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節 威名

待程玉親自見到田疇本人,並和他聊過天以後,才知道果然田疇對烏丸方面瞭解的十分透徹,無論風土人情,地勢環境,都有問必答。程玉這才放下一點心,於是求教破敵的計策。

田疇回答說:“大司馬莫急,其實烏丸也並非毫無畏懼,他們與公孫瓚交戰多年,卻常遭失敗,早將公孫瓚當鬼神一樣敬畏,聽說大司馬麾下也有白馬騎兵,如果確實是公孫瓚遺留下來的就更好辦了。只要白馬騎兵一出,烏丸自然已經嚇破了心膽,到時候在剛柔並濟,恩威兼施,定可讓其退兵。”

程玉聞言大喜,命田疇爲隨軍司馬,和自己一起出徵迎擊烏丸。

他這邊兵出幽州,消息就已經傳到了曹操那裡,此時的曹操已經行到了河內,正在考慮是和程玉爭奪幷州,還是襲擊程玉的後方,曹操一聽說程玉出兵去抵擋烏丸,馬上命令軍隊轉向而奔幷州。手下衆將或有不解,問道:“程玉此時正與烏丸激戰,幽青二州定然空虛,主公何不乘此機會將其一舉擊潰。”

曹操卻搖了搖頭說:“我與程玉之戰,不過是兄弟爭長而已,但烏丸卻如臨家之人要來當家,此時縱有許多恩怨也應先放一邊,等他擊敗烏丸再與他分個高低不遲。”

大家更奇怪了,曹操怎麼認定程玉就一定會擊敗烏丸呢?曹操一笑:“烏丸雖強,不過是蠻荒之人,只知鬥力,不知變通,雖說袁紹劉虞之輩或許畏其三分,但程玉手下文臣武將,皆上上之選,料想鬥智鬥力都不輸烏丸,還有什麼可懷疑的呢?”

程玉的兵馬出動,正好趕上烏丸兵馬進攻漁陽,這裡是張郃剛剛帶領兵馬平定的,要是單獨面對袁尚還可,要是面對的是袁尚和烏丸的聯軍,恐怕積威之下,用不了多久不是崩潰就是投降。

烏丸方面得知幽州派兵馬前來支援,也不急於攻城,在城郊就支起了帳篷,準備休整一下迎接接下來的惡戰。

次日一早,蹋頓大王正會和衆將準備出去挑戰,卻見一個哨兵,慌慌張張的跑了回來,對蹋頓說:“大王不好了,敵軍已經在不遠擺下了陣勢,恐怕要殺過來了。”

氣的蹋頓給了他一巴掌說:“慌什麼慌,什麼樣的敵軍沒見過,只要不是公孫瓚的白馬騎兵,漢人裡又有誰是我們對手。”

那個哨兵一臉委屈的說:“可是大王,來的就是白馬騎兵啊。”

蹋頓也嚇了一跳,回頭看了一眼袁尚,袁尚借兵的時候可沒有和他說過對手是白馬騎兵,要不然自己就要好好考慮一下了。

袁尚被蹋頓盯的不自然的低下了頭,蹋頓雖然有點畏懼,但想公孫瓚已經死了多年,恐怕對面的不過是借他的威名而已,還是出兵迎了上去。

等他看到對面的騎兵,心裡“咯噔”的一下,他可是和白馬騎打過交道的,一看對面兵馬的氣勢,就知道是貨真價實的白馬騎兵,想不到中原竟然還有這樣強悍的軍馬,但也只能硬着頭皮衝到陣前,烏丸最重勇氣,既然來了自己就要堅持下去,他可不想以後擡不起頭做人。

不過來到陣前,他卻不是叫陣,而是客客氣氣喊到:“對面漢人的大單于是誰,可否出來說話?”

此時的程玉也正在陣後觀戰,聽到對方禮貌的叫自己,知道應該是白馬騎的恐嚇起了作用,也不擔心烏丸人會搞什麼花樣,他們簡單的大腦還想不出什麼高深的計策。於是縱馬來到陣前。

蹋頓見對面出來一員年紀也不到三十的武將,不知道是不是對方的“大單于”,但看氣勢上也應該不是什麼簡單的人物,於是在馬上行了一個烏丸禮,問到:“請問你是不是漢人的首領。”

“正是,但我卻不是什麼大單于,而是大漢天子駕下,大司馬程玉。不知大王爲何帶領手下兄弟犯我大漢。”

蹋頓不知道司馬是個什麼官,但至少知道了對面他官最大,聽見問話,卻不好示弱,只能說:“天下的土地,應該歸勇敢的單于所有,你們漢人的皇帝,沒有一點本事,卻佔據了最多最好的土地,我們烏丸人不服。如果你們是英雄的話,就叫你們的大王出來和我比試,如果比我更勇猛的話,我就退兵,但不準叫你後面的白馬騎兵來幫忙。”

說着說着,他還是露怯了。

程玉被這話逗的哈哈大笑,蹋頓是個直性子,有點不高興了,問道:“你是在笑話我嗎?”

“正是正是,不只笑你,還笑你們烏丸人不自量力。”

這話可有點嗆人,蹋頓大聲問道:“你剛纔說什麼?”

程玉一看對方要發火,可不想把事情搞的太僵,於是正色說:“你也別生氣,皇帝乃是我們漢人中最厲害的一個,又怎麼會與你們交手,就算是我們這裡這些不厲害的,你們恐怕都打不過。”

第4節 逆江戰劉備第1節 受挫第7節 報復第6節 意外第十四節第7節 兵禍第10節 定策第2節 計賺夏侯淵第2節 聯軍各分心第1節 除患第3節 大興三路兵第1節 箭射劉玄德第3節 借兵第8節 希望第2節 計賺夏侯淵第4節 危機第2節 奉獻第4節 脫險第十五節第7節 清野第3節 疑兵陷甘寧第2節 中伏第1節 勝利第3節 誓約第9節 攻防第5節 二劫第6節 改道第1節 議和契子第2節 爭論第3節 大興三路兵第5節 二劫第2節 回顧第1節 叛亂第7節 溫侯第6節 失地第9章 集結第3節 敗兵相遇第3節 援助第7節 郡守第三節第2節 兩難第1節 誤中第4節 逆江戰劉備第3節 水手第3節 急功近利第3節 詐城第7節 任命第6節 交涉第2節 速戰第9節 約戰第3節 大興三路兵第2節 聚賢第3節 劫糧各逞智第6節 拒降第10節 盟約第1節 誘敵第9節 緩衝第4節 內亂第5節 離間第4節 審訊第10節 借兵(2)第10節 求助第1節 力擒雙蠻首第6節 敵後第7節 起兵第6節 反撲第五節第9節 折肱第3節 反擊第3章 求死第9節 攻防第3節 反擊第5節 瘋狂第3節 疑心生暗鬼第9節 出使第1節 叛亂第6節 失地第8節 復仇第3節 大興三路兵第2節 背叛第1節 驚變第5節 庭戰第3節 別離第3節 誓約第9節 緩衝第3節 擇第9節 出使第1節 誤中第1節 假假真真第9節 貂嬋第3節 退敵第3節 劫營(2)第10節 合兵第5節 重逢第8節 慘淡第1節 兵困石頭城第3節 密謀第1節 假假真真第8節 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