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妙用降臣

數日後,張遼引兵趕到高昌城外東南某處高山下寨,待寨柵立定,張遼居高而望,見高昌城守備深嚴,防事充足,不由眉頭深鎖,凝聲而道。

“聽聞這廬陵太守,乃是東吳元老張昭之子,張昭素來以其頑固聞名,所謂有其父必有其子,這張休怕也是頑固之人,此下高昌城戒備如此緊密,恐是張休早有號令,教城內軍民與我軍相搏死戰!”

馬岱聞言,眼眸一眯,緊緊望去,亦是神色沉重,遂與張遼諫道:“竟若如此,我等不可輕舉妄動,否則只會引發城內軍民衆怒,岱有一計,或可一試!”

張遼聽言,虎目一亮,甚喜問道:“伯瞻有何計策?快快道來!”

馬岱神色一緊,遂與張遼低聲而道:“桂陽長史顧穆乃東吳丞相顧雍次子,而顧雍與張昭素來交好,兩家乃是世交,竟是如此,張將軍何不教顧穆爲之內應,潛入城內?”

張遼聞言大喜,連忙追問道:“如何行事,伯瞻快快細說!”

馬岱遂低聲教道如此如此,張遼聽計大妙,遂速教人從桂陽召顧穆而來。

且說張遼營寨立好,卻按兵不動,張休每日遣斥候去探,皆不見張遼軍有何舉措,張休心疑,衆官吏卻又紛紛勸道,各說聽聞,言張遼取桂陽,以仁義服衆,秋毫無犯,故得百姓擁戴,此下必是不願生靈塗炭,以待衆人獻城投之。

“北晉賊子無義來犯,有何仁義可言?”張休聽了卻是面色冰寒,冷聲喝道。

衆人見張休決意不降,皆是憂心忡忡,又過了三、四日後。北晉軍終於有了動靜,原來張遼與顧穆商議定後,便遣顧穆爲使。前往高昌來見張休。

只見顧穆來到高昌城下,高聲呼道:“張叔嗣可在?勞煩城上將士爲顧某通報。就說故人來見,有要事商議!”

城上將士認得顧穆,應了一聲,急教人報說張休,張休聽聞顧穆求見,面色一沉,思索一陣後,還是趕來去見這個投敵背主的昔日好友。

須臾。張休趕到,見得顧穆,放聲喝道:“元則竟已投賊,你我再無情義可言,你速速退去,再是相見,我勢必大義滅親,取你性命!!!”

顧穆聞言,卻是一臉苦澀,吶吶而道:“叔嗣你我深交多年。我爲人若何,你怎不知耶?”

張休一聽,心頭陡動。雙眼一亮,急急向顧穆望去,見顧穆毫無虛假之情,心中甚喜叫道:“原來元則並無投敵之意,元則素來足智多謀,此番必是來獻計與我!”

張休想畢,立馬教軍士打開城門,顧穆暗喜,奔馬而入。直到城上戰樓來見張休,兩人拜禮畢。張休喝退一干人等,樓內只剩下他與顧穆兩人。

顧穆急忙拜道:“北晉賊子來勢洶洶。我一時無備,待反應過來時,那張遼已然兵臨城下,大喊若是不降,即強攻城池!”

“我見勢已極,恐害了百姓,故先投之,再尋機脫身,此下那張遼教我來勸叔嗣獻城,我等深受國恩,叔嗣萬萬不可爲之!”

張休聽言,臉色轉喜,大笑而道:“哈哈哈,元則果非貪生怕死之輩,不枉我倆多年交情,此下,高昌有你我把守,何懼那張遼耶?”

“叔嗣此言差矣,北晉賊子軍內有數十攻城利器,名叫震天雷,此軍器威力浩大,可破山碎巖,若賊子以此軍器來攻,只恐高昌城難以久繼!”顧穆面色一沉,甚是凝重說道。

張休對震天雷亦有所聽聞,臉色劇變,驚呼而道:“這震天雷莫非就是北晉賊子攻破蜀漢皇都的那些軍器?”

“然也,叔嗣當慎而慎之,否則我等負隅頑抗,惹怒了那張遼,一旦城破,只恐禍連城內百姓!”

顧穆重重頷首,張休聽得心驚肉跳,急向顧穆問道:“如此這般,我當若何,元則可有計策教我?”

顧穆心頭一緊,故作正色,低聲在張休耳畔說道:“叔嗣莫急,我此番過來,正是來解高昌之危。那張遼將震天雷等軍器,皆屯於其寨東面一處山坡上,張遼或是見叔嗣有意死守,不敢貿然行事,並無加以重兵佈防!”

“叔嗣何不今夜盡遣精兵,前往襲擊,若能取得這些震天雷爲之所用,莫說要據守高昌,縱是要擊退北晉賊子,亦不在話下!”

張休聽計大喜,連聲說妙,對顧穆毫無疑心,顧穆卻唯恐張休起疑,故作急色道:“此下時候不早,未免那張遼起疑,我當速速歸去回報,叔嗣你速速準備罷!”

顧穆說罷,作揖一拜,便欲離去,張休臉色連變,忽然叫住了顧穆,肅然而道:“元則且慢,倘若我今夜得手,那張遼必知是你通報此事,必然加害於你!”

“叔嗣勿慮,我顧元則非是懼死之人,只要能保住高昌,縱然是死,亦無悔也!!!”

顧穆肅然喝道,滿臉慨然赴義之色,張休渾身一顫,感動不已,同時又是腦念電轉,須臾便想出一計,與顧穆謂道。

“元則大可不必如此,我且遣人通報那張遼,言願獻城而降,次日交接,而又與元則多日不見,留於城中款待,一敘舊情便是!”

顧穆一聽,甚喜而道:“叔嗣此計甚好,如此不但能令那張遼心生鬆懈,更能保住某之性命,真可謂是兩全其美之計也!”

張休放聲大笑,遂修書一封,令一心腹將士去報之張遼,張遼看畢,欣然大喜,並無起疑,重賞來使,教其回報。

張休聽聞,暗笑張遼匹夫無謀,於是,到了夜裡三更,張休整備兵馬,引精兵三千,依照顧穆所報,望晉軍屯集軍器那處襲擊而去。

待張休趕到之時,果見營外守備鬆懈,僅有千餘兵馬把守,張休心頭一震,一把撥出腰刀,厲聲大喝,指揮兵馬前往襲擊。

張休令聲一起,那三千精兵蜂擁而入,在營內的晉兵見狀,無不驚慌,抱頭鼠竄而逃。

張休引兵突入,速教兵士去奪軍器,就在這時,四下喊殺聲驟起,擂鼓聲震天動地,昏黑夜色之中,忽然火光片片,營外不知殺來了多少兵馬,彷彿草木皆兵。()

第294 馬韓結盟第494章 梟雄末日(一)第793章 軍心亂第418章 讓諸葛犯難第223章 曹操的暗手(二)第583章 水中蛟龍(下)第581章 曹操的真性情第158章 大敗荊州軍第516章 氣勢如虎第517章 張飛使詐第88章 劉備下荊州第467章 約戰之鬥兵第231章 周瑜謀算蔡瑁第663章 受辱反抗第567章 武藝再突破第71章 官渡風雲起第644章 城內混戰第519章 看破端倪第586章 鐵索連江之計第388章 晉國立,魏使來第606章 突陣斬劉曄第342章 六宇連方陣第555章 最後的掙扎(上)第171章 有酒名醉夢仙霖第116章 惡戰連連第143章 城內激戰第262章 長安攻防戰(三)第538章 晉魏激戰第626章 諸葛亮的迷茫第216章 荊州之變(四)第496章 梟雄末日(三)第66章 暗夜救人第159章 文丑大意失彭城!第136章 相互算計第354章 諸葛千里料敵第一謀第346章 劉備間諜孟達第259章 伏擊又見伏擊第174章 勢均力敵第720章 北晉的反應第69章 回到徐州第273章 各有謀算第637章 孫禮妙計渡江(上)第666章 據高而守第530章 曹魏攻略第63章 戰神之威第683章 取得先手第480章 黃權計謀南安(上)第311章 馬成反目第198章 囂張的於夫羅第709章 各有謀算第192章 蔡氏的耳邊風第212章 消失的高幹第222章 曹操的暗手(一)第573章 人傑荀攸隕落第793章 軍心亂第697章 兇悍的反擊(下)第799章 見招拆招第189章 江東生死戰(五)第116章 惡戰連連第345章 局勢再變第569章 設下圈套第440章 龐統算計諸葛第369章 曹孫聯姻第764章 吳國滅(上)第514章 孤注一擲第217章 荊州之變(五)第654章 棋逢對手(上)第753章 文丑戰張飛(下)第718章 諸葛亮開溜第265章 曹操除隱憂(二)第322章 平定涼州第644章 城內混戰第185章 江東生死戰(一)七百三十三章 調教第21章 大破孫策軍第393章 夜襲破敵第150章 瘋狂攻城(二)第626章 諸葛亮的迷茫第694章 強攻吳縣第112章 孔明論勢第12章 南下訪賢第676章 曹丕以身爲餌第210章 中計第301章 謀士爭鋒第519章 看破端倪第586章 鐵索連江之計第745章 劫囚(上)第262章 長安攻防戰(三)第64章 八門金鎖陣第199章 大破匈奴騎陣第235章 曹呂‘會盟’(一)第754章 曹操的決心第289章 忠名千古傳第55章 九曲天蕩峽第801章 軍心盡喪第351章 西川援軍到第322章 平定涼州第510章 悔之不及第268章 曹操稱王第580章 吳軍之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