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節 異狀

同上

這一路上,程玉不時的觀察着自己的大哥,此時的孔融看起來疲憊而且憔悴,雖然和當初被困北海的時候情形差不多,但孔融也沒有了當初的意氣風發,等到了府內安坐下來,孔融纔對程玉說:“哎,真是想不到啊。本來我以爲袁家四世三公,出來的子弟一定是一心爲國報效朝廷的,卻沒有想到他也是心存野心,竟然公然領兵攻打朝廷的州縣,人臣之綱竟以然敗壞到如此程度。我本來已經下定決心,今天就要與這青州共存亡,以向天下昭示袁紹的狼子野心,卻沒有想到兄弟會再來幫我。”

程玉沒有想到過,一向看起來平庸安分的大哥,竟然也會有這種爲國捐軀的想法,如果他不是生在這個人人可稱王的年代,恐怕也會是一個有抱負有成就的愛國文人,但他實在是太不適合這個亂世了。

孔融也沉默了一陣,臉上突然又有了笑容,對程玉兩個人說:“看你們這個大哥,真是一點也不會說話,今天都已經將敵軍打退,卻還說這種喪氣話。來今天晚上我們不談公事,就好好的談談我們兄弟的感情,明天我們三兄弟一起上陣,將袁紹這小子趕回冀州去。來人啊,擺酒,今天我們要一醉方休。”

程玉二人知道在大敵當前之際卻謀求一醉是十分的不智,但也能看出大哥的心裡恐怕有事情,也就只好放開了陪大哥,反正對於軍營方面他們還是很放心的,自己手下的三大軍師現在都在軍營裡,如果有什麼事情發生的話,他們應該可以解決一下,何況還有高順管亥這樣的大將在,應該也不會有什麼問題的,自己今天就賣給這個沒有在一起多久的大哥了。

這天晚上孔融真的就一句公事也沒有說,應該說是連私事都很少提及,好象他突然之間變成了一個酒鬼,兩個人無奈只得陪着他這麼喝下去。直到深夜,兩個人都沒能走掉,只得睡在孔融的客房。

等到了第二天兩個人醒來的時候,孔融卻已經在等他們了,彷彿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過一樣,一見到兩個人就對他們說:“兩位兄弟,今天我們一起到陣前去看兒郎們是如何打敗袁紹軍的。”

等真的到了程玉的營帳,他們發現自己似乎已經晚了,所有的將校都已經在中軍帳等候多時了當中的位置現在正空着,見到幾個大人進來都紛紛起立行禮。程玉往裡謙讓自己的大哥:“兄長,長者爲先,請您坐在中間吧。”

孔融微微一笑說:“三弟,從實力從官職你現在都已經不比我低了……”一看到一臉錯愕的程玉也知道自己這麼說有點讓弟弟接受不了,於是換了種說法:“這裡是你的軍營,帥不離位,怎麼可以輕易的讓人坐你的帥位呢?”

雖然這個解釋比較合理,但程玉一直還是對大哥說的第一句話耿耿於懷,不過現在還不是問這些的時候,程玉最想知道的是爲何自己還沒有召集,手下的將領就一定都先到了,等程玉一問才知道,原來從一早,敵人就已經還是在叫陣了,這些人聚集在這裡只是想等程玉發話是否出戰。

程玉一聽,自己還正想速戰速決呢,正好敵人先出來了,也就命令部隊大開營門列隊出戰。

此時營外叫陣的乃是大將張郃,昨日一戰,只有他最吃力,剩下的文丑戰管亥勢均力敵,可能文丑還佔一點優勢,高覽對高順也能堅持住,他和太史慈確是打的險象環生,要不是說在亂軍之中,恐怕要吃一點虧。對他來說,這樣的結果怎麼可以接受呢,今天他主動要求上第一陣,就是要挽回一點面子。

張郃雖然着急立功,但在徐州軍營門外叫了一個早上,卻不見有人出來,早已氣的七竅生煙。突然聽見一聲炮響,對面的營門大開,張郃勒住馬向對面望去,只見徐州的士兵分成兩隊,緩緩的左右散開,當中幾匹馬並肩跑了出來,當中一個四十左右的人,文士打扮,白麪長鬚,這個人卻認識,乃是青州刺使孔融;上首一員小將,也就二十多歲的年紀,銀盔銀甲白馬藍袍,手中拿着一杆大槍,遠遠看去,似乎比自己手中的還要粗;下首的武將年紀也不大,同樣一身的銀色裝扮,跨下是一匹黃驃馬,手中也是一杆大槍,正是昨天與自己交戰的人物,看來他在徐州軍中地位不低,想來是程玉手下的第一猛將太史慈,難怪昨天可以佔自己上風,但今天這口氣還是要出的。

這三個人正是程玉三兄弟,本來因爲有大哥在,程玉堅持要求太史慈在孔融上手,但太史慈卻更堅持君臣之禮,所以作爲弟弟的反而佔先了。他們出來以後,身後的其他文武將校也都跟了出來,在營前擺了一條二龍出水陣,也就是兩翼分開的陣型。

張郃見到敵人已經出來了,也就提馬又來到兩軍中央。

第7節 遊擊第1節 騎戰第1節 獻計第10節 定策第5節 家常第9節 說客第6節 虛兵第3節 銅雀五虎將第8節 機謀第6節 意外第6節 反撲第8節 求助第4節 深宅喪忠魂第2節 中伏第8節 誓言第2節 反計第1節 霸王定計第9節 意外第8節 閻柔第1節 刺殺第8節 誓言第3節 說服第2節 不撓第1節 假假真真第6節 換箭第10章 城牆第9節 竹槓第6節 玉璽第1節 投軍第9節 頹唐第6節 破敵第6節 破敵第5節 狂歡第5節 庭戰第9節 攻防第4節 逆江戰劉備第1節 內應第1節 失城第1節 誤中第2節 進退第10節 奇兵第6節 生天第2節 治胡第4節 鬼狐復活第9節 挑戰第6節 敵後第3節 銅雀五虎將第2節 還政第2節 海船第7節 報復第9節 子龍第5節 殉城第6節 鼓舞第3節 老將顯神威第3節 管亥第4節 北顧第4節 混戰第7節 歸順第6節 前奏第1節 決戰的序曲第1節 弱點第2節 奇計襲洛陽第2節 中伏第8節 說客第9節 利益第5節 破城(2)第9節 意外順義公第1節 許攸第3節 疑心生暗鬼第3節 血詔第7節 奪城第5節 壯士斷腕第1節 巧用胡車兒第3節 備戰第8節 條件第3節 大興三路兵第七節第10節 定策第5節 張燕第9節 諾言第10節 漁人第6節 鐵騎第八節第6節 玉璽第1節 弱點第6節 拜山第10節 比武第7節 低落第5節 啓示第2節 約定第10節 借兵(2)第6節 義士第9節 鳳雛第3節 大興三路兵第10節 失足第十二節第4節 曲高人難辨第9節 二喬第5節 庭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