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節 張燕

這個消息多少讓人震驚,不過趙雲的頭腦冷靜可是出名的,即使在這樣的混亂條件下,他也可以很快的抓住問題的關鍵:“不對,這些不是叛軍,叛軍是不可能這麼快到達這個方向上的,應該是自己人,你們在去好好看一下,看清楚旗號再回來稟告。”

幾個士兵得令下去,奔來人的方向摸了過去,過了片刻,纔有一個士兵興沖沖的跑回來稟告趙雲:“將軍真是厲害,一下子就猜中了,來的並非是敵軍,而是張大人的人馬,我們要不要和他聯絡?”

雖然趙雲的心中已經認定是自己人,但爲了保險起見,還是決定自己親自過去看一下。

果然,到了臨近山口的地方,已經可以遠遠看到對面的徐州旗號,上寫漢平北將軍安順亭侯張,在徐州軍中,平北將軍這個名號代表的就是黑山張燕,來人顯然目的也是在這個山坳,應該是發現了這裡有人馬駐紮纔過來的,趙雲見是自己人,雖然不知道他在這裡出現是爲了什麼,但想來不會碰巧所有的人都同時造反吧?於是帶領手下一哨人馬衝出山口。對面的人突然間見山口中衝出一羣人來,也嚇了一跳,馬上停下了前進的腳步,有一員偏將來到前面,遠遠的問道:“喂,我們是朝廷的兵馬,你們是什麼人,爲什麼攔住去路?”

趙雲在馬上喊道:“我等也是大漢的官軍,請回去稟報張軍侯,趙雲趙子龍在此,讓他過來答話。”

徐州軍中又有誰沒有聽過趙雲的名號,就算他不報官銜,對面的人也已經大概猜出他是什麼人,忙轉回馬,飛報張燕。

要說張燕爲何回在這裡出現呢?原來自從幽州之戰以後,張燕歸順了程玉,程玉向徐州小朝廷申請,封了他一個平北將軍安順亭侯,然後命他協助幽州刺史鎮守北方的邊界,張燕本來就是北方人,留在這裡也沒有什麼不妥,何況又有朝廷俸祿可吃,因而也是老老實實,最近聽說程玉在遼東裹足不前,雖然沒有徵召他,不過出於好意,他還是想帶領人馬前去支援程玉,這幾天正移動到這裡,今晚就駐紮在附近,眼看已經是後半夜,突然有士兵前來報告,說外面巡邏的士兵發現了幾個穿着徐州軍服,自稱是徐州軍的人,說程玉主公遭到敗績,他逃了出來。

聽到這樣的消息,張燕可是嚇了一跳,他跟隨程玉的時間雖然不長,但還真挺少聽說程玉敗績,忙命令將來人聽到並非敗在遼東的蠻族聯軍手裡,而是因爲手下的降兵叛亂,纔有危險產生。

這話可讓張燕一下子精神起來,並非他幸災樂禍別有企圖,而是感覺現在正是自己立功的機會,忙命令手下的軍馬集結起來,在這些徐州敗軍的指引下,要去救援程玉。

一路上他又遇到了不少的散兵,心中也是十分着急,如果主公真有什麼危險的話,自己的功勞可就全沒了,於是加快速度,正行到這個山坳的附近,突然前面的尖兵回來稟告說,山口中隱隱約約似乎有人,不知道是敵是友,張燕這才轉變了方向,向着這個山坳行來。

突然間,前面的兵馬停止了行動,張燕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正要詢問,前面開路的偏將已經來到他的面前,一聽到回稟,張燕急忙迎了上去,按照官位來說,現在的趙雲比他要高上一些,讓他去答話自然是沒有問題,何況他也知道,一般有趙雲在的地方,主公基本上也會在那裡。

等張燕來到前面,一見到趙雲的樣子也是嚇了一跳,趙雲剛剛衝殺了半夜,身上的血衣還沒有來得及換下,事實上他也沒有什麼衣服可換,兩個人當初在幽州的時候曾經見過面,張燕見到趙雲馬上關切的問:“趙將軍,您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的?主公和您在一起嗎?他有沒有危險?”

趙雲看到真的是張燕,正好有求於他,也就沒有隱瞞:“主公剛剛遇到了危險,身上受了不少的傷,現在正在裡面休息,既然張將軍來到這裡,不知道您的軍中有沒有良醫,現在有不少人受了傷,需要治療,至於發生了什麼事情,等這裡安頓下來我再與你好好說說。”

張燕一聽程玉受傷也緊張的不得了,執意要與趙雲一起去親自迎接程玉。

等見到程玉的樣子,張燕更是嚇了一跳,想不到今天晚上的叛亂竟然如此厲害,連主公都受到這麼重的傷,不過這次平定叛亂的功勞也一定不會小。

既然見到了主公,張燕帶領的兵馬也沒有必要再趕的那麼急,正好可以暫時休息一下,將程玉無瑕等受傷的貴人送去治療以後,又找了個安靜的地方聽趙雲細細說晚上的經過,等趙雲說完,張燕惡狠狠的說:“這個卑寧,真是死有餘辜,他們父子身受主公的大恩,不是報效,反而作亂犯上,等明天你們護送主公先到幽州去,我一定將卑衍的人頭帶回來獻到主公面前。”

第2節 亂戰第6節 前奏第2節 不撓第8節 迴心第10節 路線第9節 意外第3節 脫險第9節 選擇第4節 初會西涼軍第3節 反擊第9節 受困第9節 竹槓第3節 平叛第1節 軍師第8節 悔悟第7節 凱旋第5節 名將第4節 師兄第3節 新帝賜九錫第10節 定策第5節 醒悟第6節 險地第10節 敵城第2節 冤情第4節 北顧第1節 獻計第4節 戰備第3節 二馬第6節 舞劍第1節 假假真真第7節 歸順第1節 借勢收蠻兵第5節 重逢第2節 回顧第8節 劫殺第7節 凱旋第9節 利益第4節 戰備第7節 波動第4節 初會西涼軍第3節 十字路口第7節 襲殺第7節 報復第10節 衝擊第9節 山口第5節 連陣逞威第6節 人才第8節 重任第3節 說服第3節 疑心生暗鬼第4節 雙雄第10節 叛亂第6章 內應第9節 醒悟第2節 潰散第8節 恢復第1節 準備第7節 奪城第4節 探親第3節 追殺第4節 初會西涼軍第9節 刺客第9節 鳳雛第3節 密謀第2節 不撓第6節 派系第9節 諾言第6節 孔融第1節 歸降第10節 盟約第7節 低落第1節 借勢收蠻兵第10節 擔憂第2節 得逞第六節第3節 新帝賜九錫第1節 恍如隔世第7節 清野第9節 惺惺第10節 敗逃第7節 劫營第3節 老將顯神威第5章 抉擇第2節 計賺夏侯淵第3節 借兵第8節 救人第4節 調兵遣將第2節 還政第5節 殉城第3節 老將顯神威第4節 糧草第1節 天兵降壺關第2節 亂戰第9節 鳳雛第1節 議和第3節 水手第5節 對策第8節 機謀第4節 鬼狐復活第8節 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