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諸葛亮解惑

全琮心頭大急,立即教軍士備馬,迅即趕往大寨去報與陸遜,時值夜裡三更,陸遜正於帳內秉燭觀書,忽然一陣狂風拂來,燈火搖曳。

陸遜眉頭一皺,有兵士來報,全琮求見,陸遜臉色一變,暗道定是出事了,立馬召全琮入見。

全琮風風火火地入帳,拜禮畢,遂細說前事,陸遜聽得,頓時大驚失色,帶着幾分羞憤、悔色喝道:“陳宣賊性不改,我實不該用此賊子!”

“陸都督,這可如何是好?”全琮臉色大急,疾聲問道。

陸遜神色一凝,速與全琮言道:“情勢緊急,此下只好再請那諸葛亮爲我等出謀劃策,一同商議!”

於是,陸遜速教帳外守衛去請,少頃,諸葛亮趕到,一臉凝重之色,似乎已猜到陸遜深夜來召,定是有不測之事發生。

陸遜面色肅然,也顧不得作禮,當下便把前事告說,諸葛亮聞言,面色微變,眼眸眯起,搖頭長嘆一聲,徐徐而道:“程昱果然有所發覺,那部魏寇此去,必是要報說曹老賊,教其防備後方來襲!”

陸遜眉頭深鎖,急問道:“竟是如此,我等豈不是前功盡棄,功虧一簣耶?依先生之見,我等是否應急切望吳縣進軍?”

諸葛亮聞言,立即搖頭答道:“萬萬不可,我軍若貿然而動,于禁必定引軍前來掩殺,若不破之臨遠,擊破于禁兵衆,我軍不可輕動,否則有個萬一,吳縣將孤立無援,必敗無疑!”

全琮在旁聽得。如有燃眉之急,疾聲呼道:“可那于禁據城而守,我軍急切難下。縱然擊破其軍,恐怕亦要耗費不少時日。更兼還不知要折損多少兵馬!”全琮滿臉猙獰,扯聲嗓音喝道。

陸遜神色一沉,一擺手向全琮叱道:“子璜休得放肆,落得如此地步,皆因我用人之失也!”

陸遜說畢,遂轉向諸葛亮,替全琮作禮賠罪,諸葛亮並無怒色。嘆聲而道:“全將軍性子忠烈,憂心國事之難,實屬人之常情,不過依這時日料算,孫將軍此下大有可能已到吳縣境內,隨時可能襲擊曹老賊,只要孫將軍能把握時機,縱然那部魏寇趕去,也是爲時晚矣!”

陸遜聽了,神色一震。腦念電轉,細細推算後,確如諸葛亮所言。霎時間,陸遜臉色好了幾分,心中急意也消去了大半,拱手謝道。

“幸好先生在此,否則我等被眼中急勢所矇蔽,定將自亂陣腳,使那于禁、程昱有機可乘,以致釀成大錯!”

諸葛亮淡然一笑,朗聲而道:“所謂緊行無好步。處於危急關頭,大多數人都會難以觀清局勢。以致一步錯,步步皆錯。反倒是作繭自縛!”

陸遜面色一凝,頷首應道:“先生金玉良言,遜當謹記在心,那依時下局勢,我軍當如何調動?”

“亮以爲,我等已早出奇兵,成與不成,皆在孫將軍身上,而於禁、程昱皆非等閒之輩,與其對峙,我等當以靜制動,以不變而應萬變,坐等時機,待時機到來,魏寇自會自亂陣腳,我軍蓄精養銳,盛勢出擊,定可克敵制勝!”

諸葛亮雙眼爍爍發光,一席話道下,陸遜大有領悟,重重頷首,至此以後,陸遜按兵不動,與臨遠城內的魏兵對峙,不見絲毫急切。

于禁、程昱見狀,亦是冷靜對應,並無貿然舉動,臨遠戰事且說到此處,卻說約是半月前,曹操整兵完畢,只留數千兵馬把守平阿,他則親率五萬兵衆,聲勢浩蕩地殺往吳縣。

曹操素來行軍神速,星夜趕路,直到吳縣城外數十里處設立營寨,曹操嚴密佈兵提防,於吳縣城外南面山嶺連營七、八里。

從吳縣南門望去,旌旗蔽日,處處可見,吳兵見之,急忙報說孫權,孫權聽聞曹操已兵逼吳縣,臉色劇變,殿內一衆東吳文武,各個大驚失色。

諸葛瑾神色一凝,慨然而出,向孫權諫道:“大王不必多慮,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臣以爲,時下我軍有三可勝也!”

孫權聽了,碧目迸射精光,連忙問道:“子瑜此話怎講,快快與孤道來!”

諸葛瑾面色肅然,拱手一拜,環視衆人,慨然而道:“吳縣防備充足,各門皆有甕城加防,比之南昌更爲堅固,我軍據而守之,盡得地勢之利,此爲一勝也!”

諸葛瑾此言一出,孫權微微頷首,一衆文武臉上急色也去了不少,諸葛瑾隨即又道:“此下老賊雖來,但其麾下兵馬,卻無昔日南昌之時那般浩大,吳縣城內有數萬精銳,時下國難當前,吳縣上下齊心協力,萬衆一心,拼死相抵,盡得人和之利,此爲二勝也!”

孫權碧眼精光更勝,嘴角已起一絲笑容,而殿下一衆文武,面面相覷,各個都是精神大震。

諸葛瑾沉了沉色,遂又說道:“曹老賊無義來犯,東吳各郡將士無不激憤,頑強抵抗,奮起搏之,雖難擋曹老賊之勢,但曹老賊麾下兵馬,惡戰連連,時值至今,皆已筋疲力盡,而我軍於吳縣此處,養精蓄銳,以逸待勞,此爲三勝也,我軍據此三勝,大王,還有諸公又何須懼之?”

“哈哈哈,好!好!好!子瑜所言大快人心,自今日起,孤當率諸位卿家拼死迎戰曹老賊,勢要與曹老賊不死不休!”孫權猛地起身,渾身氣勢迸發,碧眼光焰照人,放聲大笑道。

呂蒙等武將,紛紛而出,拱手而拜,齊聲喝道:“我等勢死追隨大王,與曹老賊死戰到底!!!”

一衆武將扯聲大喝,聲勢震天,整座金碧輝煌的大殿,宛如搖晃起來,孫權大爲壯之,速令諸葛瑾、呂蒙前去準備。

兩人領命,速速退下,一衆文官謀士,也不怠慢,紛紛善言而諫,以撫慌心,增衆人之銳氣。

當日,呂蒙於城內校場調撥,忽然有兵士來報,魏寇已在南面龍騰山上立下九個寨柵。

呂蒙聽了,虎目一瞪,卻是不信,立馬引數騎出城,憑高望之,果見龍騰山上九寨勢如長蛇,首尾相顧,連營七、八里,氣勢駭然,隱隱有肅殺之氣傳來。

呂蒙不禁大吸了一口涼氣,與左右言道:“此連營立得絕妙,看來曹老賊果真用兵有道!”()

第177章 田豫第634章 司馬懿的隱忍論第719章 破除威脅第742章 半路截殺第176章 出兵幽州第605章 霹靂車逞威第317章 犬子的報復第173章 曹孫戰端起第208章 最後一搏第116章 惡戰連連第256章 毒士再獻策第256章 毒士再獻策第200章 龜縮不出第651章 尾隨奪城第732章 親小人,遠賢臣第353章 毒士識破臥龍之計第547章 火藥初顯威第436章 強攻葭萌關第582章 水中蛟龍(上)第644章 城內混戰第790章 深層次的麻煩第447章 雛鷹展翅第750章 忠臣?賊子?第594章 追與被追第754章 曹操的決心第462章 高手寂寞第245章 涼州高人第116章 惡戰連連第476章 沮授施計阻馬超(一)第209章 前戲第15章 呂布千里追魯肅第625章 惡煞張飛第434章 五虎羣狼陣第55章 九曲天蕩峽第726章 兩面三刀第687章 再無輕視吳人之心第81章 收良將,救沮授第693章 偷襲落空第666章 據高而守第473章 腹地之憂第542章 各有算計(上)第781章 神威猶在(上)第545章 劉備人老心亦老第677章 險勝第750章 忠臣?賊子?第130章 疑兵之計第631章 夏侯淵惡鬥張飛第309章 攻心之計第201章 謀攻第403章 胡車兒逞威第800章 局勢陡轉第539章 二狼爭食第246章 設伏不成反被襲第808章 民心盡喪第724章 破城第732章 親小人,遠賢臣第223章 曹操的暗手(二)第78章 得關平,官渡觀戰!第800章 局勢陡轉第37章 黃月英,醜女?美女?第35章 擒賊先擒王第636章 援軍到來第105章 守城危機第30章 報復之孫策菊花飄飄第231章 周瑜謀算蔡瑁第650章 誰爲魚肉?第491章 成公英智破鐵車兵(下)第60章 終離天蕩峽第774章 破陣第669章 切肉祛毒第719章 破除威脅第444章 龐統遇襲第115章 驚魂不斷第488章 激戰蜀軍(下)第551章 激烈廝殺第311章 馬成反目第439章 諸葛亮埋下暗子第321章 勸降成公英第729章 小將雄風(上)第453章 蜀軍勢危第140章 郭嘉失權第186章 江東生死戰(二)第567章 武藝再突破第708章 諸葛再穩亂局第512章 諸葛殺局(下)第394章 再敗蠻軍第302章 甘寧鬥龐德第40章 善守,藏於九地之下第717章 三路強攻第178章 薊縣堅城!第226章 江東意動(二)第129章 沮、程爭鋒第238章 將計就計第634章 司馬懿的隱忍論第217章 荊州之變(五)第404章 生擒鄂煥第107章 劉備遇險第433章 驚險小插曲第510章 悔之不及第288章 馬騰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