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誘敵

如此一來,可真的讓程玉頭痛了,壽春城堅積厚,要是真是決心不出來了,恐怕堅持個一年半載還是問題不大的,可是自己要是打這麼長的時間,光是糧草就把自己拖死了,必須速戰速決,可眼下的袁術對自己和孫策兩方面都很懼怕,如果想讓他主動出擊,必須有能吸引他的東西,可這個誘餌要用什麼呢?

程玉突然想到既然自己最缺的是糧草,恐怕糧草也是最能吸引袁術的東西,於是又召集了衆將前來商量,陳宮聽了這個想法,覺得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雖然不見得會收到什麼太大的效果,但至少可以削弱一下袁術守城的兵力,打擊一下他手下士兵的士氣。

卻沒有想到徐庶對這個想法不以爲然,他對程玉解釋說:“主公,雖然袁術知道我軍缺少糧草,但他爲人沒有什麼本事,卻喜歡硬充好漢,如果說是劫糧之類的事情,恐怕他會不屑於做。而他手下掌權的大將張勳,爲人還是很有韜略,應該也不會一力主張出兵,即使有什麼人中計,不過是打草驚蛇而以,怕以後更難讓他中計了。”

雖然以前程玉手下的謀士多有不同意見,但如現在這樣意見完全相左的情況還是很少見的,這讓程玉有點爲難,計策是自己想出來的,又有陳宮這樣高級別的謀士贊同,按理說就有一定的實施價值,何況還有一定成功的機會,但徐庶確是自己手下最信任的一個軍師,他說出來的話也一定有一些道理。

程玉也是第一次這麼手足無措,最後一橫心,做大事的人,無論對錯,敢做決策纔是最重要的,就還按自己的原計劃進行,即使失敗了,對自己也不會有什麼太大的損失,大不了以後再好好想一個其他辦法,但萬一僥倖成功,就可以大大的省自己的力氣,於是決定還是按自己的計劃來。徐庶雖然反對,但也知道程玉的這個計劃至少沒有危險的成分在裡面,也就不在堅持反對了。

於是以後的幾日,隔三差五就有一隊糧草車由東南孫策的兵營出來,經過東北的高順大營,再到西北的程玉軍主營,隨行的兵將一直很少。楊奉、韓暹正在和袁術手下的大將橋蕤守衛東門,他們兩個本來是董卓的人,在李郭紛爭的時候也想脅迫天子獲得一個名號,卻沒有想到被曹操戰敗,只得逃竄到淮南來投靠袁術,雖受重用卻一直沒有立過什麼功勞。如今見有這樣的機會,都十分想立下這個功勞,恰好橋蕤也十分想壓過張勳,於是三個人一拍而合,一起在會議之上向袁術提起。

一聽劫糧這個意見,主簿閻象第一個反對說:“主公,此計大大不妥,程玉一向詭計多端,今雖缺糧,卻不會不用重兵把守,這分明是他的誘敵之計,主公萬萬不可中了敵人的計謀。”

一邊的張勳也反對說:“主公,只要我們能牢牢守住壽春城,時間一長,程玉的糧草必然會接濟不上,只要他一退兵,孫策自己也難以堅持長久,淮南之危可解,何必冒着危險去做這種事情呢?”

袁術自己本來對這個計策不是很感冒,手下又有人反對,於是也沒有多說什麼,就把此事略過了。

可是橋蕤的心裡十分的不服氣,他以爲張勳的反對不過是爲了壓制自己,對閻象的話一點也沒有聽到耳朵裡,回到自己的住所,和楊奉韓暹一商量,決定自己先把糧草搶來給主公一個驚喜,也好好的殺殺張勳的威風,於是三個人開始密切的注視着程玉軍的動靜。

沒過幾天,又有一隊糧車遠遠的從城外的山邊穿過,三個人早派軍卒在城上監視很久了,一聽又有運糧車經過,忙帶領手下的士卒打開城門殺了出去,肉眼能看見的距離自然不是很遠,一會兒的功夫兵馬就殺到了徐州兵的近前。對方押運的兵馬十分的少,見到他們殺來,一陣混亂,紛紛就帶着糧草車往山溝裡逃去。

橋蕤見狀,更是興奮,帶着手下一馬當先的就衝了進去,楊奉韓暹也帶着兵馬一起衝殺,沒有想到橋蕤一進山谷,卻見不到一個運糧兵士的身影,只餘下一地的車輛,橋蕤這才知道中計,待要回身逃跑,已經晚了。一聲吶喊後,高順在左管亥在右,兩路人馬殺了出來,管亥在前一馬當先,正好撞在了橋蕤身邊,手起一矛就奔對手,橋蕤正忙着逃命,連敵人趕到了自己身邊都沒有發覺,等感到矛風的時候已經晚了,被管亥一槍挑於馬下,立功未成,先把命混丟了。

另一側的高順帶着自己新補充的一千“陷陣營”,也對着敵人也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第6節 俘虜第1節 擁立第2節 兩難第2節 還政第4節 喜憂第5節 重逢第5節 聯軍第7節 分歧第1節 擴軍第10節 合兵第3節 別離第5節 陡遇強敵第5節 名將第2節 冤情第9節 勸降第4節 前途視曹公第2節 治胡第9節 頹唐第2節 約定第4節 糜竺第9節 頹唐第1節 除患第8節 空城第9節 選擇第8節 陰謀第4節 大戰南蠻兵第4節 探親第2節 回顧第5節 陡遇強敵第9節 意外第9節 勸降第5節 連陣逞威第10節 內訌第7節 夜談第2節 水火皆無情第4節 轉變第3節 退敵第1節 議和契子第2節 聯軍各分心第7節 反目第3節 備戰第3節 壽辰第4節 大戰第4節 審訊第2節 英雄各擅場第3節 敗兵相遇第3節 退敵第5節 陡遇強敵第2節 降卒第3節 水手第1節 受挫第8節 倒戈第十三節第3節 退敵第9節 巨弩第2節 撞車第3節 統領第1節 單福第10節 比武第1節 叛亂第2節 奉獻第9節 鳳雛第10節 黃忠第6節 玉璽第3節 借兵契子第4節 冒進第7節 老友第2節 異軍突起第5節 處罰第10節 內應第1節 成就第3節 詐城第1節 弱點第2節 回顧第4節 獻門第十三節第4節 大戰南蠻兵第10節 借兵(2)第4節 決鬥第10節 路線第9節 攻防第三節第8節 希望第5節 突圍第3節 十字路口第6節 生天第9章 集結第7節 郡守第2節 亂戰第7節 歸順第3節 親者變仇敵第10節 叛亂第10節 合兵第3節 三軍齊上陣第8節 機謀第4節 死地第10節 內應第8節 慘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