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 呂蒙連獻二策

曹真按照曹操的教導,努力讓目光變得凌厲,直逼孫權眼眸,孫權聽得面色劇變,一陣心驚肉跳,一時間竟不知如何回答。

此下殿內一衆東吳文武,亦是各個面帶慮色,不知如何是好,諸葛瑾面色一緊,出席向孫權言道:“竟若如此,大王何不看看魏帝信中所言如何?”

孫權聽了,眉頭一皺,沉吟一陣後,還是依從諸葛瑾所言,曹真速速遞上書信,孫權拆而觀之,本來冰寒的神色,霎時間散去了許多。

原來在曹操信中,先以善言安撫,然後又陳說利害,更承諾將盡還所佔之地,至於先前索要孫策、周瑜遺孀之事,曹操隻字未提。

孫權面色一沉,與曹真言道:“魏帝所意,甚是誠懇,不過畢竟魏國無義來犯爲先,倘若孤如此輕易與魏國講和,東吳一國氣象何在?茲事體大,?你且退下,暫於驛站歇息,待孤與衆臣商議定,便會召你前來!”

曹真聞言,也不多做糾纏,畢恭畢敬地拜禮後,便速速隨着侍衛退下,?待曹真離開後,張昭扶着下顎長鬚,徐徐而道:“此子於戰場勇猛如虎,於?朝堂能處事沉穩,難怪深得曹曹老賊賞識,收其爲養子!”

孫權碧目眯起,微微變色,遂教左右侍臣將曹操書信宣告,宣告畢,孫權然後又向衆人問道:“諸位卿家認爲,曹曹老賊此番講和,誠否不誠?”

張昭想了一陣,默默頷首答道:“曹老賊明知有前車之鑑。卻還敢遣其假子前來。又聽其信中所言。足可見之誠也!”

張昭說畢,顧雍便接話而道:“張公所言是也,雍適才聽那曹真之論,大有可能是曹老賊所教,曹老賊費盡苦心,或許是知得難舉戰事,欲求和,撤出腹地。保得老命!”

孫權聽罷,冷聲一笑,淡淡而道:“哼,曹老賊束手無策,卻想講和苟活?天下豈有如此便宜之事?”

孫權話音剛落,呂蒙神色一震,虎目精光爍爍,與孫權言道:“大王所言極是,曹老賊欲要鯨吞天下,其心若何。天下人皆知也,此番我等若不趁機將其誅殺。曹老賊將來勢必捲土重來,此實乃放虎歸山,徒留後患也!”

呂蒙說罷,趙諮卻是忽然說道:“可那曹真所說,亦非虛言,若是北晉坐收漁人之利,趁虛來攻,我等勢難守矣!”

趙諮此言一出,殿內一衆文武都是神色一變,孫權深吸了一口大氣,沉吟不定,呂蒙似乎早有料想,與孫權疾言而道。

“此言差矣!臣以爲曹真所言,卻是說中前半,後半盡是危言聳聽,不可深信!”

孫權聽得,神色一震,急向呂蒙問道:“子明此話怎講?速速與孤道來!”

呂蒙眼眸炯炯有神,如若皓月般發亮,凝聲答道:“曹老賊本以爲其數十萬大軍,能速破我東吳,卻不料想我等東吳俊傑拼死相抵,曹老賊行事艱難,屢屢惡戰,事已至今,北晉坐收漁人之利,已成定局!但正如曹真所言,魏國於中原尚有數十萬兵衆,而我東吳與魏國之戰,幾乎國力耗竭!”

“呂布能以邊軍微末出身,建立北晉一國,雄踞北疆,此人自有超凡的眼界與經天緯地之智,如何看不出,比起我東吳,魏國方爲其一統江山,克成帝業的最大障礙!”

“即時我等若能在此大破魏寇,擒殺曹老賊,魏國勢必大亂,待那時,大王可速與北晉聯合,教其從幷州、幽州、長安出兵,攻之中原,而東吳則率軍攻打荊州!”

“如此一來,魏國勢必亡也,而此中,北晉軍來勢洶洶,人強馬壯,魏國必將布與重兵抗之,而我東吳則乘虛而進,一邊攻城略地,一邊安穩局勢,待以時日,再與北晉決一雌雄,一分天下!”

呂蒙此計一出,諸葛瑾、張昭、顧雍等重臣,皆是臉色勃然而變,驚爲天人,孫權一聽,碧目剎地瞪得斗大,宛如撥開雲霧見青天,頓時豪氣迸發,猛地站起,連聲笑道。

“哈哈哈,子明此計大妙,大妙啊!若能如此,東吳將來東山再起,一統江山,虎踞天下,亦非不可能之事也!”

諸葛瑾心頭大震,急急說道:“呂將軍之計,實可謂是定國安邦平天下之大策也,臣之纔不足其十中之一,大王當應從之!”

諸葛瑾說罷,張昭、顧雍亦紛紛進勸,皆是應和,孫權大喜過望,喜不勝收,連笑不止,遂以呂蒙之計,定落方策。

少頃,孫權神色一穩,與衆文武言道:“如此依衆位卿家之見,當如何回覆曹老賊?”

孫權話音剛落,衆人不禁都把目光投向剛纔大出風頭的呂蒙,呂蒙神色一凝,速速答道:“大王可虛以委蛇,先應諾曹老賊,使得曹老賊速速撤去,待其軍一動,我軍蓄勢待發,出其不意攻其無備,進而掩殺!”

“曹老賊自以爲我等接受講和,並無防備,定然措手不及,如此一來,我軍但能擒殺曹老賊,大局可定也!”

顧雍聽得,眉頭一皺,凝聲問道:“可是曹老賊深熟兵法之詭,更兼生性多疑,又豈會不加防備?”

呂蒙笑了笑,遂便說道:“元嘆不必多慮,蒙早有計略,待那曹真離去回覆後,大王可速教城內軍民,準備宴席,在城內連日大肆慶祝,歌舞昇平,大奏聲樂,縱酒行樂,曹老賊見之,必以爲我等已無戰意,故所無疑,不需多日便會撤軍退去!”

呂蒙又道一計,顧雍聽之,遂而大笑,連稱計妙,孫權亦放聲大笑,似乎心情極好,又向諸葛瑾、張昭投去眼色,兩人皆暗暗讚許。

孫權故而無慮,遂全部依呂蒙之計行事,當夜,孫權速召曹真來見,道說其意,言道:“孤與衆臣已有商議,吳魏兩國,征戰已有近十載,兩國因此損耗極多,生靈塗炭,百姓無以爲安,所謂冤家宜解不宜結,時今孤雖據上風,但魏帝誠心來和,孤當以仁義釋之!”

“但望魏帝,能以此爲鑑,莫要再舉戰事,東吳、魏國從此結以秦晉之好,互不侵犯,此實乃兩國百姓之幸也!”

孫權說得盡是仁義之風,曹真聽了,卻是心中冷笑,但表面並無神色表露,畢恭畢敬,作出傾服姿態,拱手拜道:“吳王仁義,某當一一回稟陛下!”

孫權微微頷首,遂教曹真回去復稟,曹真拜禮畢,領了孫權的文書,便速速告退,引着一衆從人回去魏軍大寨,來見曹操。。.。

第593章 追殺孫權第418章 讓諸葛犯難第772章 鄧艾趕到第590章 東吳之殤(上)第738章 異變起第33章 夜話甘寧,突遭襲擊第243章 詐取潼關第268章 曹操稱王第33章 夜話甘寧,突遭襲擊第395章 法正來攪局第407章 蜀軍襲取閬中第358章 諸葛千里料敵第二謀第402章 火攻之計(下)第559章 蜀國滅第568章 激怒曹丕第65章 毀約與強取第371章 奪寨之戰第294 馬韓結盟第481章 黃權計謀南安(下)第788章 誅心第460章 關興、張苞第784章 大變局第730章 小將雄風(中)第433章 驚險小插曲第113 晚到一步第495章 梟雄末日(二)第213章 荊州之變(一)第669章 切肉祛毒第629章 衆意難違第342章 六宇連方陣第426章 鴻門宴(下)第411章 徐庶計敗魏延第252章 再遇伏兵第273章 各有謀算第785章 滅魏計劃第371章 奪寨之戰第798章 質疑第511章 諸葛殺局(上)第322章 平定涼州第226章 江東意動(二)第136章 相互算計第234章 不愧鬼才名第747章 劫囚(下)第131章 計退曹軍第86章 險象環生第291章 備戰涼州第524章 天佑北晉第358章 諸葛千里料敵第二謀第683章 取得先手第191章 周瑜的反擊(二)第547章 火藥初顯威第529章 曹操稱帝(下)第461章 相安無事第722章 諸葛料敵先機第673章 如有神助第569章 設下圈套第785章 滅魏計劃第613章 交易第295章 涼州初戰第682章 程昱獻計阻陸遜第269章 周瑜反算諸葛亮第389章 吳國立,欲聯劉第424章 各懷心思(下)第152章 山洪兇猛第85章 劉備襲許昌第751章 邀戰!!!第381章 終遭算計第481章 黃權計謀南安(下)第291章 備戰涼州第612章 蜀國殘衆至交州第598章 于禁獻計第536章 謀戰巫城(中)第271章 周瑜欲撤兵第627章 夏侯淵的猜測第488章 激戰蜀軍(下)第686章 激奮士氣第500章 張遼大意中伏(一)第254章 突變起第107章 劉備遇險第548章 梟雄劉備隕落第805章 搶劫報國第301章 謀士爭鋒第623章 老將雄風第414章 英雄救美第789章 司馬懿的應對第282章 許褚VS關羽第88章 劉備下荊州第370章 壺口關首戰第291章 備戰涼州第21章 大破孫策軍第296章 張頜算計羌胡第191章 周瑜的反擊(二)第706章 水淹之計(下)第226章 江東意動(二)第198章 囂張的於夫羅第742章 半路截殺第25章 城門惡戰第518章 莽夫作畫第51章 花落呂家第230章 諸葛算計周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