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孫權的野望

話說,孫權統領江東之後,先是施展政治手腕,將他的權威遍灑江東,此時江東只知孫權,而不知孫策之子孫紹。

其後,孫權於江東遍訪賢達,先是收得名士諸葛瑾,諸葛瑾,字子瑜,乃是琅琊南陽人,他博學多才,既曉軍事,又通政略,偶爾還能客串一把外交官。

當時,袁曹官渡之戰剛剛開始,諸葛瑾勸孫權依附曹操,斷絕與袁紹的往來,孫權從其言,先是遣回袁紹使者,其後又派人往許昌拜見曹操,曹操大喜,表奏孫權爲將軍,兼領會稽太守,自此孫權江東之主的位置,實至名歸。

其後,孫權又收得名士顧雍,顧雍此人通曉政事,雖寡言少語,但卻剛正嚴明,孫權以丞相事交予他。

同時,爲了在軍中培養自己的嫡系,孫權大爲提拔如呂蒙,蔣欽,董襲,丁奉,淩統,潘璋等年輕一輩的將領。

江東之主的位置坐穩之後,孫權就開始不安分起來,他心中很看重別人的閒言碎語,他需要用實實在在的戰績來說明,他不是隻靠繼承上位的無能之人!

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孫權總會想起魯肅對他說的話: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乘北方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而據守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

建號帝王,以圖天下,這是多麼高遠的理想,孫權望着星空,他相信他能做到!

樹立“建號帝王,以圖天下”的奮鬥目標後,孫權開始邁出第一步,剿除黃祖!

來日,孫權召集文武於大殿議事,只見孫權雙目赤紅,眼中含淚道:“當年我父討伐董賊,爲國出力,誰知,在回軍江東的途中,遭奸人暗算,黃祖小人,陰險狡詐,謀害我父,其部將黃忠更是將我父射殺,殺父大仇不共戴天,我身爲人子,豈能不報,我欲即日盡起江東兵馬,攻伐江夏,報殺父之仇,諸位可有異議?!”

張昭見孫權殺氣騰騰,於是出列勸諫道:“主公,如今江東初定,人心還有些不穩,此時討伐黃祖,恐難成事!還望主公休養半年,待兵士養精蓄銳,再商議出兵江夏復仇之事。”

“半年?!我一刻都不能等!殺父仇人近在眼前,只隔一江之遙,我豈能久等!!”

孫權臉色劇變,當下就反駁張昭之諫,張昭正欲再言,這時周瑜卻是起身而道。

“主公身爲人子,要報父仇乃是孝道,我等豈敢相攔,不過,主公何需急着進軍,我有一計,可令黃祖死無葬身之地!”

孫權一聽,頓時眼中精光閃爍,速速問道:“計將安出,公瑾快快道來!”

周瑜沒有立即介紹計策,而是先解釋道:“要施行此計,還需孫靜將軍受些委屈!”

在武將席上的孫靜一聽,連忙起身出席,拜於堂下,拱手道:“只要能報兄長之仇,末將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辭!!”

孫靜乃孫堅之弟,字幼臺,時任昭義中郎將,孫權見狀,立即走下扶起孫靜道:“叔父勿要多禮,父親已亡,侄兒豈能再讓叔父涉險!”

孫靜臉色一凝,滿臉決意,大聲說道:“主公不必在意,還請軍師出計!”

周瑜微微頷首,當下便出言道:“伯符剛喪,主公初接大位,那黃祖定然以爲,江東此時人心惶惶,軍心動盪。”

“孫將軍乃孫氏一脈,統領會稽,手握重兵,若是孫將軍在此時,於會稽造反,那黃祖必會趁虛而入,率大軍渡江侵犯,到時候孫將軍虛意投降,黃祖多半會接納,孫將軍在黃祖軍作爲內應,待時機一到,與我軍齊齊夾擊,如此必能擒下黃祖!”

周瑜計策一出,在座文武紛紛起身喝彩,張昭聽後,便不在阻攔。

孫靜略一思索,然後拱手作揖道:“末將願領此令!!”

周瑜隨即望向孫權,孫權思索一陣,便是點頭應道:“既是如此,那就委屈叔父了,若能報得父仇,擒下黃祖還有那黃忠,侄兒必記住叔父大恩!”

於是孫權依計行事,一邊命令兵馬整軍備戰,一邊讓孫靜在會稽準備。

半月後,江東忽生大亂,孫堅之弟兼會稽太守孫靜,因不滿孫權接位,在會稽舉兵造反,江東大亂,孫權即日出兵討伐其叔父孫靜。

在江夏的黃祖得到消息,大喜過望,於是對兒子黃射道:“哈哈…剛纔爲父安伏在江東的細作來報,會稽太守孫靜,因不憤那孫權接領江東,舉兵在會稽造反,孫權倉促間起兵討伐,此時江東一片大亂,正是我軍進攻江東的大好時機!”

黃祖滿面春風,自從他成功擊殺了孫堅之後,黃祖雄心大漲,得意異常,一直暗藏的野心,更是膨脹到極點。

黃射聞言,大笑道:“恭喜父親,孫靜在會稽造反,乃是天要絕滅孫氏,父親不趁此時出兵攻伐江東,更待何時?”

“哈哈…不愧是英雄所見略同,既然射兒也認爲,當下正是攻伐江東的最好時機,如此,爲父這就調集兵馬,準備征戰江東事宜!”

於是黃祖在江夏各地調集兵馬,準備征伐江東之事,數日後,黃祖又聽聞細作來報,孫靜與孫權激戰會稽,孫靜戰況不利。

黃祖聽後心裡頗爲着急,當下命令準備軍備,船隻,輜重的各部加快速度。

黃祖麾下部將黃忠,得知黃祖欲起兵江東,大驚失色,連忙來尋黃祖勸諫道:“主公此番調集兵馬,所爲何事?”

黃祖正準備江東戰事軍務,黃忠忽然不報而入,這讓黃祖心下不爽,黃祖臉色微有不喜,當即冷聲迴應道:“那孫伯符已死,孫二郎初領江東,江東此時人心惶惶,又正好遇到,會稽太守孫靜起兵造反,眼下正是攻伐江東的大好時機,老夫調集兵馬,自然是準備征伐江東!”

黃忠一聽,果然如他所料,連忙跪下勸諫道:“主公萬萬不可,孫二郎此人心機深重,善於權謀,其權威已震懾江東上上下下,加之又有周公瑾忠心輔佐,江東文武無不甘心受其統領。”

“況且,那孫靜素來忠義,孫伯符在位時事事盡心,從無絲毫忤逆之舉,深得百姓愛戴,如此忠義之人,又豈會在孫伯符剛剛亡後不久,舉兵造反!”

黃祖冷哼一聲,居高臨下的蔑視着黃忠道:“哼!人心隔肚皮,在此等亂世,凡事皆以權勢爲先,你不見那河北袁氏兄弟,尚可爲爵位,而大打出手,兄弟相殘,當下孫靜趁勢造反,正和這亂世之道,你這個只會廝殺的匹夫,又豈會懂得這些道理!”

黃忠見黃祖,非但不聽勸言,還惡言相向,心中怒火頓起,說道:“主攻執意而爲,若不聽臣之良言,恐會出師不利!”

黃祖怒拍桌案,憤然起身,吹鬍子瞪眼地暴喝道“黃漢升,你放肆!!!”

黃忠面色不改,仍然勸諫道:“主攻,江東勢力雄厚,謀臣武將無數,周瑜,顧雍,諸葛瑾,步騭等謀臣,韜略不凡,運籌帷幄,其中,又以周公瑾最爲高深莫測,此人才高八斗,智多似妖。”

“而江東善戰之人,大將周泰有萬夫不當之勇,黃蓋,程普,韓當,三員老將,老當益壯,勇猛過人,再者,陳武,呂蒙,蔣欽,潘璋,丁奉等年輕將領,皆是少年英雄!”

“江東孫伯符雖亡,但新主已經繼位,主公貿然進攻,彼軍佔據地利,若是有個萬一,主公必遭滅頂之災!”

聽了黃忠之言,黃祖怒不可遏,拔出腰間寶劍,暴走下堂,作勢欲斬黃忠,怒罵道:“夠了!!黃漢升你莫要持着自己立了幾份功勞,就以爲能功高蓋主,屢犯主威,老夫乃是江夏之主,你三番四次忤逆我意,是否有了造反之心?!”

黃忠目光坦蕩,直視黃祖,答道:“我黃漢升一生忠義,全無半分異心,天地可鑑,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若主公執意要殺,末將只好以死明志!”

“哈哈哈…好!好一個忠義無雙的黃漢升!!你既然如此忠義,眼下若是我執意要下江東,你作爲人臣,隨還是不隨!!”

黃祖眼中蘊含着一縷殺意,只要黃忠此次回答,非是他心中想要的答案,他手上之劍,將會立即揮下,將這目無主上的狂臣斬於劍下!

聽了黃祖之言,黃忠眼中滿是悲愴之色,黃祖好似迷失了理智一般,一心要下江東,而且更可怕的是,黃祖不知哪裡來的信心,彷彿一定能攻下江東。

看着黃祖雙目矇蔽,不看局勢,且又不聽良言,黃忠心中憂慮更甚,但黃祖畢竟是主,他是臣,於是大喝道:“主公若是執意要下江東,末將即便肝腦塗地,也萬死不辭!”

黃忠話音一落,黃祖眼中殺意頓收,將劍收回劍鞘,一邊扶起黃忠,一邊安撫道:“漢升你的心意如何,老夫豈會不知,剛纔若有失言,你勿要記在心上,戰場變化莫測,豈是你等武將所能預料,你且安心殺敵,抉擇大局之事,自有老夫操心!”

對於黃忠,黃祖心知他絕不是奸佞叛逆之輩,黃祖只是不喜他屢屢與自己作對,而且黃忠雖老,但有着天下無雙的箭法,能於萬軍之中取敵將首級,如探囊取物,再加上,黃忠在軍中威望之高,甚至連黃祖這個主上,也不得不忌憚,提防。

黃祖安撫黃忠一陣後,即下軍令,各部加緊備戰江東

第536章 謀戰巫城(中)第207章 高幹的心思第663章 受辱反抗第140章 郭嘉失權第538章 晉魏激戰第388章 晉國立,魏使來第552章 兵臨成都城下第269章 周瑜反算諸葛亮第575章 魏滅吳之戰開幕第497章 梟雄末日(五)第191章 周瑜的反擊(二)第687章 再無輕視吳人之心第290章 涼州鐵骨第206章 大破高幹第497章 梟雄末日(四)第600章 曹操遇險第805章 搶劫報國第236章 曹呂‘會盟’(二)第541章 各有所得第247章 呂布VS馬超第483章 關羽戰死第105章 守城危機第495章 梟雄末日(二)第627章 夏侯淵的猜測第512章 諸葛殺局(下)第637章 孫禮妙計渡江(上)第432章 蜀軍大敗,陳到身死第197章 出兵幷州第182章 醉酒納甄宓第178章 薊縣堅城!第648章 誘之以利第328章 奪得陽平關第772章 鄧艾趕到第573章 人傑荀攸隕落第152章 山洪兇猛第297章 呂布將騎之能第552章 兵臨成都城下第43章 高順的後手第373章 龐統計敗曹操第479章 沮授、黃權鬥智第728章 小人的保命之道第260章 長安攻防戰(一)第329章 設計欲擒馬超第354章 諸葛千里料敵第一謀第461章 相安無事第279章 文丑VS馬超第235章 曹呂‘會盟’(一)第552章 兵臨成都城下第241章 瞞天過海之大遷移第535章 謀戰巫城(上)第699章 無奈撤軍第408章 黃權施下火攻之計第425章 鴻門宴(上)第191章 周瑜的反擊(二)第453章 蜀軍勢危第13章 道觀夜談,徐庶歸呂第808章 民心盡喪第127章 龐雛再獻計第797章 逃兵第625章 惡煞張飛第40章 善守,藏於九地之下第222章 曹操的暗手(一)第25章 城門惡戰第689章 成功突圍第319章 馬龐雙戰文丑第523章 激戰長安第218章 孔明初顯威(一)第116章 惡戰連連第16章 林內交鋒第148章 初戰第40章 善守,藏於九地之下第792章 矛盾深化第307章 西涼軍內亂始第132章 徐州戰事第308章 幷州捷報第653章 吳郡大戰開幕第658章 步步緊逼第297章 呂布將騎之能第215章 荊州之變(三)第275章 四方雲動(一)第646章 司馬懿到來第259章 伏擊又見伏擊第196章 荊州軍慘敗第252章 再遇伏兵第473章 腹地之憂第407章 蜀軍襲取閬中第306章 寒夜破敵第108章 劉備見水鏡第306章 寒夜破敵第729章 小將雄風(上)第303章 成公英計敗甘寧第292章 呂布得民望第420章 諸葛發威(二)第530章 曹魏攻略第395章 法正來攪局第371章 奪寨之戰第432章 蜀軍大敗,陳到身死第121章 曹操出手第506章 諸葛亮的後手(上)第333章 巧破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