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巧言說合

諸葛亮淡然一笑,微微欠身作禮,這時,孫韶、全琮等將亦紛紛趕來,讚歎不已,陸遜臉色一凝,忽然問道:“先生當初是如何得知,這三日之後,必有暴雨?”

諸葛亮聽了,淡然一笑,與陸遜言道:“亮曾於臥龍崗下耕種爲農,耕業豐收與否,與氣候息息相關,亮常常向鄉中父老請教,久而久之,便習得觀察氣候之法,早前,亮亦不過作勢一搏,幸賴蒼天相助,亮不辱使命!”

陸遜聞言,心中一蕩,聽聞諸葛亮竟還曾爲農耕業,學習氣候之法,甚是敬佩,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諸葛亮之所以能身兼百才,超凡的智慧固然重要,但也離不開他的刻苦。

陸遜神色一凝,遂又言道:“如今魏寇不但折損兵馬,更兼丟失輜重、軍器,其軍心必亂,依先生之見,我等是否該乘勝追擊,待這雨勢一止,立即出兵?”

諸葛亮微微搖頭,淡然說道:“于禁、程昱皆是謹慎之人,想必此下已然冒着大雨撤軍,待雨勢止住,我軍方纔去追,爲時晚矣!”

全琮聞言,當即心頭大急,朗聲而道:“如若這般,我等何不此時便發兵追襲,殺他個片甲不留?”

諸葛亮聽了,微微一笑,這時,陸遜神色肅然,徐徐言道:“子璜豈不知歸師勿掩,窮寇勿追,此乃用兵之道也,此下魏寇急欲撤兵,我軍貿然去追,魏寇勢必情急反撲,反難取好!”

全琮聽言,眉頭一皺,略顯落寞。似懂非懂地應了一聲,便退回席內,陸遜遂又將目光轉向諸葛亮。謙虛有禮地問道:“那依先生之見,我等該當若何?”

“此場大雨。起碼落個三、五日,于禁軍中多爲北方兵馬,今番冒雨而逃,縱然逃回平阿,亦會多數染病!”

“而我軍將士連連惡戰,皆已筋疲力盡,陸都督可下令教諸軍且都去歇息,在寨中躲雨。蓄精養銳,待雨勢一停,方做進取!”

諸葛亮笑容溫和,不知不覺中,已盡得吳軍將校的信任,陸遜聞之有理,重重頷首,遂依諸葛亮所言,各發號令。

數日過後,雨勢漸止。陸遜軍各部人馬養精蓄銳,聽令而發,望吳郡境內疾馳趕去。

至於于禁。則引一衆殘兵敗將,冒着大雨連夜奔波,直到平阿城,因此感染風寒染病者,不計其數。

曹操聽聞于禁等人敗於諸葛亮、陸遜之手,大驚失色,雖然兵士折損不多,但逃回來的兵士,十中四、五皆已染病。

曹操甚爲惱怒。重罰于禁、程昱等人,以證法度。然後又一面調撥兵馬,應付即將而來的戰事。

這邊諸葛亮大發神威。擊退于禁的數萬大軍,助陸遜殺入吳郡,另一邊也是烽火連天。

且說,司馬懿與曹丕會兵於毗陵,聽聞流星馬來報,此下曹操正於平阿屯兵,以候時機。

司馬懿得知後,速遣人進往平阿回報丹陽戰事,司馬懿在毗陵養兵歇馬,忽有一日,斥候來報,東吳虎賁大將丁奉率二萬兵馬望毗陵殺來。

司馬懿聞報,頓時臉色一沉,眉頭一皺,蛇一般的眼眸,發着陣陣精光,許褚見狀大瞪虎目,慨然而出,扯聲喝道:“祭酒無需多慮,區區丁奉,我視如兒戲,只需三千精兵,我必可將其殺個片甲不留!”

司馬懿聽言,擺了擺手,凝聲而道:“虎侯稍安勿躁,據前番所報,陛下已兵至平阿,吳縣旦夕將下,孫權豈敢分兵來截殺我軍,此中必有變故!”

司馬懿話音剛落,孫禮似乎若有所思,神色一震,忽然出席作揖而道:“莫非那陸遜已然趕到吳郡,陛下恐後路被斷,不敢輕易動軍,因此孫權方纔無慮,速派丁奉來與我軍決戰,妄想速敗我軍,以解兩面夾攻之危!”

孫禮此言一出,正中司馬懿心頭所想,司馬懿神色凝重,眼眸眯起兩道細線,手縷鬍鬚,重重頷首道:“德達所料,與爲師心中所慮正是相合,如此一來,局勢對於我大魏極爲不妙,此戰我等只可勝不可敗,否則陛下反受困於吳人腹地,後果不堪設想!”

曹丕、曹彰聽聞,臉色劇變,幾乎齊齊起身出席,疾呼喝道:“父皇乃萬金之軀,天下之主,豈可落於險地!”

兩人異口同聲,滿臉急色,然後又轉眼向對方望去,曹丕眼角一抽,冷哼一聲,瞥過頭去。

曹彰見狀,眉頭一皺,欲言又止,府衙內氣氛頓時變得極爲怪異,司馬懿眼神在兄弟兩人一轉,作色咳了幾聲,沉聲而道:“此下戰事正緊,更萬不可有絲毫錯失,事不宜遲,虎侯何在?”

許褚聞言,立馬拱手作揖,扯聲喝道:“許仲康在此!”

司馬懿神色一凝,疾言與許褚言道:“還請虎侯率三千精兵前往迎擊,先挫丁奉銳氣!”

許褚慨然領命,司馬懿隨即轉眼望向孫禮,孫禮眼眸剎地迸射兩道精光,只聽司馬懿吩咐道:“德達你爲副將,隨虎侯一同出戰,你心思縝密,察事入微,當細觀賊軍所動,若察覺有詐,當速與虎侯道之,尋機而破!”

“虎侯,德達年紀雖幼,但卻行事老練,深熟兵法,你可多聽其所諫,你等兩人若能相輔相成,丁奉絕非敵手!”司馬懿說着,忽然話鋒一轉,又向許褚吩咐道。

許褚似乎對司馬懿極爲敬重,點了點頭,甕聲甕氣地應了一聲,司馬懿吩咐畢,便教兩人下去整備出戰。

兩人領命告退,曹丕、曹彰見司馬懿並無號令下達,皆是面色一變,曹丕先出,急急問道:“祭酒且慢!眼下戰事緊急,爲何虎侯、德達皆有調撥,唯我不見軍令?”

司馬懿剛轉過身子,走向內堂,聽曹丕之言,回眸一望,甩袖而道:“世子殿下行事還欠缺熟練,更無勇冠三軍之猛,還是留在此處,靜候捷報罷!”

曹丕聽司馬懿冷嘲熱諷,身子一顫,眼中盡是不甘怒火,這時,曹彰亦出口問道:“祭酒!衝鋒陷陣,難不倒我曹子文,爲何卻也不用?”

“你有勇卻無謀,如今雖有所改,但還是事事慢人三分,戰場之上,後知後覺者,必敗無疑,除非你等兄弟同去,或可相輔相成!”

“但大戰在即,你等卻各懷異心,賊子不乏能人之士,若從而破之,輕則大敗而歸,重則全軍覆沒,你等都下去好好反省罷!”

司馬懿說罷,頭也不回,轉入內堂,司馬懿一席話,如若當頭棒喝,曹丕、曹彰被喝叱得啞口無言。()

第67章 玩的是心跳第318章 算計開始第710章 狠心程昱第722章 諸葛料敵先機第472章 諸葛施計欲擒晉將第414章 英雄救美第445章 將計就計第705章 水淹之計(上)第685章 示敵以弱第771章 妙用降臣第203章 勢如破竹第165章 烏桓欲來撿便宜!第295章 涼州初戰第391章 驅虎吞狼之計第402章 火攻之計(下)第582章 水中蛟龍(上)第762章 勢局關鍵乃擒王第427章 馬超的小心思第558章 激烈巷戰第551章 激烈廝殺第681章 破關第584章 連環計出第385章 再收猛將,建號開國第150章 一敗韓遂第684章 捷徑第122章 孔明支招劉琦第86章 險象環生第468章 約戰之鬥將(上)第476章 沮授施計阻馬超(一)第536章 謀戰巫城(中)第82章 沮授的條件第696章 兇悍的反擊(上)第277章 馬超的野望第44章 地道攻略的前奏第60章 終離天蕩峽第579章 魏吳血戰第462章 高手寂寞第669章 切肉祛毒第730章 小將雄風(中)第373章 龐統計敗曹操第610章 呂蒙計詐曹操第184章 計中計第663章 受辱反抗第268章 曹操稱王第508章 諸葛亮的後手(下)第406章 離間計(下)第716章 走或留?第719章 破除威脅第13章 道觀夜談,徐庶歸呂第144章 陳宮重傷第626章 諸葛亮的迷茫第138章 再布一子第628章 臨機善變第74章 左右逢源的呂布第788章 誅心第349章 暗度陳倉之計第588章 歷史拐點第451章 徐庶計敗張任(上)第370章 壺口關首戰第497章 梟雄末日(五)第667章 諸葛妙計襲營第14章 揚州之行第390章 蜀國立,戰端起第563章 晉魏戰永安(下)第409章 衝動的魏延第27章 決死之戰(二)第273章 各有謀算第565章 張遼威震藏風谷(二)第516章 氣勢如虎第19章 大戰將至第327章 忠與奸第478章 沮授施計阻馬超(三)第762章 勢局關鍵乃擒王第464章 約戰之鬥陣(中)第710章 狠心程昱第508章 諸葛亮的後手(下)第92章 黃祖中伏第458章 搬石砸自腳第608章 吳軍欲拼命第715章 戰後安撫第474章 驍將王雙(一)第372章 愛才的曹操五百六十一章 晉魏戰永安上第408章 黃權施下火攻之計第305章 毒士再出謀第132章 徐州戰事第431章 幷州狼騎逞威第552章 兵臨成都城下第132章 徐州戰事第575章 魏滅吳之戰開幕第521章 奇兵出斜谷第614章 誘敵之計第684章 捷徑第702章 議和?第566章 張遼算計虎癡第19章 大戰將至第564章 張遼威震藏風谷(一)第577章 東吳俊傑施計第791章 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