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捷徑

喝音一落,于禁策馬飛躍,宛如一道閃電般奔出城門,全綜見得,心頭一陣慌亂,勒馬就逃。

于禁把刀一招,引兵迤邐掩殺,吳軍一片混亂,丟盔棄甲,各自奔逃,逃之不及的吳兵,盡被所擒。

少頃,于禁突入亂軍之內,手中大刀舞得密不透風,左突右衝,無人敢擋,不一會便殺到了中軍。

眼見全琮就在不遠處,于禁虎目迸射精光,厲聲喝道:“全綜,納命來!!!”

全琮正在逃奔,忽聽得背後如若惡狼長嘯的喊殺聲起,不禁心頭一揪,回眼看去,于禁離己已只有三丈距離。

生死關頭,全琮面色一變,剎地變得猙獰無比,渾身神經緊繃,拖刀而走,電光火石之間,于禁倏然殺至,全琮忽地怒喝一聲,使拖刀計,提刀猛地一砍。

大刀赫然飛躍,如光似電,于禁虎目瞪得斗大,挪身往後一躲,強勁的刀風一拂而過,幾乎夠着了于禁胸膛。

全琮眼見並無得手,猛勒馬匹一轉,于禁舞刀劈來,全琮奮力一砍,兩柄兵器齊齊盪開。

全琮心知此下若不拼命,必死無疑,立馬豁出全身力勁,提刀暴砍亂劈,于禁見得,冷然一笑,卻不急躁,轉攻爲守。

全琮攻了數十合,刀速漸緩,于禁氣勢驀然迸發,一聲吼起,舞刀暴劈而出,刀式快疾狂猛,全琮頓時落盡下風。

就在這時,周魴忽然引着一隊精銳兵士殺到,圍着于禁拼殺。因爲于禁先前衝突過快。己軍兵士大多未曾趕來。

于禁面色冷酷。見形勢不好,亦不多做糾纏,挪身連閃,避過一番攻勢後,猛地望一角突破而去。

吳兵圍殺不住,于禁迅速逃脫,全琮見狀,咬牙切齒。正欲去追,這時,周魴卻疾聲諫道:“全將軍,魏寇大部人馬將至,眼下我軍陣勢已亂,銳氣盡挫,還是莫要多做糾纏,速速撤去罷!”

全琮聞言,也知是理,一壓殺氣。遂轉馬撤開,不一時。于禁便引一部兵馬又再追殺過來。

全琮、周魴只引着千餘殘衆逃脫去了,其餘的不是被擒,便是被殺死,于禁又追了七、八里,眼見全琮等人逃遠,也不再去追,引兵而歸。

此時程昱已指揮兵馬收拾戰場,將俘虜一併押回城內,正在城門口等候,于禁見得,嚴肅的臉色中,露出些許喜色,翻身下馬,帶着幾分惋惜,對程昱說道。

”依程尚書之計,原本可將這數千吳賊,盡數殲滅,可惜那全綜忽然變得謹慎起來,先派人馬入城來探,不過還好程尚書當機立斷,隨機應變,我軍方能得此大勝!”

程昱微微一笑,毫無倨傲之色,拱手而道:“於將軍謬讚了,若無於將軍之驍勇,還有一衆將士拼死搏殺,昱縱有急智,亦難堪大用!”

于禁哈哈一笑,遂引兵回到城內,令各將整頓,然後將二萬大軍分爲四部,把守各門,嚴密看守,未有他的號令,不得擅自出戰。

另一邊,全琮敗退而走,途中正遇着陸遜趕來的大部人馬,陸遜見全琮等一衆殘兵敗將各個灰頭土臉,神色狼狽,頓時神色一驚,驚呼而道:“莫非曹老賊先奪取了臨遠城?”

全琮、周魴等將見得陸遜,急急下馬跪伏在地,全琮滿臉愧色,報說前事,陸遜聽了,又驚又怒,眼色凌厲,喝叱全琮,就欲重罰。

孫韶等將急忙相勸,因得告免,陸遜降了全琮軍職,暫居校尉,以證法度,卻又將周魴提拔爲偏將,衆將見陸遜賞罰分明,皆是敬服。

賞罰畢,陸遜眉頭一皺,向身旁的諸葛亮,畢恭畢敬地問道:“諸葛先生,此下曹老賊已派于禁領重兵把守臨遠,我等要趕往吳縣,若取近路,必要先過平阿,而臨遠又是平阿必經之地,依先生之見,該當若何?”

諸葛亮聽了,眼眸微眯,輕搖鵝毛扇,沉吟一陣,向陸遜問道:“若要繞遠路而走,需多少時日?”

陸遜神色一緊,疾言答道:“若是日夜兼程,也要半月時間,再者,我軍若繞路而走,于禁不見我軍動靜,料其才智,不久必然發覺,到時,必會派軍截殺!”

諸葛亮神色肅然,似乎已有定奪,向陸遜說道:“此下夜色已黑,不宜進軍,陸都督先屯兵安置,亮再與陸都督細細商議!”

陸遜聞言亦覺有理,遂將兵馬屯於右側數裡外的一處險地,屯兵已定,各部人馬都去歇息,只有數部人馬在四周巡邏。

比及二更時分,在陸遜的大帳內,諸葛亮正手執一幅地圖,看了許久之後,與陸遜言道:“若繞遠路,所經皆是荒山野嶺,因此方要耗費近半月時日,這着實令人費神!”

陸遜聞言,眼眸一亮,急向諸葛亮問道:“莫非先生已有計策?”

“雖有,但卻不可用也!”諸葛亮輕搖鵝毛扇,甚是惋惜地說道。

陸遜眼中忽地射出兩道精光,腦念電轉,最終還是下定主意,向諸葛亮疾言問道:“先生言之過早,其實若要通往吳縣,還有一條捷徑可走,此本乃機密之事,先生畢竟非我東吳之臣,遜故有所隱瞞,還望先生莫怪!”

諸葛亮神色一喜,然後又是淡然一笑,說道:“陸都督不必如此,此中深淺亮自是瞭解,不過當今局勢,對於東吳來說,並不樂觀,還望陸都督與亮一說!”

陸遜重重頷首,也是乾脆,手指向諸葛亮手中地圖的某個位置,徐徐而道:“此處山嶺,有一處山谷狹道,可以直通而過,只要過了此處,一路直去,不需七、八日時間,便可趕到吳縣!”

諸葛亮聞言眼睛一亮,緊緊地看着手中地圖,沉吟一陣後,朗聲笑道:“果真如此,那亮之計,可行也!”

於是,諸葛亮在陸遜耳邊,低聲教到如此如此,陸遜聽計,臉色連變,先是一陣驚愕,然後又是一陣凝重,最後卻是滿臉喜色,與諸葛亮言道:“先生此計大妙,當應速行,依先生之見,當派何人,需多少兵馬?”

第24章 周瑜的陰謀第83章 再得賢臣,猛將!第57章 又破一寨第170章 遲來的婚事第157章 默契坑劉表第275章 四方雲動(一)第640章 朱桓論戰第702章 議和?第283章 曹兵退、交州定第770章 取廬陵第617章 折服蔣欽第651章 尾隨奪城第283章 曹兵退、交州定第517章 張飛使詐第199章 大破匈奴騎陣第616章 力挽狂瀾第775章 論勢第131章 計退曹軍第23章 皖縣攻防戰第246章 設伏不成反被襲第256章 毒士再獻策第225章 江東意動(一)第391章 驅虎吞狼之計第638章 孫禮妙計渡江(下)第644章 城內混戰第362章 生擒黃忠第737章 勸降第312章 自相殘殺第262章 長安攻防戰(三)第546章 最後的瘋狂第231章 周瑜謀算蔡瑁第640章 朱桓論戰第278章 固執的馬超第778章 曹操的心思第597章 兵分兩路,先吳後晉第607章 吸取教訓第98章 詐取平原城第287章 英雄惜英雄第778章 奇才鄧艾第600章 曹操遇險第780章 小將郝昭第565章 張遼威震藏風谷(二)第383章 劉備入主西川第599章 呂蒙燒糧,魏軍臨城第731章 小將雄風(下)第206章 大破高幹第86章 險象環生第143章 城內激戰第227章 孫劉初交鋒(一)第621章 陸遜論勢第212章 消失的高幹第378章 忠臣欲反第405章 離間計(上)第497章 梟雄末日(五)第792章 矛盾深化第611章 吳軍安然離城第412章 諸葛亮再入川第371章 奪寨之戰第287章 英雄惜英雄第674章 巧言說合第471章 增竈之計第288章 馬騰入局第729章 小將雄風(上)第599章 呂蒙燒糧,魏軍臨城第186章 江東生死戰(二)第148章 初戰第32章 渡江遇甘寧第349章 暗度陳倉之計第784章 大變局第104章 樂安防禦戰第451章 徐庶計敗張任(上)第351章 西川援軍到第570章 火燒曹軍第205章 遇到硬骨頭第596章 驚聞震天雷第387章 奪甲之戰(二)第559章 蜀國滅第411章 徐庶計敗魏延七百五十六章 曹孫最後一戰二第805章 搶劫報國第243章 詐取潼關第74章 左右逢源的呂布第510章 悔之不及第661章 錚使諸葛瑾第4章 毀糧之戰(二)第597章 兵分兩路,先吳後晉第680章 奪關惡戰第141章 計高一籌第209章 前戲第337章 困敵孤城第505章 攻心之計第557章 最後的掙扎(下)第395章 法正來攪局第383章 劉備入主西川第800章 局勢陡轉第804章 抹黑龐統第152章 山洪兇猛第235章 曹呂‘會盟’(一)第302章 甘寧鬥龐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