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孔明初顯威(一)

劉琮聽言臉色一變,遂望向蔡瑁,蔡瑁一臉冷酷,要穩荊州,劉備不得不除,況且就因這劉備在荊州深得人心,才令蔡瑁忌憚無比,出兵江夏、新野勢在必行,蔡瑁豈會管有無大義!

話說這王粲雖長得容貌瘦弱,身材短小,但卻是荊州名士,昔日劉表重其才,視王粲如上賓。

王粲乃盛極一時之名士,蔡瑁平時亦對其尊讓三分,縱使王粲曾多番向劉表指責於他,蔡瑁仍是以禮相待。

不過此時王粲卻阻礙他一統荊州的大業,蔡瑁哪裡再能容忍,當下指着王粲怒聲喝道。

“劉備乃逆命之臣,昔年先主在世時,就已妖言迷惑,暗中取利,欲要圖謀荊州,時下其有諸葛亮相輔,其勢漸大,豈容不急討之!”

“蔡將軍此言差矣,劉皇叔仁義愛民,凡事皆以荊州利益爲先,若出軍討之,是爲不義也!”

王粲立即回駁而道,蔡瑁冷哼一聲,遂又說道:“你豈不聞,昔日劉備於陶謙、袁紹麾下之事,兩人以國士之禮相待,劉備卻反而暗中圖謀,一者奪之徐州,一者令袁紹兩員大將慘死!如此可見,劉備實乃世間梟雄,那表面仁義,全是虛僞!”

王粲臉色一變,正欲再諫,便被蔡瑁厲聲叱退,蔡瑁向左右下令道:“出兵之事,如有再諫者,必斬!!!”

王粲被兵士驅趕出府,仰天嘆道:“奸臣攏權,主公尚少,蔡瑁以至不仁伐至仁,安得不敗乎!”

時蔡瑁家客聞此言,那家客曾遭王粲羞辱,一直懷恨在心,當即私下報知蔡瑁,又言王粲平日時時辱罵蔡瑁,並暗地裡與荊州官僚常言蔡瑁乃亂荊州之禍賊。

蔡瑁聞言頓時大怒,遂命獄吏捕捉王粲,時下王粲府內有兩位友人,正對坐弈棋,左右急報:“王粲被獄吏執去,將斬矣!兩位先生只是王粲之友,何不急避?”

二友相視一眼,卻淡然笑道:“破巢之下,安有完卵乎?我等與王粲交好,蔡瑁心胸狹窄,豈能容之。”

話音未落,獄吏又至,盡收王粲家小並其二友,皆斬之,並懸王粲屍於市。

王粲平日結交好友,皆聞訊趕來,伏屍而哭,蔡瑁聞之,大怒,欲盡殺之。

蒯越心有不忍,連忙勸道:“王粲剛直太過,乃取禍之道,今其友來哭,乃義士也,不可殺,否則將軍必因此事,大減聲望!”

蔡瑁卻是不聽,仍要執意而爲,王粲之友,數十餘人,盡被蔡瑁所斬,至此,蔡瑁名聲大惡,荊州上下官民,皆對其暴虐,懷有怨氣。

而劉琮聞之其舅蔡瑁這般猖獗,這時纔是醒悟,蔡瑁立他爲主,只不過將其當做一個傀儡,以便更好地操縱荊州大權。

劉琮雙親剛逝,又遇至親所叛,萬念俱灰,終日沉迷酒色,不理政事。

蔡瑁亦樂得如此,待各路兵馬準備完畢,即日出兵江夏、新野,先鋒鄧當引三千騎兵先行,殺往西陵而來。

同時在西陵城內,早有細作報之,蔡瑁聚兵八萬,即將殺來的情報,諸葛亮與劉備相視一眼,兩人眼中皆無急色。

原來諸葛亮早作佈置,在數日前,諸葛亮忽差人四門張榜,曉諭居民,不論老幼男女,願從者,即於今日皆隨其前往夏口暫避,不可自誤。

一邊又差孫乾調撥車馬,接應百姓,差糜竺護送各官家眷到夏口,一面聚諸將聽令,各做調配。

第一隊,陳式引二千軍趕往‘倒水河’上流頭埋伏,其中各部兵士,各帶布袋,多裝沙土,遏住‘倒水河’之水,至來日三更後,只聽下流頭人喊馬嘶,便知蔡瑁軍到,立即急取出布袋,放水淹之。

第二隊,劉封引三千軍去端陵渡口埋伏,此處水勢最慢,蔡瑁兵馬被淹,必從此逃難,可便乘勢殺來接應,不必戀戰,廝殺一陣,便可繞路而回。

第三隊,命張飛引軍四千,分爲四隊,各爲一千,張飛自領一隊伏於西陵城東門外,其三隊分伏西、南、北三門之內。

同時又命在城內民房屋頂上,多藏硫黃焰硝引火之物,蔡瑁大軍若是入城,連遭受到埋伏,心裡大驚,必先安歇民房。

諸葛亮算得天象,料定兩日黃昏後,必有大風颳起,門內三軍但看風起,便令西、南、北三門伏軍盡將火箭射入城去。

待城中火勢大作,張飛領軍卻於城外吶喊助威,只疑彼軍誤以爲有大軍殺至,只留東門放其出走,即時張飛再在東門外,引伏軍從後擊之。

這時,陳式與劉封領其部署,早已趕到西陵城外三十里虎嘯坡前埋伏完畢,一見蔡瑁亂軍慌亂逃來,立即左右合擊抵擋,張飛從後夾擊,若是張飛能趁亂擒住蔡瑁,大事濟也。

若是不能,且讓其敗軍逃去,那時蔡瑁兵馬一連受挫,軍心激盪,蔡瑁必不敢再討江夏,望襄陽奔走,到時諸葛亮又有另一番安排。

諸葛亮施驚天動地之大計,欲僅以萬餘兵馬,對抗蔡瑁八萬大軍,到底後事如何,但且一看。

諸葛亮分撥已定,乃請劉備與他在一處高山,登高眺望,又聚集精兵數百,早作一番佈置。

卻說鄧義引軍二萬爲前隊,前面已有鄧當引三千鐵騎開路,浩浩蕩蕩,氣勢洶涌,殺奔西陵而來。

鄧當心想西陵兵力空虛,後面又有鄧義大軍壓後,即使遇到埋伏,亦可奮勇破之,於是鄧當一路加緊而走,行軍速度極快。

是日,鄧當引軍衝入西陵境界,忽聞兵士驚呼,擡頭看時,只見不遠處山頂上一簇旗,旗叢中兩把傘蓋。

隱約可見二人,一人身穿蜀錦青雲袍,雙臂過膝,耳朵垂肩,鄧當立刻認出,左邊那人,正是劉備。

又見右邊那人,潔白鶴氅,手執鵝毛扇,鄧當曾聽過諸葛亮的打扮,亦認出其身份,眼見劉備、諸葛亮二人竟在山頂上對坐飲酒笑談。

鄧當正是疑慮間,卻聽劉備言道:“孔明,蔡瑁造反,擅改先主遺命,爲攏荊州大權,視我於心腹大患,揮兵八萬欲來討之,我該若何?”

諸葛亮拂扇輕聲笑道:“主公不必擔憂,區區八萬烏合之衆,無義之師,亮視若其如草芥,揮手之間,便有妙計除之,三日後,彼軍必敗,蔡德珪兵敗將亡,必悔之不及!”

鄧當聽言大怒,欲要引軍上山,擊殺二人,此時身旁有將士出言諫道:“將軍不可,傳聞諸葛亮多謀,若是輕舉,只怕其中有詐!”

“據蒯氏兄弟所報,江夏不過七八千守兵,還要分屬各地,我等身後有大軍八萬,即使真有埋伏,亦能殺他個片甲不留!”

鄧當大怒而喝,那將士多勸無用,當下鄧當即引軍尋路上山,剛到山腳,突兀間,一聲炮響。

山上忽然晃出了數百人影,齊齊用擂木炮石打將下來,鄧當不料,大驚失色,急忙撥馬而退,周遭三千兵士,被砸死近千人。

眼見其軍一片大亂,進退不得,一塊滾石落得飛快,鄧當馬匹受驚,將鄧當甩落在地。

鄧當剛是起身,眼見一塊滾石飛來,立即將鄧當打飛而去,鄧當滾地數圈,頭顱撞在一顆樹木之上,立即被撞得頭破血流,衆兵士拼死而救,方纔帶着鄧當奪路而逃。

還好山上並無追兵來殺,二千餘殘兵集到一處,此時夜霧將臨,鄧義領兵趕到,見得這部兵馬兵甲不齊,甚是狼狽,連忙問之。

殘軍內一將士,即具告前事,鄧義聞之鄧當受伏,頓時嚇了一跳,當即吩咐部下謹慎前行。

前部大軍行程忽然有慢,在後軍壓陣的蔡瑁頓時心疑,正欲派人去問,鄧義所派兵士趕到,告之蔡瑁,鄧當遭伏之事。

蔡瑁眉頭一皺,心裡思慮一陣,便是冷笑道:“不必多慮,劉備僅有數千兵馬,他故作玄虛,有意亂我軍心,我軍足有八萬,何須忌憚,傳我號令,加緊進軍,早日攻入西陵,即時我八萬大軍不需一陣,便能踏破西陵城!”

蔡瑁號令一落,催衆軍速行,鄧義無奈,只好加快腳程,鄧義前部大軍行到一條長河邊側,見天色昏暗,難以進軍,派人通報蔡瑁,蔡瑁見夜色已黑,先令兵士先是歇息,待明日天明,渡河再行。

隨後,荊州各部人馬緊接而來,八萬兵士依靠河邊,喜得河水不甚深,人馬都下河吃水,人皆嬉鬧,馬盡嘶鳴。

卻說陳式在上流用布袋遏住河水,埋伏許久,忽聽得下流頭人喊馬嘶,火光無數,陳式心想蔡瑁大軍已到,急令軍士一齊掣起布袋,水勢滔天,如同一條巨龍一般望下流衝去。

“轟隆隆隆隆~!!!”

夜色昏暗,就在荊州人馬歇息間,天地間猝然暴起一陣巨大的水流轟響,無數荊州將士連忙望上流看去。

只見鋪天蓋地的水流正以極快的速度飛衝而來,嚇得衆人魂魄驚飛,顧不得馬匹、糧草,爭先恐後,拔腿就逃。

蔡瑁、鄧義、劉先、傅巽等將,亦在一部部軍士的擁護下拼死而逃,不一時,巨大的水流衝落,整個大地被啪得震盪而起!!!

荊州人馬大半逃之不及,溺於水中,被衝得七零八落,死者極多!

第534章 曹操攪局第147章 呂布的報復第77章 收服周倉,前往界首第637章 孫禮妙計渡江(上)第155章 郭嘉退軍第346章 劉備間諜孟達第396章 迫敵相殘第530章 曹魏攻略第749章 窮途末路第144章 陳宮重傷第七八八十二章 神威猶在下第697章 兇悍的反擊(下)第588章 歷史拐點第200章 龜縮不出第159章 文丑大意失彭城!第73章 能否擋住關三刀?!第126章 偷營中伏第548章 梟雄劉備隕落第588章 歷史拐點第458章 搬石砸自腳第618章 以身爲餌第307章 西涼軍內亂始第278章 固執的馬超第516章 氣勢如虎第51章 花落呂家第412章 諸葛亮再入川第283章 曹兵退、交州定第591章 東吳之殤(中)第673章 如有神助第271章 周瑜欲撤兵第207章 高幹的心思第355章 退守天蕩山第676章 曹丕以身爲餌第337章 困敵孤城第122章 孔明支招劉琦第597章 兵分兩路,先吳後晉第194章 劉備襲江東(二)第138章 再布一子第30章 報復之孫策菊花飄飄第708章 諸葛再穩亂局第68章 徐晃被擒第588章 歷史拐點第473章 腹地之憂第207章 高幹的心思第586章 鐵索連江之計第510章 悔之不及第550章 口舌爭鋒第565章 張遼威震藏風谷(二)第41章 曹軍的異動第698章 小將夏侯霸第800章 局勢陡轉第372章 愛才的曹操第298章 速奪隗裡第136章 相互算計第136章 相互算計第231章 周瑜謀算蔡瑁第48章 劉備的逆襲第433章 驚險小插曲第246章 設伏不成反被襲第463章 約戰之鬥陣(上)第302章 甘寧鬥龐德第488章 激戰蜀軍(下)第692章 不祥預感第665章 陸遜問計諸葛亮第505章 攻心之計第515章 反攻開始第395章 法正來攪局第625章 惡煞張飛第671章 步步緊逼,反客爲主第121章 曹操出手第156章 論勢!第460章 關興、張苞第689章 成功突圍第734章 兵臨城下第266章 曹操除隱憂(三)第140章 郭嘉失權第106章 根基初成第614章 誘敵之計第430章 再戰葭萌關第464章 約戰之鬥陣(中)第236章 曹呂‘會盟’(二)第286章 徐庶智激馬騰第321章 勸降成公英第702章 議和?第271章 周瑜欲撤兵第380章 忠臣欲反二第606章 突陣斬劉曄第501章 張飛大意中伏(二)第82章 沮授的條件第758章 曹孫最後一戰(四)第508章 諸葛亮的後手(下)第783章 羣策羣力第439章 諸葛亮埋下暗子第612章 蜀國殘衆至交州第312章 自相殘殺第725章 關興被擒第59章 殺戮之夜第654章 棋逢對手(上)第680章 奪關惡戰第173章 曹孫戰端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