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節 內應

哈哈,貨到了啊,我太幸福了,我的苦日子終於見到希望了,如果今晚沒有更新大家不要着急,明天我一定超量

哈哈哈哈~~~~~~~~~

這樣的疑惑持續不了多久,第二天袁譚的兵馬就到了城下,審配聽說大公子到來,雖然怕是敵人的詭計,但還是親自到了城上觀看一見果然是大公子,審配忙開門迎接。即使他是個正人,但無端的得罪大公子總是件沒有意義的事情,何況大公子還幫了自己的忙。

可惜這樣的好心情同樣持續不了多久,袁譚一聽說程玉就在城外三十里下寨馬上要帶領兵馬出戰。審配慌忙阻攔:“大公子,萬萬不可啊,我軍現在主力尚在官渡與曹軍決戰,現在我們所需要做的是要牢牢的控制住冀州,保證前方糧草和軍心的穩定,等大軍回來再一舉擊潰敵軍。雖然大公子帶回了不少兵馬,但城內的軍力還遠遠少於敵軍,要守住城池雖然還有希望,要是和敵人硬拼的話,恐怕會吃大虧。”

他哪裡知道袁譚心中的想法,雖然袁譚曾與程玉面對過,但他當時爲了權利上的鬥爭,根本就沒有和程玉正面交鋒,所以自然不會知道程玉軍馬的厲害,加上袁家的人都自視甚高,怎麼回把敵人放在眼裡。而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袁尚曾經被程玉擊敗並生擒過,只要自己能夠戰勝程玉的話,那麼在父親心中誰輕誰重自然就可以分的出來。

於是在審配的百般阻攔之下,袁譚還是悍然出兵挑戰。程玉聽到這個消息,心情到是不錯,他本來還在考慮如何才能引誘袁譚出來交戰,現在這個問題就好解決了,不過自己的準備工作還沒有做好,就先讓他囂張一下,因此老樣子,派人出去應付一下就下令閉門不出。

雖然第一天的討戰沒有什麼結果,但袁譚的心情還是不錯,畢竟今天的第一陣取得了勝利,還打的敵軍閉門不出,回到城內休息了一天,第二天又在審配的反對聲中出城討戰。

審配正在城中焦急的等待大公子的消息,突然外面有軍兵慌張來稟報,清河城又已經被徐州兵馬包圍了。審配忙上了城牆觀看,果然,城外密密麻麻的又佈滿了徐州的士兵,正在緊張的搭建營盤,審配心中一涼,怕是大公子的軍馬已經遇到危險,只能命令軍士多加小心。

這次徐州的兵馬也不再進攻,只是牢牢的圍困住清河城,這天晚上,突然有人射一封書信入城,見上面寫的是讓審配收啓,守衛的兵士忙將書信送到審配的手上,審配接過一看,不由的笑了。

原來,信上寫的是袁譚的兵馬被徐州聯營阻擋在外,無法回到城池,特約審配明日三更,在東門南門做好準備,袁譚從東門,另派武將從南門,兩路齊攻,請審配派城中的兵馬進行接應。

衆將看審配看到信後,越來越開心,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審配將信上的內容說了一遍,然後讓將士們都去做準備,雖然兵將都心有不解,但還是按照他的要求去做了。

第二天三更未到,審配就早早的帶領兵馬等在東門之上,南門之上也派了老成的心腹手下去把守。果然等到三更十分,雖然沒有什麼火光煙塵,卻遠遠的聽到敵人營中亂紛紛,似乎已經打了起來。

手下的軍兵偏將聽到城外的喊殺聲,臉上都露出如釋重負的表情,都至審配身邊請命出戰,卻見審配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冷,手刷的擡起,冷冷的說了一聲:“肅靜,誰都不準出去。”

這些軍士一聽都愕住了,爲什麼審大人見到援兵到來,卻不許出城支援呢?

審配這時才哈哈一笑解釋說:“程玉小兒的詭計,如何能騙的過我,城外重重圍困,如非千軍萬馬又如何能夠突破重圍。想來是大公子已經中了他的什麼詭計,但他卻苦於無法破城,因而想出了一個這麼拙劣的詭計想詐城,可他卻看錯了對手。哈哈哈哈!”

城上的衆人一聽這才恍然大悟,有些有識的人早在聽說大公子今晚要來的時候就已經覺得不妥,不過出於對審配的信任纔沒有質疑,如今聽審配這麼一說,對他的敬佩油然而生。

審配說完,又大喊一聲:“衆將官,作好迎敵準備,無論如何今晚不能讓敵人攻進城門。”城上衆人轟然應“是”,然後各守其位。

一會兒,外面的人就殺到了城下,一員武將在城下喊道:“審配,你反了不成,大公子大軍殺來,你爲何還不快開城門出來幫忙。”

審配在城上一陣狂笑:“哈哈哈哈哈哈,你們這樣的雕蟲小技也想騙過我嗎?真是太沒有見識了,放箭!”城上衆人應聲開弓,箭如雨下,那人嚇的一邊撥打鵰翎一邊轉身而逃。

第10節 盟約第3節 三軍齊上陣第2節 奉獻第9節 勸降第5節 二劫第3節 老將顯神威第5節 醒悟第4節 鴻門第1節 平局第10節 衝擊第2節 奇計襲洛陽第7節 分歧第9節 利益第5節 庭戰第9節 惺惺第3節 血詔第五節第10節 求助第2節 魏延第6節 派系第3節 十字路口第2節 異軍突起第2節 談和第7節 任命第5節 處罰第7節 退兵第10節 謹慎第8節 歸降第7節 反目第10節 叛亂第6節 北寇第3節 分兵第3節 偷營險中伏第8節 劫殺第1節 內應第4節 誘敵第2節 海船第6節 生天第8節 復仇第1節 “妥協”第4節 大戰第5節 對策第5節 混亂第2節 回顧第7節 報復第7節 老友第10節 治療第8節 結親第7節 結拜第5節 離間第8節 家事第8節 希望第五節第3節 急功近利第7節 波動第5節 戰果第3節 血詔第5節 連陣逞威第7節 反間第三節第1節 力擒雙蠻首第7節 反目第6節 險地第2節 說第7節 凱旋第1節 刺殺第4節 調兵遣將第1節 準備第10節 謹慎第1節 兵困石頭城第1節 受挫第5節 重逢第4節 徐州第4節 背箭破敵陣第3節 急功近利第6節 樓班第七節第4節 雙雄第10節 敵城第5節 初戰第8節 希望第7節 劫營第8節 求助第5節 虎將第4節 北伐第6節 前奏第5節 離間第7節 退兵第6節 反擊第1節 叛亂第10節 求助第4節 調兵遣將第10節 求助第4節 曲高人難辨第3節 比武(2)第3節 壽辰第5節 夜襲第4節 糜竺第4節 北顧第4節 喜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