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淺論正身與正義

許汜點首,“所以才需要繼續開發這個礦業,包括組織匠人建鐵器廠等事,鐵器與旁個不同,必須要在官府的監製之下。”

“這也正是我要與二位大人商議的地方,”呂嫺笑道。

二人忙放箸拱手道:“女公子若有言,但請吩咐,吾二人無有不從。”

呂嫺笑道:“邊吃邊說,不必我一說話倒又拘謹起來。”

二人笑了,又敬呂布飲酒,呂布一個自斟自飲,聽着他們說話,倒也自得其樂,喝的興頭起來,也不拘坐姿了,往後一靠,臥着撐着腦袋眯着眼睛聽着他們說話。

大老虎此時是十分放鬆的,但是他這人一聽這個就開始犯困,因此邊飲酒邊眯着眼睛,看上去像醉也像睡着了。

呂嫺是真拿他沒辦法,還好王楷與許汜本就是舊人,最知呂布爲人,因此也不覺被怠慢。

呂嫺將自己的小桌放到二人邊人,三人湊作一堆,才笑着邊吃邊說道:“王大人如今在外事處?!”

“是,從江東回後,得賈大人看重,命我去外事處輔助理事,只是還未上任,”王楷道。

“只恐我要向文和要人了,”呂嫺道:“我另有安排與你。”

王楷道:“女公子請吩咐。”

“徐州這幾日的事給我提了個醒,官吏士族不可不監察,這市場工廠不可不規範,而這都需要專職部門來總理把控,”呂嫺道:“王大人,可願成立吏部監察衙門?並擔任監察史一職,此職極重,一切還需重新開始整備,只恐要重頭開始,會十分勞累,包括組織人手等。然此更是要職,事關徐州將來,還請王大人務必接任此職,監察內政,考覈官員,規範市場,並掌理司獄。”

王楷眼眶一熱,抱住了手,道:“女公子便有所用,楷豈會推辭?!既女公子信任,楷唯死效徐州而已,定鼎力任此監察史,將這衙門組建起來!”

以前王楷是功曹,算是徐州太守的副職,但是現在獨立成立一個衙門,獨立的擁有另一個職能,這是完全不一樣的改變。因爲他將是監察司第一任,起頭人,以後更是可以獨立並列於相府,處事處等職能單位,這與副職豈能相同?!

王楷自知責任重大,便道:“還請女公子指明重點,楷只嘆己之能不足,恐有思慮不周之處,唯恐辜負了女公子的信任。”

呂嫺道:“考覈官員績效,監察市場,規範勞資等諸務,都是你的事,尤其是監察一職,事關正邪,如同是一把斧頭,這把斧頭必須是銳利,但同樣的,也必須是正義的,它得有屬於它的威望。以後刺主之不正,不可因爲主而避諱不刺,官員若有貪斃之行,也不可因爲情而不舉。此職極重,還望王大人定要選擁護正義之人爲衙門司務,真正的擔當它的職能來,不偏不頗,不倚不斜。”

王楷點首,一一聽明白了。

呂嫺道:“許大人,以後你與王大人二人配合,雙管齊下,這兩個衙門並駕齊驅,便出不了大差錯了。律法需要規範百姓,但同樣的,律法也該規範百官,能夠不因權位而凌下。”

許汜點首,道:“是,臣明白了。”

“尤其是教育和司獄這塊,還有市場,稅務這兩塊,都是需要你們配合才能完美執行,”呂嫺道。

二人皆道:“以後定會極力配合,並且會向相府執行衙門的職能。”

呂嫺點點頭,許汜道:“女公子,關於教育這一塊,吾倒是有些想法。”

“大人請說,”呂嫺道。

“衙門考試,每次人數都極衆多,而來徐州求學者無數,然而衙門辦學,只一知智書院,完全不足以應對那麼多的學子學習,因此,吾以爲,不如鼓勵私學。”許汜道,“私學一是靈活,二是活力極盛,三是分擔了衙門的書院等事。而知智書院便可以作爲一個教育的部門的而存在,只收取少數學生,並且監管私學,以及師者考覈等,而從教需要考一個執教的證,作爲評級標準,同時,面對民間私學,發放大綱,印書,以及有新的學科出現,都可以向處公佈,主要是這麼一個發佈並監管的部門。”

呂嫺聽了眼睛一亮,道:“對,對。”

王楷笑道:“自孔子以來,學問一事已然下移,私學興盛是遲早之事,而私學的存在,也能培養更多的人才,光靠衙門來辦,只怕時效性不及民間靈活。此事,可與司馬徽先生商議。”

呂嫺道:“高見!這個事,你們二人與司馬徽先生議而定。”

二人拱手道:“是。”

“應該鼓勵私學,教育,同時也需要規範,”呂嫺道:“這就與市場一樣,我之所以鼓勵私人小廠,就是不想消彌民間的活力,總是想把一切行爲都控制在衙門手中,這種想法本身就是錯的。衙門要做的事不是要賺盡天下的錢財,而是,監管它們,規範它們,同時,它們的靈活性,又遠遠是衙門所不能辦到的。如此,民間流通大增,這稅收纔多,而徐州興旺也不過是旦夕之間。”

“所以要鼓勵民間教育,鼓勵民間辦工廠,不僅要鼓勵,還要給與賞賜,恩典,許大人,王大人不若擬個榮譽工廠主的名號,到了年終之時,可供考覈頒發,便能大大激發民間的動力。”呂嫺道。

二人笑着應了。

“司獄與監管纔是衙門該做的事,重中之重。而民間的活力,自有蓬勃,如此各司其職,才能高效的運轉。”呂嫺道:“培養人才,更是要抓緊,教育這一塊,也是重點,以後要抓緊了。多與司馬徽先生商議,多印些書,徐州百事待飛,需要更多的基層官員,小吏,而普法教育,也是重中之重。”

三人聊了不少,呂嫺道:“以後徐州諸事,都在兩位身上,萬事開頭難,萬事也不怕出錯,出了錯,改過便是,但不可掩蓋,勇於承擔,才能更擁得人的好感,才更值得天下人的愛戴和擁護,徐州纔有未來!”

許汜與王楷感慨極了,道:“女公子放心,徐州之務若有不妥之處,我二人定不吝向人請教,絕不私定。如此重任,定不教主公與女公子失望!”

呂嫺笑着點了點頭,道:“如此,內治而安也!”

正事說完了,當然要聊八卦,呂嫺小聲湊近,道:“江東大喬小喬可美?!”

許汜與王楷一聽,哈哈大笑,一時竟東倒西歪,用手捶地,笑的不成了,道:“女公子也對美人有興趣,喬家二美的名氣果然大,連女公子都有所耳聞,哈哈哈,女公子果真是逸人也!”

呂嫺笑嘻嘻,見呂布在打盹,沒聽見呢,便笑道:“細語,別叫我爹聽見!”聽見了惦記着,可不是好事兒。

這孫策和周瑜還好好活着呢,這要是知道呂布公然的說要納二喬,能氣死,這個事,真的可大可小。不是說女人是禍水,女人事實上在戰事上,也不可能有這樣大的能量,而是這個事,在於與袁尚的事一樣,它可以成爲一種必要時的出師之名!

所以說什麼衝冠一怒爲紅顏,只是藉口罷了。

所以呂嫺八卦歸八卦,絕對不會落下話柄。

但呂布就不一樣了,他要是聽見,說不定真得惦記的不行。這美人不光美,還有想象的美,這一傳聞本就美的不行了,這再加上一點男人的想象,還不跟天仙似的?可不得惦記的要死要活?!

許汜噓了一聲,道:“細聲,細聲……”一面放輕了聲音,一面笑的臉色通紅,東倒西歪的。

王楷也放低了聲音,笑道:“我到江東時,正逢周瑜納小喬爲妾,卻遺憾未能見其美貌,而大喬,就更不可能見着了。因此,並不知其美。”

呂嫺頗有些遺憾的樣子,興味一笑。

王楷道:“周瑜新婚,卻棄下嬌妾,來與楷深談,可見此人心中只有王業,美人只是紅袖添香,並不沉迷。”

“周瑜此人”許汜道:“看他與江上蔡瑁齊鼓相當,不分伯仲,可見是個大才。有此人守着江東,江東基業成就,已是定局。”

其實荊州與江東的基礎都不差,實力都很強,但是江東有一個好處在於江水天險,他防守比起荊州可便利多了!

而進攻的實力,不亞於荊州,還在不斷的發展和壯大中,江東不可小覷的實力啊。

而荊州卻是一塊肉,由北而下,哪個不想一口吞吃了?!

所以,劉表之敗,有自身之因,也有必然之勢,更有羣雄之爭的緣故。

這地緣政治就在於此,哪怕荊州與江東現在齊鼓相當,命運卻完全不同,一升一降,一盛一頹,一陽一衰,也是命數。

“此人性情如何?!”呂嫺笑問道。

“性情豁達,有謀有略,並且相貌過人,周郎之稱,並非虛言。”王楷道。

這在古代某某郎的美譽,也是要有才,有貌纔夠配得上的。長的醜的,誰會稱你爲某某郎,還美名天下?!

龐統不過相貌普通了點,這名聲就是蓋不過有才有貌的諸葛去,有什麼辦法!?古代就沒顏狗了?多的是,這大衆的眼睛,就是看臉的。

臉好看,再有才華,那簡直是要蒙上一層光,透着朦朧和神秘的來稱讚了。若不然那喬老也不會把小女兒嫁給周瑜爲妾,一是看中他的前程,二是看中他的臉和才能。也是爲喬家找個依靠的意思。喬家雖是富豪之家,但是投靠新來之貴族,那是強強結合,不然早晚要被江東其它勢力給吞噬了。這個姻緣,的確是人人稱訟的好姻緣。

“此人確是築基建業的大才,”許汜道:“孫策身邊有他,於外,無縫隙也,於內,又有張昭等人輔佐,而孫策也素有才能,江東士族等輩,皆已被他收服,上下一心,江東霸業必成。”

呂嫺點首,道:“江東商貿發達,交通便利,皆富庶豐足,而更有才輩無數,人才與物資方面,並不缺。這是他們的優勢,再加上地域因素,江險是一道天然防線,而沿海區域,又可製鹽,並且可與海外諸小國通商,江東要壯大,用不了三十年,便能上下煥然一新!”

許汜與王楷聽出點意味來,許汜道:“女公子是何意?是三十年內定要拿下江東,還是……”

“孫策會老,會死,新一代也會漸漸失去前一輩的鬥志,這江東正因爲地勢優越,反而,漸漸奢靡,被富庶的心魔吞噬,過於富庶真的是好事嗎?!未必……”呂嫺道,“海風過於溫暖,令人昏昏欲睡。而中原來自北方的風,他們是吹不到的,便不會冷凍而清醒。”

王楷與許汜面面相覷,王楷道:“敢問女公子,這發展既未必全是好事,爲何徐州還要開廠?!”

“發展是必須要發展的,關鍵在於如何引導。”呂嫺道:“這其中的事,便是我們共同要去做的事。”

“江東不同,將來士族富庶,商賈過於富庶,人心思變,必致分裂,”呂嫺道:“於內的腐敗,與腐朽纔是侵噬自身,真正的殺機!”

二人凜然,更知己責之重。

呂嫺不說大業,只說此。二人也是懂的,畢竟過於享受的人,真的會導致失敗,比如紂王。用象牙筷子吃飯的時候,在狄德羅效應應驗的時候,危機其實已經開始了!

“如此說,苦難本身,纔是催人上進的理由?!”許汜道。

“過於苦難,也不是好事,越王雖吞吳,卻因吃了太多苦,吞下吳後,真的強國了嗎?!”呂嫺道。

二人若有所思。

“這過於富庶與享受,不是好事,而過於苦難,也不是好事,如公孫瓚,至強也,擋着外族入中原,不可謂雄也?!然而,條件惡劣之中,依舊逃不過命運,這劣勢與艱難苦困要克服,更難。”呂嫺道:“所以劉備必入巴蜀,然而,正因爲也有天險,必與江東一樣,要積攢實力,而巴蜀要起來,比起江東,難度係數只會更高,三十年,什麼都改變了……”

“這將是決定天下誰主的三十年,”呂嫺道:“所以纔要警惕啊。人要正身,而業,也要正義!方可三十年至百載而不衰……”

第1027章 呂嫺迎馬騰張楊第825章 司馬懿將計就計第1084章 臧霸軍圍困白馬第525章 呂布家宴請功臣(加更二)第766章 馬孟起初露崢嶸第693章 仲謀有謀擅忍耐第753章 聞噩耗拔寨回營第1110章 公孫父子之小道第176章 我爹是呂布176第237章 我爹是呂布237第238章 我爹是呂布238第998章 呂嫺將至曹操驚第792章 觀河水趙雲察敵第669章 太史慈怒極攻城第104章 我爹是呂布104第684章 陳登空手套白狼第901章 雙張合臂激曹操第486章 悠情山水定戰術第915章 急回神許攸心急第1055章 敬畏鬼神而遠之第273章 我爹是呂布273第364章 我爹是呂布364第333章 我爹是呂布333第390章 我爹是呂布390第327章 我爹是呂布327第365章 我爹是呂布365第1135章 勇而不敢曹無辜第527章 馬超點火司馬懿第404章 虎步南陽劉表懼第964章 混水摸魚雙中計第827章 馬騰奚落司馬懿第148章 我爹是呂布148第955章 坐城笑談臨觀戰第622章 伊藉求救關雲長第699章 進退不宜魯肅憂第980章 許攸逃出虎威軍第841章 疾行軍呂嫺定計第571章 三方鼎立看誰急第666章 大忠似奸正不足第034章 我爹是呂布34第943章 假面友好各防備第624章 蒯良走荊奔徐州第752章 晚一步蔡瑁追悔第203章 我爹是呂布203第852章 敵軍入林探方位第552章 陳宮心儀趙子龍第160章 我爹是呂布160第075章 我爹是呂布75第476章 呂布與司馬仲達(加更)第781章 爲使命蒯良進城第296章 我爹是呂布296第757章 強將與慫弱軍師第580章 曹阿瞞割肉鉰虎第264章 我爹是呂布264第264章 我爹是呂布264第359章 我爹是呂布359第256章 我爹是呂布256第1014章 馬騰先鋒變斷後第326章 我爹是呂布326第540章 漢中張魯之理想第451章 決戰三局真小人第1045章 三將合圍殺文丑第1126章 發赦令命臣上朝第1052章 心中有悔嘆草率第752章 晚一步蔡瑁追悔第1180章 擅制衡張遼進鄴第720章 馬超意氣戰張飛第1082章 當斷則斷荀攸計第040章 我爹是呂布40第338章 我爹是呂布338第934章 入絕地前後無路第129章 我爹是呂布129第551章 呂布戰馬超趙雲第1016章 強強相遇兩相疑第1094章 慘烈攻鄴城之戰第073章 我爹是呂布73第365章 我爹是呂布365第1029章 馬騰心不順罵人第760章 蒯越定騷擾戰術第825章 司馬懿將計就計第604章 趁醉賽馬暗偷營第975章 顏良歸曹操發愁第326章 我爹是呂布326第1177章 徐州軍軍營日常2第399章 我爹是呂布399第083章 我爹是呂布83第023章 我爹是呂布23第1058章 袁譚撕信兄弟裂第259章 我爹是呂布259第286章 我爹是呂布286第482章 遍樹開花掣肘計(加更)第1167章 懟荀彧世家之惡第251章 我爹是呂布251第947章 以退爲進假借糧第240章 我爹是呂布240(加更)第1101章 據人質臨陣要贖第228章 我爹是呂布228第782章 魯子敬計出無窮第839章 履平地深挖冰雪第176章 我爹是呂布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