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走或留?

衆將紛紛離去,不過卻是唯獨全琮留了下來,陸遜眉頭一皺,彷彿欲將心中的煩悶、怒火傾瀉而出,與全琮厲聲喝道。

“怎麼?莫非子璜也覺得本都督當嚴懲諸葛亮,以安撫衆人之心?哼,到了這般緊要時刻,你等卻只知追究他人過錯!”

“若是嚴懲諸葛孔明,能使時下局勢好轉,本都督絕不會顧念情面,但這根本是於事無補,反而會令諸葛亮等一衆殘蜀遺臣寒心,使得軍心更亂!”

“陸都督教訓得是,但琮卻並無此意,琮只覺得以時下之勢,我軍已難有回天之力,我等上下皆以陸都督馬首是瞻,陸都督如何抉擇,琮定效死赴之!”

所謂吃一塹長一智,此言不虛,全琮雖脾性急躁,但其才智卻亦不低,孫權便曾言,若是全琮能沉穩下來,處事從容、篤定,將其學所用,勇謀兼備的話,不失爲一員將才。

東吳大變,全琮歷經無數惡戰、險難磨礪,如今他的脾性大變,亦非當初的莽漢子,全琮話中有話,陸遜聽了,面色勃然大變,英眉豎起,眼眸大瞪,壓着怒火問道:“子璜,你此乃何意?”

全琮面色肅然,拱手作揖,深深一拜後,與陸遜言道:“琮別無他意,只是時下局勢若何,以陸都督之智,如何看不出究竟,更兼軍中各將,已生怯意,軍中亦是人心惶惶!”

“而於禁麾下數萬魏寇,把守臨遠,此下臨遠方圓數十里內,皆有魏寇斥候打探,我軍根本無法望吳縣救援!”

“何況我軍兵力無多,不久于禁必會率衆來攻,以琮之見,陸都督當思定退路,以防萬一,若之不然。恐軍中將有變故!”

全琮此言一出,陸遜如被擊中要害,渾身一顫,死死地盯着全琮。全琮面色漠然,與陸遜直眼對視。

全琮話中道理,陸遜又豈會不知,只聽陸遜長嘆一聲,彷彿被抽盡了全身力勁。精神萎靡,擺了擺手道:“我已知也,子璜你且退下罷!”

全琮聞言,重重頷首,又深深一拜,凝聲道:“無論將軍如何抉擇,琮當效以死力!”

陸遜閉上雙眸,並無答話,全琮見此,欲言又止。最終還是並無道明心中之意,告退而去。

其實陸遜又豈會不知,全琮是在暗示他撤回吳南之地,再圖後事,畢竟如全琮所言,以時下局勢,要往吳縣救援,那是絕無可能之事。

可若是與于禁的兵馬對峙在此,那卻是必敗無疑,如此一來。撤回吳南,先穩亂勢,以待時機,確是爲今最好的抉擇。

但陸遜卻有顧慮。因爲陸遜撤回吳南,于禁的大軍便可速望吳縣助戰,到那時,恐怕吳縣必有滅頂之災,孫權還有東吳一衆文武,勢必危矣!

陸遜猶豫不決。當如何抉擇,尚且未知,不過留給陸遜的時間,卻是不多了。

與此同時,在諸葛亮的帳篷之內,張飛面色凝重,環目眯起,向諸葛亮問道:“以丞相之見,如今局勢若何?”

諸葛亮聽了,手搖鵝毛扇,搖頭嘆道:“亮一時失算,卻無料到這程昱竟如此無賴毒辣,把其軍中將士視如草芥!”

“只可惜那鄧艾乃忠義之士,若是尋常人,必會心中起怨,如此或能有機可乘,天意至此,局勢定矣,吳北必爲曹老賊所得!”

諸葛亮雖與鄧艾只有數面之緣,但卻對他印象極爲深刻,也看出了他的脾性。

張飛一聽,眯起的環目剎地瞪大,竟也動上了腦子,甕聲甕氣說道:“那鄧艾雖是忠義,但其軍中將士卻都是尋常人,想必此下其軍定是衆怒難壓,丞相何不以此謀之?”

諸葛亮聞言,又是嘆聲搖首,緩緩而道:“鄧艾雖入仕不久,但亮昔日見其在軍中威望極高,更兼鄧艾擊敗了朱治的大軍,可謂是替夏侯淵報了大仇,已贏得軍中上下的敬重!”

“以鄧艾的才智,豈會看不出此中利害,定會壓制麾下將士怨氣,適才亮派越吉前往去探,果見鄧艾的兵馬入了臨遠城內!”

“如此足可見已應亮之料想,更何況,不出數日內,于禁必率兵來攻,此下魏寇兩軍合於一處,我等亦無充足的時間,施以謀略!”

“莫非當真難挽狂瀾?”張飛環目瞪得斗大,帶着一股莫名的怒火、悲愴說道。

如今東吳的局勢,與當初北晉兵逼成都時,極爲相似,這令張飛一時間,可謂是百感交集,眼中盡是不甘、悲憤之色。

諸葛亮似乎也想起了往事,神色落寞,淡淡而道:“時也,命也,但願朱治那部奇兵,能力挽狂瀾,而孫權亦能察以時勢,趁勢而發,重創曹老賊的兵衆,否則待于禁等人援軍一至,孫氏於東吳之氣數盡也!”

張飛聽罷,神色一緊,不自覺地壓低聲音問道:“不知丞相以爲,那孫權可否如你之所願?”

諸葛亮面色一沉,沉吟一陣,卻是搖首連道:“曹老賊乃當世梟雄,難!難!!難!!!”

張飛面色一變,雖不知諸葛亮是如何推算,但卻信了七成,神色一陣黯淡,也是嘆了一聲道:“竟是如此,我等當何去何從?”

諸葛亮聽了,雙眸一亮,似乎早有思量,與張飛言道:“東吳接納之情,時值至今,我等已報矣,此下已是功成身退之時!”

張飛聞言,本是黯淡的神色,剎時散去,環目炯炯發光,望着諸葛亮璀璨的目光,心裡已是會意。

如今吳南空虛,正是蜀漢東山再起的大好時機,以尹籍、蒯越兩人之才,此下始安想必已蓄不小的勢力,而依諸葛亮所料,孫權不久將敗於曹操之手,到時他等便可趁亂奪取吳南之地,割據一方!

想到此處,張飛不禁熱血沸騰起來,東吳將滅,雖爲可惜,但對於他等一衆蜀漢遺臣來說,卻不惜爲一個大好時機!

諸葛亮見張飛已是明悟,重重頷首,遂在張飛耳邊教道如此如此,數日後,陸遜爲顧全大義,最終還是並未選擇撤回吳南之地,卻又令全琮引兵在寨外四處監視,提防兵士逃去。

一時間,軍中瀰漫着恐慌、不安的氣氛,至於諸葛亮、張飛一干人等,則把守其營,並無任何舉動。

這數日間,陸遜曾與諸葛亮有過幾番交談,兩人到底說了什麼,除了兩人之外,無人可知。(。)

第468章 約戰之鬥將(上)第311章 馬成反目第707章 諸葛恪的誘惑第175章 粗中有細許仲康第14章 揚州之行第319章 馬龐雙戰文丑第747章 劫囚(下)第801章 軍心盡喪第425章 鴻門宴(上)第64章 八門金鎖陣第703章 曹真說孫權第345章 局勢再變第790章 深層次的麻煩第642章 朱桓施計第586章 鐵索連江之計第259章 伏擊又見伏擊第205章 遇到硬骨頭第226章 江東意動(二)第121章 曹操出手第770章 取廬陵第202章 地道破城第33章 夜話甘寧,突遭襲擊第103章 敵援先至第631章 夏侯淵惡鬥張飛第103章 敵援先至第793章 軍心亂第64章 八門金鎖陣第564章 張遼威震藏風谷(一)第40章 善守,藏於九地之下第143章 城內激戰第431章 幷州狼騎逞威第139章 矛盾激化第324章 張鬆找老闆第700章 哀兵之勢第372章 愛才的曹操第654章 棋逢對手(上)第602章 鬥智鬥勇(上)第177章 田豫第141章 計高一籌第478章 沮授施計阻馬超(三)第124章 神秘醜漢第115章 驚魂不斷第435章 陣破,蜀軍再敗第797章 逃兵第478章 沮授施計阻馬超(三)第225章 江東意動(一)第699章 無奈撤軍第441章 駭浪滔滔第254章 突變起第289章 忠名千古傳第689章 成功突圍第248章 馬韓聯軍散第340章 張任計敗龐德第117章 呂布重傷第88章 劉備下荊州第619章 夏侯淵誘敵第790章 深層次的麻煩第552章 兵臨成都城下第162章 郭嘉發狠!第727章 暗鬥第123章 三方齊攻第119章 孫乾說曹第420章 諸葛發威(二)第68章 徐晃被擒第335章 財帛動人心第770章 取廬陵第300章 毒士小計破局第577章 東吳俊傑施計第568章 激怒曹丕第647章 司馬懿收徒第323章 鬥智第695章 孤注一擲第155章 郭嘉退軍第790章 深層次的麻煩第787章 過猶不及第426章 鴻門宴(下)第545章 劉備人老心亦老第533章 南蠻投晉第394章 再敗蠻軍第208章 最後一搏第784章 大變局第13章 道觀夜談,徐庶歸呂第264章 曹操除隱憂(一)第185章 江東生死戰(一)第327章 忠與奸第104章 樂安防禦戰第195章 宿命之敵第355章 退守天蕩山第594章 追與被追第730章 小將雄風(中)第469章 約戰之鬥將(中)第631章 夏侯淵惡鬥張飛第437章 勢危反擊第721章 議取交州七百五十六章 曹孫最後一戰二第7章 因戰封神(二)第579章 魏吳血戰第584章 連環計出第466章 選將第618章 以身爲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