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3章 袁熙率兵救冀州

“先靜觀其變,倘呂布破城,將軍再回去,可也……呂布破了城,審配等人必死,將軍回,則是驅除豺狼,正義之行也。此可一也,”辛評道:“若呂布未破城,主公率兵退師而驅逐之,將軍再回不遲,雖無功,但也無過。若主公不退師回冀,必有大兵來逐呂布,屆時可回也,也有功。如此,方有進有退,進可進,退也有自保之力。而現在回冀,太冒險。況,將軍若回,此地若失,將來將軍無功而返,此地已被賊人所得,將軍何以爲地而業?!”

這一番話,深得袁譚之心,便道:“只是審配之信,若不聽之,恐怕他又有的說,說我不救之過!”

辛評道:“他攻擊公子不救,公子小傷也,若去,則是逆反之過,大罪也,公子思之!”

袁譚道:“然也!”

既是如此,便當沒收到這信,不救。裝死!

真要問起罪來,他只說抵擋敵軍已盡餘力,根本不知冀州之危,知道的時候,已經失了援救的最佳時機了。等到真崩不住了,再假惺惺的去救,作個戲,倒也不難。

那個時候,纔是最佳時機!

袁譚明白了這其中的利弊,便道:“惜冀州恐被豺狼遭蹋。”

很是爲一塊好肉被那不知細細品味的豺狼一口吞下的無奈之感。然而,該奪的他還是要奪回來的!

袁譚並不信任袁紹,因袁紹偏愛幼子,身爲長子的他遭受了很多的磨難和打擊,父子的禮儀是不失,然而親情與信任這種東西早已不存了。

袁譚其實才能也有,也並非完全如此短視之人,只是,他只能這麼做。

誰叫他沒那麼好命,碰上一個渣爹呢!

爹渣就渣吧,寵愛女子也無可厚非,但是偏愛幼子而至威脅到長子地位的,他真的是奇葩一個!

活該如此動盪不安,而不信任至此。

可能袁氏就是從袁紹與袁術之爭開始,就已經有了敗落之像。兄弟不睦,敗之始也!

其實袁譚什麼都明白,只是他十分無奈,他只能短視而爲。

想一想,他也是很心塞的。

說兄弟不睦,其實源頭還是在袁紹身上,從他不打壓幼子的勢力,任其壯大,甚至還推波助瀾開始,這就已經再難回頭了!

辛評也很擔憂家人,他甚至是不知道該擔心城內的敵人,還是城外的敵人。只是有苦說不出。見袁譚嘆氣,辛評勸道:“……公子且忍耐,大事定下,方可有一展雄才之時!”

“只恐等不到那時,”袁譚心裡是很憂心的,道:“父親在前線,全無憂慮之意,只有傲氣,恐怕……”會敗。

袁譚因爲一直活在壓力之中,反而很清醒,只是有時候爭的時候必須短視,必須不手軟,便顯得平庸。而袁紹卻不同。他已經完全無視,甚至是縱容底下的人如此之爲了!

袁譚揉揉太陽穴道:“曹賊老謀深算,呂布強兵猛將,二人若合力……”

都不敢深想。

可惜父親遠不放在心上。

他們兄弟又完全只能各顧己身。

袁譚解決不了這個問題,便不再想,只道:“……先生以爲袁尚可能安然而回?!”

“未必能……”辛評道:“冀州必也發信與袁熙去救,然,袁尚若危,必也發信求救。而袁熙,只能選擇救一,則必失一……”

袁譚眼睛微眯,不安的來回走動,他是恨不得袁尚死了別回來,事情還簡單了,人心還容易集齊了。

但是他不能有所動作,他可以心裡默默的咒袁尚早死早超生,但絕不能去劫殺,也不能勸袁熙倒向自己,排擠袁尚。他所能做的只是坐視而已。

就如袁紹當初不救袁術一樣。

“不管如何,總歸是有定數,也會有結果,公子當保存實力,靜等事態發展!”辛評道:“若是事情進展順利,公子的大好時機便來臨了。若不能,前線潰敗,後方也失,公子自當以此爲基,吸納袁氏諸將與人才,守住這裡,可據敵也!”

是說能進取便進取,但是若是要敗,也要保存實力,只保住自己的意思。

袁譚退了衆人,問辛評道:“若袁尚身死,父親……可會在危急之中立譚爲嗣?!”

這個時候,還對袁紹抱有幻想?!哎……

辛評嘆了一聲,不好直白的說,只能道:“……若事危急,恐怕就算要立嗣,也是接手爛攤子,而非給與重任,公子果真能收攏人心嗎?!於其擔重,不如保獨身,主公身邊諸人,未必肯服公子。”

權力交接,不是一句話說我的擔子交給誰,權力交給誰,底下的人就一定會聽的。

若袁尚死,袁紹敗,最怕的情況發生了,只會四分五裂,一旦四分五裂,袁譚要把這四分五裂彌合起來,無異於登天。

於其如此,還不如精簡實力,保存自己。

袁譚呼了一口氣,道:“……譚明矣!”

“切不可失疆土與城池,若失之,恐怕人無地存,亡之道也!”辛評道。

袁譚深以爲是。由此見信竟是不救!

此時辛氏滅門之事還未傳至,而袁紹的來信也未至。

然而冀州的求救信也到了袁熙手上,同樣到達的還有沮授,他是逃到袁熙處的,單身匹馬,若非遇到了袁熙命在外巡視的將領,恐怕還得耽誤到達的時間。

袁熙見是沮授,不由大驚,將之救起後,方問道:“先生不是遵父兄之命在冀州坐陣嗎?!怎會來至於此?!”

“審配大肆捕殺異己,不得不逃!”沮授道:“授見其如此專斷,便遣散家財,星夜逃離至此,只望二公子前去救冀州!”

沮授見他不語,便道:“便是沒有主公手令,也需要公子立即決斷派兵前去!冀州形勢極危!趙雲犯境,審配出了昏招,竟叫三公子前去剿滅,領兵急追出,冀州如今空虛,恐怕會有異變!那呂布虎視眈眈,焉能不進冀州啊……趙雲犯境恐是調虎離山之計,還請二公子切莫多疑,急進冀州救之!”

袁熙嘆道:“我不語,不是不願救,而是先生恐是不知,今日剛接到信,呂布已是兵臨城下了!如今圍了冀州城,另還有程昱,馬騰,以及河內張楊,正在四方盟中,以圖我冀州,糾集兵馬約有五六萬之重!”

沮授大驚失色,他奔逃這一路,是沒有得到消息的,避開人羣,一直在荒野之中逃離,爲着的就是躲避追殺。因此這個消息他哪裡知道去?!

不料只這麼一路,竟然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讓沮授整個的臉色大變,臉上血色很快就褪盡了!

袁熙道:“先生不說,熙也正準備去救!今日剛得消息,便先急趕回城,欲升帳議及此事,先生既已來之,不若與熙共議之,如何?!”

沮授喃喃道:“主公那可有消息送來?!”

袁熙道:“若將消息送至前線,再送來信,只怕不在今日可到。”

“休矣!”沮授道:“除非主公肯退兵,否則那呂布如何驅逐,如何肯退?!田豐昔日之言,盡皆中矣!”

說罷,竟是淚如雨下。

“先生……”袁熙又何嘗不憂心,只要思及袁紹的性格,便知道沮授爲何落淚。因爲袁紹真的聽不進去!自以爲強盛,便自大自尊自強,甚至於自負。覺得就算呂布召集了四方聯盟,也會輕易可擊退,絕不會敗。所以,他知道,袁紹退兵的可能性並不大!

畢竟早已經發過誓,要與曹操決出勝負,然後再打呂布!

他打定了這個主意,定了這個策略,其它人便是勸死了說要改變方針,袁紹就是不肯聽。哪怕你嘴說破了,曹呂都要滅,袁紹就是一意孤行,非要按自己的意思來。

便是袁熙也是憂心如焚!

“二公子必要去救冀州,否則冀州必失!”沮授道:“冀州如主公之腹心,若失腹心,再龐大又怎麼能號令羣雄?!空有大軍所在,也失了根基啊!”

袁熙道:“自是如此!既已收到審配之信,我必親率兵去救!”

沮授狠狠的鬆了一口氣,咬牙道:“審配專橫至此,冀州必受其殃,此何是天意,正是人禍!”

袁熙帶他回營帳,當下便升帳議事,商議用兵策略,竟是毫不猶豫的要親自率兵去救。

沮授見他如此,不禁心中嘆了一聲,袁熙心中無私,纔會憑着本應如此的心態去做這件事,而不考慮什麼亂七八糟的一切。

正因心中無私,所以纔不顧忌猜忌,不擔心事後被追究總帳。

沮授知道若是袁尚和袁譚便絕不會如此,他們會權衡利弊,決定還未做到,卻已先失去了最佳時機!

如果,袁營將士所有人都如此無私心,又何至於此地步?!

袁熙雖是無私,然而跟隨他的人中卻有別的想法,一謀士踱到了沮授身邊,也是重重一嘆。

沮授一怔,那謀士回首看着沮授,苦笑道:“……先生嘆袁氏旦夕禍福,我卻嘆二公子命中苦也。一嘆不佔嫡長,不得偏寵,不上不下,雖同爲公子,卻形同普通將臣,二嘆公子心中至中,無不擔心大局,無時無刻不在彌合兄長與幼弟之間的矛盾,縱然使盡全力,也依舊只是不上不下的二子,無有名份。先生,二公子就該是普通將士的命嗎?!”

這人眼神很尖銳,直視着沮授。

“天命由人,雖有天意,卻只看人的意志,我知先生替二公子不平,然,二公子心中可有爭心?!若有爭心,何需人問,自能自強,若無爭心,先生便是再不平,恐怕也難……”沮授道:“袁氏若無存,再爭也無用也!倘大業能保,將來嗣位在誰身上,又有誰知道呢?!天知道罷了!”

這是不否認袁熙可能將來嗣位的可能性了!

然而語氣之中也有着悲觀,悲觀的是怕袁氏恐怕保不住基業。

若是基業沒了,嗣位也就沒了!想也無用。

然而那謀士卻知道這話的意思,倘若有幸能得保,袁譚與袁尚若失大位,只能是袁熙。史上兄弟相爭,結果結局不好,最後天降餡餅到那個不爭的兒子身上的事多的是!

在謀士看來,袁熙兢兢業業,以能處事,爲人公正,不藏私心,又敬愛父親,友善兄弟,這樣的人卻只在中間當個能臣被驅使,跟着他們的人,誰又能真正的沒有半點想法呢?!

只因爲不佔長嫡的名份,不得父親的寵愛,就沒了爭的根本,誰能甘心?!

那謀士忽的心中一鬆,對沮授施了一禮道:“我明白了……”

沮授並未否認袁熙的可能。這就是另一種表態了!

“必助二公子力保冀州!”那謀士眼中亮的很,道:“無論公子作何選擇,鄙人雖不才,願生死相隨!若能得先生看中,鄙人必以忠心事先生,只願讓得一席位,待得賢良!”

這是拉攏沮授之意了。

沮授苦笑了一下,道:“我算是什麼賢良?!”

這就是不正面回答了。

謀士也沒有多言,只是不再多說什麼。只要不否認,就可以了。

將來……便有無數的可能。

不主動爭,便是他們的爭!他們現在遵從袁熙之意罷了。只是若天降餡餅,他們必不會讓袁熙推辭。

那人離開了。

沮授靜靜的觀察了一番袁熙,便確定幾分袁熙確無爭意,至少眼下是。

是啊,他是老二,這個排行,讓他不尷不尬,確實難受,只怕眼下,是不會有任何想頭的。袁氏還能有這樣的一個人,算是老天開眼了。

但願能得以保存吧。前提是袁氏基業尚存不滅。

袁熙將所轄之處兵馬安排防禦妥當,便親率一萬兵馬往冀州去救,沮授隨行。

袁熙一有動靜,程昱便得到了消息。

“司馬懿先有信令吾迎擊之,可見他早有所料,”程昱擰眉道:“袁譚必不至,果不其然。”

身邊人知道程昱不悅,道:“果真任由司馬懿所驅使,他這是存心讓大人只顧外圍,而令徐州兵吃獨食也!若冀州城破,他必第一個進冀州,這……”

第172章 我爹是呂布172第1167章 懟荀彧世家之惡第092章 我爹是呂布92第026章 我爹是呂布26第320章 我爹是呂布320第596章 曹洪出列戰趙雲第631章 關張二將令衆怯第1138章 洶涌來至曹軍猛第1076章 用心良苦大局勢第792章 觀河水趙雲察敵第1133章 子建爬牆試退兵第146章 我爹是呂布146第235章 我爹是呂布235(加更)第013章 我爹是呂布13第266章 我爹是呂布266(加更二)第213章 我爹是呂布213(加更一)第132章 我爹是呂布132第294章 我爹是呂布294第396章 我爹是呂布396第1035章 降將招降有其功第462章 虎口脫險得僥倖第905章 審榮放歸許子遠第843章 暗中通風三面刀第284章 我爹是呂布284第084章 我爹是呂布84第085章 我爹是呂布85第988章 呂布憂呂嫺安危第803章 激勵士氣不低調第596章 曹洪出列戰趙雲第614章 遇張楊仲達難爲第383章 我爹是呂布383第307章 我爹是呂布307第419章 張飛拳打辱淩統第933章 白忙袁尚撲空營第172章 我爹是呂布172第239章 我爹是呂布239第782章 魯子敬計出無窮第636章 荊州危亂陳登憂第457章 袁紹厲聲試膽色第165章 我爹是呂布165第845章 君臣交鋒暗藏機第116章 我爹是呂布116第1040章 毫無建功曹真鬱第602章 最是忠臣司馬懿(大霧)第833章 司馬懿接到程昱第704章 圍城打援黃祖亡第002章 我爹是呂布2第1190章 袁譚欲借道伐尚第1092章 曹仁欲破局圍城第683章 淩統重傷諱疾醫第087章 我爹是呂布87第735章 兵敗如山崩地裂第1142章 許褚三錘毀木橋第849章 全軍覆滅袁尚怒第823章 有酒飲便是兄弟第315章 我爹是呂布315第049章 我爹是呂布49第659章 龐統以利說馬超第835章 眭固夜訪司馬帳第261章 我爹是呂布261第366章 我爹是呂布366第071章 我爹是呂布71第786章 蒯良解圍魯肅哀第450章 呂嫺對戰馬孟起第251章 我爹是呂布251第195章 我爹是呂布195(加更一)第227章 我爹是呂布227第595章 曹真領兵候趙雲第082章 我爹是呂布82第134章 我爹是呂布134第434章 馬超受屈暗恨心第870章 白馬將軍非白馬第1175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835章 眭固夜訪司馬帳第1086章 烏桓各部搶幽州第626章 張飛避谷躲箭雨第853章 火燒林觸目驚心第919章 呂布不捨送美人第1105章 決堤之聲徹天地第384章 我爹是呂布384第943章 假面友好各防備第1065章 暫收兵一時苟和第562章 不許人間見白頭第1015章 張遼使計殺樂進第270章 我爹是呂布270第1003章 迷茫不知路何方第109章 我爹是呂布109第1046章 封張繡曹軍拈酸第413章 施恩招怨若人厭第172章 我爹是呂布172第1146章 死傷慘重誰保全第899章 暗牌手張遼計生第1025章 郭圖兵敗大潰逃第927章 袁熙送張楊回鄴第958章 一挫三折破心防第1132章 公佈血詔正忠名第540章 漢中張魯之理想第1133章 子建爬牆試退兵第350章 我爹是呂布350第056章 我爹是呂布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