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清明

清明佳節,正是祭奠親友的大好時機,荒山中,一座孤冢,如果沒有人特地爲你介紹的話,恐怕沒有人能想到這裡竟然是一代梟雄劉備的葬身之地,事實上連當地人都不知道他們身邊埋葬了一個多麼有名氣的人。

突然間,無邊的煙雨中,卻有一人蹣跚的走來,只見此人雙腳微跛,形容憔悴,一身農夫的打扮,更爲驚人的是臉上赫然有一條由嘴角直延伸到鬢邊的傷疤,將一張臉變得猙獰可怕。

而這個人赫然是來祭奠劉備的,只見他將地裡的土產作爲祭品擺放整齊,將一隻空杯斟滿酒水,然後對空不知叨唸了一段什麼祭文,纔將杯中的酒緩緩撒向大地,又跪倒在地上磕了幾個頭作爲對這個人間帝王的最後懷念,方纔站起身。

深深嘆息了一聲後,此人收拾東西就準備離開,突然間旁邊的樹後傳出一個讓人震驚的聲音:“臥龍先生別來無恙否?”

那人一驚,手中的祭品險些墜地,醜陋的臉上露出一種不可置信的表情望着聲音傳來的方向,任誰看到這張臉都無法和當年風流倜儻的臥龍先生諸葛亮聯繫起來,可是看他的表情,竟然真的就被說中。

諸葛亮望着由林中此來的幾個人端詳了半晌,才喃喃的說:“原來是你們,難怪,難怪。”說完又挺直了有些佝僂的背,突然間散發出一種一往無前的氣勢,口中還說:“想不到這麼多年,你們還記得我。”

其中一個年紀較大的人笑着說:“當年孔明你神秘失蹤,讓陛下如何能睡得着覺,以陛下英名神武,欲攬進天下英才的心思,能放過你纔怪,孔明啊,不要再回避了,陛下對你是真心的,何不出來一起共建太平盛世?”

身邊另一個年紀稍微小一點的人笑着說:“孔明兄,想不到這麼多年你竟然還能記得我,也不枉你我朋友一場,現在天下太平,陛下正需人才之際,早已經下令既往不咎,你要是出山的話,定然是國之棟樑,何必要空老山林呢?你我自小就在爭,我們不妨再爭一下,在史書上,究竟誰的名字更靠前一些。”

諸葛看着兩個曾經的朋友卻沒有說話,他在望着另外一個人,努力在猜想此人究竟是誰,其實他的想法當然不會錯,這個人就是他想到的那人。

卻說孔明當年是如何逃脫於亂軍之中的呢?

原來,以孔明的本事,要運籌帷幄,指揮千軍萬馬自然不在話下,可是要想親自在千軍萬馬中衝殺,自然是白給,連關張等勇將都只有葬身山林,何況他一個文人呢?

不過是一會的功夫,孔明就被蠻軍一刀砍在腿上,跌落馬下,也是他命大,這一刀沒有徹底將他的腿砍斷,不過卻也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傷痕,知道今天,他的腿還是跛的。

在亂軍之中,他親眼看到劉備中槍,關羽殞命,也看到張飛壯如瘋虎殺出重圍。可是他的心中知道,漢朝的基業已經完了,或者說劉備主公的基業已經完了。曾經在一瞬間,他也曾經有過自殺殉國的想法,可是最後還是他淡薄的生性佔了上風,自己這一死,又有誰來照顧死者的墳墓呢?於是孔明竟然使用了比死更悲壯的方法,由地上撿起一把刀來,一刀砍向自己的面孔,這刀深可及骨,將他自己徹底的毀容,瞬間的疼痛,沒有再給他任何機會,馬上就暈絕了過去。

當他在一次睜開眼睛的時候,卻是與衆多傷兵在一起,見他清醒過來,又蠻軍給他換了一套乾淨的衣服,這些蠻軍只認臉,不認衣服,竟然沒有發現懸賞頗高的孔明就在他們面前,白白的浪費了一大筆銀子。

不過用孔明也小小的賺回可了一筆,畢竟活人所給的賞金要比死人多,徐州軍當時也曾經在俘虜中排查,可是沒有人想到這個已經毀容的瘸子竟然就是劉備仗以縱橫天下的孔明,最後以孔明的身體狀況也不能繼續爲軍,就給了他一些銀子打發他回家。

曾經孔明也和程玉離的很近,不過當時孔明想的是這個距離能不能刺殺到程玉,而程玉想的卻是什麼時候才能找到孔明爲自己所用。

隨着天下局勢的逐漸明朗穩定,孔明也在不知不覺中放棄了對程玉的敵對態度,他覺得有這樣一個君主對百姓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終於放棄了爲劉備復仇的想法,與妻兒耕種在劉備墳墓附近的山中,準備終老林泉。

可是沒有想到多年以後有歸降程玉的劉備舊部在祭奠劉備之時赫然發現劉備墳墓有人曾經來過的跡象,在程玉向他求賢之時隨口向程玉做了彙報。

根據各種蛛絲馬跡,程玉的幾大軍師一致認定此人很有可能是諸葛孔明,於是乾脆於清明結伴而來,想要說服孔明出山。

此時當中的人已經淡淡的開了口:“孔明先生別來無恙,在下就是穎川郭奉孝。”

當年雖然兩人在陣前見過,可是郭嘉一向不如孔明張揚,因此孔明對他沒有多大印象,可是一聽到這個名字,孔明卻是如雷貫耳,他知道這個人是程玉的謀主,當年程玉之所以能夠縱橫天下,與這個人的幫助脫離不開關係,甚至當年程玉爲了要他三擒三縱的故事,也爲他所熟知。

在不覺中,孔明有時也會嫉妒一下郭嘉,爲什麼讓他遇到了最後的真主,不然恐怕就是自己站到這個地方對郭嘉說這番話了吧?

剩下的兩個人不但是孔明的舊友還是程玉麾下屈指可數的重量級人物,徐庶和龐統。只聽徐庶說:“孔明,都這麼多年了,你又何必如此執着呢?我想你的志向是安定天下而決不應該是爲一個沒有必要的人盡忠到死吧?如今陛下已經完成了統一天下的偉業,未嘗不是爲你實現了心中的理想,你何不出山爲天上蒼生盡上你的一分力呢?”

孔明卻是淡淡一笑,只是伴隨笑容的不再是他往日風流倜儻的面容,隨着笑容牽動,他的臉卻變得更令人可怖:“元直,何必呢?我這一生只能奉獻給一位主公,這是我做人的原則,如今既然我的理想破滅了,可是天下百姓依舊有安樂生活去過,多我一個少我一個又有什麼區別呢?不如讓我去過幾天安逸的生活。”

一邊的龐統又說:“孔明,你小子不是處處都勝過我嗎?爲什麼今天卻落到這部田地,難道你的心中服嗎?我給你一個勝過我的機會,只要你出山,我會讓陛下給你個機會讓我們兩個公平競爭,我一定要用自己的力量戰勝你一回,讓你知道誰纔是荊州的第一能人!”

孔明的笑容更勝:“你也一樣,士元,這麼多年難道你就放不下勝負之心嗎?其實在主公敗亡的那一天起,你就已經勝了,而且你勝的堂堂正正,不必爲此遺憾,我也早已失去了爭強好勝之心,對我來說,與其去費盡心機與你爭勝,不如回去撫育稚子。”

“你以爲你能繼續過安逸的生活嗎?”龐統面容突然變的很冷,他一揮手,又由林後出現數十士兵,手中的弓箭已經指向孔明:“只要你還在朝廷外一天,陛下就不能安心,他已經下令如果不能請到你就要除掉你,而且還會斬草除根,你不爲自己想,就不爲家人想想嗎?你要是不給我一個徹底戰勝你的機會,讓我心存遺憾,我會讓你更遺憾的。好好想想,不爲了自己也要爲家人想一下。”

“哈哈哈哈!”孔明乾脆笑出聲來:“士元,你還是喜歡搞這些小把戲,難道你能騙得了我嗎?程玉一向以仁愛治天下,怎會容你如此胡鬧?你的性格又如何會作出這樣的事情來?一位的威脅,反而已經落入下乘了,不用再白費心機了,從玄德主公死的那一天起,孔明就也已經死了,現在你見到的不過是一個荊州的山野農夫?對皇帝來說,一個農夫又怎麼是他所需要的呢?”

龐統心有不甘,還想再說什麼,突然一人在他肩膀輕柔的拍了一下,卻是郭嘉,直聽他滿懷遺憾的說:“算了,士元,我看孔明恐怕是真的死了。讓他按照自己選擇的方式過完這一生,也許更是對一個朋友應盡的責任。”

“可是主公……”

“我們對主公只要說孔明以死就好,其他也不用解釋,其實以他的聰明已經可以猜想的到結果,只是心有不甘而已,但是他卻不會去勉強一個人做他不喜歡做的事情。”

孔明對郭嘉感激的一笑說:“奉孝先生果然氣度非凡,能敗在先生手中對孔明來說,也算不上憾事,我想先生一定會督促天下向一個正確的方向前進的。有先生在,更是不必再讓孔明費心。如果奉孝先生不嫌棄的話,亮有草廬一座,時刻歡迎先生做客。”又向龐統兩人點頭示意:“元直,士元,有你們爲天下操心便夠了,作爲朋友,何不讓我好好的歇一下呢?也歡迎你們來我的草廬喝酒談天,今天亮先告辭了!”

望着孔明離去的背影,龐統心存感慨:“可憐孔明這個人,還是向着他的志向背道而馳了。”

郭嘉半晌卻說:“眼前又何嘗不是他的志向呢?”

第10節 謹慎第7節 分歧第8節 閻柔第2節 降卒第10節 內應第6節 鼓舞第7節 兵禍第6節 反擊第5節 虎將第7節 遊擊第7節 堅持第1節 敵營第6節 反撲第9節 緩衝第4節 逆江戰劉備第9節 緩衝第3節 破陣第8節 嚮導第2節 英雄各擅場順義公第10節 縱虎第2節 規劃第1節 恍如隔世第2節 中伏第2節 空城待吳軍第10節 內應第8節 威名第7節 劫營第9節 意外第10節 謹慎第四節第5節 訪賢第8節 空城第2節 速戰第9節 諾言第3節 疑兵陷甘寧第3節 敗兵相遇第9節 選擇第9節 通行第9節 戰利第6節 反撲第3節 三軍齊上陣第6節 鼓舞第3節 二馬第4節 曲高人難辨第2節 外篇第2節 外篇第10節 求助第8節 無功第1節 兵困石頭城第3節 理念第8節 希望第9節 山口第3節 大興三路兵第2節 試練第2節 速戰第1節 誤中第9節 通行第3節 破陣第10節 黃忠第3節 脫殼第9節 頹唐第1節 決戰的序曲第6節 孔融第5節 瘋狂第5節 醒悟第3節 追殺第1節 歸降第8節 長子第7節 波動第8節 再會第6節 舞劍第9節 出使第1節 子龍斷舊恩第3節 新帝賜九錫第4節 逆江戰劉備第4節 決鬥第6節 俘虜第3節 追殺第6節 俘虜第3節 說服第6節 改道第5節 重逢第10節 叛亂第1節 議和第2節 得逞第9節 刺客第7節 奪城第10節 義父第3節 大興三路兵第3節 破陣第七節第2節 擺陣第9節 頹唐第1節 箭射劉玄德第3節 脫險第9節 受困第4節 示弱襲宛城第1節 刺殺第9節 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