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鬥智

漢中兵戈震盪,早有細作報之劉璋,劉璋平生懦弱,聞得此訊,心中大憂,急聚麾下文武商議。

漢中張魯一直是益州的心腹之患,此番其欲先動兵戈,益州衆人皆是氣憤不已,這時堂下有一人昂然而出,言道:“主公放心,某雖不才,憑三寸不爛之舌,便可使張魯不敢正眼來覷西川!”

這獻計之人正是益州別駕張鬆,張永年,張鬆生得額钁頭尖,鼻偃齒露,身短不滿五尺,言語有若銅鐘。

劉璋聞言,心中一喜,當即問道:“不知張別駕有何高見,可解張魯之危?”

張鬆笑言道:“某聞魏王曹操執掌朝廷,掃蕩中原,天下少有能敵,主公可備進獻之物,鬆親往許昌,說得曹操興兵取漢中,以圖張魯,那時張魯自顧不暇,如何敢窺視蜀中耶?”

劉璋聞言,當即眉頭一皺,又是問道:“曹操雖然勢大,但呂布亦是不差,且呂布據有雍涼,與漢中近在咫尺,若尋呂布之助,豈不更妙!”

此言一落,張鬆略一沉思,又是言道:“主公,這呂布據有雍涼,若其得漢中,必窺視蜀中,此驅狼而得虎也!”

“而曹操則是不同,從曹操近期行事來看,其所欲者,乃是南下荊州、江東,因而微臣以爲向曹操求援爲善!”

劉璋聽言,亦覺有理,當即命張鬆爲使,收拾金珠錦綺爲進獻之物,張鬆心中別有心思,乃暗畫西川地理圖本藏之。帶從人數騎。取路趕赴許昌。

半月後。曹操下朝回府,忽聞益州來使張鬆求見,當即想到細作從益州傳回的消息,略一思慮,便是傳見張鬆。

少頃,張鬆步入大堂,拜畢,曹操哪裡不知張鬆來意。不過卻是要先他一頭,減其銳氣,便是張口問道:“張子喬,你主劉璋連年不進貢朝廷,何也?”

張鬆見曹操一張口便是問罪,臉色微驚,不過很快就鎮定下來,作禮告道:“魏王息怒,全因路途艱難,賊寇竊發。不能通進,我主對朝廷忠心耿耿。絕無二心,還望魏王明鑑!”

張鬆此言一出,曹操麾下文武紛紛色變,這張鬆豈不在暗說曹操這個大漢魏王,未有盡職,以致賊寇竊發,諸侯難以通進朝廷!

曹操一聽,那雙如能吞噬天地的細目頓時暴起,厲聲喝叱道:“本王早已掃清中原,有何盜賊?”

曹操的喝聲,如雷轟炸,震得整個大堂爲之一蕩,張鬆卻不慌亂,緩緩而道。

“益州南有孫權,北有呂布,東有劉備,這幾人皆帶甲過十萬,有這數人阻攔,益州難以獻貢於朝廷,豈得爲太平耶?!”

“你!!!”

曹操先見張鬆爲人猥瑣,長得醜陋,便有五分不喜,又因呂布日漸勢大,而其征伐荊州卻未能功成,因而心煩,此刻聞得張鬆語言衝撞,當即拂袖而起,轉入後堂。

曹操麾下一衆文武見狀,紛紛色變,有幾人怪責張鬆,出言而道。

“你爲使者,何不知禮,一味衝撞?幸得魏王諒你遠來,不降罪責,你可速去,否則性命不保!”

張鬆聞言,反而朗聲笑道:“我西川無謅佞之人也,此番我乃領主上之命前來,使命未有完成,豈能離開!”

張鬆話音一落,忽然階下一人怒聲大喝道:“你西川不會諂佞,莫非我中原會有諂佞者乎?”

張鬆聞言,目光一轉,定眼一看,觀其人,單眉細眼,脣紅齒白,貌白神清,張鬆看後,暗付真乃俊傑也,遂問其姓名。

那人答之,張鬆方纔知曉,此人乃太尉楊彪之子楊修,字德祖,現爲魏王門下掌庫主簿。

楊修此人博學能言,智識過人,能言善辯,頗有急智,張鬆知楊修是個舌辯之士,有心難之,已顯其才,吸引曹操的注意,而楊修亦自恃其才,小覷天下之士,有意震其鋒芒。

楊修見張鬆言語譏諷,遂邀其至院中涼亭,分賓主而坐,兩人面色不一,張鬆篤定,楊修銳利。

少頃,從人上茶落定,楊修先是出言而道:“蜀道崎嶇,遠來勞苦,不似中原,地大物博,人傑地靈,公不若在此多住數日!”

楊修暗諷西川地偏人雜,張鬆聽後,卻是凝神而道:“鬆奉主之命,雖赴湯蹈火,焉敢辭焉!中原雖好,但卻非是我處身之地,使命完成,當速回西川!”

“哦?不知蜀中風土何如?竟讓公如此眷念?”

“蜀地爲西郡,古號益州,又名西川,路有錦江之險,地連劍閣之雄,百萬雄兵亦難得進,回還二百八程,縱橫三萬餘里,地廣盛麗,天下一絕!”

“且蜀地市井閭閻不斷,熱鬧非常,田肥地茂,歲無水旱之憂,國富民豐,時有管絃之樂,不失爲人間樂土,所產之物,百般不同,阜如山積,天下莫可及也!”

楊修聽得臉色連變,在楊修印象裡,蜀地偏遠,蠻民雜居,不過是一未有開荒的野俗之地,但在張鬆這一把利嘴之下,蜀地卻成爲了世間樂土。

楊修暗暗驚歎,遂又問道:“蜀中地方雖好,但又不知人物如何?”

張鬆燦然一笑,即又侃侃而言道:“蜀中,古時文有藺相如之智,武有伏波之才,今亦有黃公衡謀可定國,張姑義武能安邦,醫卜之術,皆有奇士,九流三教,出類拔萃,人人了得,個個英雄,不可勝記,豈能盡數!”

楊修眼神連起漣漪,遂又追問:“方今劉季玉手下,如公者還有幾人?”

張松漠然瞰視着楊修,緩緩又道:“文武全才,智勇兼備,忠義愛國之士,計以百數,鬆才學疏淺,難登大雅,如鬆不才之輩,車載斗量,數不勝數!”

楊修聽得,心中一陣激盪,暗歎蜀中人才之多,如同天上繁星,不可小覷,遂又問道:“不知公近居何職?”

“濫充別駕之任,才薄志疏,甚不稱職,幸得我主青睞,暫代此位,敢問公又爲朝廷何官?”

“現爲魏王府主簿!”楊修聽言,臉色略有黯淡。

楊修父親楊彪,曾位居三公,乃文家巨鱷,與其父輩相比,楊修實在有些難以啓齒。

張鬆聞言,露出一臉燦笑,頗有惋惜地說道:“久聞楊公世代簪纓,楊氏一族個個人傑,何不效仿你之父輩,立於廟堂,輔佐天子在側,何必屈身,作區區相府門下一吏?”

張鬆一言道出了楊修心中的不堪,楊修滿面羞慚,但仍強顏而答道:“某雖居下寮,魏王委以軍政錢糧之重,雖是雜務,但卻能早晚多聽魏王教誨,極有助益,故就此職!”

“況且某尚年少,初出茅廬,才學疏淺,經驗不足,焉敢任之重位,不過魏王對某卻是賞識,許以主薄之位,某日夜操勞,盡心竭力,不敢有負魏王定國平亂之大業!”

楊修話中有話,他暗示曹操如同天子之尊,在其麾下任事,如輔朝廷社稷。

張鬆亦是一笑置之,隨即又道:“鬆聞魏王乃治世能臣,但其文尚不能比及孔、孟之道,武不達孫、吳之機,卻專務強霸而居大位,把弄朝綱,安能有所教誨,以啓明公耶?只怕多是些忤逆反言,明公多聽,只怕亦成賊寇!”

楊修身體猛地一顫,曹操雖身居大位,威勢無邊,隻手遮天,但卻被天下人暗指盜國之賊,楊氏一族,素來皆是忠於漢室烈臣,楊修不覺暗敢愧疚,不過還是厲聲喝道。

“魏王定國平亂,時下亂世,逆賊多生,其中大多滅於魏王之手,今漢室幸得魏王之能,皇權得以復甦,公居邊隅,偏僻荒涼,少知天下之事,安知魏王大才乎?我試令公觀之!”

楊修喝畢,令左右取書一卷,以示張鬆,張鬆觀其書名,乃《孟德新書》,此書乃曹操所作,亦爲一本曠世奇書,凡觀閱之人,無不驚歎其書中深奧。

張鬆對此書亦有聽聞,隨即收斂神色,聚精會神,秉書而閱,從頭至尾,看了一遍,共一十三篇,皆用兵之要法。

張鬆看畢,暗暗稱奇,但表面還是故作平靜問道:“不知公覺得此書若何?”

“此乃魏王酌古觀今,集合古今之精髓,仿《孫子》十三篇而作,公欺魏王無才,此書堪以傳後世否?”

張鬆聽言,哈哈大笑遂道:“此書我蜀中三尺小兒,亦能闇誦,朗朗上口,何爲‘新書’?此是戰國時無名氏所作,魏王盜竊,以作已有,這等計量,只能瞞住足下!”

楊修聽言大怒,奮身而起,手指張鬆喝道:“魏王功德無邊,世人無不敬服,張子喬你三番四次侮辱魏王,已是大罪!”

“此番你又加誣衊,你言蜀中小兒闇誦如流,那就請你當誦一席,如有隻字差錯,某必當呈報魏王,治你大罪!”

張鬆面對楊修的威脅,卻是臨危不亂,臉色平靜,緩緩起身而道:“我且試誦之!”

張鬆話畢,便是張口,將《孟德新書》的內容,從頭至尾,朗誦一遍,並無一字差錯。

楊修越聽越是驚異,待張鬆朗誦畢,不覺失聲大呼道:“公有過目不忘之能,真天下奇才也!”

第496章 梟雄末日(三)第762章 勢局關鍵乃擒王第753章 文丑戰張飛(下)第500章 張遼大意中伏(一)第801章 軍心盡喪第102章 激戰樂安城第123章 三方齊攻第241章 瞞天過海之大遷移第771章 妙用降臣第702章 議和?第174章 勢均力敵第486章 兄弟情深第629章 衆意難違第658章 步步緊逼第30章 報復之孫策菊花飄飄第645章 魏軍慘敗第144章 陳宮重傷第40章 善守,藏於九地之下第475章 金蟬脫殼第796章 誤導第586章 鐵索連江之計第700章 哀兵之勢第552章 兵臨成都城下第214章 荊州之變(二)七百六十五章 吳國滅下第208章 最後一搏第249章 毒士第一謀第278章 固執的馬超第218章 孔明初顯威(一)第238章 將計就計第494章 梟雄末日(一)第414章 英雄救美第392章 初戰南蠻第627章 夏侯淵的猜測第421章 大意失閬中第53章 鬱悶的曹操,悲催的劉備!第575章 魏滅吳之戰開幕第182章 醉酒納甄宓第186章 江東生死戰(二)第671章 步步緊逼,反客爲主第12章 南下訪賢第274章 有子呂軒,登位晉王第276章 四方雲動(二)第188章 江東生死戰(四)第799章 見招拆招第39章 徐州風雲起第119章 孫乾說曹第291章 備戰涼州第452章 諸葛亮失算第204章 最後的掙扎第514章 孤注一擲第360章 壯士斷臂之計第248章 馬韓聯軍散第297章 呂布將騎之能第466章 選將第263章 下長安第230章 諸葛算計周郎(二)第677章 險勝第392章 初戰南蠻第52章 曹操的麻煩事第60章 終離天蕩峽第168章 平定烏桓第291章 備戰涼州第429章 蜀國隱憂第416章 名將交鋒,各有千秋第208章 最後一搏第724章 破城第529章 曹操稱帝(下)七百六十五章 吳國滅下第584章 連環計出第751章 邀戰!!!第628章 臨機善變第306章 寒夜破敵第443章 趙雲逃過一劫第30章 報復之孫策菊花飄飄第749章 窮途末路第776章 取捨之間第261章 長安攻防戰(二)第657章 破反客爲主之計第623章 老將雄風第319章 馬龐雙戰文丑第507章 諸葛亮的後手(中)第615章 陸遜的招牌技-火攻第426章 鴻門宴(下)第424章 各懷心思(下)第388章 晉國立,魏使來第521章 奇兵出斜谷第637章 孫禮妙計渡江(上)第448章 分兵兩路而攻第673章 如有神助第666章 據高而守第277章 馬超的野望第13章 道觀夜談,徐庶歸呂第176章 出兵幽州第429章 蜀國隱憂第211章 大局已定第673章 如有神助第18章 喬府香豔(二)第552章 兵臨成都城下第82章 沮授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