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節 撤退

昨晚喝多了沒起來,現在補一節,一會看還能不能寫出一節,今天晚上繼續正常

龐統尚未說話,先講了一通大道理:“主公,既然你以解救天下蒼生爲志向,千萬不可爲小義而忘大義。”

程玉經常就逞一下英雄,不過還是對此不明原因,於是龐統繼續說自己的建議:“我有一個不成熟的看法,希望主公可以參考一下,從明日開始,我軍可以將正在河西的高順將軍調回來,圍攻幷州,我軍主力也加入到這次圍攻中去,我想,敵軍必然以爲我軍已經到了強弩之末,進攻幾天之後再撤軍就變的順理成章,敵人應該不會覺察到我軍的行動意想。不過……”龐統沉吟了一下:“恐怕我軍的損失也不會少。”

程玉聽到這樣的建議,確實迷茫了一下,自己如果有一個比較近的目的在也許就不會注意到兵士的損失,但如今這種情況,加上龐統自己的解說讓自己無法不正視需要遭受的損失,即使勝利了,自己又如何能夠夠面對在這次行動中犧牲的勇士們?

不過在座的謀士大多對此持肯定態度,在他們的心目中,如果可以以比較小的損失成就自己的戰略構想,這件事情絕對是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大門這樣的事情對程玉卻是一個考驗,他雖然有過以自己兵士換取勝利的經歷,但大多是在自己並不清楚後果的情況下或者自己一直在欺騙自己,但要自己赤裸裸的以此爲條件取得勝利,作爲一個非常富有仁愛之心的後世人,程玉還是有一點不能接受。

大家自然能夠看出程玉的心思,於是紛紛勸解:“主公,雖然如此的行動損失回比較大,但比較所得還是值得的,爲了少數賤民而讓所有人都受到損失豈是一個智者的所爲?”

他們話語中絕對沒有一點諷刺的意思,畢竟大家都將程玉當成了自己階級的代表,不過程玉對此還是多少有點不太適應的。在人本位的後現代社會這樣的觀念實在讓人無法接受。

但大家的勸告中卻不存在一點這樣的感覺:“主公,不過是幾個賤民的生死而已,又何必放在心上,能夠爲主公而死乃是所有臣下的榮耀,主公不必有什麼顧慮,我們都覺得龐主簿的建議十分可行。”

雖然程玉對此很不感冒,但也許是大家沒有感覺到這種情緒,還是紛紛的提出自己的看法,不過最後還是徐庶說出了衆人的心情:“主公,一飲一啄皆爲天定,既然您以拯救天下蒼生爲己任就不應再有任何世俗的情感,或許如此的方式會讓很多人遭受不應得的待遇,但爲了天下蒼生的幸福,這也許是最好的結果了。”

見程玉還在憂鬱,徐庶又補充了一句:“如果主公猶豫不絕,讓衆多的士兵損失在幷州,又於他們何益?”

這句話還是最能打動人的,於是程玉下令依計行事。

曹操這數日也一直都在頭痛,長期的對峙,對兩個人來說都不是什麼好消息,他正在等待程玉那裡出現變故,突然接到手下士卒報告:“河西的徐州軍正在向幷州移動。”

聽聞此言,曹操哈哈大笑。身邊的典韋有點不理解,於是問道:“主公爲何聽到敵軍到來的消息反而高興?”

曹操知他不能看出這裡面的奧妙,也樂得與大家分享自己的心情,於是對典韋說:“你有所不知,程玉與我軍對峙幷州,所需糧草都由青徐二州供應,曠日持久之下,必然難以爲繼,如今敵人將主力又集中到晉陽城下,顯然是軍中糧草已經不夠,想與我軍分出勝負。我料想不錯的話,敵軍應該很快就開始攻城,但不過是強弩之末,不消幾日,就會撤兵回去,到時我軍可以沿途追殺,不愁程玉不敗。”

果然下面的情況完全按照曹操的料想來,待河西的兵馬到達晉陽城下的時候,程玉軍開始發動了對幷州的進攻。爲了能夠騙倒曹操,徐州軍進行了貨真價實的攻擊,各種攻城器械都搬上了這個舞臺,無數的士兵冒着城上的弓箭發起了衝鋒,前仆後繼。

稟告軍情的士兵如走馬燈一般往來穿梭,向曹操介紹最新的戰況,身邊的文武也大都有點緊張,反觀曹操,一臉輕鬆之色,最後乾脆與賈詡下起了棋。賈詡荀攸也心領神會,悠閒萬分。料想以幷州的堅固程度和曹軍之戰力,程玉此次進攻也不過是垂死掙扎而已,敵軍進攻的越猛烈說明他們能堅持的時間就越少。

果然,持續了兩天以後,敵軍開始退卻。不過徐州軍就是徐州軍,進退之間毫無破綻,曹操雖然想乘勢掩殺,但見對方陣容嚴整,也只能做罷。只是攻守易勢,曹軍跟在徐州軍的後面,殺到了雁門郡下。

第10節 聯姻第2節 英雄各擅場第1節 擁立尾聲第6節 拒降第1節 箭射劉玄德第5節 壯士斷腕第4節 戰備第1節 除患第7節 公子第10節 定策第10節 棄城第9節 緩衝第4節 審訊第1節 天兵降壺關第3節 鬥志第4節 師兄第6節 敵後第7節 劫營第8節 倒戈第6節 鼓舞第9節 說客第6章 內應第9章 集結第8節 長子第3節 老將顯神威第10節 先兆第6節 自焚第10節 治療第10節 奇兵第6節 生天第9節 鳳雛第3節 劫營(2)第8節 機謀第4節 大戰南蠻兵第3節 追殺第10節 先兆第5節 聯軍第十三節第5節 驕兵第3節 疑心生暗鬼第2節 不撓第7節 襲殺第4節 試探契子清明第八節第7節 任命第5節 處罰第2節 巨星隕落第5節 壯士斷腕第9節 選擇第2節 規劃第8節 歸降第9節 勸降第5節 張燕第2節 盡收江東地第十一節第6節 敵後第9節 通行第9節 背城第7節 遇襲第5節 庭戰第6節 區別第1節 誘敵第5節 收穫第四節第6節 舞劍第5節 困敵第4節 求醫第1節 議和第一節第3節 管亥第4節 單于第4節 大戰南蠻兵第2節 煉丹原料清明第5節 張燕第7節 烏丸第9節 避禍第6節 改道第5節 混亂第1節 失城第1節 誘敵第3節 三軍齊上陣第2節 擺陣第10節 黃忠第4節 大戰南蠻兵第2節 奇計襲洛陽第7節 溫侯第9節 詐城第4節 試探第1節 子龍斷舊恩第5節 名將第7節 襲殺第2節 得逞第2節 潰散第1節 受挫第2節 亂戰第3節 新帝賜九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