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節 黃忠

既然程玉最器重的兩大軍師的意見如此驚人的相似,從理論上來說他已經可以不用在考慮其他人的反對意見了,更何況其實根本就沒有人反對這個提案。

於是程玉又一次分兵,除了張遼魏延兩員大將帶領帶領本部兵馬在這裡牽制敵軍以外,南下的徐州軍本部都轉向了江夏.

還沒有到江夏城外的軍營,高覽已經遠遠的迎接出來,但卻不見張郃的身影程玉有點奇怪於是問到:“俊乂何在?”

高覽聽到這個問題,似乎有點不好意思的說:“回稟主公,這幾日我們與敵軍交戰有些不利,張大哥正在營中防範敵軍,因而沒有過來,等主公安頓下來,我再換他來拜見主公。”

程玉聽的更是莫名其妙,郭嘉在那裡面對敵人的優勢兵力,處處佔據上風,而這裡的敵人並沒有多少,卻可以讓張郃高覽二人吃虧,這算是什麼邏輯呢?

但他的心裡清楚,張郃高覽都是當事的名將,哪一個拿出來都不簡單,如果敵人可以讓他們頭痛的話,定然是有什麼強橫的人物在這裡,具體情況還是見到張郃以後再說吧。

於是十餘萬大軍緊貼着張郃的營盤附近紮下連營,留下衆軍兵在這裡忙不提,程玉帶領手下的衆將和一些親隨來到了張郃的營中。

張郃突然間見主公出現在自己的面前,慌忙跪倒行禮:“末將張郃見過主公,末將到江夏如此長的時間,卻難獲一勝,又勞動主公大駕親至,有負主公信任,請主公治罪。”

程玉慌忙用手相攙:“勝敗乃兵家常事,俊乂切不可放在心上,況且剛纔聽高將軍所言,雖有不利,卻也沒有達到敗績的程度,切不可妄自菲薄啊。”

程玉安慰了張郃一番,隨他來到臨時的中軍,張郃高覽自然不敢再坐帥位,衆人按官職地位坐好,程玉還是壓制不住內心的好奇,向張郃問起前線的戰事,這才知道究竟。

原來張郃一路人馬在一路之上,並沒有遭到荊州軍的阻擊,蔡瑁已經將主力都帶去與郭嘉戰鬥,所以才這麼順利。等到了江夏城下,張郃也沒有多做停留,他知道自己的兵馬並不是很多,需要速戰速決,馬上就對江夏發起了進攻。

劉琦此時早就到了江夏,雖然他和劉琮比較起來,聰明武勇無一不強,但要是不以劉表繼承人的身份來說,他無論文武,不過也就是一個平常之人,哪裡是張郃高覽兩個人的對手,僕一交手,就被高覽連殺手下兩員偏將,險些被對方殺進城來,虧是反應的快,江夏城又堅固,這才保證城池不失。

不過經此一戰,劉琦卻再也沒有膽量出城迎戰,只有堅守城池,等待南方來的援軍。

張郃攻擊了幾次,知道江夏城防堅固,也不急在一時,就在城下一邊每日挑戰,一邊觀察江夏的弱點。

這麼拖了沒有幾天,卻已經有援軍到來,劉琦一見這人,大喜過望,拉住對方的手說:“賢弟,你總算來了。”

卻說來的是誰呢?原來是劉琦鎮守在攸縣的堂弟劉磐。

劉磐此人驍勇善戰,史書上記載他數次進犯江東,讓孫策十分頭痛,最後將太史慈派到了西面,才能夠壓制住他,可見他有多厲害了。

劉磐一直以來都是支持劉琦的人,聽說劉琦被叔父派到江夏防備徐州軍的進攻,怕他這裡的兵馬難以抵擋住進攻,馬上就點齊兵馬前來支援。其實他能在江夏出現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作者因爲知道黃忠此時正與他在一起,特施法將他拘來。

他到了江夏以後,聽說敵人厲害,心中十分不服,他向來以武勇自豪,連江東孫策都拿他沒有辦法,如今遇到強敵,怎麼能不躍躍欲試。

劉琦怕兄弟大意,忙提醒他說:“賢弟萬不可輕視敵人,往日陣前,已有我手下兩員大將折損在敵軍手上,我們還是堅守爲宜。”

這話說完,更起了反效果,劉磐認爲是兄長看不起自己,對他說:“大哥何必長敵人志氣,你弟弟雖然不能說天下無敵,但從來少遇對手,況且我還有一個好朋友,對了,還沒有向你介紹,這位是我大哥劉琦,這位是我的一個老哥哥黃忠黃漢升,說起來你可別不相信,我的這個老哥哥的本領可不一般,弓馬嫺熟,驍勇善戰,昔日有盜賊作亂長沙,我這個老哥哥,單人匹馬迎上賊寇,連斬十數人,又射倒無數,最後一人將進犯村莊的數百賊寇趕散,等我帶領兵馬過去的時候只看到一地的屍首,從此以後附近就再沒有盜賊出現過。如果不是他以前因爲獨子有病,無心仕途,我早就……”說到這裡突然發覺觸到了黃忠的痛處,當即轉口:“天下又有誰能戰勝的了我老哥哥,你就放心吧。”

第10節 求助第三節第3節 劫糧各逞智第8節 閻柔第7節 分歧第1節 投軍第1節 賣主第6節 破敵第6節 北寇第五節第5節 初戰第9節 選擇第9節 貂嬋第7節 遊擊第10節 縱虎第4節 戰備第8節 無功第5節 初戰第9節 鳳雛第10節 合兵第1節 箭射劉玄德第2節 外篇第6章 內應第7節 平叛第10節 借兵(2)第5節 陡遇強敵第五節第3節 新帝賜九錫第5節 張燕第4節 副將第8節 復仇第3節 借兵第1節 投軍第5節 終第七節第10節 失足第4節 曲高人難辨第3節 備戰第6節 改道第2節 計賺夏侯淵第2節 背叛第8節 劫殺第3節 十字路口第9節 折肱第1節 兵困石頭城第2節 奉獻第7節 兵禍第8節 悔悟第9章 集結第9節 利益第4節 鬼狐復活第1節 平局第8節 重任第6章 內應第5節 連陣逞威第8節 說客第7節 醫聖第2節 奇計襲洛陽第8節 歸降第3節 理念第7節 反間第4節 決鬥第10節 義父第3節 銅雀五虎將第7節 凱旋第2節 約定第5節 破城(2)第3節 借兵第5節 訪賢第9節 鳳雛第3節 劫營(2)第3節 親者變仇敵第1節 平局第6節 北寇第7節 公子第3節 分兵第4節 請求第4節 鴻門第2節 煉丹原料第1節 假假真真第7節 遊擊第八節第4節 示弱襲宛城第3節 破陣第8節 無功第1節 蜀中說客至第十節第5節 夜襲第2節 計賺夏侯淵第9節 內鬥第1節 失敗第4節 登位第10章 城牆第9節 戰利第9節 諾言第1節 “妥協”第4節 師兄第10節 謹慎第6節 虛兵第2節 水火皆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