第631章 無法辨別的人頭第138章 無必要的出擊第693章 錯誤的判斷第522章 孫策之死第524章 眼見爲實第1126章 滅頂覆巢之禍第011章 是真的蠢啊第975章 太上皇第809章 不同的戰爭目標第696章 破牆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