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孔明定計當陽橋

蒯越不甘心,遠遠的帶着兵馬隨在後方。

“蒯越必緊跟不棄,”伊藉道:“主公,情況還是不樂觀吶!”

劉備沉吟道:“他雖有兵,卻苦無將可用,趁他不敢緊隨太緊之時,當速速離去!”

當下,可真的算是疲於奔命,便是逃亡也不至如此狼狽。他們騎着馬尚且還能撐得住,加上意志力過人,也是咬牙死撐。

而兵步們卻是雙腳跑的,又累又餓又渴又困,已漸漸的有體力不支者跟不上隊伍了。

劉備回首看見,不禁雙眼泛紅。

對他而言,將不能臨陣而戰,兵睏乏交加,累在戰力,而非死於交戰,就是他的恥辱!

將與兵,戰死猶榮,可是這樣子未曾有顯名的機會,這是多大的憋屈啊。

劉備不禁又難受起來。

他轉過首,顧不得掉了隊的兵士,只能勒着馬往前,不停的往前。劉備自覺雖不中用,然而卻是萬萬不能喪失任何意志的,現實早容不得他消沉了!

若是死於此,他劉備也不過是歷史中一粒塵埃,無名無姓,彷彿從未存在過的衆生螻蟻。

他死倒無所謂,可是若累的關羽與張飛也無伸志留名之時,此生,便是負了自己,負了兄弟,負了義士,負了這一切拼死跟隨着他的人。

比起當年重耳流亡離晉,他劉備的跟隨者也不少了。

關張二將,諸葛亮,伊藉,孫乾,靡竺等等……便是無業,也有率帥三萬餘兵,雖是衣衫襤褸,但終究是有些底氣了。

憑着這些,他一定能建立基業。

只是荊州,想到劉表,劉備便是一噎。

他會換一種方式再回來的!

現在他總算明白了,禮位讓賢,想要以這種方式得到的位置都是保不住的,徐州也一樣,荊州也一樣。

終究還是要看真正的實力啊!

所幸他現在所擁有的,也並不少。只需要一個基石而已。他捨不得荊州,可是此時也已經信了諸葛亮的話。

荊州本來他是可以得到的,只是有了徐州的插手,勢局更加混亂,再加上徐州推波助瀾於蔡氏一黨,他自然會被排斥在外。

軍師早有所見,果然還是要聽諸葛亮的意見啊。苦不早聽孔明之言。弄的如此狼狽。

然而,這也未必是壞事,至少對荊州他是絕了情義了。

他日再來時,就是奪城之時,不必再顧惜什麼往日之情義了,情義已斷在此時。

蒯越緊隨其後,也不敢跟的太緊。只是也盯的很緊。

而蔡瑁追着便也遇到了幾處埋伏,有些避過,有些早察覺,但有幾處也是不幸中計,蔡瑁越發怒火沖沖,簡直恨死了諸葛亮。

吃了幾次虧以後,難免有些十氣低落,灰頭土臉的。

退兵回去,不甘心。追擊,卻總是吃虧,他哪裡肯甘心!

“蔡將軍,”有左右心腹道:“只恐對方在試探我軍何時疲也。倘若見我軍疲,而火速攻來,可如何是好!?”

“不如退兵罷了!”

蔡瑁斥道:“無功而退兵,荊州顏面何存?!今日定要追到他的主力,消耗之,否則,吾難解心頭之恨!”

“將軍所言甚是,倘若軍疲而退兵,士氣一低,只恐敵軍反而轉首攻來,豈不是更中了埋伏?!”

“是啊,將軍,只恐敵軍還在守着我軍好退軍呢。”

說這些話的人都想要繼續追擊好立功。

而蔡瑁也確實是被他們說中了心事,道:“傳令下去!敢有言退者,斬!”

這個時候的確夠嗆,一直追不到主力,如何能讓蔡瑁甘心?!他勢必是要努力一擊,方纔甘心的!蔡瑁這個人,本來就位高權重,這樣的人,自尊心也被養優了,因此,更容不得折損尊嚴威儀,此時,無論是出於策略,還是出於不甘,都得奮起直追不可!

也幸虧他死咬不放,雖然現在吃了虧,但哪怕諸葛亮再足智多謀,可是巧婦也難爲無米之炊。如此狼狽奔命的時候,還要顧忌萬全,他便是有天之智,也是難以做到的。

諸葛亮雖然面上沒什麼,可是心裡,如何能不焦急。

若只是蔡瑁大軍在追,他也不怕追兵,問題在於,徐州等了多久!?不知道有多少消息送去了,若知此邊動靜,必有兵來擊,屆時蔡瑁不退兵,前後夾擊,必會傷筋動骨,所以諸葛亮是很焦灼的。

他本想擊潰蔡瑁大軍的士氣,所以採用的都是出其不意的埋伏,等詭兵之策。目的就是讓蔡瑁生退意。然而蔡瑁儼然是咬死了就是不肯退兵。這可不是好事!

所以諸葛亮能不急嗎?!

若再出去,只恐徐州的兵必來了,到時候,大軍必遭重創。

諸葛亮知道這將是一場拉距戰。蔡瑁無論遭遇多少挫折都不肯退兵的話,如同是草原上死咬着狼羣的野狗,不怕賊偷就怕賊一直跟隨,就是現在的處境。若是死戰一場,也許都各有損。

然而這樣一直咬着不放,會出大事!

當然,諸葛亮也是避免要大戰的,因爲現在劉備還沒下落,關羽和張飛又都不在。若是這二將之一在,此時諸葛亮必然會先停兵,與其讓蔡瑁再跟隨,後患無窮,不如決戰一場,再退蔡瑁。然後再集中精力對付徐州兵。

諸葛亮就是將大軍隱藏起來,所以用的計,都是迷惑蔡瑁判斷的計策,可是這種恐怕用處不大了,因爲蔡瑁下定了決心一定要緊緊的隨着不放。

他來回徘徊,眼睛下面也是青黑着的,奔跑之時,也是難得有休息的時刻,可是將與兵士們可以原地休息,他卻不能。

也是禍不單行,有兩封斥侯的信來了。

一封說是壽春兵有動靜,恐是往此而來。一封則是說到了漢中的動靜。漢中張魯的信雖還未回,然而,說到漢中的動靜時,諸葛亮也是心中一突。

最麻煩的是,那馬超與龐統離此只有幾百裡之遙了。這快馬行軍的,突然離了漢中,不回西涼,來幹什麼,諸葛亮還能不明白嗎?!

一時之間,焦慮不堪。

靡竺接過信看了,驚恐變色道:“軍師,這……”

“四面埋伏,”諸葛亮道:“主公如今實力,讓徐州不安,必要削弱。只恐想要保住全部實力,不大可能了,必會有大折損。”

靡竺腦子很清醒,道:“只要主公無恙,便是有折損,以後也能再豐羽翼。只是恐怕主公有失。竺心中實在不安。縱然關張將軍皆去護,也極不安!”

諸葛亮也很擔心,可是說不出來,面上還是很沉穩,穩定人心道:“關張二將,神將也,必保主公無恙。”

靡竺聽了心道也是,心稍定了定。

然而悖論便在這裡,關張二將不在,就退不了蔡瑁,這可如何是好?!眼見着這馬超又來了,聽聞雖年少,卻十分驍勇,若與徐州兵合力,如何突圍?!而且,現在漢中的情況也不樂觀。

“指望蔡瑁退兵,恐怕不能了,當今之時,只能硬突圍,”諸葛亮道:“劉表一直未與信召回之,只恐蔡瑁來追,劉表是默認的。只是假作不知而已。”

“他的確病的蹊蹺,早知如此,主公不該去荊州……”靡竺道。

“無論去不去,都會有這一遭,或早或晚而已,此時義斷,反而是個走脫的好機會。”諸葛亮道:“大丈夫何患無業,此去漢中,纔是正道。”

“只恐漢中張魯也未必能容我等,”靡竺道:“先前雖已厚賂楊松,然而這龐士元當真是好謀算,廢了此棋。如今楊松,已失去張魯信任,只恐是個廢棋了。此去,到處是圍堵,又有追兵,就算能突圍而至,張魯若不肯納,如何是好?!”

靡竺愁的啊,那心都是苦的。跟泡在苦水裡一樣!

“楊松雖已失去信任,卻未必是廢棋,”諸葛亮道:“主公前程,先不在漢中,而是在蜀益。”

“劉璋?!”靡竺愣了一下,道:“願軍師指教,恕竺愚鈍也,既是要去蜀益,爲何要先去漢中?!”

“若去蜀益,劉璋必將我軍擋於外,屆時,軍疲馬乏,未必有力可勝蜀益取而代之。不僅難攻,而且可能會有損傷,一旦內外交困,將處於絕境是也!”諸葛亮道:“先去漢中,意在蜀益。”

靡竺一思,便悟出來了,一時大喜道:“妙,妙啊。張魯本不好戰,若主公去之,他拒之不義,又恐我軍與劉璋合力而圖取漢中……所以,反倒會來信說服我軍,他將幫着我軍去打蜀益?!”

諸葛亮道:“不錯。因此,主公前程無憂,唯在突破求生也。”

靡竺道:“恐避免不了死戰了。”

諸葛亮雖也要想極力避免死戰,儘量的保存實力,但是看這情勢,恐怕是不可能的了。

還是要早做準備要好!

“馬超五千精銳,皆是西涼好男兒,更有好馬,況又有龐統多謀,”靡竺道:“而徐州不知出多少兵來,倘也多有精銳,真是四面圍剿,八面埋伏。還望軍師多加安排,能施以良計。否則,實力俱損,也未必能得到益州!”

“劉璋懦弱,只要能到,必可取,”諸葛亮道:“只是這龐統與馬超,叫亮略有些憂心。這二人,也虧得那一位女公子能想得出來,叫這二人配合。”

“聽聞龐統有鳳雛之稱,稱名天下,與軍師併名,”靡竺道:“只不知有多少謀計了。實不好對付。”

“士元雖有計,卻十分剛愎。他計多出,若與旁的戰將組合,恐怕無人能聽他的。而這馬超也如是,身邊是任何人,只要不是士元,亮都不憂心。”諸葛亮道:“唯憂心這二人組合,不知又是怎麼樣的奇謀奇計。”

“連軍師也頭疼嗎?!”靡竺吃驚道:“只是聽聞這二人多有不和。”

諸葛亮道:“這二人俱都乖張無比,然而,也正因爲都不是能容人之人,皆自負,恰又能配合無間,恐怕,默契早已經在不和之中形成。這樣的將士與謀臣的組合雖少有,然而一旦出現,未必比將相合者好對付。”

靡竺呆了。這樣的話,那豈不是……很難很難?!

諸葛亮從不是怕困難之人,相反,他反而充滿了興味,道:“也好!趁此機會,試一試這二人組合的計謀。也好爲將來作戰做準備。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啊。”

呂嫺能將這二人組合在一起,確實是出乎了諸葛亮的預料。

以前諸葛亮一直以爲,龐統計雖多出,可是他這個人,恐怕難用至極。但是未曾料到,還有一個馬超啊。這個人,到誰的手上去用,都會被嫌棄。這兩個怪才組合到一塊去,諸葛亮確實是有點忌憚。

關鍵在於,從來沒有想過這兩個人之間會打出什麼樣的牌來,正因爲不知他們的路數,反而十分忌憚。

趁此機會,正好試一試。將來大戰之時,也好有所應對。

龐統當日堅持要留在徐州,如今也算有了明主。他們二才並世,如今也算是各爲其主了。

還挺期待能較量一二的。

“恐怕得等關張二將回來,”靡竺道:“聽聞馬超素勇猛。徐州兵又訓練有素。軍師還需小心爲上!”

“自當如此!”諸葛亮道:“四面埋伏,置之死地而後生!”

他起了身,將一個地方畫了一個圈。

“軍師將在此地駐兵備戰?!”靡竺道。

“嗯。”諸葛亮道:“打仗打的是地形。因地制宜。如今我軍已不佔優勢,所以定要佔地利。這一戰,恐怕避免不了,我軍早到,便先做好準備,請君入甕!”

靡竺看着這個叫當陽的地方,這裡的地形的確很妙。當陽是哪兒呢,長阪坡就在這裡,這個地方,算是一個分界點。

而當陽橋正是史上張飛退曹兵的地方。更是史上關羽敗走麥城的地方。

這個地方,很特別。

當陽西接巴夷,北達襄鄧,東通漢沔,南連荊沙,到處是路。而到處是路的可能是什麼?!是四面都可能來敵軍。然而,若有一戰之雄心,這個地方,同樣是突破可離去並斷追兵的生機之地!

決戰在此,生則走巴夷去也……

第575章 許攸獻計於袁譚第1066章 不負知己之決心第1195章 我王忠做不到啊第1143章 伏兵毒計陷呂布第462章 虎口脫險得僥倖第212章 我爹是呂布212第675章 主臣涕泣罵小人第731章 大丈夫不受人恩第747章 龐統火燒降龍坡(加更)第287章 我爹是呂布287第585章 話裡有坑跳不跳第024章 我爹是呂布24第078章 我爹是呂布78第499章 袁本初怒而宣戰第527章 馬超點火司馬懿第600章 虎鋸兗州程昱懼第120章 我爹是呂布120第467章 交換人質王楷回第371章 我爹是呂布371第519章 律令威懾震奸邪第663章 高二孃守江待船第015章 我爹是呂布15第378章 我爹是呂布378第154章 我爹是呂布154第794章 急奔襲中犯衆怒第692章 進退兩難蔡瑁計第495章 水火不容之荊州第199章 我爹是呂布199第905章 審榮放歸許子遠第746章 爭生路同袍相殘第216章 我爹是呂布216第718章 虛張聲勢衝船過第940章 逃出生天求袁熙第473章 司馬懿任軍師職第929章 袁熙陣前損兵將第006章 我爹是呂布6第556章 火中之慄是荊州第684章 陳登空手套白狼第276章 我爹是呂布276第176章 我爹是呂布176第579章 田豐剛直犯上諫第988章 呂布憂呂嫺安危第802章 聞首捷呂嫺軍喜第019章 我爹是呂布19第530章 左右爲難劉琦恐(加更二)第328章 我爹是呂布328第310章 我爹是呂布310第282章 我爹是呂布282第674章 屈辱處境不如死第449章 臧霸倒吊馬孟起(補10月7日的更)第588章 禰衡撰文激曹操第407章 郭嘉精析徐州勢第484章 關羽兵臨壽春城第836章 猜疑之計程昱怒第1085章 白馬受困雨水欺第1083章 徐晃突圍四千衆第982章 程昱驚聞許攸至第654章 一夫當關絕路至第1128章 臣以不滅爲恩賜第357章 我爹是呂布357第330章 我爹是呂布330第461章 人心各異袁紹怒第027章 我爹是呂布27第997章 袁紹擱置張郃計第803章 激勵士氣不低調第851章 夜半等待遇狼羣第595章 曹真領兵候趙雲第971章 袁熙甄宓失名節第742章 雪上加霜攻人心第399章 我爹是呂布399第1157章 精疲力盡徐晃死第804章 袁尚怒領兵追擊第333章 我爹是呂布333第737章 馬超冒雨窮追打第374章 我爹是呂布374第452章 呂嫺言盡道真心第347章 我爹是呂布347第203章 我爹是呂布203第793章 嚴寒夜子龍渡河第237章 我爹是呂布237第211章 我爹是呂布211第141章 我爹是呂布141第383章 我爹是呂布383第119章 我爹是呂布119第091章 我爹是呂布91第190章 我爹是呂布190第478章 五千騎兵來接應(加更)第963章 攻人攻心司馬計第738章 諸葛計水淹望坡第987章 曹仁有理說不清第271章 我爹是呂布271(加更)第921章 甄宓出鄴奔袁熙第291章 我爹是呂布291第125章 我爹是呂布125第161章 我爹是呂布161第380章 我爹是呂布380第337章 我爹是呂布337第1048章 瘋狗與惡犬的交鋒第1180章 擅制衡張遼進鄴第1067章 聞驚變虛實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