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英雄各擅場

孫劉聯軍比程玉先一步到達了戰場,在第一時間內,就投入了對江夏的進攻。其實劉備的心中十分清楚,雖然如今三家的兵力傾巢而出,在數量上看來似乎並不會比敵人少多少,但戰鬥力上的差距究竟有多大,似乎已經不許要在刻意探討,如果不能在程玉的徐州軍主力趕到之前拿下江夏城,將要面對的必然是與徐州軍以他們最擅長的野戰方式決戰,勝算自然會少了很多。

城內龐統當然一點也不會掉以輕心,他已經知道敵人爲了避免最後以野戰的形式進行決戰,定然會孤注一擲。好在城內所有的武將幾乎都見識過馬超軍的戰鬥力,對敵人再不敢存有一點輕視之心,如果眼前的敵人戰鬥力都是這麼強的話,只有企求上天保佑主公能在城破之前趕到了。

其實他們還是有一點高看了敵人,莫說孫劉兩家的戰鬥力比不上馬超那點殘兵,就算馬超有這麼多的人馬也拿江夏沒有辦法。

西涼兵擅長野戰而不擅攻堅,開始的時候劉備還幻想通過馬超西涼軍的悍勇爲敵人造成更大的損失,沒有想到在攻城時的西涼軍根本就不值一提,在陣前反而日礙手礙腳,氣的劉備乾脆下令要馬超軍休息作爲預備隊,馬超也樂得如此,減少點損失,於是攻城的人馬只剩下孫劉兩軍。

孫權軍倒是與劉備全力配合,當然以孫權的性格本身並不會親自來到這戰場之上,只是派遣陸遜帶上手下的傾國之兵前來助戰,爲了保證陸遜的權威,程普黃蓋魯肅這類資格身份太老太高的人就盡數留下來守衛地方,他也是孤注一擲了。

雖然陸遜並沒有如同周瑜猜測那般是劉備軍的奸細,但是他現在與劉備綁在同一輛戰車上,誰也無法拋棄對方,所以現在雖說不上是聽從劉備的號令,卻也處處與劉備配合。

孫劉聯軍的進攻並沒有持續多久,當他們開始進攻的時候,程玉帶領的援軍已經在路上,在這些人馬逼近江夏以後,劉備終於放棄了對江夏的圍攻,他知道以自己現在的勢力如果沒有經過成分的準備,就算最後能夠硬攻下城池也必將在敵人的反撲下遭受失敗,還不如干脆就與敵人決戰與野外。

當程玉見到江夏的時候也有些不太敢相信這裡曾是繁華的荊州都市,城牆上滿是斑斑剝剝的裂隙和被戰火燒灼過的痕跡,城內也遍是殘垣斷壁,與當初自己從這裡經過的時候完全找不到一點共同之處。快結束了,程玉在心中對自己說,戰亂必然會在自己的手中終結,從來沒有如此真切的感覺。

進入城內以後,不用程玉說,龐統主動將指揮權又一次交到了程玉的手上,其實要不程玉也一定會主動要求,決定性的一戰,一定要自己親歷其中,纔不枉自己在這亂世走一遭。

到達江夏的第一個晚上,程玉依舊是輾轉反側難以入眠,自己這些年的追求終於要有一個結果,讓人期待卻又萬分緊張。

次日,當他看到所有的文武竟然都或多或少的帶着一點黑眼圈,不由用手指着大家,哈哈大笑,半晌才能說出話來:“你們……你們,哈哈……”然後顏色一整鄭重的對大家說:“不瞞大家說,我也和大家一樣緊張,這次我們面對的是起兵以來最爲強大的一批敵人,無論劉備孫權還是馬超都是縱橫一時的豪傑,縱然他們與我和各位的理念或有不同,但我們不得不承認他們都是不可輕視的對手,何況還有虎視耽耽隨時不知在什麼地方出現的曹操,這一戰,我們必須勝,而且我們也必勝。”

“必勝!”下面不知是誰竟然也緊張的跟着喊了出來,大家都紛紛扭頭去看,讓剛剛不小心喊出了口的管亥有點不好意思,方低下頭,卻聽見又有其他人跟着喊出了這句口號,“必勝!”“必勝!”

開始的時候聲音還是寥落而分散,不過幾聲以後,連在場的這些文人都已經受到了感染,必勝的呼號猶如一陣風從江夏的官廳一直傳到了整個江夏城,直至蔓延到駐紮在城外的軍營中去。

人的影響都是相互的,程玉一點點信心由他自己傳播開去,再反饋回自己的時候已經是雄心萬丈,聽外面的喊聲似乎還是沒有一點沉寂下來的跡象,程玉吼着發出命令:“吹號,出兵!”

這一次雖然是試探性的攻擊,但對於士氣的影響卻至關重要,程玉和他的智囊團也是做了大量的準備,雖然說不上是傾巢而出,卻也盡領徐州精銳。

程玉還沒有出城卻已經聽見遙遙的鼓聲震天價傳來,從方向距離上判斷應該不是自己的軍馬,果然遙遙已經可以看到對面的敵軍陣容。從敵人的裝束等方面來看,敵陣的中央一帶大約是馬超的西涼軍,依舊是那麼一套特異的制式裝備,依然是雷打不動的羅馬方陣。另外在軍隊的右翼,看起來明顯與本隊拉開了一定的距離,加上隱隱約約的孫字旗號,想來應該是江東孫權派出的人馬了,看其陣容,所派出的兵力應該也不會太少。

至於後面也左翼,應該就是劉備的兵馬了。

陣前的馬超見到程玉的大隊人馬也是有一點激動,在進攻荊州以前,他一直對自己的西涼軍可以縱橫天下無對手,縱然敗給曹操也非戰之攻,是自己屢次中了他的詭計,沒有想到與荊州軍的一戰,也讓他盡收輕視之心,敵人無論主將還是士兵,竟然沒有一樣比自己差,這讓自負的馬超如何能甘心,要不是現在他手下的兵馬實在有限經不起一點折騰,恐怕非要天天硬攻直到與敵人分出個上下不可。

可是眼下自己保存實力的做法看起來又受到了劉備的輕視,今天非要在陣前殺出個威風來讓所有輕視自己的人看看什麼纔是西涼軍的真正實力。

於是馬超在陣前向自己身後的兵將們喊到:“馬家兒郎們,如今我們面對的是號稱天下最強的徐州軍,可我們知道天下最強是我們涼州軍!是不是?!”

“是!”

“那就讓我們打垮他們,打出涼州軍的威風,搶回應該屬於我們的榮譽!讓天下人小視我們的人看看什麼是我們涼州軍的實力。”

“打垮敵人,打垮敵人!”

被馬超這麼一鼓動,涼州軍也都是羣情激昂,馬超見大家鬥志都很旺盛,又向他們喊到:“你們誰願意爲我涼州軍先殺殺敵人的威風?”

馬超向來身先士卒算是一件好事情,當然也會有他不好的一面——比如說,他總也不給下面人立功的機會,大家一聽馬超今天竟然給大家留了上陣的機會各個都是激動萬分。

現在馬家的第二號人物馬岱忙上前請領:“兄長,就讓小弟爲你打這第一陣吧。”他話尚未說完,卻看到馬超身後的馬休馬玩一臉的忍俊,心中不由憤恨,但他又發現就連馬超平素總是很冷峻的臉上也微微的閃過一絲笑意,正在不明所以,背後的馬玩不想再捉弄他,悄悄的用手一指他的背後,馬岱回過頭來一看,也是又氣又笑,原來在他請命之時竟然龐德已經一聲不語的縱馬出陣。

卻說龐德也是急於立功,連主公馬超都沒有打招呼便殺出陣去,來到兩軍之間對對面的陣營喊道:“對面的人聽好了,我乃是天威將軍駕前大將龐德,可有人敢來與我一戰?”

程玉手下的衆將大多沒有聽到過龐德的名聲,只有當年袁紹手下在幷州呆過的舊部曾經與馬騰作戰,隱隱約約有點印象,但也都不太在意。可是程玉一聽對面來的是龐德,卻是忙仔細觀看。經過一番比較之後,程玉認定,名將也就是那麼回事,龐德雖然威風,不過也就是一員比較粗豪的漢子,絲毫看不出他就是能與關羽戰個平手之人。

這邊不容他再多想手下衆將已經紛紛上來請戰,第一個上來的是五虎上將中的管亥,程玉尚在猶疑,雖然管亥厲害,畢竟還是敗在了關羽之手,能否戰勝龐德很難預料,第一戰就敗給對方,難免會影響士氣。好在此時黃忠卻爲程玉解除了困境,他對管亥說:“管大人,您是有名的上將,怎可去對付這樣一個無名小卒,黃某不才,願爲主公誅殺此人。”

程玉見是黃忠,覺得他比管亥要保險一點,卻也不好就說黃忠是無名下將,好在管亥見程玉不想自己上陣,加上黃忠的話也吹捧了自己,便不再爭,退到一邊,程玉這才點了點頭。

於是黃忠躍馬出陣,迎向龐德。他日前與馬超一戰,不分勝負,雖然於他的名聲上並無阻礙,只是讓他心中有些不爽,如今對手是馬超手下的偏將,想來就不會那麼難對付了吧?

哪知道一伸手,黃忠才知道自己大錯特錯,龐德的武藝就算比不上馬超,也相去不遠,力大刀沉,武藝又精而不粗,想要拿下他還真需要大費一番周章。

他這裡在傷腦筋,同樣龐德更爲吃力,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沒有,何況他已經見過馬超與黃忠一戰,當下心中不再指望能夠簡單勝過黃忠,只好動用自己的絕技了。

打了幾個回合,兩馬錯過之際,龐德悄悄取出弓箭,他在這項功夫上沒少用功,今日就要指望他立功,在馬上一回頭,瞄向黃忠背心便射。

黃忠在弓箭上的造詣更是登峰造極,卻也因此就放鬆了警惕,兩人距離又近,龐德的膂力又強,等黃忠聽到弓弦響之時再一回頭,卻已經非常近,駭的他慌忙用手去抓。但結果還是慢了一步,雖然箭尾被他抓住,卻依然射中他的肩頭。

黃忠心頭大爲氣苦,想不到自己終日射箭,竟然被箭射了肩,一聲大吼,又將他鵰翎拔了出來,令一臂伸手摘下雕弓,和着自己的鮮血將箭又射了回去。龐德雖悍,想不到今天竟然尖刀比自己還兇悍的人,當時也呆了一呆,黃忠雖然箭法驚人,一臂少力的情況下終究還是射偏了一點,但卻還是射中了龐德跨下的戰馬。

戰馬突然受痛,哀鳴一聲厥倒,將龐德由馬上摔了下去,那邊受傷的黃忠也是悍然不退,反而一縱馬迎了上來,揮刀就砍地上的龐德。龐德的步下功夫也不弱,雖然摔了個灰頭土臉,黃忠剛一趕到他已經又生龍活虎的從地上躍起迎戰,雖然步下相較馬上而言略微吃上一點虧,但加上黃忠所受的傷,也算是找平了。

兩邊的衆人都怕自己人吃了虧,頓時一涌而上馬超手下衆將紛紛上前搶救龐德,徐州陣中也有幾人殺出,趙雲敵住馬超,管亥敵住馬岱,剩下偏裨將校也各自捉對撕殺,黃忠還想堅持,卻被其他人拉回到自己陣中,等一鬆懈下來,還真的有點頭暈目眩,程玉看了可是嚇了一跳,慌忙叫黃忠下去休息。

卻說趙雲本是在陣中觀戰,怕黃忠遇到什麼危險,一直都做着出戰準備,見到黃忠中箭之時就要出去救援,接着見情勢突變,黃忠竟然搬回劣勢,敵陣中的馬超等人反而搶先迎了出來,他也是早就聽過馬超名聲,知道西涼錦馬超是號稱呂布之後的又一位少年高手,雖然他爲人比較平和心中卻也暗藏着不服,如今相遇於戰場之上,當然不會錯過,於是主動迎了上去。

同樣此時的趙雲在外面的名聲卻也是不小,馬超也是爭強好勝之人,聽到趙雲自報名號,也起了一爭短長的念頭,兩人於是各自騁開武藝,戰在一處。

第8節 條件第5節 庭戰第2節 背叛第4節 混戰第7節 遊擊第1節 箭射劉玄德第9節 惺惺第8節 恢復第7節 兵禍第4節 各逞心中機第10節 先兆第4節 請求第1節 無意犯衆怒第5節 訪賢第1節 力擒雙蠻首第1節 決戰的序曲第3節 比武(2)第3節 反戈第3節 退敵順義公第9節 巨弩第5章 抉擇第6節 生天第7節 平叛第8節 空城第10節 合兵第10節 合兵第8節 慘淡第6節 玉璽第1節 無意犯衆怒第1節 驚變第4節 調兵遣將第6節 失地第9節 山口第6節 區別第2節 冤情第10節 黃忠第2節 水火皆無情第1節 驚變第10節 比武第9節 山口第7節 遇襲第10節 奇兵第1節 驚變第8節 恢復第5節 離間第6章 內應第8節 威名第10節 敗逃第6節 鐵騎第10節 擔憂第5節 連陣逞威第五節第2節 還政第1節 使者第2節 英雄各擅場第6節 派系第9節 頹唐第6節 逃敵第1節 單福第3節 新帝賜九錫第3節 急功近利第8節 求助第7節 分歧第3節 十字路口第十六節第6節 險地第2節 會盟第6節 義釋第9節 說客第1節 箭射劉玄德第8節 機謀第6節 北寇第9節 內鬥第4節 運氣第2節 不撓第8節 復仇第3節 血詔第3節 劫糧各逞智第9節 子龍第7節 溫侯第9節 子龍第10節 維谷第4節 內亂第十三節第2節 異軍突起第5節 庭戰第1節 天兵降壺關第3節 詐城第3節 水手第1節 成就第2節 奇計襲洛陽第9節 出使第1節 騎戰第9節 內鬥第1節 借勢收蠻兵第1節 使者第1節 敵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