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兩面三刀

而耿安得到重金後,見得吳北、吳南戰況皆是不妙,便有意尋圖後路,恰好當時他聽聞蒯越、尹籍在始安大量收納蜀民,始安人口劇增,近有萬餘兵馬,日夜操練。

耿安心知蒯越等殘蜀遺臣,遲早會趁交州空虛,有所圖謀,而就在耿安有意向蒯越等人接觸時,尹籍卻主動來了,更帶上許多金銀財寶。

耿安大喜,不但收下了尹籍所贈的重金,更暗示將臨賀獻之,當然耿安心中亦是打着小算盤,若是東吳果真被魏國滅亡,他便依照承諾,將臨賀獻之,不過,一旦東吳能力挽狂瀾,擊敗於魏國,他自然不會投向殘蜀。

就在耿安自作聰明時,忽有兵士來報,言城外有數千兵馬趕來,引軍之將乃是一年輕小將,自稱乃蜀漢五虎上將張飛之子,張紹。

耿安聞言眉頭一皺,神色微變,暗道這張紹忽然引兵來此,意欲何爲?

“莫非,始安已有變故?”耿安眼眸一瞪,猛地站起,驚呼而道。

耿安才智不低,張紹引兵來此,只有兩個可能,一是東吳已被魏國所滅,二是始安有所變故,令蒯越等殘蜀遺臣,不得不先確保退路,先取臨賀。

而此下,吳北、吳南尚在大戰,那麼如此一來,必是始安有所變故,而這張紹過來定是來取臨賀!

耿安心頭一緊,腦念電轉,先穩住慌態,欲要前去一探究竟,耿安念頭一定。遂教左右傳令城內諸將。各做提備。隨後耿安盡引精銳,趕上城郭。

且說,張紹來到臨賀城下,見城上吳兵把守森嚴,先是眉頭一皺,然後策馬而出,嘶聲叫道:“耿太守何在?還請出來答話!”

張紹話音剛落,忽然城門開處。耿安引着數百精兵而出,張紹神色一緊,策馬趕去,在大約一箭之地勒馬停下,先是拜禮。

耿安見張紹長得虎背熊腰,一顆豹子頭赫赫生威,心中一揪,不敢輕視,拱手回禮後,咧嘴笑道:“某聽聞將軍之父張公乃蜀中第一猛將。神往已久,雖未曾謀面。但今日見得將軍如此威風,便知傳言不虛!”

耿安出言相贊,張紹卻無任何得瑟之色,反而神色一凝,拱手答道:“耿太守謬讚了,我父勝苞百倍,苞但恐弱了我父名頭!”

耿安見張紹並未領情,卻也不生氣,笑容可掬,輕描淡寫而道:“不知將軍引兵到此,意欲何爲?”

張紹見耿安身後有不少兵士,自然不會直說是來依先前之約,取之臨賀,當即言道:“耿太守有所不知,那晉賊呂布殘暴不仁,得了西川不久,便又遣兵來犯交州!”

“近日晉賊在邊境關口連番增兵,此下恐怕已然發兵,攻打始安,蒯公唯恐蜀王有失,又知耿太守乃仁義之人,故特令苞前來通報,望能接納!”

耿安聞言臉色劇變,心頭連跳不止,渾身肉顫,他萬萬未有料到,被晉剛克西川不久,竟又如此迅疾出兵來犯交州。

耿安疾聲問道:“晉賊來了多少兵馬?由何人統率?”

“據我軍細作所探,晉賊起碼來了六萬兵馬,小將姜維、王雙爲之先鋒,而統率三軍者,乃是晉王呂布!”

張紹依尹籍所教,虛做情報,原來尹籍料定耿安必不會輕易將臨賀獻出,又知其貪生怕死,故教張紹虛報晉軍的兵力。

果然,耿安聞報,頓時面色勃然大變,滿臉煞白無色,驚呼喝道:“晉賊竟來了如此多的兵馬?而且還是晉王呂布親率?若是始安失守,交州危矣!”

耿安呼畢,眼珠子一轉,忽地心起歹念,暗暗腹誹道:“晉軍素來精銳,此番來了如此多兵衆,更有晉王呂布親自統率,就憑蒯越等人如何抵擋得住?”

“交州難以保全,竟是如此,自己何不將計就計,將那劉禪擒下,待晉王呂布率兵攻來,便將劉禪與臨賀一同獻了,如此一來,榮華富貴必能享之不盡!”

耿安不愧是小人,這一陣子,便知得如何保存已身,謀取富貴,張紹見耿安忽然沉靜下來,以爲他膽怯,連忙說道。

“耿太守不必多慮,晉賊兵力雖盛,更不乏驍勇猛將,但蒯公、尹公皆爲足智多謀之士,只恨始安彈丸之地,難以把守,不過臨賀城城堅牆厚,若我等能聯手把守,定能擋住晉賊!”

耿安聽了,忽然笑起,頷首連聲應道:“張小將軍所言是理,你們一路風塵僕僕,定也是倦了,我這就派人在城內大設宴席,爲將軍還有一衆軍士洗塵!”

張紹聽言心頭大喜,連忙拱手謝道:“耿太守仁義,此下局勢不穩,不宜縱樂,宴席便不必了,還請耿太守能將我等安置城內,給一個歇腳之地便好!”

“哈哈哈,客氣,客氣,諸位豪傑敢捨生忘死,抵禦晉賊,我尤爲敬佩,豈敢有所怠慢!”

耿安說罷,不等張紹回答,便吩咐左右各去安排,張紹見耿安甚爲熱情,推搪不過,也不再多言,卻也暗中教部下將士,此時寄人籬下,萬事小心,不可貪杯。

衆將士皆是謹記,於是,耿安引着張紹一衆入城,張紹在入城時,派一隊兵馬通報隨後而發的尹籍一干人等。

當夜,鄧芝引軍也趕到臨賀城下,連日奔波,劉禪叫苦不已,聽聞已到臨賀,劉禪一張苦瓜般的臉,頓時振作起來,急從馬車內探出頭,對尹籍言道:“尹侍中,尹侍中,孤倦了,快快帶孤去歇息!”

尹籍聞言,急忙趕來,拱手拜道:“令大王勞累,臣罪該萬死,不過還請大王稍安勿躁,那耿安乃陰險狡詐之小人,輔漢雖已入城,但還不可鬆懈,大王且在車內歇息一陣,待臣探明一二,再來稟報!”

劉禪聽了又是一陣叫苦,尹籍苦口婆心相勸,陳說利害,劉禪方纔依從,尹籍拜別後,暗歎一聲,盡是無奈、苦澀。

這時,耿安早已聽聞兵士所報,急引城內諸將還有張紹一干人等來迎,耿安急急趕到,一臉惶恐之色,於馬車前拜道:“蜀王貴臨,小人先前正在城內設宴,以備款待之事,有失遠迎,還請蜀王莫怪!”

尹籍見耿安如此自降身份,盡是諂媚姿態,神色一緊,眯着眼眸瞰視了耿安一陣,在馬車內的劉禪,聽得城內已然設宴,大喜過望,急急趕出,見了耿安,連忙執起耿安的手,不勝感激,疾呼而道:“孤這一路趕來,又倦又餓,耿太守此番安排,甚合孤心,甚合孤心啊!”。.。

第155章 郭嘉退軍第769章 敗敵第527章 虛實之道第717章 三路強攻第694章 強攻吳縣第494章 梟雄末日(一)第176章 出兵幽州第110章 荊州來信第367章 南征北戰,雙管齊下第146章 陳宮之殤第204章 最後的掙扎第699章 無奈撤軍第562章 晉魏戰永安(中)第205章 遇到硬骨頭第205章 遇到硬骨頭第61章 徐盛VS曹彰第563章 晉魏戰永安(下)第345章 局勢再變第195章 宿命之敵第283章 曹兵退、交州定第313章 平羌之策第768章 郭淮施計退于禁第135章 文丑VS許褚(二)第325章 張鬆找老闆(二)第260章 長安攻防戰(一)第162章 郭嘉發狠!第490章 成公英智破鐵車兵(上)第763章 慘烈死戰第121章 曹操出手第744章 再增變數第292章 呂布得民望第226章 江東意動(二)第169章 修內政第641章 曹丕智降陳武第270章 諸葛再獻策第390章 蜀國立,戰端起第26章 決死之戰(一)第761章 時也,命也!第87章 脫困境,尋出路第7章 因戰封神(二)第184章 計中計第139章 矛盾激化第235章 曹呂‘會盟’(一)第632章 夏侯淵隕落,鄧艾暴走第718章 諸葛亮開溜第594章 追與被追第779章 可練雄軍百萬第764章 吳國滅(上)第366章 劉備盡得西川軍心第297章 呂布將騎之能第543 各有算計(下)第528章 曹操稱帝(上)第568章 激怒曹丕第685章 示敵以弱第790章 深層次的麻煩第64章 八門金鎖陣第113 晚到一步第582章 水中蛟龍(上)第534章 曹操攪局第711章 諸葛失算第478章 沮授施計阻馬超(三)第696章 兇悍的反擊(上)第708章 諸葛再穩亂局第200章 龜縮不出第262章 長安攻防戰(三)第799章 見招拆招第297章 呂布將騎之能第647章 司馬懿收徒第238章 將計就計第187章 江東生死戰(三)第772章 鄧艾趕到第382章 激戰連連第674章 巧言說合第493章 沮授計破蜀軍第393章 夜襲破敵第319章 馬龐雙戰文丑第443章 趙雲逃過一劫第507章 諸葛亮的後手(中)第340章 張任計敗龐德第80章 曹操吃肉,呂布喝湯第154章 攻山第411章 徐庶計敗魏延第139章 矛盾激化第663章 受辱反抗第761章 時也,命也!第259章 伏擊又見伏擊第286章 徐庶智激馬騰第659章 程昱設伏呂蒙第419章 諸葛發威(一)第73章 能否擋住關三刀?!第470章 約戰之鬥將(下)第508章 諸葛亮的後手(下)第7章 因戰封神(二)第612章 蜀國殘衆至交州第661章 錚使諸葛瑾第31章 報復之一氣周瑜第190章 周瑜的反擊(一)第564章 張遼威震藏風谷(一)第683章 取得先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