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會盟

等這些國王單于之類的到達城門時,程玉已經迎接在門外,這其實也是這些年來程玉最爲人稱道的一點,向來都沒有任何架子,雖然有時略失氣勢,但更多的時候都可以讓屬下或是今天這樣的準盟友心中熱烘烘的。

每個人在見到程玉的時候,都先對自己站錯隊,幫助公孫度的事情表示了歉意,不過大司馬有大量,這些事情他根本就沒有放在心上要不是這些烏合之衆的話,恐怕公孫度也沒有這麼容易就慘敗而逃。

當然這些話卻不是可以說出來的,要不然未免太傷大家的心,等所有的酋長都到齊以後,程玉方纔陪同大家進入城內,雖然他再三要求,但所有的客人都不肯先進城內,他們已經在大方面上失禮很多,現在反而注意起這些細節來。

所有人都以爲程玉會有什麼重要的事情與他們商量,結果——今天的聚會竟然是純私人性質,程玉不過是和這些各國的貴族交流一下感情而已。其實這就很有用了,只要和高層打好關係,這些領袖很容易就可以影響到民衆對自己的看法,要想有一個安定的邊疆,只有兩種辦法,一是消滅掉所有的潛在敵人,二是將所有的敵人都變成朋友。以程玉的性格來說,他還是比較喜歡第二種辦法。

不過看來顯然是程玉的美酒準備的過多了一點,酒酐耳熱後,也不知道是那位提出了意見,想趁着現在各族的首領都在,乾脆會盟於遼陰,程玉從來沒有想過這件事情,但一聽有人提起,卻也大和自己的心意,於是一力促成。

雖然是個倉促的決定,但會盟之類的事情,可不是隨口說說就可以施行的,程玉特別命隨軍的軍祭酒選定吉日,祭天會盟。雖然程玉並不信鬼神之說,但這個年代根本不允許不注意這些規矩禁忌,開始的時候程玉出兵還想不選定吉日,就被手下的謀士等人苦苦勸阻,說如果不行祭祀禮儀的話,會軍心浮動,漸漸的他也就適應了過來現在每次出兵都有掌管這些事情的祭酒隨軍一起出徵。

當然按照禮儀上來說,會盟諸侯之類的這些事情也不是他一個大司馬有權力做的,但現在本在亂世,徐州又是程玉的天下,可以說他已經權傾朝野,身邊的這些人又都是有心攀龍附鳳,因而也就沒有人指出他的錯誤,任他折騰。

不管中原外族,對於這些陰陽學說大多是同一本源,想找一個共同認可的日子也並非是很難,何況所有人都是爲了巴結程玉,就算他隨便說出一個日子恐怕也不會有任何人反對,於是到了吉日這天,會所有國王族長於遼水之濱,殺馬牛各四,先祭皇天后土,然後祭奠人祖黃帝,最後祭奠遼水之神,這些神靈祭奠過後,由主持儀式的徐州軍隨軍祭酒宣讀會盟的表章,然後分別焚燒於各神靈的祭壇前,最後又歃血爲盟,約定各族世代爲漢朝藩屬,勇不變心,如果有背叛漢朝的事情發生,受到天地神靈與會盟各國的共同討伐。

其實這個盟約的約束力也有限,畢竟真正在國與國之間是靠實力說話的,如果中原出現什麼變故的話,也難說這些外族會不會又動什麼心思,更何況這次祭祀會盟都是由祭酒一個人主持的,在禮儀上說合不合格,會不會受到天地鬼神的承認都未可知。

當這些儀式都完成以後,程玉又命令手下人勒石立碑與遼水之畔,記載下今天的會盟內容,走個形勢,也對這些篤信鬼神的外族人有個威懾。

這些儀式都進行完畢以後,反正程玉在攻克遼陰的時候得到的戰利品也多,乾脆犒勞各族人馬,還是這種實物的方式最容易拉近關係,各族的人馬都是歡天喜地感激不已。

雖然這次會盟的成就說不定不可限量,但畢竟還是有他的壞處,爲了等待吉日,程玉還是耽誤了一些追趕公孫度的時間。即使自己現在打敗了公孫度,但在這個人沒有被除掉以前,自己還是不能掉以輕心,於是程玉在解決了這裡的事情以後,馬上帶領大部分的人馬兼程趕往襄平。

至於這些各族聯軍,雖然是剛剛會盟,卻也不敢掉以輕心,也正好帶在身邊,即使再厚道的人,也一定不會放棄這種用外族當炮灰的機會。

第8節 重任第3節 借兵第5節 虎將第3節 身世第10節 比武第2節 異軍突起第3節 十字路口第5章 抉擇第3節 比武(2)第3節 平叛第10節 路線第9節 背城第5節 名將第3節 疑兵陷甘寧第2節 冤情第7節 平叛第9節 通行第7節 抉擇第4節 喜憂第2節 反計第10節 縱虎第1節 失城第10節 合兵第8節 劫殺第7節 抉擇第8節 威名第4節 探親第1節 決戰的序曲第2節 奇計襲洛陽第1節 誘敵第1節 敵營第5節 困敵第3節 銅雀五虎將第1節 受挫第9章 集結第3節 水手第5節 庭戰第3節 誓約第6章 內應第2節 英雄各擅場第十五節第7節 反間第9節 避禍第3節 血詔第2節 背叛第3節 水手第1節 兵困石頭城第5節 異狀第6節 虛兵第5節 訪賢第4節 變第10節 雙敗第2節 異軍突起第5節 初戰第6節 樓班第8節 請降第2節 火燒益州軍第8節 逆襲第4節 副將第2節 水火皆無情第7節 低落第4節 探親第2節 火燒益州軍第10節 擔憂第1節 弱點第7節 波動第4節 各逞心中機第4節 脫險第4節 曲高人難辨第9節 折肱第5節 壯士斷腕第7節 分歧第9節 背城第4節 探親第4節 轉變第6節 破敵第7節 撤退第4節 冒進第3節 密謀第8節 求賢第7節 劫營第10節 內訌第3節 擇第5節 壯士斷腕第8節 求助第3節 別離第8節 機謀第4節 大戰南蠻兵第7節 溫侯第6節 孔融清明第4節 大捷第7節 襲殺契子第1節 勝利第4節 初會西涼軍第八節第5節 聯軍第5節 聯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