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邀戰!!!

說也奇怪,從諸葛亮入仕起,張飛對他就是不喜,以爲諸葛亮自視甚高,屢屢與他作對,而諸葛亮亦不喜張飛,覺得張飛行事莽撞,目中無人,心高氣傲,有意挫張飛銳氣。

不過兩人的鬥爭,卻是張飛屢屢挫敗,後來更是幾乎被諸葛亮以其立下的軍令狀,依照法度處斬。

至此,張飛有所收斂,也知諸葛亮的絕世才智,對其言聽計從,雖是如此,但後來隨着諸葛亮權力越來越大,深受劉備寵信,百官愛戴,張飛暗中亦有忌憚,兩人的一生可謂是亦友亦敵。

不過到了此下,兩人眼神交融,皆放下對對方的成見,冰釋前嫌,諸葛亮在張飛耳邊,低聲喃喃,斷斷續續。

夜色朦朧,四周不知爲何靜悄悄的一片,而在陣外的北晉軍,亦不知爲何紛紛變得十分沉靜,都覺得心中壓抑,有一股難以闡述的悲愴。

一夜悄而無聲地過去了,黎明時分,旭日初昇,雲霧散開,第一縷陽光照落,在八陣圖正北之處,張飛策馬而出,劉禪面無血色,失魂落魄地跟在張飛的馬後。

把守正北之處的正是文丑,文丑惡目凌厲,望向張飛,四周的晉兵見狀,各自戒備,紛紛趕來。

文丑把槍一招,衆人見狀,皆不敢輕舉妄動,張飛面無表情,淡淡而道:“若我王願降,呂布如何待之?”

文丑聞言,從懷中取出一封文書,原來卻是兩月前,文丑攻破始安後,急報予呂布,呂布得知始安已破,劉禪即將被擒,遂修書一封,派人交予張遼,再教張遼轉交給文丑。

文丑取出文書後。遞給了一員將士,示意其交予張飛,一邊又道:“此文書乃晉王親筆所寫,如何處置。內裡盡有詳說!”

張飛聽了,環目一瞪,一絲怒色一閃而過,但很快就壓住,冷哼一聲。一把取過文書,速速觀之。

看罷,張飛臉色連變,最終神色漸漸安穩,凝聲而道:“呂布信中所言,可會如諾實現?”

“晉王雄威天下,一言九鼎,張將軍你又何必多疑?”文丑眼光爍爍,沉聲而道。

張飛忽然放聲大笑,甚是猖獗張狂。笑聲畢,緩緩而道:“好!若是此中有半句虛言,老夫縱是化作厲鬼,亦絕不會繞過那呂布,大王此信你拿着,如若你日後受半點委屈,便將此信宣告天下,讓天下人看看呂布那張醜惡嘴臉!”

張飛此言一出,四周晉軍將士無不怒喝,大叫放肆。文丑雖無喝言,但亦是氣勢驟發,虎威赫赫。

劉禪急急取過文書,迅而看去。霎時間宛如恢復生機一般,欣然叫道:“晉王果真仁義,孤願降!!!”

正瞪大環目與衆晉將瞪視的張飛聞言,如遭電擊,身體一顫,體內血氣翻滾。臉色一陣青一陣紫,面上的悲愴、痛苦如何都壓制不住。

一衆晉將見了,無不心頭大快,文丑也無趁機諷刺,忽向張飛問道:“不知諸葛孔明何在?”

張飛一聽,冷然一笑,指着劉禪,與文丑言道:“諸葛丞相已被此子生生氣死矣!!!”

“絕無可能!諸葛亮詭計多端,此必是詐也,文將軍,諸葛亮非等閒之輩,定當生要見人,死要見屍!”

此時,張遼、郭淮、姜維、馬岱等將已紛紛聞訊趕來,馬岱聽得仇敵諸葛亮已死,哪肯善罷甘休,竭斯底裡地向文丑諫道。

張飛聽了,滿臉盡是悲愴之色,與文丑說道:“我蜀漢丞相屍首就在那八陣圖內,你等若定要見其屍方肯相信,便入陣去尋罷!”

“諸葛亮定躲在這陣內,好!我去尋便是!”衆將聽罷,皆望八陣圖望去,見亂石叢內,風沙走石,無不面帶懼色,哪敢貿然而去。

馬岱對諸葛亮恨之入骨,竟猛地一勒馬匹,就向八陣圖衝突進去,張遼虎目一瞪,似乎早有預料,飛馬一衝,擋在馬岱面前,當頭喝道:“馬伯瞻,馬孟起已死,此下蜀漢亦亡矣,你何必再糾纏不清?”

“張文遠,你讓開,我若不親眼看得諸葛亮屍首,絕不罷休!!!”馬岱眼眸崩裂,狀若瘋狂。

郭淮、姜維唯恐馬岱貿然行事,紛紛勒馬趕來,好言相勸,馬岱嘶吼不絕,仍是不肯放棄。

張遼見狀,怒火一起,高聲喝道:“你若有個萬一,馬氏後繼無人,你有何顏面見於馬氏列祖列宗,此下你幸得晉王賞識,當竭力相輔,以復馬氏門楣,馬孟起日後得知,定也瞑目!”

張遼之言如當頭棒喝,馬岱仰天咆哮,喝畢,馬岱身軀一晃,好似霎時抽去了所有的力勁,卻是再無瘋態。

文丑面容肅然,默默而視,隨後眼光一轉,望向張飛,似乎不欲再對此事糾纏,徐徐而道:“竟是如此,張將軍便一同與漢中侯下馬受降罷!”

張飛聽了,眼眸一閉,冷冷說道:“你去罷!!!”

劉禪聞言,神色一喜,連忙下馬,唯恐張飛反悔似的,竟飛快地逃向文丑陣中,四周晉兵正欲來擒,文丑卻道:“不得放肆,劉阿斗乃晉王親封漢中侯也!”

衆兵士聞言,皆是臉色一變,紛紛退下,劉禪聽了,膽子一壯,臉上怯色褪去大半,腰板也挺得筆直,好似引以爲豪一般。

“不知張將軍此乃何意?”

文丑眼神赫赫,如能看透人心,劉禪雖降,但他身上氣勢卻有增無減,直把左右兵士逼得心驚肉跳,驀然,張飛環目一睜,兩道兇光閃過,死死地盯着文丑,冷聲而道。

“我張翼德縱橫天下數十載,沙場廝殺,一生遇過豪傑無數,卻只曾佩服三人,其一,正是我二哥,‘義薄雲天’關雲長,其二,乃我大哥,‘仁義無雙’劉玄德,其三便是晉王,人中呂布!而你文丑,亦是條漢子!!!“

霎時間,張飛渾身殺氣洶騰,文丑似乎已明悟了張飛的決意,氣勢隨之迸發,虎目神光縈繞。

張飛氣勢愈增,宛如驚濤駭浪般洶涌撲來,張遼、郭淮、姜維等將皆覺的心頭一緊,渾身神經不覺地緊繃起來,四周兵衆更是不堪,不是被嚇得渾身顫抖,便是被嚇得面目無神。

“文子武,你可敢與我決一死戰耶?”張飛一勒馬匹,扯聲大吼,如若雷轟,坐下遍體鱗傷的寶馬前蹄一躍,嘶聲長鳴。

文丑暫且並無應戰,而是凝聲言道:“晉王對張將軍如此賞識,不惜劃以涿郡一郡所賜,封張將軍爲涿郡侯,張將軍何苦棄富貴而求死耶?”(。)

第478章 沮授施計阻馬超(三)第389章 吳國立,欲聯劉第342章 六宇連方陣第634章 司馬懿的隱忍論第219章 孔明初顯威(二)第694章 強攻吳縣第434章 五虎羣狼陣第588章 歷史拐點第768章 郭淮施計退于禁第268章 曹操稱王第523章 激戰長安第148章 初戰第484章 被迫撤退第219章 孔明初顯威(二)第199章 大破匈奴騎陣第28章 決死之戰(三)第633章 暗藏機鋒第394章 再敗蠻軍第771章 妙用降臣第368章 曹操欲老牛吃嫩草第293章 巾幗英雄馬雲祿第713章 陸遜中箭第156章 論勢!第571章 魏軍末路?第267章 議稱王第651章 尾隨奪城第514章 孤注一擲第647章 司馬懿收徒第98章 詐取平原城第237章 騙局開場第211章 大局已定第4章 毀糧之戰(二)第345章 局勢再變第327章 忠與奸第392章 初戰南蠻第212章 消失的高幹第558章 激烈巷戰第176章 出兵幽州第30章 報復之孫策菊花飄飄第38 沒有完結的三顧茅廬第562章 晉魏戰永安(中)第353章 毒士識破臥龍之計第310章 離間之計第323章 鬥智第34章 意外之喜,再次被圍第468章 約戰之鬥將(上)第703章 曹真說孫權第209章 前戲第497章 梟雄末日(五)第48章 劉備的逆襲第749章 窮途末路第615章 陸遜的招牌技-火攻第450章 虛實有道第182章 醉酒納甄宓第289章 忠名千古傳第240章 壯士斷腕之謀第635章 陳武‘調戲’許褚第8章 公審大會第730章 小將雄風(中)第494章 梟雄末日(一)第665章 陸遜問計諸葛亮第282章 許褚VS關羽第383章 劉備入主西川第357章 被孤立的張任第6章 因戰封神(一)第419章 諸葛發威(一)第704章 呂蒙連獻二策第750章 忠臣?賊子?第575章 魏滅吳之戰開幕第615章 陸遜的招牌技-火攻第724章 破城第598章 于禁獻計第271章 周瑜欲撤兵第727章 暗鬥第694章 強攻吳縣第54章 迫降關羽,刀向呂布第477章 沮授施計阻馬超(二)第509章 一念之差第375章 曹操詐死,呂軍中伏第141章 計高一籌第352章 神勇老將第66章 暗夜救人第256章 毒士再獻策第95章 曹呂默契第315章 扶不起的犬子第739章 破城第805章 搶劫報國第576章 魏軍初戰失利第120章 郭嘉論勢第146章 陳宮之殤第661章 錚使諸葛瑾第77章 收服周倉,前往界首第57章 又破一寨第387章 奪甲之戰(二)第338章 西川援軍至第49章 陳登獻計,袁曹相爭第283章 曹兵退、交州定第335章 財帛動人心第762章 勢局關鍵乃擒王第215章 荊州之變(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