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六十五章 吳國滅下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 七百六十五章 吳國滅(下)

在魏軍後陣內,來報將士接連不斷,大喊孫權已擒,吳人降矣,後陣內的魏軍諸將、兵衆聽得,無不振臂高呼,歡呼一片,大喝萬歲。

當夜,曹操發令,教於禁、鄧艾爲前部,押孫權還有一衆吳軍將士,前往吳縣,取之城池。

把守吳縣的趙諮,見孫權被擒,心知大勢已去,雖有萬般怨恨、不甘,但還是不敢再有反抗,率衆獻城。

因此魏軍大舉入城,曹操早前已有號令,約法三章,魏軍將校、兵卒皆不敢傷害城內百姓,嚴紀律行,極爲收斂。

于禁、鄧艾引兵入城,整頓完畢,速教將士通報曹操,曹操遂親引後軍入城,至此東吳都城‘吳縣’,已然淪陷。

曹操在衆將擁護之下,直到吳縣宮殿,至於孫權的家小,皆被于禁暫時安置於宮內。

約是三、四日後,吳縣已定,此間,曹操聽聞太湖平原一役,將士死傷極多,近有兩萬餘人犧牲,更兼其麾下愛將,虎癡‘許仲康’戰死。

曹操悲傷不已,將許褚葬於太湖平原,親引一衆文武祭奠,慟哭不止,與衆文武言道。

“朕之所以敢於陣前作戰,全因朕有仲康於左右守護,有仲康在,縱是千軍萬馬,朕亦性命無憂,仲康與朕雖爲君臣,但更勝於骨肉兄弟,如今仲康戰死沙場,朕如折斷一臂,痛煞朕矣~!”

一衆文武,見曹操哭聲悲愴,可謂是聞者動容,見者落淚,曹操祭奠畢,追封許褚爲護國大將軍。神虎侯。

同時,曹操又遣使速回許昌,爲許褚塑造青銅像。已表彰其顯赫功績,其子許儀。繼承許褚爵位。

許褚得曹操如此厚待,雖死卻榮威加於一身,衆文武並無一人心生妒忌,畢竟以許褚忠烈,一生立下赫赫功績,應得如此。

隨後,曹操犒勞三軍,大宰牛羊。大擺筵席,一衆文武皆得賞賜,于禁受封爲撫軍大將軍,南昌侯。

鄧艾特封爲安東將軍,會稽侯,程昱封爲司空,孫禮特封爲右將軍,臨遠侯。

曹丕封爲鄴城王,曹彰封爲襄陽王,至於司馬懿。曹操欲加封爲司徒,可司馬懿卻不肯受,言其功勞甚小。曹操亦不強迫,遂加封其爵位。

其中於伐吳之戰中,其餘戰死的烈士,如夏侯淵、曹真等人,皆得以追封,其餘一衆有功之士,一一得之封賞,便不細說。

吳縣已破,孫權被擒。東吳一國,氣數盡矣。諸軍各得賞賜,皆是大喜。

犒勞、封賞畢。忽有一日,有人急來報,孫權舊患復發,又得瘋疾,曹操聽了,卻是不信,親自去見。

後來,曹操離開囚禁孫權的宮殿後,似乎不願再追究此事,只教將士嚴密看守。

之後,曹操又一一召呂蒙、孫韶等被擒將領來見,呂蒙、孫韶皆欲求死,對曹操大罵不絕。

曹操不愧是梟雄,以孫權還有孫氏一脈家小要挾,更承諾若他等願降,可許以孫權吳侯之位,餘生可享盡富貴,其子嗣亦可繼襲其侯爵之位。

呂蒙、孫韶雖欲求死,但卻恐連累了孫權還有孫氏一脈數百人命,最終含恨妥協,降之曹操。

曹操大喜,封呂蒙爲鎮東將軍,廬江侯,孫韶爲虎賁將軍,江亭侯,而其中,東吳元老張昭,在聽聞魏軍入城時,便上吊於家中,曹操憐其忠烈,亦追封爲侯。

而趙諮、顧雍等文臣亦都降於曹操麾下,得侯爵封賞,曹操遂又下令,在吳北各郡大開糧倉,撥以錢財,大賞百姓,將各地土地封與有功將士,或還與江東各大世族,以謀求安穩。

於此,在曹操調撥之下,吳北各郡漸穩,一日,曹操教侍臣去召孫策、周瑜遺孀一見,可侍臣卻是鎩羽而歸。

原來孫策、周瑜遺孀早前便與吳國太居於東宮之內,吳國太聽聞曹操召見孫策、周瑜遺孀,忿然攔截,以死相逼。

侍臣唯恐吳國太尋死,便不敢相逼過甚,急回來稟告曹操,曹操聽了,便親自來到東宮。

待曹操趕到,卻發現三具尚存溫熱的屍體,其中一具,年逾八旬,滿頭白絲,此下雖已斷氣,但仍給人一種不怒而威的威嚴,一看便知常年累月身處高位。

另外兩具,一人白衣勝雪,幽雅如蘭,眼角尚有淚痕,那晶瑩剔透的肌膚,彷彿吹彈可破,雖已近四旬的年紀,但似乎保養有道,風韻猶存,我見猶憐。

另一人,身穿紅豔玲瓏羅錦衣裳,如若勝火中的仙女,少了一分幽雅,多了一分英氣,小巧玲瓏的嬌軀,宛如晶玉一般,讓人不敢靠近,只恐傷了美人,但卻又難以壓耐地想去接近。

曹操身軀抖顫,嘆聲不絕,喃喃而道:“朕欲得美人歸,豈不知卻害煞了美人,早知如此,不如不見!”

素來英雄愛江山,更愛美人,曹操南征北戰,雖爲一統江山大業,亦有取美人之心,可天意弄人,這兩個江東美女不肯就範,甚至不願與曹操相見,便魂歸去兮,長嘆一聲後,曹操也是乾脆,邁步離去,毫無眷念。

吳縣破後,再無戰事,曹操封賞、調撥已定,各文武各行其職,文官安穩百姓,處理政務,武將則引兵鎮撫,吳北之地,漸漸平穩。

忽有一日,司馬懿來見,與曹操秉道:“陛下,時今吳北已定,爲防夜長夢多,當速取吳南等郡!”

曹操聞言,眉頭一皺,凝聲答道:“諸軍將士惡戰連連,此下方纔歇息不久,若是又倉促起軍,恐會怨聲載道!”

“愛卿不必過慮,碧眼兒以爲朕階下之囚,吳南兵力空虛,若要取之,如囊中探物,待諸軍歇養之後,再做圖謀,亦是未遲!”

司馬懿聽了,神色一急,連忙又道:“陛下,正是吳南空虛,老臣才懼北晉賊子趁虛而入,北晉猛將如雲,若果真出兵,必能勢如破竹,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奪下吳南諸郡!”

曹操聽言,放聲大笑,扶須而道:“愛卿多慮了,據於文則所報,劉備之子劉阿斗等殘蜀餘孽,此下正於交州始安爲據!”

“而前番諸葛亮、張飛等人從臨遠逃去,必然歸去始安,料此時日,想必諸葛亮已到始安,有此人據守,北晉賊子若想破得交州,恐非易事,更別說取之吳南諸郡!”()

ps:近期要出遠門,更新會有些不穩定,請各位書友多多包涵,謝謝,晚安!

第615章 陸遜的招牌技-火攻第178章 薊縣堅城!第289章 忠名千古傳第149章 瘋狂攻城(一)第349章 暗度陳倉之計第410章 張繡VS魏延第173章 曹孫戰端起第490章 成公英智破鐵車兵(上)第121章 曹操出手七百三十三章 調教第627章 夏侯淵的猜測第143章 城內激戰第729章 小將雄風(上)第376章 妙用疑兵之計第85章 劉備襲許昌第800章 局勢陡轉第461章 相安無事第380章 忠臣欲反二第483章 關羽戰死第689章 成功突圍第63章 戰神之威第26章 決死之戰(一)第375章 曹操詐死,呂軍中伏第232章 只羨鴛鴦不羨仙第730章 小將雄風(中)第616章 力挽狂瀾第29章 援軍終至第560章 追剿殘餘第334章 喪心病狂的張魯第755章 曹孫最後一戰(一)第528章 曹操稱帝(上)第801章 軍心盡喪第195章 宿命之敵第571章 魏軍末路?七百五十六章 曹孫最後一戰二第485章 含恨追殺第431章 幷州狼騎逞威第275章 四方雲動(一)第403章 胡車兒逞威第592章 東吳之殤(下)第518章 莽夫作畫第172章 龐統論勢第204章 最後的掙扎第376章 妙用疑兵之計第138章 再布一子第500章 張遼大意中伏(一)第524章 天佑北晉第772章 鄧艾趕到第60章 終離天蕩峽第483章 關羽戰死第499章 梟雄末日(六)第196章 荊州軍慘敗第281章 激戰第416章 名將交鋒,各有千秋第258章 馬超入彀第577章 東吳俊傑施計第181章 邂逅甄宓第327章 忠與奸第584章 連環計出第134章 文丑VS許褚(一)第467章 約戰之鬥兵第213章 荊州之變(一)第338章 西川援軍至第722章 諸葛料敵先機第768章 郭淮施計退于禁第243章 詐取潼關第276章 四方雲動(二)第422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55章 九曲天蕩峽第216章 荊州之變(四)第194章 劉備襲江東(二)第164章 基業北移第743章 佈下天羅地網第171章 有酒名醉夢仙霖第390章 蜀國立,戰端起第480章 黃權計謀南安(上)第145章 陳宮的夙願第415章 美男計第624章 螳螂捕蟬,遇黃雀第713章 陸遜中箭第489章 小將成長第661章 錚使諸葛瑾第539章 二狼爭食第221章 孔明初顯威(四)第693章 偷襲落空第319章 馬龐雙戰文丑第395章 法正來攪局第13章 道觀夜談,徐庶歸呂第212章 消失的高幹第441章 駭浪滔滔第645章 魏軍慘敗第477章 沮授施計阻馬超(二)第505章 攻心之計第57章 又破一寨第567章 武藝再突破第547章 火藥初顯威第390章 蜀國立,戰端起第658章 步步緊逼第101章 爭奪兩郡第456章 徐庶計敗張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