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孔明論勢

話說,諸葛亮出題問劉備:望於天下,所見者爲何物?劉備陷入沉思,未能立即作答,這邊張飛卻叫住書童,大笑道:“嘿嘿…這題好答,我等望於天地,看到的自然是這山山水水,萬靈萬物!”

張飛爭先作答,那書童聽後,只笑不言,張飛眉頭一皺,翁聲喝道:“怎麼!難道我答得不對?!難道除我口中所說外,還能看到其他!?”

書童仍是不答,這時在張飛身旁的關羽,則是凝神慎重道:“三弟此言差矣!兄長心懷天下,欲成皇圖霸業,看到的自然不僅僅是眼中之景,而是整個大漢天下!”

關羽此言一出,劉備眼睛一亮,關羽所見,亦是他心中此時所想的答案,劉備甚是期待地望向書童,書童仍笑而不答。

劉備暗暗吃驚,腦筋急轉,開始沉思,關羽見他所答並非答案,眉頭深鎖亦在思考,張飛瞪大着豹眼,死死的盯着書童,眼中盡是威脅之色,好似在叫那書童給予提示。

那書童被張飛瞪得渾身不自在,向劉備施了一禮後,便進了莊子,張飛見書童離開,怒色一起,正想呵斥,正好遇上劉備憤怒的目光,張飛不敢造次,急得在旁抓耳撓腮。

漸漸的過了三個時辰,劉關張三人仍未想到答案,忽然劉備眼睛一亮,叩門呼喚,書童很快便是趕來。

“備立於天地,望得天下大亂,漢室沒落,當今聖上如同傀儡,受曹賊操縱,各地諸侯割地強奪皇土,不遵朝廷,劉備忠於國家,望能得臥龍先生相輔,以早日平定天下!”

劉備答畢,那書童卻是臉色淡然,緩緩答道:“先生有言,漢室落寞,始於前朝重用十常侍等宦官奸臣,腐敗久矣,以致時下無力迴天!”

“皇叔若是隻望得漢室朝廷,僅可爲楚之項燕,其志之高,我家先生敬服,願送救世書籍三卷,其中有兵法,治國之策,若皇叔能盡學之,足以完成皇叔心願!”

劉備聞言,滿臉震驚,一時之間不知如何回答,張飛忿然踏前一步,指着那書童怒聲暴喝道:“我兄長乃漢室帝胄,心懷漢室朝廷有何不對?!!”

“三弟閉嘴!!!”

劉備猛然轉身,雙眼赤紅,怒瞪張飛,張飛火氣上涌,把牙咬得嘣嘣直響,關羽在一旁厲聲而勸,張飛才止住了怒火。

書童向劉備作揖一拜,又是進入莊子,劉備沉着臉,深深嘆了口氣,踱步而走。

又是過了數個時辰,天色已晚,劉關張三兄弟守在門外,個個眉頭緊鎖,低頭苦思。

三人久久未有想出答案,這時書童忽然開門走出,說道:“皇叔還有一個時辰,不知皇叔可願再次作答?”

“備望得臥龍,如高祖渴盼張子房,若果真答不出,全乃備之福淺,但未到最後時刻,備絕不放棄!”

書童聞言,對劉備微微露出幾分敬意,施了一禮後,便再次回到莊內。

劉備緩緩閉起雙眼,也許是疲倦了,他竟然盤腿坐下,張飛想要張口說話,卻被關羽用眼色阻止,示意他莫要打擾劉備。

又過了半個時辰,劉備雙目緩緩睜開,猛地雙膝一跪,對着莊內大喝拜道:“時下亂世,朝廷昏庸,亂賊多生,天下百姓受難於天,戰火肆虐,家破人亡!”

“我劉玄德見得天下百姓,顛沛流離,妻離子散,痛心不已!望臥龍先生能出山相助,救天下萬民於水深火熱之中,我劉玄德在此,替天下百姓叩謝先生大恩!!!”

劉備喝畢,又是一拜,猝然間,莊中大門轟然而開,劉備眺眼望去,只見院前立着一人,那人身長八尺,俊秀白淨,頭戴綸巾,身披雪白風衣,手執鵝毛扇,飄飄然有出塵之感!同時,那人渾身散發着一股,彷彿能料定世間所有事情的絕頂智慧,整個天地似乎都以他爲中心。

劉備看得驚歎不已,如見天上神仙,在此人面前,竟令他不由心生一種自愧不如的挫敗感!

那人正是劉備三番來見的,擁有天下第一等智慧,智多勝妖的曠世奇才,諸葛孔明!

“想我諸葛孔明,爲救天下蒼生,自懂事起,苦學百家學術,得以治國安邦之韜略,平定天下之謀策,苦等至今,只爲等得心懷天下百姓之明主,今日終於等得,實乃上天保佑,孔明在此叩拜上蒼!”

諸葛亮雙目光芒閃耀,凝望蒼穹,雙膝一跪,連連三拜,待其起身時,左右書童叫道:“有請劉皇叔入莊相見!”

劉備聽得叫聲,這才從震驚中回過神來,連忙吩咐關羽,張飛,只在門口等候,劉備心懷無限敬意,徐徐入內。

劉備進入內室,眼神與諸葛亮的目光接觸,不知爲何,劉備只覺得,積壓在心中十幾年的失落、怨氣、不甘,一時間通通煙消雲散,心中一片豁然開朗!

劉備作揖施禮,下拜喝道:“漢室末胄、涿郡愚夫,劉玄德拜見臥龍先生,先生曠世大賢,胸有無盡韜略,心懷天下萬民,備雖不才,但一心望救世間黎民,平定戰禍,還百姓安居樂業,此心天地可鑑,敢求先生出山相助,此實乃百姓之幸!天下之幸!!”

諸葛亮目光清澈,神色嚴明,拱手回禮道:“南陽野人,徒有虛名,屢蒙皇叔枉臨,不勝羞赧,你我座談一席,再論後事!”

“先生相請,敢不應從!”諸葛亮朗然一笑,遂引劉備入坐,書童獻茶,劉備徐飲一杯,兩人相對而視,這時諸葛亮率先開口道。

“昨夜剛歸,聞家弟所報,得知皇叔胸懷憂國憂民之心,大爲敬仰,今設問相攔,還望皇叔莫要介懷!”

“先生乃當世人傑,備卻是落魄帝胄,得見先生已是萬幸,望先生不棄鄙賤,屈身教誨!”

“亮乃山野耕夫,安敢討論天下大事,只怕亮才疏學淺,叨擾了尊耳!”

“先生此言差矣!先生抱經世奇才,才學足可定國安邦,韜略足以平定亂世,望先生以天下蒼生爲念,不吝賜教!”

諸葛亮聞言,雙目一亮,直視劉備,劉備抖擻精神,凝神而坐,諸葛亮一笑,先是問道:“皇叔先前答問,眼望蒼生,一心爲救黎民百姓,無奈眼下亂賊勢大,漢室早已失社稷,各地諸侯爭奪不休,亂世難止!”

“皇叔將不過十員,兵不過萬餘,但曹操,呂布,孫權,劉表,劉璋,韓遂,馬騰之輩,皆擁兵數十萬,皇叔在此等時勢之下,又豈有回天之力,與諸侯力爭?!”

諸葛亮一語說出劉備時下處境,但劉備卻無心灰意冷,反而鬥志昂揚,凝聲而道。

“漢室傾頹,奸臣篡命,備才淺勢薄,欲與諸侯相爭,看似自不量力,但我麾下文臣武將團結一心,衆志成城,欲伸大義於天下,雖屢戰屢敗,卻堅持不懈,知恥而後勇,最終定有所成,先生乃曠世奇才,若能相助,備定能一改頹勢,平定天下!”

劉備瞬間爆發出極大的氣勢,竟令諸葛亮亦有些許吃驚,諸葛亮眼色剎時變得凝重,想起之前占卜所得天意,暗歎道:“劉玄德今日見我,乃上蒼之意,看來將來世局,將會是四龍爭天之勢!”

諸葛亮韜略不可計量,早有計策在心,當即起身向劉備作揖一拜,隨着口音一出,一股蓬勃的氣勢,如壓在人心,精神不覺全部集中在其話音之內。

“自十常侍之亂,董卓奪權以來,天下豪傑並起,諸侯逐鹿中原時代正式揭開,亂世造英雄,戰火紛飛已有十餘載!”

“當日大奸賊董卓,白馬將軍公孫瓚,江東猛虎孫堅,僞帝袁術,甚至北方梟雄袁紹,亦已隕落於世。”

“漢相曹操勢不及袁紹,而竟然克紹者,非依天時,乃依人謀也!溫侯呂布大起大落,滅袁術,逐孫策,抗曹操,奪淮南,佔徐州,取青州,皆因其善用人才,且又體恤士卒!江東孫權得其父兄餘蘊,坐領江東,有周瑜這等絕世大賢輔佐,人心依附!”

“今曹操已敗袁紹,雖未全據河北之地,但卻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諸侯,其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其爭鋒!呂布雖大勢已成,但與曹操相鄰,北方一山不容二虎,勝敗若何,難以估量!孫權所據之地,有長江爲其國險,此可用爲援,而不可圖也!

“荊州九郡東連吳會,西通巴蜀,乃兵家必爭之地,如今曹操仍在爭奪北方,暫時不懼,但江東孫權野心磅礴,皇叔應聯合劉表,與之相持,等劉表百年之後,皇叔再趁勢奪之!”

“再者,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國,昔年高祖因之以成帝業,今益州牧劉璋闇弱,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不圖進取,蜀中智謀之士,皆望能得明君,力保益州!”

“皇叔乃漢室帝胄,信義著於四海,此時暗居劉表麾下,久處非是明智之選,皇叔可暗令一人,聯絡益州,暗中圖謀,再派一絕世大賢,留守荊州,緩緩圖之!”

“若據有荊,益二州,便可成爭奪天下之根基,再者西和諸戎,南撫彝,越,外結孫權,內修內政,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統領荊州之兵進攻中原,皇叔親率益州之衆,北擊西涼、雍州,以吞天下!誠如是,則大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天下蒼生可救矣!!!”

諸葛亮妙語連珠,說得劉備一陣失神,待劉備反應過來時,眼中盡是亮彩!

今日還有一更!

第341章 攻心爲上第108章 劉備見水鏡第642章 朱桓施計第142章 陳、賈入局第693章 偷襲落空第260章 長安攻防戰(一)第89章 孫權的野望第5章 曹操的反擊第436章 強攻葭萌關第609章 損傷慘重第696章 兇悍的反擊(上)第267章 議稱王第760章 許褚和曹彰的爆發第76章 支招孫權,前往汝南第522章 殺入長安第423章 各懷心思(上)第687章 再無輕視吳人之心第695章 孤注一擲第87章 脫困境,尋出路第419章 諸葛發威(一)第365章 開着外掛的劉備第785章 滅魏計劃第640章 朱桓論戰第20章 誘敵第771章 妙用降臣第616章 力挽狂瀾第426章 鴻門宴(下)第693章 偷襲落空第105章 守城危機第284章 層層算計第16章 林內交鋒第336章 夜襲巴中,小人殞命第668章 張飛中毒箭第187章 江東生死戰(三)第621章 陸遜論勢第411章 徐庶計敗魏延第146章 陳宮之殤第240章 壯士斷腕之謀第88章 劉備下荊州第500章 張遼大意中伏(一)第230章 諸葛算計周郎(二)第808章 民心盡喪第25章 城門惡戰第743章 佈下天羅地網第372章 愛才的曹操第496章 梟雄末日(三)第208章 最後一搏第461章 相安無事第759章 女將揚威第241章 瞞天過海之大遷移第695章 孤注一擲第301章 謀士爭鋒第785章 滅魏計劃第28章 決死之戰(三)第599章 呂蒙燒糧,魏軍臨城第310章 離間之計第501章 張飛大意中伏(二)第252章 再遇伏兵第621章 陸遜論勢第797章 逃兵第337章 困敵孤城第89章 孫權的野望第75章 判斷時局第387章 奪甲之戰(二)第46章 來晚一步第271章 周瑜欲撤兵第405章 離間計(上)第119章 孫乾說曹第655章 棋逢對手(下)第261章 長安攻防戰(二)第303章 成公英計敗甘寧第180章 兩箭定幽州第146章 陳宮之殤第629章 衆意難違第773章 鄧艾激將馬岱第252章 再遇伏兵第299章 成公英巧妙借勢第388章 晉國立,魏使來第377章 兩敗俱傷,蜀地起風波第59章 殺戮之夜第84章 倉亭之戰第533章 南蠻投晉第273章 各有謀算第23章 皖縣攻防戰第104章 樂安防禦戰第422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164章 基業北移第83章 再得賢臣,猛將!第75章 判斷時局第622章 亂世多妖孽第489章 小將成長第696章 兇悍的反擊(上)第254章 突變起第213章 荊州之變(一)第804章 抹黑龐統第33章 夜話甘寧,突遭襲擊第798章 質疑第488章 激戰蜀軍(下)第534章 曹操攪局第580章 吳軍之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