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箭射劉玄德

在劉備親自督戰的正面戰場上,情況還能好一點,但到了山高皇帝遠的兩翼,在敵人如虹氣勢帶來的強大壓力下,益州軍就難免有些畏縮,而到了右翼,這樣的情況更是明顯。

其實這也不能全怪這些士兵,古代以左爲尊,排兵佈陣也難以免俗,所以此時劉備軍的右翼,基本上都是沒有真正經歷過戰場上腥風血雨洗禮的新兵,在這麼險惡的環境中,能堅持這麼久對他們來說已經是一件很難得的事情了。

但這對劉備可就是一個不小的打擊了,幸虧他的眼睛還是比較尖,很快就發現了右翼已經露出潰敗之勢,慌忙派兵增援,但他所能調用的後備隊不過就是身邊保護自己的兵馬而已。總算在這些有經驗的生力軍加入以後,右翼的情形是稍微和緩了一些。這面剛好,左翼又開始危機,一個人藏私兩個人藏私還不會造成太嚴重的後果,但所有的人都在一種藏私的情況下戰鬥,不失敗纔怪,劉備忙又派出身邊的一部分人前去堵窟窿,但這麼一來二去,他自己的身邊卻沒有多少人可用了。

對面的龐統也看得真切,他知道眼前正是一個破敵的好機會,轉過身來,面對黃忠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禮:“黃將軍。”

黃忠向來是吃敬的人,眼前的人就算再年輕,畢竟也是一方的統率,這麼恭敬的對自己,自然也是有點誠惶誠恐,於是忙彎下腰:“末將在!”

龐統爲了以示親熱,拉住黃忠的手,指着對面的敵陣數:“黃將軍可看到對面的金甲紅袍之人嗎?他就是匪首劉備,此人一除,則蜀中之地盡平,還請將軍大顯神威。”

黃忠自然知道禮下於人的道理,聽到龐統如此說,擡起頭看了一眼遙遙的劉備,對龐統說:“定不復所託。”然後提刀上馬。很快黃忠連同身後的兄弟們就如同一支尖刀一樣插入敵陣。其實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眼前的戰場已經將這一片地區堵了個嚴嚴實實,如果繞道過去,就失去了奇襲之效,更何況被敵人發現的話也容易防範一些。

不過好在雖然戰場上的人並不少,卻因爲戰線太長,而沒有多少厚度,應該可以很容易的衝過去。何況他身後的這些騎兵早已經鬥志滿滿,一個個都如同猛虎出閘,將精力完全發泄在了對面敵人的身上。

劉備在對面早就發現了黃忠,他見一員六十多歲的老將突然從敵陣中殺出,手舞大刀,帶領軍馬如長劍裂帛一樣殺入自己的陣中,——黃忠因爲兒子的事情和多年的不得志,比時間年齡要衰老一些,心中只有遺憾的感覺。看來此人的武藝不會在關張之下,可是自己在荊州那麼久竟然都沒有發現,白白便宜的程玉,實在是可惜。

他這面不過是胡思亂想一陣,再一擡頭,卻是嚇了一跳,原來敵軍已經衝破了兩軍混戰的戰場,正向自己這面殺來。

戰場上的益州軍本就沒有那種必死的決心,見到黃忠這一隊人哥哥如同凶神惡煞一般,又怎麼敢去直掠其鋒,況且他們以爲這些敵人衝殺德目的在於衝散自己的軍馬,也就沒太放在心上,大多數的人都是在敵人殺到的時候閃避到兩旁,想等敵人過去的時候在後面掩殺,反正騎兵的特點就是動轉困難。

等他們發現以黃忠爲首的荊州軍竟然直接衝破重圍,直向後面殺去的時候,再想阻止已經沒有了這分力量,何況自己要是轉身的話,身後的敵人怎麼辦,於是大家只好裝作沒有看見,繼續專心的面對眼前的敵人。不過最後的結果他們可能沒有想到,竟然所有人都沒有阻攔黃忠,竟讓他直奔劉備殺去。

這個時候的劉備早已經過了好勇鬥狠的年紀,腰間的雙劍只是一件配飾而已,多年都沒有機會使用,而關張又不在自己身邊,親衛還都北派了出去,難道要自己轉身逃跑嗎?如此是不是太被天下人小看?

這件事情說明了作爲軍閥來說,一定要有自己的班底——是哪件事情來着?好像我還沒有說。要是任憑劉備的心裡鬥爭再這麼下去,恐怕十個劉備今天也死在這裡了,可是有手下一員由汝南帶來的偏將叫趙忠的,此時大喊一聲:“大家快來擋住敵軍保護主公!”說完一馬當先衝了出去。

黃忠見有人迎了上來,勢頭絲毫不減,那趙忠雖然也是沙場上摸爬滾打過很多年的人,但到現在還是一個低級校尉就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他沒有什麼本事,只是一個照面,就被黃忠一刀砍於馬下,生死不知。

雖然他死,卻也是死得其所,現在劉備身邊的人已經醒悟過來,一羣偏裨將校揮舞着手中各式各樣的武器直奔黃忠衝殺過來。

黃忠的目標在奇襲劉備,又怎麼肯和這些偏將之流糾纏,將大刀一掛,摘下雕弓,箭如流星,如同機槍掃射一般,面前的敵人紛紛中箭到底,竟然沒有人可以靠近黃忠五十步之內。

劉備被剛纔趙忠的那一聲早已經驚醒,如今見黃忠除了刀馬純熟以外,尚有弓箭絕技,也只有暫避其鋒了,撥馬就要走。

黃忠見劉備想跑,卻也毫無辦法,此時劉備尚在百步之外,縱然自己手中是強弓,也不可能射的如此之遠,正在這時,突然見身邊一騎受到自己剛纔的啓發,也正手擎弓箭,正待射擊,形狀大小上卻也與自己的差不多,急中生智,竟然靠上去一把將弓箭奪了過來。那人正要放箭,突然手中一股大力傳來,長弓竟然脫手,擡頭怒視對方,卻見是黃忠,忙又將頭轉回。

黃忠兩弓併攏,又在腰間箭壺中取出一隻,搭上弓弦,瞄準劉備背心射去。

劉備手下的這些老兵也真不含糊,見到有利箭向劉備飛去,竟然有人想用身體去爲劉備做擋箭牌,但他們

本已經被箭射的狼狽不堪,這一箭又是加強型,豈會爲他們所阻攔,只有眼睜睜看着他奔劉備飛去,發出

一聲聲驚呼。

可是黃忠剛一射出這隻箭心中就懊喪不已,畢竟兩張弓放在一起使用的時候十分的不適應,感覺上這隻箭

好像差了點,要是被劉備跑掉,自己剛剛誇下海口,可是一件很沒有面子的事情。

也是活該劉備倒黴,一路狂奔中的他竟然聽到了後面衆將的驚呼,就算用腳趾想他也能猜得出來發生了什

麼事情,剛纔黃忠的神箭他早就看的清清楚楚,只要離弦就無虛發,看來自己今天要交待到這裡。但人的

心思又有幾個甘心等死,雖然被這麼一駭,手腳有些不太聽使喚,他還是成功的將馬頭撥轉了一點,但就

是這一點誤差,不但沒有躲過去,方而正撞在黃忠射偏的箭路上。只見羽箭直直的插入劉備的後背,連慘

叫都沒有一聲,劉備就從馬上墜下。

黃忠也沒有想到會有這樣歪打正着的效果,一時間喜出望外,身邊的衆兵將也都高呼:“匪首劉備伏誅啦

,劉備被殺掉啦。”

這些劉備的舊屬下也都看到這一幕,一時間亂成一團,有撥馬回去搶救劉備的,有愣在當場不知所措的,

當然也有雙眼血紅,衝上去找黃忠拼命的。不過這些人已經不能對荊州軍造成什麼樣的威脅,現在還能有

勇氣作戰的也就是他們而已,大多數益州軍在聽到主將陣亡的消息時都四下奔逃,連那些低級將領也不再

約束手下,一同加入逃跑的行列。

龐統見黃忠果然奏其大功,也忙命手下人揮舞令旗,各路軍馬一同加強攻擊,在後面掩殺劉備軍。因爲突

然間折損了主將,益州軍變得進退無矩,差點連營寨都丟失了。好在營中留守的兵馬畢竟要比外面的多,

又有緩過味來的武將指揮抵抗,龐統見這麼打下去,就算能勝劉備損失也必然要大,等諸葛亮來的時候,

不知道還能不能堅持下去,於是也就鳴金撤兵。

卻說劉備,雖然身中一箭,卻並非荊州兵喊的那樣被當場射殺,回到營內有軍醫將羽箭啓下,又搶救了一

陣,劉備才幽幽轉醒:“射殺我也~”

衆將見劉備無礙,方纔鬆下一口氣來,紛紛詢問,是否要撤兵,劉備有氣無力的回答:“不可,我軍士氣

以衰,如若撤兵,必生變亂。來人,備車!”

衆將不明所以,劉備解釋說:“大家只有看到我無恙纔有信心抗敵,不必多說了,快準備吧。”

就這樣,劉備帶着重傷在軍中巡視了兩圈,益州軍浮動的心才稍微安定了下來。修養了幾天,劉備已經稍

微可以動轉了,不過劉備軍吃此一敗,心中大爲不甘,還想將場面找回來,手下衆將勸他先堅守營寨等諸

葛軍師的援軍到來。

劉備卻對他們說:“你們還是需要多動動腦子,連日來,我讓你們寨門緊閉,不得有一點動靜,就是爲了

讓那龐統小兒以爲我現在身上的傷還很重,想來當日他離得更遠,自然不會知道我到底怎麼樣了,此時只

能根據表象判斷,這正是敵人掉以輕心的時候,如果不加以利用,等諸葛軍師來了,也不好對付敵軍。”

衆將這才明白,於是問道:“主公英名,您莫非是準備趁此機會,奇襲敵營?”

劉備無奈的一笑說:“你們怎麼都沒有和軍師好好的學學?就算我們能夠打敗龐統,他撤回荊州以後難免

要深溝高壘,到時候強攻定然要多費時日,萬一程玉的主力來了,我們就白來荊州一趟。我在荊州住過一

段時間,知道北面有一條隱蔽的路線可以繞過這裡到達荊州,你們一邊繼續保持這種堅守的姿態,一面派

出部隊由那裡偷襲荊州,如果荊州有失的話,敵軍定然慌亂,我軍乘勢掩殺,必然是大勝的局面。”

衆將一聽這才知道劉備的高明之處,紛紛表示了自己的欽佩之情,既然主公有此妙計,想來破敵只待時日,於是大家根據劉備的命令,一邊繼續作出待死不活的樣子,一邊悄悄趁夜派出大隊人馬由後面的營門潛出,沒入黑夜中。

在這個時候,龐統卻正在與人喝酒……

“士元兄,你可是很不夠朋友啊,這樣好的差使不給小弟一個表現的機會。”

“哈哈,文向賢弟,你可真會開玩笑,你又怎麼會是爭名奪利的人?”原來和他一起喝酒的人是徐盛。龐統繼續說:“其實你也看到了,雖然賢弟武藝高強,自覺比黃老將軍如何?”

徐盛一笑,他本來就是閒談,其實要說剛開始他還真有點不理解爲什麼龐統放着他這樣的年輕驍將不用,卻讓一個老頭子上陣,等看了黃忠的表現以後,就已經心悅誠服了。

龐統在荊州這裡雖然是本土人事,但是對於那些劉表的舊將,一是不熟悉,二是年紀差距都很大,所以沒有什麼太交好的人物,這些上層人物裡面,只有徐盛和他的年紀差不多,又是程玉徐州的人物,所以兩個人漸漸成爲好朋友,纔有機會在這裡喝酒談天。

聊來聊去,徐盛將話題扯到了軍事上,有些不解的問龐統:“士元兄,日前一戰,已經重傷劉備,看他幾日來都是緊閉寨門,想來劉備的傷勢不輕,我們原來的計劃恐怕用不上了吧?爲什麼不見您有其他動作呢?”

哪知龐統語出驚人:“據我看來,恐怕劉備的傷已經好的差不多了。”

第6節 北寇第10節 義父第4節 鴻門第4節 危機第1節 平局第2節 進退第2節 撞車第十五節第4節 誘敵第2節 奉獻第十五節第4節 前途視曹公第7節 公子第6節 換箭第1節 投軍第3節 密謀第2節 巨星隕落第4節 內亂第9節 惺惺第3節 管亥第1節 蜀中說客至第9節 詐城第10節 內訌第7節 奪城第10節 先兆第3節 備戰第4節 兩雄交兵第10節 說服第5節 庭戰第2節 不撓第4節 變第5節 連陣逞威第10節 借兵(2)第4節 兩雄交兵第8節 逆襲第9節 背城第1節 準備第2節 計賺夏侯淵第3節 借兵第1節 單福第9節 約戰第2節 奇計襲洛陽第2節 奇計襲洛陽第2節 治胡第9節 刺客第5節 二劫第4節 鬼狐復活第4節 鴻門順義公第6節 失地第4節 背箭破敵陣第8節 嚮導第3節 管亥第2節 約定第2節 異軍突起第2節 得逞第十六節第2節 中伏第9節 約戰第4節 徐州第4節 試探第10節 棄城第5節 離間第5節 重逢第7節 烏丸第8節 請降第10節 借兵(2)契子第5節 異狀第1節 敗退第4節 各逞心中機第1節 霸王定計第2節 會盟第1節 箭射劉玄德第1節 敵營第8節 倒戈第9節 三策第7節 結拜第5節 夜襲第4節 各逞心中機第6節 反撲契子第5節 求和第2節 城頭戰三將第3節 借兵第5節 家常第3節 疑兵陷甘寧第7節 反間第3節 備戰第6節 義士第5節 陡遇強敵第6節 逃敵第2節 異軍突起第4節 鴻門第2節 反計第3節 疑心生暗鬼第10節 叛亂第7節 分歧第2節 妙才第1節 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