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章 錦囊

卻說郭淮丟掉平都,率領殘兵敗將逃回江州,益州文武得知平都失守,全都大驚失色。

須知,平都過後就是江州,江州前面的最後一道屏障丟失,益州文武又豈能不慌?

陳政身體仍舊沒有康復,卻仍舊問道:“諸位可有破敵良策?”

益州文武你一言我一語,有人說荊州軍初克平都,根基未穩,現在率領大軍前去攻城,還有可能將平都奪回。

有人說當集結兵馬,死守江州等待援軍。

還有人說,荊州軍勢大,益州連吃敗仗,士卒毫無戰意,不能抵擋荊州軍鋒芒,應當撤離巴郡。

衆人你一言我一語,吵得不亦樂乎。

陳政最終下定決心,道:“以江州如今的兵力,想要奪回平都難如登天,此計不可取。”

“父王以益州託付於我,如今巴郡丟失大半,我又豈能棄城而逃?”

“我意率衆死守江州,誓與城池共存亡!”

主帥既然已經下定決心,益州文武自然不會再出言勸諫,只不過江州城內,多少有些人心浮動。

不僅是那些潰敗回來的士卒,就連益州文武亦是如此,唯有馳援而來的無當飛軍,沒有絲毫畏懼。

畢竟,他們都是夷越勇士,最喜歡好勇鬥狠,根本不知害怕爲何物。

這段時間,整個江州都開始戒嚴,有了江關被細作打開城門的經歷,陳政派遣大將率領重兵,不分晝夜把守四門。

哪怕城中真的混進了細作,也不可能再將城門打開。

除此以外,各種守城物資也被準備的十分齊全,城牆也被加固再三,陳政擺出了一副死守江州的姿態。

城牆上面,一身黑甲的陳政迎風而立,寒風吹起了他的戰袍,撩起了他的髮梢。

“仲達,你說這一次我們能勝利麼?”

望着遠處的夕陽,陳政忽然感覺心中十分忐忑,直到此時他才明白,與父親相比起來,自己還是顯得太過稚嫩。

回想起陳旭的一生,無論在何等艱苦的條件之中,都從來沒有喪失鬥志。

那個宛若神話一般的男子,每每用自己的勇氣與智慧,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最終站立於高山之巔,讓人擡頭仰望。

司馬懿嘆了一口氣,道:“戰局瞬息萬變,誰也猜不到後面會發生什麼,我們只能盡力考慮周全。”

“無人敢說必勝,也並非處於劣勢就一定會失敗。”

聽見了司馬懿的話,陳政這才長舒了一口氣,可是眼中卻仍舊有些惆悵。

“呼呼呼!”

一陣寒風從遠處吹來,陳政忍不住打了一個冷戰,再次劇烈咳嗽了幾聲。

“城牆上面風大,公子還是回去休息吧。”

陳政身體並沒有好,今日來到城牆上面,也不過是強撐着上來,爲了穩定軍心罷了。

臉上閃過一道疲憊之色,陳政忽然上前握住了司馬懿的雙手,道:“仲達,江州,巴郡,甚至於整個益州,都交給你了。”

“莫要讓我失望!”

話畢,陳政又開始劇烈咳嗽起來。

司馬懿臉色一肅,而後抽出自己的雙手,鄭重躬身向陳政施了一禮。

“縱然我死,也會守住江州,守住巴郡,守住益州!”

聽到了司馬懿的保證,陳政臉上才浮現出了笑容,當即在典滿的攙扶下,往城下走去。

在司馬懿身旁,還有一個大將迎風而立,他的眼中卻滿是糾結。

“若是與劉玄德,甚至是關將軍對陣,阿平當如何抉擇?”

關平聽見司馬懿的詢問,眼中掙扎之色更濃。

一邊是自己父親與伯父,一邊卻是自己的主公,關平又是忠孝之人,內心自然十分痛苦。

看到關平的表情,司馬懿嘆道:“其實主公以前對我說過,若日後與關將軍或者劉玄德對陣,阿平顧念父子情誼,完全可以轉投劉玄德。”

“主公雖然希望你能爲他效力,卻也不願看到你,因爲忠孝二字痛苦掙扎。”

關平聽到這裡,不由身體一震。

隨後,關平直接跪倒城牆之上,面向北方,喝道:“主公提拔我於微末之中,恩重似海,無以爲報。”

“自古忠孝不能兩全,我關平在此發誓,若與伯父或者父親在戰場相遇,絕不手下留情!”

司馬懿聽到這裡,嘴角不由微微翹起。

其實陳旭根本沒有與他說過方纔那番話,只不過如今大戰將起,司馬懿雖然信任關平,卻也要考慮周全纔對。

否則,若這個環節出了一絲問題,整個益州都可能因此丟失。

司馬懿知道關平重情重義,故意以言語擠兌,這才讓關平下定決心,沒有繼續左右搖擺。

關平說了這麼一番話,反而感覺平靜了許多。

他只是在心中低語:“阿翁也是忠義之人,應該會支持我的選擇吧。”

卻說劉備率領荊州大軍,浩浩蕩蕩殺奔平都城下,見張任果真將這座城池拿下,不由大喜過望。

劉備令原平都守將復領原來職位,就馬不停蹄殺奔江州,準備一鼓作氣拿下整個巴郡。

荊州軍先是大敗益州軍,隨後又連克數城,士卒們戰意澎湃,正是攻城略地的大好時機。

行軍途中,劉備向張任說道:“此次能夠連克數城,多虧有將軍相助。”

張任急忙答道:“此乃吾之本分。”

劉備微微一笑,而後有些希冀的說道:“將軍在江州可有舊部?”

“能否讓他們裡應外合,幫忙攻下江州?”

張任沉思半晌,這才說道:“江州也有末將舊部,只不過想要這樣拿下江州,恐怕不太現實。”

劉備聽到張任前面的話,還有些欣喜,可是後面的話,卻讓劉備疑惑不解。

張任繼續解釋道:“前番之所以連克兩城,乃是因爲陳政尚且沒有注意,現在益州文武肯定會嚴加防備。”

“其實,若非上次以騎兵奔襲平都,再拖上一段時間,待郭淮穩住城中局勢,根本不可能如此輕易,就將這座城池拿下。”

“更何況,江州也不乏才能出衆之士,相同一個計策,絕對不可能在他們身上奏效。”

“若吾所料不差,我的那些江州舊部,現在恐怕也都被控制了起來。”

劉備聽到這裡,才恍然大悟,眼中不由露出了失望之色。

荊州軍緩緩向江州逼近,江州城內氣氛越來越壓抑,所有人都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

“公子,公子,荊州軍已經進入江州境內,正在距離城池二十里的位置下寨。”

陳政本來正躺在牀上修養,聽見這句話以後,頓時坐了起來。

“速速將衆人全都召集起來!”

沒過多久,益州文武全都齊聚一堂,陳政端坐在主位上面,臉色有些蒼白。

“劉玄德已經兵臨城下,諸位可有破敵良策?”

對於這個問題,衆人以前其實已經討論過,不過那次商議的是戰略方針,這一次卻是要商議具體作戰方案。

閻圃率先開口道:“賊衆我寡,況且我軍士氣低落,不宜與荊州軍正面交鋒。”

“江州以前就是巴郡重城,城郭高大,易守難攻,公子將州牧府遷到巴郡以後,更是將城池重新修葺一遍。”

“以城中的兵馬,輔以江州之險,想要擋住荊州軍一年半載,絕對不在話下。”

閻圃話音剛落,就有不少人應和,覺得不應該與荊州軍交戰,當死守城池,等待援軍。

就在此時,甘寧卻是虎目圓瞪,怒氣勃發。

“荊州軍雖衆,吾視之若土崩瓦狗,爾等何必如此不思進取!”

甘寧身爲巴郡太守,不曾想巴郡如今已經丟失大半,這不由讓甘寧心中十分惱火。

最爲重要的是,當初在法正的幫助下,甘寧用虛張聲勢的計策,嚇退了龐統以及關羽,兩人之間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當法正被殺的消息傳到江州以後,甘寧亦是憤恨異常,無時無刻不想着爲法正報仇。

他本來就是膽氣過人之輩,如今城中也有三萬兵馬,雖然比不上荊州軍,卻也不是很少。

故此,聽見衆人都建議被動防守,甘寧纔會有此反應。

司馬懿卻是眼睛一亮,問道:“甘將軍有何破敵之策?”

甘寧道:“荊州軍連戰連捷,必定心生驕橫,防備鬆懈。”

“更何況,他們又是遠來疲憊之師,若今夜前去劫營,必能攻其不備,大破荊州軍。”

閻圃聽到這裡,當即出言反駁道:“將軍此言差矣!”

“劉玄德半生戎馬,龐士元詭計多端,張飛、黃忠、魏延又是萬人敵,背主降將張任也非泛泛之輩。”

“這些人都是沙場宿將,遠來攻城又豈會不謹慎防備?貿然出城劫營,定遭敗績!”

閻圃的話,得到了絕大多數人的認可。

甘寧卻是奮然說道:“爾等都覺得劫營不會成功,想必荊州上下也會有這種想法。“

“如此,反而會有劫營成功的機會!”

聽見甘寧如此強詞奪理的話,閻圃怒極反笑,正要出言反駁,就聽見了司馬懿的笑聲。

“甘將軍果真有大氣魄,想法倒也非常奇特,劫營之事不妨試上一試。“

如今的司馬懿,可是益州境內最重要的謀士,有時候他的一句話,就能左右陳政的意願。

陳政深深看了司馬懿一眼,最後盯着甘寧,道:“久守必失,更何況如今漢中局勢危機,父王那邊戰局也不知道如何。”

“既然甘將軍有此等氣魄,不妨試上一試。”

甘寧聞言大喜過望,喝道:“末將必定不辱使命!”

荊州軍營寨之內,忙活了許久的荊州士卒,終於將營寨紮好,所有人都感覺疲憊不堪。

劉備下達命令,讓士卒都回營帳休息,自己卻將荊州諸將都召集了起來,商議攻打江州事宜。

“江州防備嚴密,諸位可有破城良策?”

龐統沉吟半晌,搖頭道:“江州人才彙集,他們現在又是謹慎防備,想要用計破城,難如登天。”

“爲今之計,主公還是應當打造攻城器械,先強攻城池,再圖謀其他。”

見龐統都這麼說,劉備也感覺有些無奈。

他不是沒有想過強攻江州,只不過江州兵馬不少,想要強行將其攻破,絕對是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

對於陳旭,劉備心中多少還有有些忌憚。

他也害怕,自己久攻江州不下,引來關中大軍,那個時候就不好收場了。

可是眼下情況,也沒有了更好的辦法,劉備只得採納龐統計策,命人星夜兼程打造攻城器械。

衆人商議了一陣,張任忽然說道:“我軍遠道而來,應當防備敵軍劫營才行。”

黃忠聞言有些愕然,道:“城中將領,應該沒有這個膽量吧?”

張任冷笑道:“若是換成他人,也許沒有這個膽量,可是巴郡甘興霸勇武過人,膽大包天,未嘗不會前來劫營。”

劉備、張飛兩人,對於甘寧也十分了解,聽見張任的話,當即心中一凜。

劉備問道:“當如何防備?”

張任思考半晌,道:“若想不讓敵人有可乘之機,只需要派人嚴密巡視即可,若想將計就計有所斬獲,還需如此如此。”

張任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劉備不由大喜過望。

他故意減少巡視人員,而後將很多兵馬悄悄集結到營寨西方,隱藏在了營帳之內。

爲了防備甘寧從其餘三門劫營,也有不少兵馬嚴陣以待。

可以想象,只要甘寧敢來劫營,定然會被迎頭痛擊,甚至未嘗不能生擒甘寧。

夜色如墨,甘寧帶着兩千益州士卒,悄無聲息摸向荊州軍營寨,雖然甘寧口出狂言,卻也是膽大心細之輩。

他也不敢有絲毫怠慢,摸到荊州軍營寨附近以後,就派人悄悄查探荊州軍虛實。

過了一段時間,出去偵查的斥候紛紛迴轉,對着甘寧說道:“果然不出將軍所料,荊州軍防備十分鬆懈。”

“很多負責巡查的士卒,甚至抱在一起睡覺,根本沒有詳細探查。”

甘寧聞言,眼中卻是閃過一道疑惑之色。

他雖然膽大包天,卻也不會小瞧劉備麾下的人傑。

正感到猶豫間,忽然想到臨走之前,司馬懿交給他的一個錦囊,當即將其打開。

第75章 輕視第418章 詭異舉動第44章 一病不起第425章 慷慨赴死第944章 再斬一將第478章 韓遂死第252章 密謀第682章 不安第46章 再議黃巾第629章 烈火焚谷第794章 三策第793章 法正獻策第962章 鄧艾失蹤第673章 龔都戰死第117章 交談第436章 僞造書信第476章 重逢第233章 斬將第893章 英雄相見第593章 程昱進諫第387章 圍殺第757章 針尖麥芒第614章 閻行欲降第502章 孰對孰錯第1009章 天下一統第155章 丁原呂布第17章 殺人第499章 當街殺人第435章 得汝南第257章 欲殺呂布第570章 離別第821章 諸葛亮第144章 鬥將第621章 膽大包天第151章 兄妹相見第139章 盧植掌兵第661章 血色蒲阪第377章 驚變第278章 相見第803章 謹慎防備第4章 富貴馬上取第940章 谷城截殺第858章 大戰落幕第420章 陽城易主第987章 少年入長安第524章 簡雍第261章 相爭第184章 和連之死第156章 伏兵第798章 神兵天降第132章 天下震動第567章 玉門關第145章 回馬槍第720章 蒲阪亂起第267章 捷報第175章 推測第860章 陳政定夷越第587章 欺人太甚第539章 戰!第491章 心憂第98章 黃巾不死第547章 斬淳于瓊第860章 陳政定夷越第507章 求助第116章 很年輕第867章 美人殤第925章 改名第629章 烈火焚谷第672章 中伏身死第82章 李儒三策第583章 基甸勇士第299章 大婚第1009章 天下一統第233章 斬將第987章 少年入長安第953章 交換俘虜第955章 鬥陣(上)第270章 交鋒第771章 擒張任第3章 阿虎之勇第671章 殺入城中第611章 三問第601章 魯肅(下)第771章 捉鄧賢第104章 出大事了第131章 田豐認主第523章 遼東戰局第710章 陰雨將至第59章 殤第624章 奮死一博第737章 餘波第609章 刁難第660章 以死相諫第239章 杳無音訊第746章 離別第543章 反常舉動第603章 孫尚香第335章 連戰連捷第907章 付之一炬第35章 燒糧